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

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

夜已深,诺大的房间,我独自一人品读着这足以令我迷茫的【中国哲学简史】,仿佛陷入一场头脑风暴,将我引领到一片未知的领域。伴随着我的除了对全新“世界”的好奇外,便只有八月夏夜的微风和跳动着的心脏。窗外漆黑一片,奔忙一天的人们早已步入梦乡,一切都安静下来。徜徉于字里行间,仿若世界只剩下我一人,哲学的魅力令我似漫步在烟雾缭绕的云端,又似置身于洞庭湖旁,抬眼望去,天空只有一弯残月,水面平静的没有一丝涟漪„„此刻,抛开白日里扰人的烦恼,忘记这生活的喧嚣,我切切实实的享受到哲学带给我的心如止水的愉悦。

书中提到,中国哲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追溯至春秋战国乃至更早。哲学既有脱离尘网、社会的“出世的哲学”,又有注重社会中人伦和世务、只讲道德价值的“入世的哲学”,中国哲学则两者兼备。在中国哲学中,我常常看到圣人二字。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可称之为圣人呢?以前在我看来圣人就是伟大的人,学识渊博的人,甚至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书中却告诉我:“圣人便是将出世与入世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的人。”读至此,我心中满是疑惑,表示看不懂、难以理解。后续等到书读完后我才大概理解为圣人并没有什么超能力,他们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再回过头来看原来的自己,着实是井底之蛙了。

书中描述到哲学的背景,不禁叫我拍手叫绝。中国与别的国家地

处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于如荷兰,英国等海洋国家,中国则为大陆国家,以农业为主导。由于大陆国家土地资源的优先,农业理所应当的成为中国的本业,而商业只能成为末业。正是因为“农业国以土地为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成为巩固中国封建制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土地的所有制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封建制度得以逐步完善,形成中国古代的社会。然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社会的影响巨大使得中国哲学也受到时代背景的限制。由于中国重农,所以儒家、道家等无意识的赞美自然,对自然加以理想化。农业是以土地为生,加之土地不能转移,中国古代因此产生家族制度,海洋国家则发展产生为城邦。“在一个城邦里,社会组织不是独裁的,因为在同一个市民阶级之内,没有任何道德上的理由认为某个人应当比别人重要,或高于别人。但是在一个家邦里,社会组织就是独裁的、分等级的,因为在一家之内,父的权威天然的高于子的权威”。这也就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中国封建历史发展的必然。不禁令我赞叹,这太奇妙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影响着中国哲学,而中国哲学又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发展。这就好比是一条迷宫,兜兜转转,发现起点亦是终点。

按照书的排版,作者在总述中国哲学后,先从儒家开始讲起。提到儒家就不得不想起孔子——中国的第一位教师。孔子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以及孔子对后世的影响,我是早有耳闻。可是当人们至今仍对孔子儒学津津乐道,认为其影响至今的时候,我是不服气的,认为

他们是在夸大其词,盲目崇拜。可当我真正读完中国哲学六大家后,我发现原来最贴近我的生活,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儒家了。也许,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使得儒家思想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人们的生活,谁都不例外。确实,在现代的生活中,儒家学说提出的“仁、义、忠、恕”出现的频率比起阴阳家的“气、理、太极”要高的多。基于此,我也更乐于谈儒家。

孔子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但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他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也就是作者提到的所谓“以述为作”的精神。我认为,孔子之所以具有极高的声望,在老师中具有旁人无法撼动的地位,与这种精神是有关的。古代的教书先生我不了解,但就现代的老师来说,这一点是缺乏的。我并不是对我的老师有意见,只是认为现在的教育抛开时代背景、社会的原因比起孔子时期太过于僵化了。孔子“以述为作”的精神,不仅仅是单纯的“述,”仍有“作”的成分在其中,也就是孔子在教学中加入了自己的新元素。不论这些新元素是否带有个人情感,但终归是使学生不再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反而给了弟子拓展自己想法的空间,理解这样的教育方法,那么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就不奇怪了。再对比如今,老师只是一味的将课本上的知识强加于学生,几乎不给学生自己思考知新的机会,考试又更不允许学生提出任何质疑。这样看来,现在又和明朝的八股取士有什么区别?学习不正是为了创新,而不是仅在已有的知识结论里练习。当然,我不否认我的想法有片面,不能一概而论。

由于现代大部分人并未系统的学习儒家学说,所以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有关儒家的思想难免会有偏差。例如我们口中的“无为”,与儒家的“无为”所指的不一定相同。我们所认为的“无为”,多理解为没有作为,且暗含贬义。于儒家而言“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对于最后一句话,我似乎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于那些追逐在梦想道路上的人们,没有谁应该看低他们的梦想,尽管梦想不一定都会实现,但是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结果与否,而在于逐梦路上。至于我,不管两年后的高考我考的如何,都不如珍惜现在学习过程,享受学习带给我的知识来的重要。佛家讲一个“顿悟”,其实,只要看开高考,便不会觉得高中太过辛苦了。

相对于儒家的“说教”,名家则可谓万绿丛中的一点红,着实吸引我。之所以让我着迷是因为名家更靠近我现在的思维方式。多年学习数学的经验,使我早已习惯去论证,去辩论。名家则是有论证的雏形的,最让我记忆犹深的当属公孙龙对“白马非马”的论述。貌似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命题,居然在公孙龙的论辩下似乎有点道理。当我追随着公孙龙的思路走下来后,我受到深深的震撼,完全不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但却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有趣。

老子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反者道之动”的观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极必反”。这是事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这我并不陌生,我身边的乐天派好友在经历一次次考试失利的打击仍蜜汁自

信,安慰自己“物极必反”,下回自然会变好。原先我觉得挺有道理,因为没办法反驳,不过看过书后不以为然。同学所谓的“物极”是指成绩差到了极点,而真正的“物极”应该是努力达到了极点,才会“必反”。

另外老子还告诉我们“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我再次受到深深的震撼。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就在一霎那,一九三三年的罗斯福新政冲入脑海。真的不是巧合,罗斯福新政想要保持资本主义就必须在其中容纳一些社会主义成分的道理原来在几千年前就被老子揭示过了。此时此刻,我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儒家认为“有德有才的人应当就是在社会居于高位的人”,这句话我是完全赞同的。而我想说的是在一个德字。反思当代,现在的人是否过分要求“才”,而忽略了“德”呢?在以知识为主导的二十一世纪,才华无异于是使你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能在社会居于高位的人有才是必须的。在此,我所说的有才不单指知识上的才华,一个人从一无所有到身居高位无疑也是一种才华。这么看来,有才比有德来得容易。可放眼望去,通过才华获得财富的人不在少数,真正做到德才兼备的人又有几许。反过来说,如果身居高位的人都做到德与才平行,那么那些不良风气岂非不攻自破?说道这里,我还是抑制不住自己,想写一个真正才华横溢,以德服人的人——王毅。王毅,中国的外交部长,其在中国菲律宾南海争端代表中国的发言中,义正言辞,铿锵有力的回击,令人敬畏,举手投足间又不失中国大国的风范,彬

彬有礼下不允许中国领土遭到一丝侵犯的霸气,无不令人折服。王毅的才华我们有目共睹,王毅的德行我们无可挑剔,言谈举止间的个人魅力令人过目不忘。试问,这样一个人做中国的外交部长,有谁不服? 禅宗曾暗示“在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哲学的学生必须通过正的方法,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他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当我们遇到一个沉默的人时,不能对对方妄下定义。也许他还没学会说话,又或者,他已经说过很多话。书已读完大半,我发现中国哲学貌似有静心的作用,万事急不得,不妨放慢匆忙的步伐,用心感受。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

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完,可是书背后的东西却值得我们用无限的时间来回味。在刚开始读的时候我一直对它的排版和古文引用这两处颇有疑惑。一来,作者既然大篇写儒家,道家,墨家等六大家,为何不直接分为六部分,清晰明了;第二,作者既然想让读者较容易的理解中国古代哲学为何引用大量古文却不进行翻译,这反而增加了阅读难度,令人费解。在看完书后再回过头来想这两个问题,不免会心一笑。作者的排版不仅顺应历史发展,而且把不同学家的相同与不同结合在一起,表面看起来杂乱,实则帮助我们理解;至于不翻译古文,作者在书中就说到经典富含暗示,翻译出来可能会不全面,或带有作者个人色彩,与其这样,不如让读者自行体会。我再次感慨到这就是大师啊。仅仅只是两个简单的问题细细想来就已经令我回味无穷,更不用说书本身所潜藏的知识了。

缓缓合上书,闭上眼睛,深呼吸,体会哲学带给我的前所未有的

宁静,心如止水。回味【中国哲学简史】,我仿佛是在与一位年近花甲、两鬓斑白的老者促膝长谈,老者的语速很平稳,不如年轻人那般激情,有活力,却似置身于一片茫茫无际的水面,白露横江,冥冥之中似有一条绳索牵引着我,引领我在海上遨游,一旦失去牵引,我便迷失了方向,回首,水面波澜不惊,丝毫没有我留下的痕迹。也许你会认为我一无所获,白白跑了一遭。不,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你还是你,却不是原来的你了。正如书中所言:“哲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