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五单元习题

八年级第五单元习题精选

《桃花源记》

(一)2008年吉林省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下列问题:

8、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

10、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

分)

11、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

分)

12、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二)08年鸡西市 阅读“林尽水源,便得一山,„„‘不足为外人道也!”

12.解释文中加点的

词。 属: 要: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

面。

15.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三)08年湛江市 阅读《桃花源记》,回答17—20题。

17、解释词语。(4分)(1)欲穷其林 穷: (2)便要还家 要:

(3)处处志之 志: (4)欣然规往 规: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问所从来,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D.、便扶向路寻向所志

19、翻译:“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分)

20、阅读思考,简要回答:(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

(2)

(四)2008年南充市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24-27题(10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24.解释词语:(2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

辍 ( )

25.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答:

26.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答:

27.翻译下列句子。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

《短文两篇》

四、习题精选:(一)2008年重庆市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有仙则名

( )

(2)谈笑有鸿儒(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4)无丝竹之乱耳(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

(2)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

青。

(3)谈笑有鸿

(4)无丝竹之乱

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

(二)2008年厦门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 ②无案牍之劳

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

者。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四、习题精选: 2008年海南省 爱莲说 周敦颐(北宋)

19、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可爱者甚蕃(pān ) B、出淤泥 (xū) C、濯清涟(zhū) D、不可亵玩焉(xiè)

20.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 分)

( l )香远益清 益: ( 2 )亭亭净植 植:

( 3)陶后鲜有闻 鲜: ( 4)宜乎众矣 宜: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

(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译:

22、从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2 分)

《大道之行也》

三、习题精选: 08年深圳市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8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似与游者相乐。(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佁然不动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水尤清冽: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9、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

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

,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1.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4、"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5请体会“城春草木深”中“深”的妙处。

“草木深”表面是写春天来临,草木繁茂,实际是写都城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实际上写出了战乱的时间之久与破坏的程度大,使人联想到荒芜凄凉之景。诗人在此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6、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长安城的破败荒凉,人事全非的春望之景,表达了自己在连绵战火中家书隔断,期待得到亲人消息的焦虑心情。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感人至深。

7、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含义: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8、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9、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10、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形容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1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

12、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