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克东县昌盛中学 陆晓玲

学案

学习目标:

1、速读并复述课文,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通过分析重点的语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用心感悟生活中深蕴的人间真情。 资料链接:

关于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蒙古族人。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牛汉诗选》等。牛汉在"文革"期间,诗从悲愤心灵里突然升起,写下了不少诗作。 关于作品: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全文承载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我的第一本书”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令作者终生受用,更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自学导航:

1 通读课文,辨清应掌握的字的形、音及词语

2.读课文后试着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探讨下面的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3)、情感丰富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请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3.揣摩与感悟: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牛刀小试: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酷( )似 掺( ) 脊( )背 枉( )读

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掺和 酷似 知书识礼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他笑着说:“课本有什么好写的?”

B. “狗,大狗、小狗,大狗跳、小狗也跳,大狗叫、小狗也叫……”背得一字不差。

C. 脸又黑又皱,脊背躬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

D. 我们那里管“上学”叫“上书房”。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难不住我,我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 ....

B.那些杂志里面,夹着我们全家人的“鞋样子”和五彩缤纷的窗花。 ....

C. 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他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

D. 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

(2)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3)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

中考链接:

某人在餐馆就餐,看见汤里漂着一只苍蝇,他对服务员说:“请问,这家伙在我的汤里干什么?”服务员回答:“先生,它在仰泳。”请问上面这则笑话,双方说话的意思是什么?

(1)就餐人说话的意思是: (2)服务员说话的意思:

导 案

教材分析

《我的第一本书》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它们或追忆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示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人文内涵深厚丰富,艺术表达各有特色。《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学习了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所写的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因此我尽量介绍一些关于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课前也让学生到图书馆、上网或访问老人等形式查找那个时代的情况,以加深对本课所展示的生活景况的理解,借以去想象那个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进而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另外,本课浅显易懂而又耐人寻味,因此学生读起来比较有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孩子求学艰辛及人们在艰辛生活面前表现出来的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熟读全文,合作探究学习,引发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用心感悟生活中的人间真情,努力学习,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3、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4、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教学方法

本文的作者是一位诗人,在严酷而荒诞的年代里,他清醒地感觉到、认识到了作为一个诗人的神圣的历史职责。他的诗更多地带有反抗现实而义无返顾地奔赴“革命”理想的特点。时代的苦难使它对生活有着深刻的体察和独特的感悟,让他产生了创作的激情。作者追忆《我的第一书》时,以口语化的语言、幽默的笔调把苦难的生活渲染得充满温情,把恶劣条件下的学习写得趣味横生。在荒寒的背景下,不尽是辛酸,也有着抹不去的乡间村邻的友好淳厚的情义。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时期,更是思想初步成型的时期,在这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会感动。在进行《我的第一本书》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思想渗透,抓住文章中渗透出的“情”来安排教学。只有让学生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使学生领悟到作者童年时期的苦与乐,才算达到了语文教学上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引导学生体会情感,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

人生的意义为目的,按概括课文 把握内容——品味探究——拓展延伸的步骤进行。 学法指导

由于本课语言浅显易懂,因此课前让学生自学,预习好课文,处理好字词问题。理解语句则采用合作探讨的方法,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提及诗人牛汉,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形象。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

(二)读课文后小组内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探讨下面的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3、情感丰富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请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的分析。(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概括课文 把握内容

(三)品味探究

1、在这些事中,哪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课文中有些语句直接抒发了作者难以忘怀的情感,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这些语句并快速勾画出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语句的。

小结: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作者人生的第一本书,它承载了父亲的爱,它是父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修补而成的;它承载了同学的期望和友谊,元贞因为家里穷念不起书,他该多少羡慕作者;它更承载了童年的苦难生活。作者觉得正是这一本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因而永志难忘。

(四)精练:

⒈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调教(tiáo) 沙哑(yǎ) 崇敬(jìng) 知书识礼(lǐ) ....

B.酷似(kù) 掺和(hã) 马鬃(zōng) 磨磨蹭蹭(câng) ....

C.愁苦(chǒu) 塾师(shú) 居然(jū) 翻来覆去(fù) ....

D.幽默(mō) 凄惨(cǎn) 奥秘(ào) 哄堂大笑(hǒng) ....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幽默 梦幻 藏书 花花绿绿 B.潮笑 催眠 脊背 磨磨蹭蹭

C.忠厚 崇敬 沙垭 完完整整 D.遵敬 聪明 调教 知书识礼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 他笑着说:“课本有什么好写的?”

B. “狗,大狗、小狗,大狗跳、小狗也跳,大狗叫、小狗也叫……”背得一字不差。

C. 脸又黑又皱,脊背躬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

D. 我们那里管“上学”叫“上书房”。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难不住我,我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 ....

B.那些杂志里面,夹着我们全家人的“鞋样子”和五彩缤纷的窗花。 ....

C. 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他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

D. 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 ....

5.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 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 上麻雀粪。

(2)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出其中有什么 ,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3)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 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

7.某人在餐馆就餐,看见汤里漂着一只苍蝇,他对服务员说:“请问,这家伙在我的汤里干什么?”服务员回答:“先生,它在仰泳。”请问上面这则笑话,双方说话的意思是什么?

(1)就餐人说话的意思:

(2)服务员说话的意思: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开启记忆的天窗,回顾难忘的时光,说说“我的第一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六)沙场练兵 阅读·交流对话的平台

书的征服(节选)

蒋子龙

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书,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

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存,语言失去意义,人们的生活残缺不全,生命将变得无法忍受……

书有说不尽的好处。正因为如此,书才有强大的征服性和侵略性。我怕搬家就是怕搬书,所谓搬家主要就是搬书。每次搬家在家人和帮忙者的一再怂恿下都不得不扔掉一些书。逢年过节,把屋子收拾利索,长了能维持几个月,短了不消几天,屋子里又乱了,主要是书在捣乱,到处是书堆。外出总忍不住要逛书店,逛书店就不可能不买书。新书、准备要看的书、看了一半的书、写作正用得着的书、有保存价值的书,占据了我的房子的绝大部分空间;而且还不断扩展,每时每刻都在蚕食供我存身的那块空间。这不是侵略是什么?我舒舒服服、自得其乐地接受这种侵略和征服。

书不仅征服时间和空间,更征服人的大脑。但是,倘若一个人只是被书征服,而没有征服书,充其量也只能算个书虫子。正如培根所说,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那样的话,再好的书也将失去其魅力和价值。

会读书的人都懂得征服书。

学生们有这样的体会:一册很厚的新书,会愈读愈薄,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剩下那么几道题了。这叫吃透了,掌握了,征服了知识。

读其他的书也一样。即便先被书征服,最后还是要反过来把书征服。

书能够给人提供多种选择:生命的选择,思想的选择,生活的选择。书里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使我们生活在自己选择的时代里。在自己的生命之外,还可以再补充别的自己所需要的人生,可以拥有多种人生经历。每看一本书就是进入那个作家的头脑之中,了解他的思想、感情、经验和智慧。

读书需要选择。如果不善选择,一生什么事都不干,光读别人的书也读不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读,失去了意义;书,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我的办法是,翻遍所有能接触到的书,因为不亲自翻一翻就不知好坏,难以取舍;然后把那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书扔掉——这种价值的评定是没有什么统一的惟一的标准的,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本书就像一根绳子,只有当它跟系着或捆着的东西发生关系时,它才有意义。同是一本书,对有的人毫无价值,对另外一个人说不定就有点用处。

读书的功夫要下在需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的一类书上。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需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完善自己。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还有一些是供你消遣、娱乐的书,可在沉闷的旅途上,在紧张疲劳之后,在工作之余,以及在睡不着觉的时候去读,而不必用正规的时间。我现在真感到时间宝贵,浪费不起,好像一天不再有24小时,只剩下20小时或18小时,其余的时间被电视和其他一些不用动脑子的活动占去了。我的窗台上和写字台周围书刊堆得过高了,就反省自己是不是读书的时间减少了,于是拼上几个晚上,把功课补齐。

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生不懈地精读粗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生活这部活书。读它不能代替读印刷的书;同样,读印刷的书也不能代替读它。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简答下面题目。

(1)作者说,书有“强大的征服性和侵略性”。书的“征服性”和“侵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作者主张要“征服书”,请结合本文内容,概括出两种“征服书”的方法。

3.第11段中写道:“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这样的书”有哪些作用?

4.说说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

(2)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七)作业

把“我的第一___________”补充完整,将课堂上的思路整理清晰,形成文字,写在作文本上。

(八)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诗人牛汉的带领下一起感受了这第一本书的魅力,书中承载了太多的故事,正如心灵的鸡汤一样滋润着作者,也滋润了我们。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无字的书等待我们去欣赏、去体味。同学们,就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真情!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真爱吧!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克东县昌盛中学

陆 晓 玲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