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一)

中国古代寓言(一)

海大鱼①

靖郭君将城薛②,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③。”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④。益一言⑤,臣请烹⑥!”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⑦。君曰:“客有于此⑧。”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⑨,更言之⑩!”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B11,钩不能牵;荡而失水B12,则蝼蚁得意焉B13。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B14,奚以薛为B15?大齐B16,虽隆薛之城到于天B17,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B18。

【作者介绍】

《战国策》原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所作的杂记,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始皇统一,约二百 四十多年。作者已不可考,有人疑为汉代蒯通所作,并无确证。今存《战国策》三十三篇是由西汉末年刘向编篡校定的。书中记录谋臣策士们的活动,其言辞雄辩,尖锐泼辣,往往穿 插一些生动的寓言故事,比喻贴切,引人入胜,形象鲜明,说理透彻,向为后人称引。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齐策》。②靖郭君:即田婴,是齐威王的少子,城:作动词,筑城。薛:靖郭君封地,在今山东省滕县东南。③无为客通:不要为那些谏阻筑城的人通报。④三言: 三个字。⑤益:多,增加。⑥烹:古代一种酷刑,将犯者煮死。⑦反:同“返”。⑧有:留。⑨亡:犹“否”。⑩更:再。B11止:禁止,阻止,这里是捉住的意思。B12荡:飘荡,动荡。B13蝼:蝼蛄。蚁:蚂蚁。得意:得逞其意。B14长:永远,长久。 B15奚以薛为:还要筑薛城干什么?B16夫:这里是“失”或“无”字之论。B17隆 :作动词,加高。B18辍:读chuó绰,停止。

【译文】

靖郭君田婴要在他的封地薛筑城,门客纷纷劝阻,他拒不听从,并命令门吏:“凡陈言阻挠 筑城的,一律不予通报。”众人无可奈何。

一天,国中有个人求见,声明:“我只说三个字,多说一字,甘愿自投油锅受烹。”靖郭君 破例接见。这人进来只说了个“海大鱼”,转身就走。靖郭君莫名其妙,急忙高喊:“客人留步。”那人回答:“我不敢拿性命当儿戏。”靖郭君说:“无妨,请说吧。”於是,来人振振有词谈论出一番道理:“您没有听说过大鱼吗?茫茫大海,遨游其间,网不能捕,钩不 能钓,可是一旦飘荡失水,带留沙滩,任凭蝼蚁咬食,也无能为力了。现在,齐国好比您赖以生存的水,您永远有齐,何必再筑薛城?反过来说,如果丢掉了齐,即使把薛城筑得耸入 云天,又有何益,和失水大鱼有什么两样?”一席话把靖郭君说得点头称是,放弃了修筑薛城的计划。

【题旨】说话办事要讲究方法,否则好事会办成坏事。

自知之明①

邹忌修八尺有余②,而形貌昳丽③。朝服衣冠④,窥镜,谓其妻 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⑤?”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 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及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⑦,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⑧;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齐策》。②邹忌:齐国人,善鼓琴,曾为齐相。修:长,这里指身高。尺:古代的尺比现在的短。③昳:读yì义,光艳。④朝:早晨。⑤孰:谁。⑥旦日 :明日。⑦孰:同“熟”。孰视:仔细看。⑧私:偏爱。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有余,体格魁伟,相貌堂堂。

一天早晨,他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对着镜子端详,问妻子:“你看我与城北的徐公,谁长 得漂亮?”妻子说:“夫君漂亮多了,徐公那能比得上你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长得漂亮,于是又问妾,妾 也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漂亮呢!”第二天,有个客人来找他,跟他商谈 一件事情,邹忌又问客人:“我与徐公谁长得美呢?”客人十分肯定地说:“徐公不如你美。”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访,邹忌仔细看了半天,自愧不如;暗中照照镜子,相形之下,更觉得 比徐公逊色多了。邹忌心里很不平静,晚上,他躺在床上,反复思考,自己本来不及徐公,为什么这三人都说自己美呢?最后,他终于悟出了其中的奥妙:“妻子说我漂亮,是因为偏 爱我,侍妾说我漂亮,是因为畏惧我;客人说我漂亮,是因为他有求于我呀!”

【题旨】在赞扬声中要头脑清楚,分析原因,切勿忘乎所以。

画蛇添足①

楚有祠者②,赐其舍人卮酒③。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个饮 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⑤。”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⑥。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齐策》。②祠:祭祀。③舍人:手下办事的人。卮:读zhī支,古代的酒器。④引:拿起。且:将。⑤之:作代词,指所画的蛇。⑥亡:丢失,失掉。

【译文】

楚国有个人,有一次在祭祀完毕后,赏给他的门客们一壶酒。大伙经过一番商议,说:“这 壶酒人人都喝,显然不够;如果给一个人喝,就绰绰有余。请大家各自在地下画一条蛇,谁先画好,谁喝酒。”

有个人很快便把蛇画好了。他提起壶,正要喝酒,见别人都未画成,心中十分得意,便左手 提壶,右手继续画蛇,夸耀道:“我还能给蛇画几只脚哩!”当他正在给蛇添脚的时候,另 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了。那人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足呢! ”说着将酒一饮而尽。那个画蛇添足的人,结果把已到嘴边的一壶酒,眼睁睁地失去了。【题旨】主观要反映客观,否则弄巧成拙。

土偶与桃梗①

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②,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之以为 人③;至岁八月,降雨下,溜水至④,则汝残矣⑤。”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⑥;今子东国之桃梗也⑦,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溜水至,流子而 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齐策》。②土偶人:用泥捏成的人,桃梗:用桃木刻成的人。③挺:读y án延。揉和。④淄水:山东省境内的一条河流。至:这里指涨水。⑤残:毁坏。⑥土:据 学者考证当为“残”。⑦东国:东方。

【译文】

在淄水河畔,一个泥人与一个木偶人谈话。

木偶对泥人说:“您是用西岸的泥土捏成的泥人儿,等到八月,天下大雨,淄水暴涨,那您 就很难保全自己了。”

泥人说:“不对。我本来是西岸的泥土,被水冲坏还是泥土,仍然留在西岸;可您是用东方 的桃木刻成的人,雨后水涨,就会把您冲走。您将随波逐流,想想看,那您将是什么样的下场呢?”

【题旨】人各有长短,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应互相攻讦。

狐假虎威①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②,天帝使我长百兽③,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④。子以我为不信⑤,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楚策》。②无敢:不敢。③长:作动词,为首领。④逆:违背。⑤不信:不诚实。

【译文】

老虎称霸深山,捕获百兽为食。

一次,碰到一只狐狸。狐狸装出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说:“你怎敢吃我!天帝封我为兽王,统管百兽。你要是吃了我,就是忤逆了天命!如果不信,你跟在我后边到山林中走走看 ,百兽见我,那个敢不回避呢?” 老虎觉得狐狸说得有理,就跟它走了。林中群兽看见它们走来,纷纷逃窜,老虎不知野兽是畏惧自己而逃走,以为是真的害怕狐狸呢!

【题旨】依仗恶势力作威作福,其本质是虚弱的。

郑袖不妒①

魏王遗楚王美人②,楚王悦之,夫人郑袖知王之悦新人也③,甚爱新人。 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王曰:“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郑袖知寡人之悦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 以事亲④,忠臣之所以事君也。”郑袖知王以己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 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⑤。”新人见王,因掩其鼻。王谓郑袖曰:“ 夫 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⑥,必言之。”郑 袖曰:“其以恶闻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⑦,无使逆命。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楚策》。②遗:读wèi味,赠送。③郑袖:楚怀王妃。④事:侍奉,服事。⑤掩:用手遮掩。⑥虽恶:即使很丑恶。下文的“恶”读wù误,讨厌。⑦ 劓:读yì义,割鼻,古代五刑之一。

【译文】

魏王送给楚王一位美人,楚王十分惬意。

夫人郑袖看到楚王宠爱新人,于是也极力装出喜欢新人的样子。服饰玩物,拣新人爱好的, 都给送去;宫室卧具,凡新人喜欢的,一概让出。真是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疼爱之情胜过楚王。

楚王感叹道:“女人之所以能够取悦于自己的丈夫,凭借的是她们的美色。而相互妒忌,则 是她们的本性。如今郑袖知道我喜欢新人,其爱怜之心比我还深,这样的美德就如同孝子服事双亲,忠臣侍奉君王啊!” 郑袖知道楚王已不再怀疑自己妒忌了,便马上施展

手段,借刀杀人。她对新人说:“楚王很爱你的美貌,可是不太喜欢你的鼻子。今后你见楚王时,如能把鼻子掩住,你就会更加得到 君王的欢心。”新人依言而行,每次见了楚王都捂着鼻子。

楚王很纳闷,去问郑袖:“新人最近见我,老是捂着鼻子,不知是什么缘故?”送袖说:“ 妾知道。”但又故作姿态,欲言又止。楚王看她吞吞吐吐的样子愈加怀疑,催促说:“即使 是难听的话也没关系,你直接了当地说吧!”郑袖这才说:“好象是厌恶君王的臭味。”楚王气得七窃生烟,骂道:“不识抬举的贱人,太狂了!”随即下令把新人的鼻子割掉,不得违命。

【题旨】笑里藏刀,阴谋诡计,借刀杀人,阴险歹毒。

不死之药①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②,谒者操以入③。中射之士问曰④:“可食乎? ”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 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⑤。”王乃不杀。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楚策》。②荆王:即楚王。③谒者:秦汉时,皇宫中负责通报传达等事的官员。操:持,拿着。④中射之士:官名,在宫中负责保卫工作。⑤明:作动词,证明,说明。

【译文】

有人向楚王敬献了一种长生不老之药,谒者捧着它入见楚王。

中射之士看到后,没头没脑地问:“可以吃吗?”谒者随口答道:“可以!”于是中射之士夺 过来,一口吞下肚去。

楚王怒不可遏,让人把中射之士杀掉。中射之士托人向楚王申辩说:“我吃那药时问过谒者 。谒者说可以吃,所以我才吃了。罪不在我,而在谒者。况且客人明明献的是不死之药,我吃了药如被杀死,这药岂不成了死药?大王杀死我这个无罪的人,只能证明献药人欺骗了您! ”楚王无可奈何,只得赦免了他。

【题旨】用聪明机智揭露骗局,世上没有不死药。

惊弓之鸟①

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②,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 下鸟③。”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④,雁从东方来,更 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蘖也⑤。”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 惊心未去也⑥,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⑦。”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楚策》。②羸:读léi雷。更羸:假托的人名。京台:高台。③下:作动词,射下,落下。④有间:过了一会儿。⑤蘖:本指植物从根部生出来的嫩芽 ,此处指未复元的创伤。⑥息:平息,痊愈。⑦陨:读yǔn允,坠落。

【译文】

有一回,更羸随魏王站在高台下,抬头望见一只鸟翩翩飞来。

更羸对魏王说:“我可以虚拉弓弦,替大王把这只鸟射下来。”魏王疑惑地问:“射术竟能 达到这样神奇的地步吗?”更羸自信地说:“能!”

过了一会儿,大雁从东方飞临高台上空。更羸张弓拨弦,大雁应声落地。魏王简直难以置信,惊讶地说:“射术怎么能够达到这样神奇的地步呢?”

更羸胸有成竹地回答:“这是一只受伤未愈的失群孤雁。”魏王愈加困惑不解,问:“先生 怎么知道?”更羸从容解释说:“臣观此雁,飞翔缓慢而鸣声悲切。飞得慢,是创伤痛楚所 致;叫声悲,是失群已久之故。创伤未平,惊心未定,听见弓弦的响声,一定要拚命鼓翼高飞,结果,旧疮迸裂,跌落下来!”

【题旨】经验可以预测人事的结果。

骥伏盐车①

夫骥之齿至矣②,服盐车而上大行③,蹄申膝折④,尾湛肤溃⑤,漉 汁洒地⑥,白汗交流。中阪迁延⑦,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⑧,下车攀而哭之。解苎衣以幂之⑨。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声音⑩。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楚策》。②骥:骏马,这里指千里马。齿:幼畜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年龄。齿至:牙齿长全,即刚满口。③服:同“伏”。大行:大路。④申:通“伸”。⑤湛 :读jiān煎,浸渍。⑥漉:渗出。⑦阪:山坡。中阪:半坡。迁延:拖 延。⑧遭:遇见。⑨苎:读zhù住,麻织成的粗布。幂:读mì密,覆盖,罩住。⑩金石:古代钟磬之类的乐器。《礼记•乐记》称:金石音清越优美。” 金石声是形容声音宏亮,优美感人。

【译文】

有一匹刚刚满口的千里马,拉着盐车在山路上艰难地爬坡。只见它伸着蹄子,弯曲着膝盖, 尾巴和皮肤久经盐水浸渍,已经溃烂,渗出的脓水,洒在地上,湿淋淋的汗水,遍体交流。拉到半坡,它实在精疲力尽,拖延很久,怎么也拉不上去。

这时,恰巧伯乐从此路过。他看到这种情景,见一匹千里马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急忙跳下 车来,上前抚摸着骏马,失声痛哭。他脱下自己的粗布衣裳,轻轻披在马的身上。这时,千里马被感动得俯首喷嚏,抬头嘶鸣,宏亮的声音,响彻天空,好象金石之声,动人心弦。这 是为什么呢?因为遇到知己的伯乐了。

【题旨】要合理选拔和使用人才,不能埋没甚至折磨人才。

南辕北辙①

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②,见人于大行③。方北面而持其驾④ 。告臣曰:„我欲之楚⑤。‟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⑥。‟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 :„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魏策》。②今者:刚才。③大行:大路。④北面:面向北。驾:马车。⑤ 之:到,往。⑥用:资用,路费。

【译文】

季梁对魏王说:“这次我来的时候,在大路上看见一个人,正驾着车子往北走。 “他对我说:„我要到楚国去。‟

“我不解地问:„你去楚国应该往南走,怎么反而向北奔驰呢?‟

“他说:„我的马好。‟

“我告诉他:„马虽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

“他又说:„我的旅费多。‟

“我再次诚恳地说:„旅费再多,往北走,也无论如何到不了楚国啊。‟ “他还固执地说:„我的车夫的技术很高。‟

“其实,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这几方面的条件愈好,离开楚国就会愈远。”

【题旨】方向对头,条件越好,干劲越高,成绩越大;方向错了,适得其反 。

新 妇①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②,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勿笞服!”车至门,扶,教母曰:“灭灶,将失火!”入室见皿,曰:“徙之牖下③,妨来往者!”主人笑之。此三畜者④,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 也⑤。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魏策》。②骖:读cān餐,这里指驾车子的三匹马。③牖:“读yoǔ 有,窗户。④畜:同“蓄”。储,藏,这里指隐患。⑤蚤:同“早”。

【译文】

卫国有户人家娶亲。

新媳妇登上马车,劈头就问:“驾车的这三匹马,是谁家的?”车夫恭敬地回答:“借来的。”新媳妇叮咛说:“手脚轻点,不要用鞭子抽!”

马车来到张灯结彩的大门前,她刚走进去,就没头没脑地告诉婆婆道:“灭掉灶中余火,小 心发生火灾!”进了新房,看见地下放置的器具,她又吩咐说:“快点搬到窗户下边去,免得妨碍行走。” 

全家人都觉得新娘子的举动实在可笑。

这三件事情,是不易被人注意的隐患,她说得都很重要,只是由于说的时间地点不对,因而被人讥笑。

【题旨】办事要注意场合,讲究方法。

千金买骨①

臣闻古之君人②,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③: “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④?而损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 必以王为能市马⑤。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⑥,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燕策》。②君人:人君,国君。③涓人:国君的近侍,又名“中涓”,即阉人④安事:犹言“何用”。⑤市:买。⑥期:读jī基。期年:一年。

【译文】

我听说古时候有一个国君,出价千金购买千里马。三年过去了,也没有买到一匹。 一个近侍自告奋勇对国君说:“请允许我替您去买马。”国君欣然答应,让他去了。 近侍在外走访了三个月,终于找到一匹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便花五百金买下这副马骨 ,回来报告国君。

国君勃然大怒,骂道:“我买的是活马,要死马何用?白白糟踏了五百金!”

近侍不慌不忙地说:“一匹死的千里马,大王都肯出五百金的高价购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从此都会知道君王是真心诚意地要买千里马,您就静候佳音吧,好马很快就到手了。” 

果然不出所料,不到一年,就买到三匹千里马。

【题旨】只要诚心实意,取信于民,不论什么困难的事情都是可以办到的。 

鹬蚌相持①

蚌方出曝②,而鹬啄其肉③,蚌合而箝其喙④。鹬曰:“今日不雨,明 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⑤,渔者得而并禽⑥之。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燕策》。②曝:读pù铺,晒太阳。③鹬:读yù浴,鸟名,毛灰褐色,长喙,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食小鱼、小虫。④箝:夹。喙:读huì会,鸟兽的嘴。⑤舍:抛弃,丢开。⑥禽:同“擒”。

【译文】

在河滩上,一只河蚌正张开两壳在春日下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鹬鸟垂延欲滴,飞来啄食肥嫩 鲜美的蚌肉。河蚌急忙闭壳防范,正好紧紧钳住鹬嘴。

鹬说:“今天无雨,明天无雨,就有死蚌了。”

蚌说:“今日不放你,明日不放你,就有死鹬了。”

双方互不相让,争持不下。渔人看见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们两个一块抓走了。

【题旨】相互争斗,相互残杀,同归于尽,败于共同的敌手。

因噎废食①

有以噎死者②,欲禁天下之食,悖③。

【作者介绍】

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属河南省)人,原为阳翟(今河南省禹县)大贾。秦庄襄王时为丞相,封文信侯,食邑十万户。于是“乃集儒士,使著其所闻,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合 十余万言,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名为《吕氏春秋》”(高诱《“吕氏春秋”序》)。书中保存了大量寓言故事,有的颇为生动。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