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导学案

《兵车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基调。

2、深刻理解诗歌主旨,感悟诗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悲悯情怀。

重点难点:

1、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2、深刻理解诗歌主旨,感悟诗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悲悯情怀。

学习方法:

1、朗读,通过反复朗读慢慢品味作者情感。

2、学生互相评价读,在此过程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3、小组合作探究、阅读鉴赏。

【课前预习案】

1、了解作者

杜甫,字 ,自号 ,因一度在成都尹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 。我国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 。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 ,他的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称为 。

——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 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悲陈陶》、《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成都浣花溪建草堂后经严武荐任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足半年,辞职回草堂。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沉郁顿挫是杜甫的创作风格。所谓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所谓沉,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所谓顿挫,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从结构上看,顿挫往往表现在起承转合处。沉郁和顿挫是不可分割的。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杜甫极善于运用反复、重叠、对比、衬托等手段,使沉郁之情巧妙地寓于跌宕有致、徐疾相间的顿挫中,把“沉郁顿挫”的风格揭示在人们的面前。

2、注音

辚辚: ( ) 干云霄:( ) 戍( ) 荆杞( ) ...

啾( ) 陇( ) 点行( ) ...

3、解释加线的字

1 2

3 4

5 6 7

8 8 9、信知生男恶 10 、生女犹得嫁比邻

【课内探究案】

1、在诗的开头,诗人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场面?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有什么作用?

2、结尾“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煩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3、出现这种场面的原因是什么?根源在哪里?

4. 诗文从哪些方面具体展现“点行频”带给人们的苦难?

5、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6、请你以《兵车行》为例,说说杜甫的诗歌被称为“史诗”的原因。(关于杜甫的诗,历代都有名家评论,尤其对“诗史说”,几乎每一大家都要论及,你从这首诗的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这一特色?

【课后巩固案】

1、下列诗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车辚辚,马潇潇,行人弓箭各在腰。

B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C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D 、新鬼繁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名句填空

牵衣顿足拦道哭, 。

,武皇开边意未已。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 。

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1)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请结合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旅夜书怀》

1、《旅夜书怀》首联、颔联写了哪些景物?主体景物是什么?这个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如何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一联?请结合第一个注释作简要分析。

3、诗末“沙鸥”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4、说说诗人是如何将壮丽的景色与凄冷的情怀结合起来的。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1、找出诗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2、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3、形象分析:

昭君 诗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4、王昭君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

《客至》

1. 《客至》颈联描写的是什么?诗人与客的关系如何?

2. 为何有 “邀邻喝酒”这一细节描写,暗示诗人此时心情如何?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