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播学交叉研究成果及资料

中国传播学交叉研究成果及资料

邵培仁主编的《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和《传媒与设计研究丛书》介绍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邵培仁教授主编的《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和《传媒与设计研究丛书》已分别于2008年、2014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两书系是由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共同推出,旨在展示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媒介研究的前沿阵地。

1.《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邵培仁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传媒的异态关系》(樊葵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媒介人种论:媒介、现代性与民族复兴》(海阔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媒介身份论: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和重建》(邱戈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媒介转型论: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看中国当代电影的商业化转型》(刘阳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6.《媒介品牌论:基于文化与商业契合的核心竞争力培育》(陈兵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7.《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邵培仁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8.《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潘祥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媒介愿景论:社会转型时期媒介组织管理》(袁靖华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0.《媒介融合论:信息化时代的存续之道》(徐沁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1.《媒介认同论:传播科技与社会影响互动研究》(刘燕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2.《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邵培仁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3.《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何镇飚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4.《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廖卫民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15.《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方玲玲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6.《居间政治:中国媒体反腐的社会学考察》(李东晓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7.《媒介与性别:女性魅力、男子气概及媒介性别表达》(徐艳蕊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18.《网络舆论波研究》(廖卫民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19.《媒介偏见论》(陈静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0.《国家软实力的模式建构:从传播视角进行的战略思考》(王思齐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1.《听见看见:影视媒体的无障碍传播研究》(李东晓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2.《非战争军事行动传播》(金苗著,解放军出版社)。

23.《媒介趣味理论与媒介转型发展研究》(李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4.《媒介框架论:中国形象在美国报纸中的呈现》(邵静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5.《领导者公共形象与大众媒介互动关系研究》(郑春晔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6.《文化与经济的博弈:出版经济学理论研究》(吴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7.《多元信仰之声音:以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深泽乡仰头村的“炼火”仪式为研究对象》(林莉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8.《媒体执政:媒体多样化背景下政府对新闻舆论的引导》(陈兵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9.《新闻图像在现代传播中的作用研究》(宁海林著,人民出版社)。

30.《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邵鹏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31.《媒介迷思论:数字化浪潮下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媒介文化》(历国刚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32.《和谐传播论:媒介生态的失衡与调适》(张健康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3.《媒介理论前沿》(邵培仁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34.《媒介理论前瞻》(邵培仁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35.《媒介理论前线》(邵培仁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

《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和《传媒与设计研究丛书》的作者除导师之外,基本上都是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毕业的博士生或出站的博士后,寒窗苦读之后,学术成果斐然,如今他们当中,有的已是教授、副教授,有的已在学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浙大读研期间,他们利用学校丰富的馆藏资料,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一流的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媒介学等方面的专著、教材和论文,掌握了一整套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巧,在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基础上,又积极申报省级以上课题并获得立项,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体系化,最终形成了已达预期目标的科研成果和学术专著。因此,这些成果和专著不仅符合上述要求,而且具有紧追前沿、观点新颖、内容创新、分析深刻、表述精当等特点,具有相当的理论价

值和实践意义。这套丛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于这批浙江传播学人呕心之作的一次全面检阅。

这两套丛书中的每一种著作,还都坚持以理论与现实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导向,选准研究的切入口,运用国际学术界最先进的理论与方法,最前沿的思想与观念,着力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路径和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努力将问题的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开掘。同时,丛书作者尽力不受媒介理论研究中传统范式和旧有成果的束缚,面向现实,立足交叉,追踪前沿,聚焦集成,努力把内、外两个学术世界的优点和精华收归己用,并积极探索适合课题对象和内容的研究模式、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

媒介理论前线

邵培仁 等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02-26

目 录

上 编

第一章 中国媒介理论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第二章 传播学交叉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第三章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现状与走向

中编

第四章 媒介社会学:西方媒介社会学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第五章 媒介经济学:媒介经济研究的理论资源与拓展进路

第六章 和谐传播论:基于社会营销的媒介生态调适

第七章 环境传播论:环境传播和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

第八章 媒介距离论:大众传播中物质性与精神性的标量分析

第九章 媒介知觉论:媒介知觉研究的回顾与延展

第十章 信息公平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传播世界

下编

第十一章 无障碍传播:信息无障碍分享的理念、范畴与媒体实践

第十二章 信息鸿沟论:中国数字鸿沟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十三章 信息低保论:中国实施信息低保的意义、要素及路径

第十四章 媒介反智论:反智主义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媒介行动

第十五章 媒介治疗论:如何对心理和疾病进行媒介干预与调适

第十六章 媒介迷思论:数字时代媒介迷思的表现、特征与动因

附 论 著名传媒学术杂志研究

壹、《政治传播》:21世纪初国际政治传播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贰、《媒介心理学》:新世纪以来国际媒介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及走向 叁、《商业与技术传播》:新世纪以来商业传播研究的变化与趋势

肆、《中国传媒报告》:新世纪以来中国传媒研究的镜像与影响

深入研究的参考文献

后记

媒介理论前沿

邵培仁等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7-26

目 录

上 编

第一章 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

第二章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景象的研究

中 编

第三章 媒介愿景论:确立与规划中国媒介的理想图景

第四章 媒介认同论:媒介主体身份阐释及其认同建构

第五章 媒介融合论:新闻传播学界与业界的机遇与挑战

第六章 媒介仪式论:媒介事件的界定与仪式化表述

第七章 媒介人种论:探讨大众媒介与中国现代性及文化复兴

第八章 媒介时间论:媒介作为人类时间尺度的研究

第九章 媒介空间论:空间转向与文化、意义的生成

第十章 媒介游戏论:分析媒介作为愉悦身心的工具

第十一章 媒介执政论:媒介作为执政辅助工具的研究

下 编

第十二章 媒介崇拜论:论析人与媒介关系的一个思维误区

第十三章 媒介身份论:设计与建构媒介个性与特质的系统工程

第十四章 媒介歧视论:检视传播失衡与公共信息平台的倾斜

第十五章 媒介弱智论:关于媒介智商与媒介童稚化的研究

第十六章 媒介失控论:预言网络可能引发的全球传播混乱

第十七章 媒介失声论:探寻媒介雷达与预警功能失灵的病理

第十八章 媒介失忆论:让人类的历史与文化通过媒介永续传承

第十九章 媒介恐慌论:恐慌心理生成与终止的媒介机制的研究

附 论 SSCI传媒学术杂志研究

壹、《媒介经济学报》:全球媒介经济学研究状况与趋势的集中显示

贰、《媒介管理杂志》:昭示全球媒介管理学研究的生态与进步

叁、《欧洲传播学刊》:欧洲传播学研究的轨迹、转向与趋势

肆、《新媒介与社会》:全球新媒介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走向

深入研究的参考文献

后记

媒介理论前瞻

邵培仁等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10-6

目 录

上 编

第一章 媒介国运论:国家兴衰传播动力机制的模型建构

第二章 媒介安全论:媒介恐慌与媒介失语之间的动态平衡理论

第三章 媒介演化论:考察媒介制度变迁的社会生物学视角

第四章 媒介正义论:当代传播学研究的正义转向

中 编

第五章 媒介建构论:理论传统、互动模式及其研究主题

第六章 媒介框架论:新闻传播中框架分析研究的现状、特点与走向

第七章 媒介分权论:数字化媒介集权与分权的迷阵与探索

第八章 媒介尺度论:对传播本土性和全球性的考察与度量

第九章 媒介情地论:嵌入情感地理理论的传播学研究新维度

第十章 媒介城市论:媒介与城市协同演进的殷切呼唤

第十一章 媒介性别论:本土媒介性别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发展脉络

第十二章 媒介记忆论:媒介作为人类文明记忆过程的研究

第十三章 媒介趣味论:趣味传播时代的媒介透视

下 编

第十四章 媒介霸权论:诸权依附、合谋、扩散及其自然化

第十五章 媒介暴力论:媒介暴力效果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思考

第十六章 媒介排斥论:受众场域筛选机制与策略

第十七章 媒介怀疑论:全民躁动时代的媒介信任危机

附 论 SSCI传媒学术杂志研究

壹、《传播学刊》:21世纪初国际传播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贰、《传播理论》:近十年西方传播理论研究的生态与进步

叁、《媒介、文化与社会》:国际最前沿的媒介、文化与社会研究

肆、《传播研究》:新世纪国际传播学研究的镜像与镜鉴

深入研究的参考文献

后记

邵培仁正式出版的专著和教材

28、邵培仁等著:《媒介理论前线》,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

27、邵培仁等著:《华莱坞电影理论:多学科的立体研究视维》,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

26、邵培仁著:《传媒的魅力:邵培仁谈传播的未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年。

25、邵培仁等著:《媒介理论前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24、邵培仁主编:《会展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23、邵培仁、杨丽萍著:《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22、邵培仁、海阔著:《大众媒介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21、邵培仁、陈兵著:《媒介管理学概论》(十一五国家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20、邵培仁等著:《媒介理论前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19、邵培仁等著:《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18、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17、邵培仁等著:《文化产业经营通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邵培仁、海阔著:《大众传媒通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唐榕、邵培仁著:《电影经营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邵培仁、陈兵著:《媒介战略管理》“全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

13、邵培仁、章东轶著:《媒介管理学经典案例》“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邵培仁等著:《媒介管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邵培仁著:《传播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007年出版修订本。

10、邵培仁、江潜著:《知识经济与大众传媒》,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9、邵培仁、刘强著:《媒介经营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

8、邵培仁著:《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

7、邵培仁、叶亚东著:《新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6、邵培仁主编:《传播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5、邵培仁主编:《艺术传播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4、邵培仁主编:《教育传播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3、邵培仁主编:《政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

2、邵培仁主编:《经济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

1、戴元光、邵培仁、龚炜著:《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1、邵培仁主编:《20世纪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与舆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邵培仁、李思屈主编:《2009年: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蓝皮书 第1辑),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09年。

邵培仁、李思屈主编:《2010年: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蓝皮书 第2辑),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10年。

邵培仁、李思屈主编:《2011年: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蓝皮书 第3辑),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11年。

邵培仁、李思屈主编:《2012年: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蓝皮书 第4辑),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12年。

邵培仁、李思屈主编:《2013年: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蓝皮书 第5辑),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13年。

邵培仁、李思屈主编:《2014年: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蓝皮书 第6辑),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14年。

邵培仁、李思屈主编:《2015年: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蓝皮书 第6辑),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15年。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