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框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一. 、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定义及特征

(一) 国外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 (二) 国内心理学家的见解

二. 、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与其他学科的

关系

(一)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二)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

的关系

1.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2. 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三) 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 、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

二. 、 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

(一) 个体的心理及行为

(二) 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心理及行为 (三) 群体心理及行为

(四)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

(一) 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方法论 (二) 专门方法论

1. 客观性原则 2. 联系性原则 3. 发展性原则

4.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统一的

原则

5. 批判与继承辩证统一的原则 (三) 具体研究方法

二. 、 具体研究方法及其评价

(一)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二) 调查法 (三) 实验法 (四) 观察法 (五) 档案研究法

(六) 具体研究方法-的比较 三. 、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潜在的问题

(一) 研究偏向问题

1. 研究者的偏向 2. 被研究者的偏向 (二) 伦理道德问题

1. 潜在的危害源 2. 基本原则

(1) 自愿参加的原则

(2) 匿名与保密的原则 (3) 风险最小dd 则 3. 制度上的保障

(1) 风险——礼仪分析 (2) 获得正式的许可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式和发展过程

一. 、 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二. 、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三. 、 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四. 、 社会心理学的扩展时期 第二节. 种研究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一. 、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二. 、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三. 、 两种取向社会心理学的比较

(一) 两种取向社会心理学的差异 (二) 两种取向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

一. 、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

(一) 本能与社会的冲突

(二) 由文化引起的意识----超我 (三) 人格发展理论 (四) 群体心理学思想

二. 、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一) 阿德勒的追求卓越与社会兴趣学说 (二) 霍妮的基本焦虑学说 (三) 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学说 三. 、 对心理动力学的简要评价 第二节. 社会学习理论

一. 、 华生的行为主义思想 二. 、 赫尔与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三.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四. 、 对社会学习理论的简要评价 第三节. 社会认知理论

一. 、 社会认知理论的理论渊源 二. 、 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 三. 、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四. 、 信息加工观点指导下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五. 、 对认知理论的简要评价 第四节. 符号互动理论

一. 、 符号互动理论的理论渊源 二. 、 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思想

(一) 符号与互动 (二) 自我与社会

三. 、 对符号互动理论的简要评价 第五节. 社会交换理论

一. 、 社会交换理论的两个重要思想来源

(一) 对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的修正 (二) 对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思想的吸收 二. 、 霍曼斯的理论 三. 、 布劳的理论

四. 、 对社会交换理论的简要评价

第六节.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一. 、 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

二. 、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的基本观点

(一)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的基本研究

思想

(二)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 三. 、 对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的简要评价

第四章 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 、 社会化定义 二. 、 社会化的内容

(一) 道德社会化

(1) “建立理论基础”模式 (2) “思考”模式 (3) 明确价值标准 (4) 价值分析模式 (5) 社会行动模式

(6) 认识的道德发展模式

(二) 政治社会化 (三) 法律社会化

(1) 先习俗阶段 (2) 习俗阶段 (3) 后习俗阶段

(四) 性别角色社会化 三. 、 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

(一) 儿童期的社会化

(二) 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 (三) 成年期的社会化 (四) 再社会化 四. 、 社会化的方式

(一) 奖励与惩罚 (二) 模仿 (三) 认同

第二节. 社会化的因素

一. 、 遗传因素

二. 、 社会文化与社会环境因素

(一) 社会文化

1. 文化的定义 2. 文化与社会化 (二) 社会环境

1. 家庭

2. 学校和日托中心 3. 同辈群体 4. 大众传媒

第三节. 社会化理论

一. 、 精神分析学生的观点

(一) 弗洛伊德的观点 (二) 埃里克森的观点 二. 、 认知发展论的观点

(一)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二)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三. 、 社会学系理论 四. 、 符号互动理论

五. 、 强调先天遗传的生物因素影响的理论

(一) 正常成熟论 (二) 群体社会化理论

第五章 社会角色

第一节. 角色的概述

一. 、 角色的含义 二. 、 角色的分类

(一) 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

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现

(二) 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分为先赋角色

和自致角色

(三) 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分为

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四) 根据角色与角色直接的权利和地位

关系,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五) 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分为功

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六) 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从参

与程度低到参与程度高分为七种类型

第二节. 角色理论

一. 、 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二. 、 角色理论的两种取向

(一) 结构角色论 (二) 过程角色论

第三节. 角色的行为模式

一. 、 角色学习 二. 、 角色扮演

(一) 社会学视角:互动与表演 (二) 心理学视角:技术与手段 三. 、 角色冲突 四. 、 角色偏差 第四节. 性别角色差异

一. 、 两性差异

二. 、 性别角色差异

(一) 性别差异的表现

1. 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

(1) 侵犯行为 (2) 支配行为 (3) 自信心 (4) 交际

2. 智能方面的差异

(1) 智力 (2) 语言能力 (3) 运动技能 (4) 空间能力 (5) 数学能力 (6) 知觉速度

(7) 艺术和音乐能力 3. 成就方面的差异 (二) 性别角色差异的获得 三. 、 性别差异理论

(一) 精神分析理论 (二) 文化人类学理论 (三) 社会学习理论 (四) 认知社会化理论 (五) 性别发展阶段论

(1) 前习俗阶段 (2) 习俗阶段 (3) 后习俗阶段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概述

一. 、 自我、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 二. 、 自我意识的结构 三. 、 自我意识的内容

(一)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

自我

(1) 生理(物质)自我 (2) 社会自我 (3) 心理自我

(二)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四. 、 自我意识的特点

五. 、 自我意识对个体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 自我意识发生与发展

一. 、 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 个体因素

1. 生理因素 2. 心理因素 (二) 社会因素

1. 家庭环境 2. 学习环境

3. 社会文化环境

二. 、 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研究

(一) 从詹姆士到库利、米德的理论研究 (二) 从威克伦德、杜尔到凡尼斯汀等的理

论研究

(三) 从弗拉维尔到邓纳特、约翰逊. 劳德的

理论研究

1. 元认知监控理论 2. 认知加工理论 3. 认知计算理论

第三节. 自我意识与人格

一. 、 自我与人格的关系

二. 、 自我意识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一) 自我意识调节着遗传和环境因素对

人格的影响,也是导致人格差异的重要原因

(二) 人的自我意识还可以对自己已有的

人格品质本身进行认识、评价和调节,主动引导人格向更高目标发展,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三) 人格的发展水平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自我意识水平是人格成熟度的标志

(四) 自我意识是维持人格发展连续性和

稳定性的因素

第四节. 自我的认知表征

一. 、 自我图式 二. 、 可能的自我 三. 、 自我不一致理论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的实质

一. 、 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一) 态度的定义 (二) 态度的特性

(1) 态度的社会性 (2) 态度的主观经验性 (3) 态度的动力性

二. 、 态度的构成要素

三. 、 态度与有关概念的区分 四. 、 态度与价值观 五. 、 态度与信念 第二节. 态度理论

一. 、 强化论观点的态度研究

(一) 古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 (二)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 (三) 学习理论的研究 二. 、 认知论观点的态度研究

(一) 紧张减缓理论研究 (二) 归因理论的研究 (三) 社会判断理论 三. 、 功能理论

四. 、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

(1) 服从 (2) 认同 (3) 内化

第三节. 态度的测量

一. 、 量表法

(一) 等距量表 (二) 总加量表 (三) 语义分化量表 二. 、 问卷法 三. 、 投射法 四. 、 行为观察法 五. 、 生理反应发 第四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 、 态度的形成

(一) 环境因素的影响

1. 社会环境的影响 2. 家庭的影响 3. 同伴的影响 4. 团体的影响 (二) 个体的学习

1. 古典条件反射理论与联想学习 2. 工具性条件反射理论与强化学习 3. 模仿与观察学习

二. 、 态度的改变

(一) 劝说宣传法

1. 传播者的特性

(1) 专家身份 (2) 社会身份 (3) 吸引性 (4) 相似性 (5) 可信赖性 2. 信息的传播

(1) 单方面传播与双方面传播 (2) 信息传播的首因效应和近因

效应

(3) 信息传播的渠道 3. 被劝说者因素

(1) 原有态度 (2) 人格特点

(3) 被劝说者的信息加工 4. 情景因素

(1) 信息繁多的情境

(2) 令人分心的情境 (3) 信息重复的情境

(二) 角色扮演法 (三) 团队影响法 (四) 活动参与法

第五节. 偏见

一. 、 产生偏见的原因

(一) 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二) 社会化

(三) 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二. 、 偏见产生的后果

(一) 自我实现预言 (二) 性别角色 (三) 疏离 三. 、 偏见的消除

(1) 消除刻板印象

(2) 增加平等的、个人简的接触 (3) 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4) 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

规范

第八章 社会认知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 、 社会认知的定义 二. 、 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一) 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二) 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三)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三. 、 社会认知的特征

(一) 互动性 (二) 间接性 (三) 完型特征

四. 、 社会认知的理论假设

(一) “朴素的科学家”假设 (二) “认知吝啬者”假设

(三) “目标明确的策略家”假设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信息加工

一. 、 自动化信息加工 二. 、 控制性信息加工 三. 、 社会认知的图式

(一) 图式的含义与分类

(二) 图式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 、 认知主体因素 二. 、 认知对象因素 三. 、 认知情境因素 第四节. 印象的形成

一. 、 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一) 一致性规则 (二) 评价的中心性 (三) 中心特性的作用 二. 、 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一) 平均模式 (二) 增加模式 (三) 加权平均模式

第五节. 归因理论

一. 、 海德的朴素归因理论 二. 、 维纳的归因理论

三. 、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 四. 、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五. 、 归因偏差

(一) 基本归因偏差 (二) 自利性归因偏差 (三) 忽视一致性信息

第九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 、 人际关系的含义

二. 、 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一) 亲和需要

1. 恐惧与亲和需要 2. 焦虑与亲和需要 (二) 人际关系的报酬 (三) 摆脱寂寞

三. 、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 人际关系的状态

(二) 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

1. 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1) 定向阶段 (2) 情感探索阶段 (3) 情感交流阶段 (4) 稳定交往阶段 2. 自我暴露与自我分层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理论

一. 、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一) 包容需要 (二) 控制需要 (三) 情感需要 二. 、 社会交换理论 三. 、 公平理论 第三节. 人际吸引

一. 、 人际吸引的基础:吸引的回报理论 二. 、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一) 接近性 (二) 熟悉性 (三) 外表吸引力 1. 外表吸引力的影响

2. 外表吸引力的力量源泉:美的即是

好的与美丽的辐射效应

3. 外表吸引力的评价标准 (四) 其他个体特征

1. 能力 2. 个性品质 3. 致命吸引力 (五) 相似性和互补性

1. 相似性 2. 互补性

(六) 相互性: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第四节. 爱情

一. 、 爱情的含义

(一)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二) 爱情的行为与体验

1. 爱情的行为 2. 爱情的体验

二. 、 爱情的类型

(1) 浪漫式爱情 (2) 占有式爱情 (3) 最好朋友的爱 (4) 实用式爱情 (5) 利他式爱情 (6) 游戏式爱情

三. 、 爱情的三角形理论

第十章 人际沟通

第一节. 人际沟通概述

一. 、 人际沟通过程

(一) 人际沟通的过程模型

(二) 人际沟通的心理过程和动作过程

1. 人际沟通的心理过程

(1) 沟通动机 (2) 对信息的选择 (3) 对信息的理解

2. 人际沟通的动作过程 二. 、 人际沟通的功能

(一) 协调整合功能 (二) 心理保健功能 (三) 心理发展动力功能 (四) 社会心理构建功能 三. 、 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 按照沟通路线的分类

1.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2.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二) 按照沟通方式的分类

1. 假相依、非对称性相依、反应性相

依和彼此相依

2. 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 3.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4. 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三) 按照沟通网络的分类

1. 正式的沟通网络 2. 非正式的沟通网络

第二节. 人际沟通的工具

一. 、 人际沟通的工具

(一) 语言符号系统

1. 语言的分类 2. 语言的社会功能

3. 语言的复杂性和策略性 (二) 非语言符号系统

1. 无声的非语言沟通

(1) 动态符号系统 (2) 静态符号系统 2. 有声的非语言沟通

(1) 辅助语言系统 (2) 类语言系统

第三节. 人际沟通的障碍和策略

一. 、 人际沟通的影响因素

(一) 影响信息源的因素 (二) 影响信息的因素 (三) 影响信息渠道的因素 (四) 影响接受者的因素 二. 、 人际沟通的障碍

(一) 社会障碍

1. 地位障碍 2. 组织结构障碍 3. 时空距离障碍 (二) 文化障碍

1. 语言障碍 2. 文化背景障碍 (三) 个性障碍

(四) 心理障碍

(五) 环境障碍和其他干扰因素

三. 、 人际沟通的策略

(一) 印象整饰

1. 投其所好、符合标准 2. 恭维、逢迎策略 3. 意见服从

(二) 倾听以及非言语行为的掌握

1. 倾听技巧

2. 非言语行为的掌握 (三) 自我暴露 (四) 表达

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 、 群体的含义 二. 、 群体的分类

(一) 统计群体与实际群体 (二)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三) 成员群体与参照群体 (四) 大群体与小群体 三. 、 群体功能

四. 、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一) 社会助长作用 (二) 社会懈怠 (三) 去个体化

第二节. 群体规范

一. 、 群体规范 二. 、 社会交换

(一) 社会交换与群体规范 (二) 群体内的社会交换 (三) 心理契约的形成 三. 、 竞争与合作 第三节. 群体的维持

一. 、 群体压力

(一) 群体压力的形成过程 (二) 群体压力的意义 二. 、 群体的维持

(一) 群体效力 (二) 群体凝聚力

(三)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三. 、 群体决策

(一) 群体决策的作用 (二) 冒险性转移 (三) 群体极化

第十二章 社会影响

第一节. 他人在场

一. 、 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

(一) 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含义 (二) 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的理论解释

1. 优势反应强化说 2. 评价与竞争观点 3. 分散冲突理论 4. 生理心理反应模式

二. 、 社会惰化

(一) 社会惰化的含义 (二) 社会惰化的理论解释 (三) 社会惰化的跨文化一致性 (四) 社会惰化的预防 三. 、 社会影响理论

四. 、 去个性化

第二节. 从众(2011\2012)

一. 、 从众的含义

1. 真从众 2. 权宜从众 3. 不从众

二. 、 从众的经典研究

(一) 谢里夫有关规范形成的研究 (二) 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 三. 、 从众的原因

(一) 信息性社会影响 (二) 规范性社会影响 四. 、 从众的影响因素

(一) 群体因素

1. 群体一致性 2. 群体规模 3. 群体凝聚力

4.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二) 情境因素

1. 刺激物的性质 2. 时间因素 (三) 个体因素

1. 性别和年龄 2. 个性特征 3. 知识经验

4. 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第三节. 服从

一. 、 服从的含义

二. 、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三. 、 影响服从的因素

(一) 命令者的权威性 (二) 他人支持与服从

(三) 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四) 权威的靠近程度 (五) 行为后果的反馈

第四节. 顺从

一. 、 顺从的含义

二. 、 顺从行为发生的心理规律 三. 、 促进顺从的技巧

(一) 登门槛技巧 (二) 门前技巧 (三) 低球技巧

(四) 折扣技巧/并不只是这些技巧 (五) 过度理由效应 (六) 引起注意技巧

第十三章 利他与侵犯

第一节. 利他行为

一. 、 利他行为概述

二. 、 利他行为研究的范畴 三. 、 利他行为的唤起 四. 、 利他行为的得与失 五. 、 求助者的特点

六. 、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七. 、 利他行为的学习和模仿

(一) 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 (二) 人格因素

(三) 利他者的性别差异 (四) 利他者心境的作用 (五)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六) 自然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七) 社会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八) 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 八. 、 利他行为的学习和模仿 第二节. 侵犯行为

一. 、 侵犯行为概述 二. 、 侵犯行为的类别 三. 、 侵犯行为是不是本能

四. 、 有关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

(一) 动物行为学 (二) 生物进化学 (三) 行为遗传学 (四) 激素活动与侵犯

五. 、 挫折----侵犯理论的解释

(一) 挫折----侵犯理论及其实验研究(二) 理论的修正

六. 、 社会学系理论的解释

(一) 模仿学习

(二) 侵犯与大众传播 七. 、 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

(一) 宣泄

(二) 习得的抑制

1. 社会规范的抑制 2. 痛苦线索的抑制 3. 对报复的畏惧 (三) 置换

(四) 寻找替罪羊

第十四章 社会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节. 员工的激励

一. 、 概述 二. 、 激励理论

(一) 内容型激励理论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 奥德弗的”ERG理论”

3.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4.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二) 过程型期望理论

1. 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2.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三. 、 目标管理

1. 目标设置 2. 反馈 3. 奖赏系统

第二节. 领导者的胜任力

一. 、 概述 二. 、 论 三. 、 情景论

(一) 领导风格

1. 专制、民主、自由放任的领导风格 2. 两维领导理论

3. 权变理论与认知资源利用理论

四. 、 新的研究思路的尝试 第三节. 组织文化

一. 、 组织文化的内涵

(一) 早期认识 (二) 组织文化

二. 、 组织文化的跨文化研究

第十五章 社会心理学在法律中的应用

第一节. 犯罪原因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一. 、 经典分析理论 二. 、 经验多因素分析 第二节. 陪审团研究

一. 、 影响陪审团心理的外界因素

(一) 媒体报道 (二) 被告特征

二. 、 影响陪审团成员的自身因素 三. 、 其他影响因素

(一) 证据呈现方式 (二) 陪审团的规模

第三节. 证人心理

一. 、 证人证言的准确性

二. 、 影响证人证言准确性的因素

(一) 影响证人感知案件的因素 (二) 影响证人记忆的因素

1. 刻板印象

2. 事件后信息的误导效应 3. 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

三. 、 提高证人证言的准确性

(一) 提高辨认技术 (二) 提高询问技术

第四节. 犯罪预防与心理矫正

一. 、 犯罪预防

二. 、 犯罪心理矫正

(一) 侧重于矫正行为的技术

(1) 社会技能训练 (2) 自我控制

(3) 人际认知问题解决训练

(二) 侧重于矫正认知和品德的技术

(1) 认知重建 (2) 道德推理

第十六章 社会心理学在健康领域中的应用

第一节. 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一. 、 应激 二. 、 知觉控制 三. 、 人格 四. 、 自我效能 五. 、 社会支持 第二节. 健康行为控制

一. 、 激将与健康危险行为 二. 、 健康观念模式

三. 、 费希宾----挨杰曾的推断活动理论 四. 、 认知失调理论

五. 、 保健信念模式----一种解释寻求和利用

保健服务行为的社会心理模式 六. 、 求医行为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在咨询中的应用

一. 、 初诊接待中的印象整饰 二. 、 心理评估和诊断

(一) 隐含人格理论 (二) 相似假定作用 (三) 错觉 三. 、 暗示的作用

第十七章 社会心理学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与环境的传统研究

一. 、 拥挤

(一) 密度、个人空间、领域 (二) 拥挤的消极影响 (三) 拥挤感与助人行为 (四) 拥挤与知觉控制 二. 、 噪音

(一) 噪音与认知 (二) 噪音与助人行为 (三) 噪音与知觉控制 三. 、 环境风险

(一) 自然灾害 (二) 环境污染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对环境的关注

一. 、 环境问题

(一) 人口问题

(二) 污染问题 (三) 能源危机

(四) 自然资源的耗竭 二. 、 环境关注

(一) 生态神学 (二) 深层生态学 (三) 生态妇女运动 三. 、 环境关注的趋势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与环境保护

一. 、 影响环境保护的个体因素

(一) 关于人口统计学特点

(二) 关于对垃圾回收再利用的了解程度 (三) 关于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 (四) 关于人格特点

二. 、 针对环境保护的行为技术

(一) 信息 (二) 提示 (三) 模仿 (四) 金钱诱导 (五) 反馈

三. 、 社会交互作用干预

(一) 说服 (二) 社会鼓励

1. 社会影响 2. 社会规范

3. 沟通----解决公共资源两难困境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