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教学设计 2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

一、教材分析

《细菌》一课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

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细菌》的细胞结构是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从植物界划分出来,构成了微生物中的一员,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细菌》和一些腐生菌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在自然界中起到物质循环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生物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巴斯德的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细菌形态和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二、学生分析

1、上课学生是赞皇一中八年级学生,大部分生物学基础知识已学过,基础知识掌握较好,通过对第一节内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菌落的特征、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等,对细菌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但是细菌是怎样发现的,是从哪里来的,细菌的形态是什么样的,细菌怎样繁殖,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不知道的,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有迫切的期望。

2、初二年级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已经有所提升,但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在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问题,本节课会安排小组讨论,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表达交流的能力,通过推测、观察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本班大多数学生积极活跃,思维敏捷,师生互动顺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2、描述细菌的形态类型、基本结构、营养方式

和生殖特点。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细菌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学生懂得了讲究卫生的道理;细菌对人类的两面性,学生树立了能一分为二看待事物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科学发展的情感。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主要采用 “问题----探究”教学方式,包括“发现式探究”和“推理式探究”。其次个别环节还采用“讲述式”和“谈话式”教学。

2、学习方式:在教师的组织、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3、教学资源:教材内容、教师补充的相关资料、学生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

4、教学手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5、教学方法:阅读自学、启发探究、当堂训练、多媒体教学

6、教学流程和设计思路: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提出相关问题:是什么引起食物变质的?由此引入新课。(板书:细菌)——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形态(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观察)——细菌的结构(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多媒体课件,先独立观察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总结)——细菌的生活方式(复习提问、播放多媒体课件,总结归纳生殖特点和营养方式)——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观察总结)——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学生阅读资料后讨论,教师补充)——反馈、总结与评价(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由其他同学解答或老师解答;老师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学生从“三维目标”学习收获加以总结。老师作整体评价)——布置作业(课后完成小实验)

五、教学过程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