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得下来才能动有所获

  蛙眼看世界,总是“以静观动,见动不见静”。   《自然的启示》一书说道:“青蛙只有在昆虫运动的情况下才袭击它们。苍蝇即使与青蛙并排呆着,也绝不会引起青蛙的注意。但是只要苍蝇一动弹,就有立即陷入蛙腹的危险。所以,青蛙即使蹲在死苍蝇堆里,也有饿死的可能。”   青蛙其实活得也很潇洒。它可不是“劳碌命”!“工作”时以静待动,毕竟少耗体力。平日里看似安闲却是神经紧绷,飞虫来了该出舌时就出舌,一点不敢耽误。   蛙眼主“静”。这是一种极其冷峻的“静观”。   宋代程颢《秋日偶成》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静”中观“动”也许更加敏锐,如同暗夜可观微弱荧光。蛙眼唯有对“静止”毫无响应方可保证其对“动态”的高度敏感。“日理万机”固然可敬,闲庭踱步做些长远的战略思考也不可或缺。诸葛先生“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却独能大梦先觉,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此皆静中所得也。   最爱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满纸不见一蛙,山溪中几只蝌蚪频频抖动尾鳍,顺着清流蜿蜒而下,寥寥几笔,饶有童趣,着实让人喜爱。此画与《深山藏古寺》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画面上满山林木葱茏,不见一角庙宇,唯见两小僧山下溪边汲水。   当代人普遍地失“闲”少“静”,缺的就是一双“静观自得”的蛙眼。倘以蛙眼阅世,少些盲动,少些浮躁,这个世界定会安静得多。   如今传媒过剩,搅得周天烦躁,上百频道争抢一双眼球,媒体人要想在喧嚣嘈杂中“搏出位”,就得“搞怪”、“尖叫”、“浪骂”。为了“收视率”甚至不惜在形象上恶搞自己,要么亮个大光头一“丝”不挂,要么一头乱发染成个红黄蓝绿的凤头鹦鹉,要么制造点绯闻故意耸动视听。   更有胆大如斗之徒,深谙“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之秘籍:你若是抄袭一篇小文,被人逮着必是声讨一片;干脆你大张旗鼓地抄莎士比亚,抄得满城风雨,抄得家喻户晓――把莎翁的一只“大蚊子”,涂上中国特色,丹麦国王改扮成中国皇帝,再加点庸俗作料,换个华文剧名,开动一切宣传机器狂轰滥炸,大肆炒作――必定赚得盆满钵满,外加骂声一片。   醒醒吧,须知一个静不下来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摘编自《文汇报》2013年8月28日,原题为《蛙眼阅世》)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