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新闻的最佳表达方式

作者:喻国伟

柳州师专学报 1995年01期

  提要 新闻的表达方式常以记叙为主,而本文深入阐释描述的内涵、特征及其在新闻写作中的价值与应用,首标描述是新闻的最佳表达方式。

  关键词 特征 价值 应用 最佳方式

  新闻的表达方式,理论书中一般都罗列如下四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众所周知,此四种方式均为漫长的文学实践经验积淀并归纳而成的结果。新闻胎息于文学,深受文学之熏陶、浸染、影响,文学之表达方式当然可以直接移植于新闻写作之中。然而新闻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毕竟不是文学而有其独立之品格。为此,哪种表达方式对于新闻写作更为妥贴、更富特色?它存在于文学表达方式之内抑或自成一格?……这些思考层层衍化、追寻、琢磨,形诸文字,便产生了这篇拙文。

  概念的建构和界定

  任何一种新理论、新观点的提出或阐述,研究者多从概念这块基石开始构筑,以达至消除歧义、确立观点(理论)之目的。本文亦依此入手,渐次建构自己的观点。

  前苏联学者说:“新闻事业首先要再现生活的画面,要记叙各种事件、行为、现象、个性、关系、规律和过程(这些对于现实生活和确定新闻接受者的方向来说是重要的)。这些记叙性的报道通常被称为描写性(来自拉丁文descripito——叙述)报道。”①(着重号为原作者所加)我国学者也认为:“新闻不能仅仅是陈述,而且要表现。但这种表现又不同于文学的表现,不能虚构情节、塑造典型,只能选择和挖掘客观存在的典型和细节,如实地把事实本身的生动性、形象性再现于读者面前。”②“描写不是一种孤立的表现方法,它常同其它表现方法有着密切联系,其中同叙述关系更为密切,有时甚至难以分割。”③我国近些年来“视觉新闻”、“散文式新闻”、“现场短新闻”等纷纷出笼,它们在写作上亦多采用描写与叙述相结合的手法并多获成功。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新闻要再现生活并引人注目必须形象化,而表现方式则应是记叙中有描写,且二者不可分割。由此,我认为最适合于新闻写作的表达方式是描述——一种叙述和描写高度整合的表达方式。

  “描述”在这里作为新闻的表达方式而使用的术语,它不是一般文章中“表述”“复述”的同义语,亦非文学创作中描写和叙述的简单缩略。描述与描写不同在于:描写是一种具体描绘事物的表现方式。讲到描写总要想到形容、修饰,想到浓烈香艳的色彩,“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莞年华,玲珑可爱’”所以老舍说:“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④同时,描写的时候,往往不只如实记写所见的情形,还要把想象的因素掺入其中,补充描写的内容。”⑤因此,描写固然可以传达一定信息,可以使新闻事实具体生动,但描写的铺张扬厉会剥弱新闻信息的有效表达,且描写的想象性必然会带来较浓厚的主观色彩,从而使其包容的信息可信性受到置疑。故西方学者一再强调:不使用那些不明智的最高级形容词、名词或其它武断的字眼。而描述则一方面能把新闻事实描摹得传神夺目、具象凸现,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另一方面此方式具有较强的客观真实性(因为此方式蕴含客观叙述之故),用之写作不会减损新闻信息的价值。它能在有限的文字内交代出客观而丰厚的信息。此外,虽然描述是客观的、简洁的叙述与生动的、传神的描写之整合,它与“用叙述进行描写”的白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两者仍有区别:一、白描之时,可以运用想象、虚构,“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而描述只能是“据实直书”式的,“语语都在目前”。二、白描之语言一般是质朴、简淡、平实的;而描述的语言则视传达信息之需要而随机应变,或质直无华,或错采缕金。诚然尚质朴仍然是描述坚守的用语原则,只是在特殊情形之下,如某些必须渲染烘托的地方便不能企求一律了。描述的意蕴比白描宽泛,故白描非描述。

  同样,描述与叙述也迥异:叙述是一种概括地说明和交代事物的表达方式。叙述可以容纳丰富的信息并能迅速传播。但是我认为单纯的叙述有平铺直叙、乏味枯燥之嫌且形象性不强,有碍激发读者的新闻欲。我并非刻意贬损叙述的价值,古今中外确实不乏成功的叙述之作。但如果着实探究起来,这些成功之作中,许多掺合了“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白描手段。换言之如此之叙述已是描写化了。而描述的情形就不同了,它可说是描写化的叙述。在描述中,叙述的份量虽即多些,但它也不是剥离的,因而描述与叙述有着本质的差别。

  叙述中渗透描写,叙述才显生动、趣味;描写中渗透叙述,描写才具高品位的可信度、才能涵盖更为丰富的信息。两者相兼相融,互为一体,这就是描述。从以上比较阐释中我们可以归结出描述的特色为:

  一、描述是描写和叙述高度整合的一个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一种新闻表达方式。它既能负载丰厚的信息,又能使新闻事实“穷形尽相”,具有直观色彩。

  二、描述的语言视情境而定,或质朴,或鲜艳,但必须有助于新闻传达。

  三、描述时不能驰骋想象,天马行空,而只能是“据实直书”式的史家实录,具有客观真实性。

  价值与效果

  描述做为一种新闻表达方式,在呈现新闻事实时有着不同凡响的价值。首先表现为它易于造就新闻意境上。所谓新闻意境指的是新闻中描述的事实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交汇融合而形成的一个艺术空间或艺术画面。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即新闻事实本身。其二是新闻记者流露出来的主观评价方面。前者称“境”,后者称“意”。这二者有机统一、浑然天成便构成了一幅美妙的人生图画——新闻意境。而这二者能否浑然天成、“意与境谐”,就得看记者的生花妙笔了。换言之,新闻意境之成要凭藉记者运用的表达方式。叙述具有概括性,短于描景状物,以之写作难以形成意味深长的境界;描写采丽竞繁,易于造成意境,但其文学意味太过浓郁,易于削弱、减损新闻传递信息的功能;抒情、议论两种单一运用可以说与意境无涉;唯描述得天独厚,它一方面具有使新闻事实具象化的功能。而意境只有通过形象化情景交融的艺术描摹才能生成,因而是描述此功能正好投合意境形成的要求。它可以用质朴的或鲜艳的(当然不是堆砌的)语言把新闻事实鲜明、具体、逼真、传神地复呈出来。“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这种具体可感性无疑能把记者引入一幅优美或壮美的意境之中。

  清人王国维评价境界优劣的标准是“隔与不隔”,语句形象朦胧迷离,缺乏具体可感性便是隔,是不好的境界,如“谢家池上,江淹浦畔”;“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是好境界,如“池塘池塘草”“空梁落燕泥”。按王氏这个评判标准来衡量的话,描述不仅能造就意境,而且能造就出高质量的意境。

  “10月1日,沐浴着灿烂阳光的首都,处处是鲜绿树,处处是欢声笑语。

  复兴门立交桥的花坛旁,人群熙攘,有人在观花,有人在拍照,有人在休息谈笑,人们沉浸在秋日的阳光和国庆的花香之中。

  上午10点40分,一辆乳白色的面包车在桥旁轻轻停下,一群干部模样的人走下车来,最前面的那位身材魁梧,身着蓝色中山服。

  在绿茵草地上欢度节日的人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到来,一个摆弄相机的小伙子猛地抬头,怔住了:“呀,这不是江泽民同志吗?!”

  这是《总书记的问题》开首的文字,作者运用的就是描述方式。灿烂的阳光、香花绿树、欢乐的人群、乳白色面包车、一群干部模样的人……具体、逼真、可感、可视。描述法在此的作用不仅烘托了环境气氛,而且在读者面前浮出一幅“总书记节日问候群众”的动人画面——优美的意境。

  另一方面描述之客观性不仅满足了新闻写作中“记者的舌头缩在后面”的要求,而且对新闻意境之生成产生深刻的影响。其表现在:此客观性使记者在描述新闻事实时把感情隐入事实中,“如盐在水,有味无痕”,达到情景交融,意与境妙合无垠,“意境两忘,物我一体”。由于此生成的境界便是“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而新闻作品的思想不是图解式的直白宣传,“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描述塑造的“无我之境”就有了极高的美学价值;其一培育读者的想象力并迎合了文化水准日益猛涨的记者的需要。其二给读者留下无穷之味和不尽之竟,使沉浸于其中的读者对意境中蕴含信息得以吸收、认同。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新闻报道中的叙述方式,导致许多新闻样式摆脱不了一种呆板、乏味的格式,许多生动的新闻事实一经写出便成为一堆干巴的概念,毫无美感可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呆板模式已日益被记者厌倦。“人们对可读性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仅仅满足于短、快、多这样的初步的、起码的可读性,还要求新闻作品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产生共鸣。特别是电视、广播新闻媒介的普及与发展,向报纸文字新闻提出了挑战,要求报纸文字新闻向深度和形象化方面发展,否则就不足以与电视、广播展开新闻竞争。”⑥穆青在谈及视觉新闻时也说:“我们在新闻写作上需要有所突破,要善于把概念的表述诉诸于充实具体的的形象,使我们报道的内容可闻、可见、可触、可感。”⑦可见新时期新闻观念的嬗变,导致了新闻写作重心的转移和新闻工作者写作思维结构的转型,其一个显著标志是:概念化的新闻作品转向形象化的新闻作品。新闻必须形象化才能生存和延续,已成为人们所共识。然而新闻如何才能形象化呢?目前出现了新闻和文学靠拢、合流之现象,新闻界企求以此达到新闻形象化的目的。虽然一些论者一再呼吁新闻不要向文学靠扰,但此现象不但没有因此而消退,反而大有发展兴旺之势。“新闻散文化”“新闻文学化”等的兴盛就明证了这一点。此情状确证了人们对千篇一律的新闻非常不满,急切要求予以改观以及写作形象新闻还处于幼稚的探索层面上。

  新闻一词,这里指的是以简洁的文字迅速传播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一种报道方式。用的是狭义而不是泛指。对于上述这种靠扰、合流,我亦持否定态度。新闻和文学嫁接固然可以冲缓新闻古板的叙述模式而使之形象化,但这种方法说到底只是用文学手段去写新闻,这无疑取消了新闻这一品类。所以,“嫁给文学”不仅仅是一种恶名,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却新闻自身的特色。如果新闻如此寄靠文学,新闻自立从何谈起。新闻写作的改革云云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从前面的阐释述中可以见出,描述方式虽然亦胎生于文学的叙述和描写, 我们已赋予了其独特的含意。它既不会减损信息之传递,又能使新闻形象化。这正好是破除新闻表达单一模式——叙述模式的最佳方法,亦是深化新闻业务改革的“眼点”。因此,我认为描述法在当前新闻“文学化”和“单一化”中扮演着能使新闻自立的角色,这便是描述第二大价值之所在。

  新闻作品能否吸引读者,形象化是最要紧的,而现场感之强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叙述亦能表述现场的氛围,但与描述相比,就略为逊色了。描述特征之一是叙述和描写的高度整合。“叙述侧重于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情况和过程的交代,它主要体现在时间纵向程度。描写则侧重于对人、事、景、物作出形象的描绘,主要体现在空间的立体图画,使表现的新闻事实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有传神夺目之感。⑧描述兼二者之长,故其能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浓郁的现场氛围,一景一人,有边、有沿、有棱、有角、有滋、有味,现场景观历历在目。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游泳场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有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以上是樊云芳、夏浩然合作采写的《“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开首二段,其生动的描述,使现场气氛和盘托出。

  描述使现场形象地凸现出来,投合了记者潜意识中“百闻不如一见”“眼见为实”之需要,且强化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描述使现场“宛在眼前”,如此即便新闻发生的现场远在千山万水之外,亦能使人感觉近在咫尺,这种感受中的接近性又往往导致读者对新闻的关注,由此增加了新闻的价值。此外现场的描述,有助于读者了解人物、事件之状况、意义、性质、起到交代背景、烘托人物、渲染气氛、引起共鸣的作用。因此,描述第三大价值显示为:描画现场、接近读者、烘托气氛、引起共鸣、增加新闻价值。

  三大价值昭示一个事实:描述确实是新闻的最佳表达方式。

  应用及其范围

  我国新闻界在论及新闻与通讯之差别时,总有这样一点:新闻要求概括性强,要求一事一报、简洁明快,因此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通讯则要求具体性、形象性强,要求比新闻更详尽、完整地报道人和事,因此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大笔法”综合运用,兼而有之。这种区别大体上是正确的。问题在于:这种近乎定性的区别隐含了新闻不能过多地使用除叙述之外的其它方式。而此观念的极端运用酿成了以叙述为主的新闻报道在新闻实践中几乎一统天下的局面。此情形不仅捆绑了新闻写作的的手脚,使新闻在文学的卵翼下裹足不前,千篇一面,而且令为数不少的新闻为此失却了其应有的价值。

  从上面阐释、论述中我们获知了描述的内涵、特色及其价值。由此我认为描述法不仅能在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领域大显身手——其实这种运用早已司空见惯,而且在我看来描述可以取代叙述在新闻写作中的霸主地位,使概念化、单一化的新闻作品走出不该有的困惑,变得生动活泼,耐人玩味。

  或许是西方人的机敏吧,西方新闻界对描述方式比较重视,他们认为新闻作品要通过描写对读者的感官产生感染力。(其“描写”与“描述”实质一样——我认为)他们的新闻稿常用此法写作,趣味盎然。试比较下面写作同一内容的两条新闻:

  [新华社]:大平首相的夫人大平志华子,今天下午由邓小平副总理的夫人卓琳陪同,到北京动物园观赏中国人民的礼物——大熊猫“欢欢”。

  [路透社]:“啊,新娘子,让我看看你的脸蛋吧!”正在中国访问的太平首相夫人大平志华子,7日下午访问北京动物园,看望赠送给日本的熊猫“欢欢”。

  一条是叙述,一条是描述。显而易见,路透社的稿子较为生动、活泼、形象、有趣,可读性较强,且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留下经久难忘的印象。诚然,我们不能由此引伸出叙述方式在新闻写作中总是失败的结论。但相比之下,描述和叙述哪一条更适合于新闻写作并更具品格,就不言自明了。

  新时期我国一些新闻工作者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进行了勇敢的探索,新华社女记者郭玲春是其中之佼佼者。她运用描述的手法写出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报道金山逝世的新闻,她这样开端:“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如此简练的描述,使庄重、肃穆、沉痛的现场氛围跃然纸上。此写法冲破了历来写作“白色新闻”的“铁框框”。此稿获1982年全国好新闻奖。

  象郭玲春这样敢于探索并获硕果的记者似乎不太多,且在写作上通篇运用描述法的不多,局部使用的则较为普遍。这种现状,并不意味着描述只是新闻写作中的点缀品,其被冷落说明了描述法还未被人们所深入了解并广泛地应用于写作上,叙述方式根深蒂固,传统观念变革的步履艰难。但我坚信,新闻观念更新必然促使新闻实践的进步,描述的前景是看好的。

  撇下不如人意的现状不谈,我们思考一下描述应用的范围。我们称描述为新闻最佳表达方式,是相对于叙述、描写等而言的,并不意指其完美无缺,无处不达。其局限性体现在:需要时间思考才能行文,作品形象性强而严肃欠足。因此,下述三种情况不宜使用描述法,除此三者外,描述均可运用。

  一、一些传达严肃而重大的政令新闻。

  二、一句话消息。

  三、时间紧迫,无暇思考文采,只求快速传递、广播的新闻。

  至于在描述范围内其运用是否恰当,既富于趣性又不“因辞害意”,我认为受制于如下因素:一、记者对描述内涵准确、完整的理解、把握。二、记者使用描述技巧的熟练度。三、记者对所描述的新闻事实观察的精细度。四、记者自身学养的丰歉。五、记者思维的机敏、灵窍。因此,在描述范围内,那些拙劣的、“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新闻作品,不能轻咎于“描述”的过错,究其实乃是记者自身诸多方面欠缺的表现。

  注释:

  ①[苏]E·普罗霍罗夫等著《新闻概论》第21页,赵水福等译,新华出版社。

  ②周胜林著《高级新闻写作》第14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③欧阳宏生著《新闻写作学概论》第273页。中国国际广播出版。

  ④老舍《出口成章》第86页。作家出版社。

  ⑤刘锡庆、朱金顺著《写作通论》第194页,北京出版社。

  ⑥周胜林著《高级新闻写作》第7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⑦杜荣进主编《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第317页,“穆青谈视觉新闻”,浙江教育出版社。

  ⑧欧阳宏生著《新闻写作概论》第273页,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