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本质是自我管理

我们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我们只有将自我管理好,才能将我们每天的24小时管理好。

我想,日本应该是最能将“以少胜多”、“以小胜大”、“以简胜繁”等发挥到极致的一个国家和民族了。这从一些日本流行书籍就可以看得出来——山下英子打造了“断舍离”的概念,通过化繁为简的房屋收纳,竟能风靡全球(前不久,有个日本30岁的女性近藤麻理惠同样也是因为爱收拾房屋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成为2015年世界最有影响力100人);胜间和代作为日本的“职场新女神”,把理财、时间管理、自我学习安排的井井有条,据说她独立抚养三个孩子,兼任几家外企的工作,为报纸撰写专栏,还考了一系列的专业相关证书,读了一个MBA学位,她写的几本书《钱不要存银行》、《职场,好学才能上位》、《时间会用才能身价倍增》...也都十分畅销。

这也难怪,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资源十分紧张的国家,而且自从战败后专心致志恢复经济,效率成为衡量社会活动的一切标准。这些都使日本人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人也培养出一种国民意识——自律。所以,虽然山下英子和胜间和代表面上讲的是技巧类的东西,可是看到最后你会发现,她们其实都在讲如何更好的管理自己。所谓房屋收纳,所谓理财,所谓时间管理都不过是自我管理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

现在,在中国,“时间管理”的概念也十分流行。我自己也断断续续看过相关的一些文章(包括公司对员工开设的大大小小培训中,时间管理的课程也听过不少),但多数仍是战术层面的技巧方法,而少有战略层面的思考。胜间和代的《时间,会用才能身价倍增》我前后看过两遍,后来又“巧遇”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欣喜地发现,这两本书所强调的重点竟然一致,那便是:我们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我们只有将自我管理好,才能将我们每天的24小时管理好;要想改变浪费时间的现状,那就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何改变“时间管理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我想,还是从这张最著名的时间四象限图说起。

接触过关于时间管理理论的人,肯定对这张图不陌生(我是在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时候知道这张图的)。“重要而紧急”、“重要而不紧急”、“不重要而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简简单单四个象限就把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全部囊括进来。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每一个象限在你的生活中的分配比重是多少,比重的不同,也最终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胜间和代将这四个象限的时间分别定义为“消费时间”、“投资时间”、“浪费时间”、“闲耗时间”。

消费时间主要是指为了获取报酬而展开的各项工作,对于上班族来说主要就是每天上班的8小时以及可能的各种加班。

投资时间则主要包括为了提升自我而学习、钻研各种技术;阅读、写作、看展览以提高艺术修养、运动健身以保持旺盛精力;与家人、亲朋好友团聚共享天伦以保持事业与生活的平衡而付出的时间。这类事情在短期内不会改变现状,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但往往是很多人不愿意在这上面花费时间。比如,你今天不运动,明天不会得心肌梗塞;你今天不学习,明天也不会被扣薪。但是如果一直不肯对自己进行投资,那么会极大影响自己在使用“消费时间”上的产出效率。同样干一件工作,别人用了半小时,你却用了一个小时。长此以往,升职的是别人,你永远在原地踏步。时间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自己对自己的投资时间。

浪费时间则主要包括没完没了却没有讨论出结果的会议,上下班堵在路上的交通,意义不大但必须要上交的文稿,定期观看的肥皂剧,没有勇气拒绝但却十分不愿意去的派对。。。这类时间越多,被迫使用的时间也越多,幸福感反而越来越低。

闲耗时间则主要包括刷微信微博网页打发的时间,不知不觉玩入迷的游戏,节假日睡懒觉,抽烟喝闷酒。。。平时我们老觉得时间不够用,事实上很多时间都被这些无谓的“闲耗时间”给偷走啦!

一般来讲,合理的时间管理方式应该将更多时间用在消费和投资上(尤其是投资),而尽量减少浪费和闲耗的时间。然而,可是,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不太懂得时间管理的。据一个统计数据,多数人在时间分配上是这样子的,每天用在消费上的时间大约是60%,用在投资上的时间大约是5%,用在浪费上的时间是20%,用在闲耗上的时间是15%。让我们来算一下,一天24个小时,除去固定的8个小时睡眠时间,还剩下16个小时,那用在消费时间是9.6个小时,用在投资上的时间只有48分钟,而用在浪费和闲耗上的时间则有5.6个小时!

我甚至觉得,这个统计数据甚至应该不算是很坏的一种时间管理方式,毕竟要有将近10个小时的时间是用来工作的。有没有人觉得,很多时候,我们连这样一种状态就达不到。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上个星期我对自己在消费上的时间做了一个实验。正常来讲,我9点到公司上班,中午一个小时时间吃个午饭,稍作休息,然后下午上班至18:00。8小时工作制,我是否全心全意全部投入到工作中?我从上周一到上周五记录了自己每天每小时每分钟的使用情况,结果令我自己也大吃一惊,周一真正工作的有效时间仅有4.7个小时;周二真正工作有效时间为7.5个小时,周三为5.3个小时,周四为6.9小时,周五为5个小时,这一周正常的工作时间应该是5*8=40小时,可是我真正有效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的时间仅为4.7+7.5+5.3+6.9+5=29.4小时,实际使用效率为73.5%。

除去这些真正有效的工作时间,我也记录了自己其他时间都是怎么浪费掉的:出门晚了迟到15分钟;上班打开电脑先看看娱乐新闻、打开OA收收邮件;隔三差五拿手机刷一下微信刷一下微博;没事在手机淘宝闲逛(在电脑上是不敢开淘宝的);找领导汇报工作结果等了半个小时;本来可以半小时谈完的事情结果却谈了两个小时;在12306网站上刷国庆节回家的火车票。。。一周我平均浪费掉10个小时,一年我就浪费了520个小时,也就是差不多21.6天。按照一个月正常上班天数22天来算,每年12个月我有1个月是完全浪费掉的!多么触目惊心!这还只是计算了8个小时内的时间使用状况,8小时之外呢?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不要再问时间都去哪儿了。。。

好吧,既然找出问题来了(我十分推荐大家也专门抽一个星期的时间做一次时间使用情况记录实验,看看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到底处于什么状态),那么该如何改进呢?最重要的就两点:一是缩减浪费的时间和闲耗的时间,努力增加投资的时间;二是利用投资的时间,来发挥消费时间的作用。

在胜间和代看来,一个人每天最理想的时间分配状态应该是这样子的:用在消费上的时间占50%,也即8小时;用在投资上的时间占30%,即4.8小时,用在浪费和闲耗上的时间为20%,即3.2小时左右。

那么问题又来了,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慢慢接近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呢?答案便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想要一下子完全将自己的时间分配状态改头换面不切实际,只能一点一点地改进。比如,每天先控制一下刷微信的频率,将玩手机的习惯改成拿本书翻两页的习惯;再比如,晚上早睡半小时,早晨早起半小时,早出门半小时。。。

当然,除去这些战术层面的方法,我也从胜间和代和李笑来的书中总结了一些“时间管理战略”:

一是确定目标,制定计划。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却也是最容易犯错的一个行动。说实话,我个人是一个喜欢制定计划的人,但是计划制定过多或者计划变化太快本身就是一种时间的浪费。“做计划显然是正确的而且必须的,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制定计划特别是长期计划。这是一种能力,也几乎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然而这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开始,不要一上来就开始制定自以为是、过分的计划。哪怕制定一个周计划,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你真的已经开始实践了就知道了,不要无知无畏。”计划只有20%能完成,说明当初的计划是失败的,那么当初花在制定计划上的时间都是浪费掉的;如果计划只有50%能完成,说明计划也没什么用;只有完成计划的80%时,当初的计划才算是成功。所以,在我们没有能力制定这一年的计划时候,我们可以先对当下这个月做个计划;当我们连一周计划也做不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对明天做个计划。重要的是你不要犹豫,不要盲目相信完美,边做边看也比花时间制定了一堆华美的计划却搁浅有效益得多。

二是确定你不该做哪些事?不该干哪些事儿?那些偷走我们时间的事儿就不该干!比如刚才提到的刷微信朋友圈、无目的闲逛淘宝、抽烟喝闷酒。。。也有一些事情我觉得不该干,比如无限制地延长劳动时间,也就是通俗意义上所讲的加班。如果能在八小时之内完全高效地工作,那么基本上没有加班的必要,毕竟事业与生活需要平衡;相反,长时间加班反而会影响工作效率。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工作的主人,对于偷走我们时间的窃贼,我们要有勇气站出来说NO!比如别人将本该他们做的事情推给我来做,我要学会拒绝;比如与客户、供应商交流,对方说起来没完没了,我要适当制止;比如开会没完没了却没有我什么事儿,我可以借机走开。。。

三是有些事儿学会外包。事事不必亲力亲为,有些活儿交给专业的服务结构会提高很多效率,比如家庭保洁。关于外包,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来确定你是否将一些活儿交给别人来帮忙,那就是将你的时薪计算出来,然后同外包服务的价格作对比。比如你月薪一万,一个月通过工作获取报酬的时间按160小时来算,那么你的时薪就是10000/160=62.5小时,如果你请的外包服务价格低于自己的时薪,那就可以外包出去,因为你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去创造更多价值;如果你请的外包服务远远高于自己的时薪,那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提高自己创造时薪的能力,从而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

四是学会用记事本。我有一个记事本,每天晚上临睡前十分钟,我都会记录一下今天大概干了一些什么事情,有什么收获。但是只是简单的“事后记录”,现在通过读胜间和代和李笑来的书,我发现自己这种被动的时间记录方法非常有问题。正确的使用记事本方式应该是,将我们的目标与我们每天的行动进行对比,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要靠行动来实现的,如果你每天记录的事情都是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目标的必须要做的事情,那么一年两年十年之后你肯定能慢慢接近你的目标;如果你每天记录的事情有很大一部分没有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那么要么是你的目标出了问题,要么是你没有为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记事本最大的功能就在于此,让我们每个人都清晰地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哪里。

好了,说了这么多,理论、方法再完美都敌不过马上行动。“行动是改变自己众多办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很多时候,只要你开始行动,哪怕事先并无计划,也往往会有收获,但是反过来,缺乏行动的计划是肯定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想要改变自己,那就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改变。时间管理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改善我们的生活习惯。从这个角度讲,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是不无道理啊!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