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行,在龙门石窟

  到了景点 办理好票务,直奔景点讲解中心,如果没有讲解员跟随,我们只能顺人流看人头。奉先寺位于伊水西山南端的半山麓,是唯一劈山凿就的石窟,南北宽三十六米,东西进深达四十一米的露天大龛。这里共有十一尊雕像,其中主佛卢舍那,高在十七米以上,是龙门最大的造像。‘’卢舍那‘’的含义是:‘’诸恶皆除,众德悉备,净色遍照法界‘’,是佛在显示美德时的一种理想化身。在塑造卢舍那造像形象典型的过程中,我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大师们以巨大的创造魄力,赋予卢舍那以美少女形象。卢舍那造像丰腴饱满的面容上,修眉细长,形似柳叶,恰似一弯新月。一泓秋水似的双目向下凝视,含情脉脉,双眸之中,溢露出关注人间和洞察一切的智慧光芒。每当到此朝圣礼佛的人们抬头瞻仰佛容,恰恰与佛那灼热的目光相遇在一条向上的斜线上,形成一种人神之间情感交流的渠道,此时,我相信每个朝拜者将情不自禁而肃然起敬。和我们同游的一位男子竟是俯首叩拜N次,直到我们离开他还是那里恭敬膜拜。卢舍那佛嘴角微微上翘,挂着一丝隐约可见的笑容,它的庄严令人畏而可敬,它美艳绝仑的美丽令人恭而不亵,卢舍那的金身衣饰雕刻,只是雕刻大师的随衣挂线,整个佛身仅寥寥数笔,用简朴而又洗炼的线条略作勾画。这样的艺术手段,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一方面显示出佛的:‘’光明普照‘’之感,另一方面更集中衬托出了古代雕刻艺术家对卢舍那佛面部的匠心构思。古代的艺术家们,把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把他们的审美观念和美学思想,全部倾注和熔化在揭示卢舍那佛内在美的创造中。宗教教义中的概念和典型形象的构思,在龙门石窟的全部造像中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收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龙门石窟开创于公元五世纪的北魏王朝时期,后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各朝的开凿,历时八百年之久。这其中北魏和唐朝两代开窟造像最多,北魏时期约占全部造像的30%,唐代大部分有代表性的洞窟又都是在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开凿。说到龙门石窟,就不能不说武则天。武则天原为唐太宗的宫中才人,太宗死后,武则天按惯例出家为尼。唐高宗继承皇帝位后把她接到宫中并册封为皇后,而武则天的野心决不只是做皇后,她想当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在佛教思想与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唐王朝时期,佛旨、佛意是至高无上的,武则天当然不惜借助佛教来制造为她夺取政权的舆论。于是,她利用皇后的特殊身份和高宗的无能,指使一些僧人为她编撰佛典【大云经》】说她是弥勒降世,应做中华女主。经典写成后,大量印发,并令人全国各地到处宣讲,不久武则天夺得皇帝位。武则天自己也在许多场合一再声称,她作女皇帝,是佛经中早有预言的。如此看来,龙门石窟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开窟造像的热潮,其实是武则天夺取政权时的一番煞费苦心的经营。传说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的形象就是以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

  龙门石窟造像属于佛教艺术,宣传的是佛教文化与思想。但富有才华的中国古代劳动者,经过千百年的造像艺术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无论佛教文化还是佛教尊崇的造像艺术,在龙门石窟都突破了宗教藩篱的束缚。古代艺术家们以现实生活和劳动者的主观意志为创作源泉,创造出了许多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佛教造像艺术形象,在这些造像中寄托了造像艺术家们的审美观和思想。那些神圣的佛图“佛”与“菩萨”,在古代艺术家们简单的刀凿斧锤之下,一个个化作为血肉丰满的人间美丽的女性。那些佛与菩萨造像:面庞丰盈饱满,庄严美丽;身躯线条柔和,园润得体;形象对称均衡,动态富于变化,美丽出自内在,韵味溢于仪表,勘称惊世杰作。

  龙门石窟的雕刻艺术中,还有那宾阳洞和莲花洞窟顶的大型飞天浮雕,妙趣横生,令人怡然。这些飞天女神或在流云间自由飞翔,或手捧供果凌空飞舞,或奏乐引亢高歌,或向人间洒下阵阵花雨,个个婀娜多姿,优雅传神。这些飞天的表现手法可谓独到,她们既不同于背生翅膀,表现飞翔的古希腊小天使,也不同于腾云驾雾,显示凌空而起的古印度天女,而是完全凭借那飘逸的天使长裙,轻盈多姿的动态,以极富中国民族色彩的传统手法,展现出飞天们在广阔无垠的天际的优美动作,仔细观看,你会觉得它们仿佛随着乐曲的韵律在空中飞舞。

  这些优美的造像也好,飞天也好,都是古代艺术家们寄托情感的手法,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家们对现实生活的渴求和向往。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