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各章节重点(整理后完整版)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

1. 我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混沌性特征 :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各门类浑然一体,相互依存

2. 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人们的审美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现象的趋势,也为后

世美术的分化和发展奠定了技术的和精神的基础。

3. 何为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

所谓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的图案,烧成呈黑色

4. 怎么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

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成为原始文化最发达最杰出和最光

彩的成就。彩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彩陶的造型简洁凝重、气魄

浑厚,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

5. 《舞蹈纹彩陶盆》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

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一

般用音乐伴奏。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

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

活情趣。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舞蹈者的形

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

纹,代表地面。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

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

6. 简述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性作品的艺术特点

原始时代的雕塑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内容,除了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动物形

象外,就是人们所崇敬或喜爱的氏族成员形象,体现着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形体、面貌、力量

的初步认识和艺术的再现能力。

河南密县莪沟北岗遗址、半坡遗址 稚拙粗放

陕西华县柳枝镇 稚气娇媚、甘肃秦安大地湾

7. 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原始岩画,其表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原始岩画被称为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主要的原始岩画:内蒙阴山

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广西花山崖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四川珙县岩画、新疆

天山岩画等。在这些古拙、简朴的画面上,记录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经济生活、

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留下了作者按照自己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创作的独特的图像,其中

不乏原始审美观念和奇异的想象力。

第二章 奴隶制时代的美术

1. 奴隶制时代青铜器有哪几种主要类型?青铜“礼器”的用途及艺术精神是什么?

主要类型:武器和工具;乐器;生活用品。

青铜“礼器”在各种礼仪场合用,主要在祭祀活动中使用。青铜礼器在祭祀活动中成为

连接凡界和天神的媒介。青铜礼器使用数量的多寡和规模的大小,就是奴隶主等级与地

位的标志。

三代青铜器的“礼器”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和艺术精神,决定了它把人鬼神

化,把人置于鬼怪威严之下,极端地贬低人性的基础上高扬“神性”。青铜艺术的特殊

风格——“狞历美”。

2. 青铜纹样的种类及装饰手法?何为饕餮纹?

青铜纹样有饕餮、夔龙、夔凤纹样和云纹、雷纹、乳钉纹最多,蝉纹次之,此外,

还有蚕纹、鱼纹、象纹等。

装饰手法:纹样的造型、结构是与铸造工艺密切结合的;适应器物的形体构造特点,

划分为若干不同的装饰面或装饰周区。

所谓饕餮纹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3. 青铜艺术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各期有何艺术特色和重要的代表作品?

4.

5. 三代绘画在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上有何主要特色?

奴隶社会阶段的绘画与当时的宗教、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绘画内容从表现鬼怪神

兽,大力宣扬“天命观”到宣扬“治乱、善恶”带有人物情节绘画的出现,都是艺术作

为“礼治”、“教化”的工具,这表明早期中国绘画对“成教化,助人伦”功能重视的特

点。就表现形式来看,线是塑造形象,构成画面节奏韵律的主要媒介,同时表明,中国

绘画以线造型的特点在中国早期社会已经形成。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

1. 简述封建制形成初期美术发展的概括。

战国:以老庄和儒家美学思想为主体的先秦美学显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早熟性和其他系

列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的特点,埋下了以后美学和艺术思想发展的因子。

纷繁的现实社会,人的现实生活和梦幻与理想都成为艺术表现的主题,写实手法逐渐占

据上风。绘画和雕塑这两种造型艺术的主要形式都开始脱离工艺装饰的地位,各自以独

立的美术形式发挥功能。青铜工艺不仅出现镂刻、金银错、镶嵌和先腊法等技术,而且

青铜纹饰也趋于写实。

秦朝:秦代的艺术有帝家风度:在秦代,艺术多被用来宣扬政治统一的工具、骊山阿房

宫和秦陵兵马俑,都是宣扬统一威力的艺术佳作。秦代的工艺美术体现出“铺锦列秀,

雕绩满眼”的美学风格。

汉代:汉代的美术,其主要功能是要充分体现“上者不美不饰,不足以一民”的思想,

或发挥“恶以戒世,善以示后”的教化作用;汉代的工艺美术显示出蓬勃的生动。美术

家队伍出现了不同层次,但民间画工仍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力量,大量的墓室壁画,建筑

壁画,画像石(砖)都出自他们的手,宫廷画工是随统治者重视艺术的宣教作用和奢侈

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

2. 《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的主题是什么?有何艺术特色?

3. 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的主要内容和艺术形式有何新特点?

主要内容: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复杂的情节场面、政治、历史,英雄业绩。

艺术形式:构图上基本上都是采取横式构图,不受透视的限制,以连续的手法把宏大的

场面,不同的时空的情节表现出来。在当时观察、表现能力和镶嵌技术的限制下,利用

“剪影”式的构图和形象处理方法,给人以简练浑厚古朴的艺术感受。

4. 西汉马王堆“T ”形帛画有何艺术特色?

此画体现了西汉时期塑造形象和肖像画水平。它通过具有装饰意味的龙及动物把画

面分成天、地、人的三部分,各部分间有着有机的联系,显得和谐而有变化。以墓主人

为中心的写实部分居中,四周描绘衬托幻想的境界。有装饰的效果,又有写实的表现。

画面中的仙人、侍者、游龙、飞兽等的刻画无不细致生动,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其中最

突出地也是作者着力描绘的是女墓主人的形象。他肥硕而高大的身躯,华丽的服饰及拄

杖而立的神态,表现出她的身份和精神特征。此画在表现技法用线均匀有力,飞游腾跃,

设色以石色为主,厚重沉稳,绚丽鲜明而又协调。

5. 为什么汉代墓室艺术极为兴盛?墓室绘画表现的主要题材内容是什么?

原因:除了经济的发达外,更主要的是和当时社会上盛兴的厚葬风气有关。厚葬作

为一种社会风气的兴起是汉武帝当政以后。汉武帝时代由推崇黄老思想而转变为“独尊

儒术”。所谓独尊儒术,主要是尊崇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提倡“行孝”,“行孝”的主

要形式是“厚葬”。墓室艺术正是厚葬风气中运用而生。

主要题材内容:1,原始神话、神仙世界——超时空的图式;2. 历史故事、古圣先贤——

时间上的回顾;3. 世俗生活和自然环境的描绘——空间上的展开。

6. 简述重要的汉墓室壁画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在不事细节的夸张姿态和大型动作中,在以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

表现出力量、运动、速度以及由之形成的气势的美;形象的笨拙古老,姿态不合常情,

长短不和比例,直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这一切构成了汉代艺术特有的古

典美。“气势”和“古拙”是这一时期艺术的基本特征和美学风格。它体现了基于封建

社会上升时期大一统帝国国力强盛和民族自尊心之上的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它标志着

中国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趣味世界和伟大的传统。

7.

8. 略谈秦陵兵马俑的艺术风格。

为了体现秦王朝无坚不摧的军事力量和严整的军容,使那帝国江山万代的梦想永不

破灭,兵马俑的塑造手法是非常写实的,将士、战马和真人、真马相当,服饰、装束都

很逼真。容貌神情各不相同。从头部基本形上分,有“由”、“国”、“风”等字型的区别,

从五官上分,有眼、眉、须、胡、嘴等各不相同的塑造。军吏形象威武刚强,指挥若定,

普通士兵勇敢机智、坚忍不拔,都展示出发自内心的信心。不同的容貌神情又是统一在

全军威武雄壮的气势之中,无数直立静止的重复,给人以整齐一律之感,构成了秦俑丰

富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之中有统一的美学特点。

9. 请你谈对霍去病墓石雕的认识

汉代石雕中最具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应首推霍去病墓前石雕,它是西汉纪念碑群

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典范,是雕塑艺术在塑造形象方面打破旧的程式,取得进一步发展

的里程式。艺术家以英雄的乘骑和各种野兽以及英雄威名远震的祁连山来象征英雄的业

绩和体现战斗在边陲的英雄所处的特定的地理环境。

这批石雕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感染力,除了作者环绕所纪念的英雄及其业绩,进行

课轻巧的设计与创作外,还在于它体现了汉代艺术特有的古拙美。雕刻手法采用“因材

施雕”,即在无数的自然石料中选择,因石得形,顺势雕凿,在顽石中掘出活跃的生命。

刀法简洁洗练,造型朴拙粗放。在整体的团块结构中,采用浮雕的线刻表现细部,圆浑

中露出明确的转折,给人的感觉不浮华、不繁琐、也不矫揉造作,浑朴深沉的思想,勃

发豪放的精神蕴藉于单纯而自然地外部形式中,造成了艺术内在的惊心动魄的气势感和

运动感。(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10. 汉代绘画有哪些主要艺术特征

1. 构图多采用平列式,填充式手法,构图饱满完整,章法布局既有变化而又紧密统一;

2. 所描绘的形象无不具有活泼的生命力,即注重传神,达到形神兼备(以身体的姿态

传情,注重大的动势刻画)

3. 具有强烈的运动感;

4. 用流动的线条和块面的结合塑造形象构成画面;

5. 设色鲜明,强烈而又沉着和谐。

11. 战国秦汉时期有哪些重要的雕塑和铜雕作品?

雕塑:秦陵兵马俑、霍去病墓前石雕

铜雕:《长信宫灯》、《铜奔马(马踏飞燕)》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独尊儒术的局面有所改变,汉时就传达室入我国的佛教有了较大的发展,魏正始以后,

士族文人大多崇尚老庄,追求纵欲放达的生活超然物外的精神,清谈‘玄理’之风弥漫。

2. 魏晋时期在审美风俗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美学的角度看,自卫协之后一段时间内,绘画从汉代古拙、雄壮、阳刚之美转化为巧密、婉约、阴柔之美,这正是时代精神、人们审美心理和审美态度转化的外化形态。 (曹不兴:最早以佛画知名的画家,其所画佛像被称为‘曹家样’其特点在于‘画衣纹稠叠’胡有‘曹衣出水’之说,其用线缜密、细柔和衣纹的秩序与汉画简朴、遒劲、飞扬流动的线条是有所区别的。

卫协:巧密与粗思)

3. 略谈顾恺之在艺术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继承发展了卫协精思巧密的艺术风格,把中国绘画的生要手段线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在艺术上最大的成就在于塑造人物不单纯满足外表的肖似和姿态动作的生动、自然,而是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高新要求:传神写照,并加以实践。在他看来,只要抓住眼神的刻画、四肢形体的准确与否对‘传神’并无紧要,同时还注意如外貌、生理特征、人物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组合关系等对表现人物性格和神情的特征,‘形具而神生’传神必须先写形,写形是手段,传神是目的。

在绘画过程中,艺术家(审美主体)必须通过客体的外在形体的描写而把握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做到‘神仪在心’才能塑造出高于外在形体美的内在精神美的神象,才能达到传神的目的。(‘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像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对对象之中,掌握对象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牲以及与外形的关系,取得世态感受。 ‘妙得’:为迁想的结果,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与主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

他还认为具有生命力和思想感情,处于变化运动中的对象为画家在形神的掌握上增加了难度,同时也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的余地,因而易使画家‘迁想妙得‘,此理论是对包括了人物、山水、动物在内的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概括,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审美原则,也是指导其自身艺术实践的准则。《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4. “六法论”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内容: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形、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意义:基本奠定了中国绘画正确的美学原则和独特的表现法则

5. 试谈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1. 审美意识地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

2. 江南秀丽的山川,激发了艺术家山水画创作的热情;

3. 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

6. 中国早期佛教美术兴盛的原因是什么?我国有哪些主要的石窟?

佛教自西汉末传入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兴盛起来其原因有:

第一, 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为佛教流行提供了土壤,人

民容易接受宗教信仰。

第二, 佛教本身有很大的欺骗性,佛教所宣传的“秉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

把人们从眼前的苦难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世幸福上,很容易欺骗和麻痹广

大劳动人民。

第三,统治阶级的提倡。

7. 简述莫高窟早期壁画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何为本生故事?

莫高窟壁画据不同性质大体可分为:

1)佛像画,是以佛为主题的说法图,供人们供养礼拜的形象;

2)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如西王母、女娲、伏羲等;

3)装饰图案;

4)故事画a. 佛传故事b 因缘故事c 本生故事。

本生故事是豆画中最主要的内容,是指释迦前生包括他做王子以前若干世的故事,其故事内容多是早就在民间流传的美丽寓言和传说。

8. 简述我国早期佛教雕塑风格的演变。

大致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以北魏时代的云冈石窟造像为代表,佛和菩萨的神态庄严而祥和、超然二静穆。佛的衣服既有入毛质厚衣料凸起的的衣纹式样,也有薄衣贴体的细密平行衣纹线条。第二阶段以洛阳龙门的宾阳洞造像为代表,面向清秀、眉目开朗,褒衣博带,身材飘逸的造像。第三阶段以北齐石刻造像为代表。佛像的身体较为膨胀,外以找着饱满的身躯,佛像的衣着不再显得自由松懈,逐渐变成圆筒式造型,注意表现佛像的立体感。

第五章 隋唐美术

1. 唐代绘画在哪些方面有新的发展?

1. 人物画和道释壁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

2. 山水画在晋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开始划分青绿山水和水墨、疏体和密体);

3. 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画之后以独立的姿态登上画坛,开花鸟画兴旺之先河;

4. 石窟陵墓壁画到初唐、盛唐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了崭新气象,蔚然画坛奇观。

5. 唐代的绘画实践现实了唐代美学的实绩。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则显示了唐代美学理论的深度。

2. 简述阎立本人物画的表现内容和艺术特点。

阎立本一直追随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绘画创作密切适应着唐初巩固政权的需要,成为初唐政治事业的颂歌(描绘重大历史题材:《步辇图》、《职贡图》)。他的艺术继承并发展了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所奠定的“以线描画”、“以形写神”的美学基础。他用线 劲坚实,工笔重设色,用笔沉着清俊,在人物形象塑造,精神刻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3. 试谈吴道子的艺术成就。何为“吴带当风”?

吴道子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固有“吴带当风”之称。 吴道子的画以线条为主,略加渲染来协助线,使形象有立体感。在张僧繇的基础上,肯定和发扬了民族传统中具有特色和优秀的部分,而又适当地吸收外来的营养,是线条和色彩相互映衬。到此,崭新的民族化的宗教画,以致整个人物画,已经完全成熟。

4. 张萱和周昉在侍女人物画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有何异同?各自有何代表作?

张萱多描绘盛唐贵族妇女的欢乐情趣。他画贵族妇女“以朱色晕染耳根”,描写环境“为花蹊竹榭点缀皆极妍巧”。代表作:《 国夫人游春图》、《武后行从图》

周昉多描绘妇女在封建束缚下精神上的苦闷和空虚。他的“绮罗人物”在张萱晕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所画仕女具有“衣纹劲简,色彩柔丽”,“以丰厚为体”的特点。代表作:《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

5. 展子虔《游春图》有何艺术特色?

(唐画之祖)山的描绘以单线勾勒,填以青绿,山脚用泥金,金碧富丽;近处的树勾出树干,作上叉如鹿角的树枝,松身不画鳞,直接以赭石填染,松枝不画细针,只有石绿沉点;人物用笔点成后,加重色于上,勾线分出衣折。全面树木排列尚少穿插变化。这些都表现了山水画从南北朝到唐代的过渡情况。

6. 李思训父子在山水画方面有何贡献?

李思训继承并发展可展子虔的画法,用笔工致严整,傅色浓烈沉稳,画面格局宏伟,堂皇华丽,装饰性强,确立了山水画“青绿金碧”一派的风格面貌。

李昭道:首创海景山水;李思训:“北宗”,青绿山水画派之祖

7. 略谈王维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南宗”之祖)最重要的特色是诗和画的有机结合,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界。

王维笃行佛学神理,首创了中国山水画中优美独特的“禅境”表现。他的画一变钩 为渲淡渐近自然,意境幽深接近天趣,在山水画,山水诗中,真正实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天人和一”的审美境界。

8.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含义是什么?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师造化”不是单纯模仿自然,必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反之,“得心源”也不凭空而得,一味以意为之,而是建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二者协调,便会产生好的作品。

9. 简述唐代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1. 花鸟形象作为绘画体裁形式出现;

2. 与当时的宫殿、屋宇、陵墓及寺观壁画的装饰需要有关

3. 在表现技法上多位工笔重彩,勾线精细,设色浓妍,在造型上严谨写实,重形与神

的刻画。布局多取个体形象,即所谓的“折枝花”的形式,总的给人以精细,巧丽的美感。为后世的花鸟画,特别是院体(或宫廷)花鸟画建构了基本的模式。

10. 唐代有哪些画马画牛名家及代表作?

曹霸

韩干:《牧马图》、《照夜白图》

韩滉:《五牛图》

11. 唐代佛教壁画从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新的变化?

外来艺术民俗化,宗教艺术世俗化:魏隋时代的本生故事和说法图大大减少,代之以“经变”故事愈来愈多的“供养人”形象。欢快明亮的气氛,代替了阴森沉郁的情调;喜乐升平的极乐世界,代替了阴森血腥的场面,还穿差了许多生活现象的场景。

12. 唐代有哪些著名的佛教雕塑和陵墓雕塑?

洛阳龙门石窟 卢舍那佛坐像

山西天龙山石窟

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浮雕

第六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1. 简述五代两宋绘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山水画方面,画家们师法大自然,根据不同地区的山川状貌、气候特点,创造了多种风格的山水画,并发展了水墨山水画的特殊表现形式—— 、擦、点、染的技巧。

花鸟画方面,彻底摆脱了唐代作为装饰艺术的要求,写实风格大大加强,形成了以徐熙和黄荃为主的两大画派。

五代的宗教画相应地衰落了。人物画承唐遗风,细润清雅的格调占上风。描写贵族生活的人物画,通过真实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能深刻地揭示社会本质,代表了五代人物画的新水平和时代风格。

“院体画”是北宋绘画的主流。水墨写意的人物画,在技法和理论上都初具规模,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丰富了传统绘画的民族特色。

描写城市生活的风俗画大量涌现。

“山花烂漫,风盛神衰”

2. 何为“徐黄异体”

徐、黄异体,实则为两种美学风格。徐熙和黄荃的花鸟画艺术风格迥异,相映生辉:黄

3. 五代南北山水画派在构图和表现技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北派全景式高远布局,并且以叫硬朗的细碎多变皴法来表现北方山水的大气磅礴和巍峨耸立。

南派多用散景式平远构图,表现南方山水的水汽朦胧和暮霭迷茫,多用松散而苍润繁复的披麻皴来表现。

4. 简述《韩熙载夜宴图》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描写当时的现实生活,反映真人真事,能揭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具有深刻主题思想和较高艺术性的作品。

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门生的夜宴活动。在艺术处理上,作者采取了传统的构图方式,打破时间概念,把不同时间中进行的活动组织在同一画面上,而每一段又以屏风隔开使其具有独立性,但全画组织连贯流畅。

5. 简述宋代画院的性质及考试、等级制度。

宋代画院是一种完整的制度,既是创作机构,也是培养人才的任务。

宋代画院按职位设画学正、艺学、侍诏、袛候、供奉及画学生等名目。

画家大多数通过考试录取。后来,赵 认为考试而来的画家,有的尚不合自己的胃口,于是决定自己亲手培养,因而设立了“画学”专业。学生成分按其家庭出身分为“士流”和“杂流”,并有不同的待遇,士流可以做别的行政官,杂流则不能。

画院在艺术上的取士标准是: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洁为工;夫以画学之取人,取其意思超拔为上。

6. 你怎么评价北宋院体花鸟画风格。

北宋院体花鸟画风格特征是精深完备,“高洁为工”。

北宋院体花鸟画风格“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可取”。院体花鸟画注重观察生活,提倡精微描绘,追求意境表现的趋向和趣味,给我们的传统绘画以良好影响。但由于画院讲求严格的法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画家的思想,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和笔墨技巧的变化,有些作品趋于刻板、繁琐或柔媚、平庸。

7. 北宋前期有哪些主要的山水画名家,他们在构图、表现技法上有何特色?

8. 郭熙在山水画史上有何贡献?

《林泉高致图》

他认为要发现自然山川的审美形象,获得深刻地审美感受,创作出好的作品,画家必须首先要以“林泉之心”去“身即山川而取之”,即以审美的虚静的心胸去对自然山水进行直接的审美关照。这是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命题的丰富和发展,他首先提出“三远法”,是研究山水画透视原则和空间处理的重要法则。

9. 简述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的艺术价值?

此卷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一向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结构。

继承了盛唐时期二李将军的青绿山水画法,并且在这一基础上有所变化,形成了较为新颖独特的青绿山水画技法的风格,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高远、深远、平远多种构图方式的穿插使用更使画面跌宕起伏,富有强烈的韵律感,引人入胜。

10. 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画家和代表作。

共同特点:简笔化、单纯化

用两对角远近对照方式形成对角线构图,是画面的中心偏离正中,坐落于半边一角,开阔画面的空白,形成暗示的空间;诗意的追求与细节真实同时并举;对称走向均衡;以简代繁、以白当黑、以少胜多

画家和代表作:李唐,《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卷》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卷》

马远,《踏歌图》、《梅石溪袅图》

夏珪,《溪山清远图》、《长江万里图》

11. 简述两宋山水画风格演变的基本脉络。

A. 北宋山水画常采用全景式构图,或山峦重叠,树木繁杂或境地宽远,视野开阔;或铺天盖地,丰盛错综、或一望无际邈远辽阔,笔墨繁而含蓄,爽利而凝重

B.

1、由于政治上的变迁和画家生活地区的向北面移,使南宋的绘画艺术从内容到风格都有新的变化,主要变现在弃置北宋以来以主峰为中心的高山激流式构图和细密繁复的笔墨,而创新为简笔化、单一纯化的形式,常用两对角远近对照方法形成对角线构图, 使画面的中心偏离正中进行构图

2、诗意的追求和细节真实同时并举

3、堆成走向均衡,空间更具意义

总的来说,北宋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南宋以秀丽、工致、优美胜。

12. 文同、苏轼有何重要的绘画主张?

文同:十分强调意在笔先,主张作画要“胸有成竹”。

苏轼:1. “诗画一律”;2.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3. “寓意于物则乐,留意于物则病”;

4. “写物之功在于传神”;5. 成竹在胸

13. 《八十七神仙卷》有何艺术特色?

(武宗元)画面繁复而协调,在统一中求变化。全部人物的动作神态、步法、重心及衣纹飘带,都统一在行进时徐缓的韵律中。极为复杂的衣纹执着,结构精确,有条不紊。衣褶稠密重叠,线条轻松流畅,给人以“天衣飞扬,满壁飞动”之感。显示出画家绘制宏幅巨作和艺术表现上的精湛技艺。

14. 李公麟、梁楷在人物画技法的艺术形式上有何创新?各自有何代表作?

李公麟:大力探索“白描”这种艺术语言,以浓淡、刚柔、粗细、虚实、轻重的线型作为造型媒介,以达到明洁、轻快、朴实、精美的格调(“铁丝描”、“游丝描”)。

代表作:《维摩秸图》、《五马图》、《西院雅集图》

梁楷:他的水墨人物画很突出,在宋初石硌的基础上,发展了水墨减笔画法,用笔刚劲老辣而方挺,简括而又气势飞动。

代表作:《太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

15. 简述宋代风俗画兴盛的原因和《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

风俗画的兴盛与宋代特殊的历史背景,宽松的政治氛围,繁荣的经济和文化成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1. 历史背景:魏晋时期,已出现以“风俗”为题材和命名的绘画作品;远古时期的岩

画中,就已经出现了描绘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画面。

2. 宽松的政治氛围:宋朝改革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因而使许多出身贫寒的饱学之

士能通过考试进入上流社会;宋代帝王对书面艺术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爱,同时也更重视画院、画学的建设。

3. 繁荣的经济:两宋时期,农业生产发达,工商业繁荣,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工

商业较为发达的城市里,聚集着无数小商人与手工业者,从而形成了市民阶层,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市民阶层,也追求高雅的诗歌绘画欣赏的活动。

4. 文化艺术基础: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是宋在文化上的基本国策,文化艺术氛围宽松,

“雅俗共享”。

《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

1. 内容丰富: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方法,即“散点透视”来摄取所需的

景象;

2. 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

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翻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体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能力。

3. 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

意,又具有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画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慎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

16. 李唐《采薇图》的内容是什么?有何艺术特点?

《采薇图》表现的是《史记·伯夷列传》上记载的伯夷与舒齐为不归伊周武王,不食周栗而采薇与首阳山及饿死的故事。

此画在艺术处理上颇具特色,两人一正一侧,富于藏和露、静与动的变化,面部笔道 劲精细,流畅而富有弹性。衣纹线条则转折分明。粗细变化明现年,较好地表现出衣服的质感,也有助于人物坚毅性格的表现。山石树木的画法则显示出李唐晚年的山水画风格。这是一幅借古喻今,有感而发的历史画卷。

第七章 元代美术

1. 为什么文人画在元代极为兴盛?元代画坛总的特点是什么?

原因:1. 社会生活的变化:1)被视为“正统”的汉族知识分子,为了保持气节,不仕元蒙,不干为“野蛮人”的臣民,将思想感情寄托于绘画,寄托于笔墨之中,遣兴逸情,抒发胸臆。2)少数在统治者笼络之下入世的文人,也因不被重用,而以诗文画聊度岁月。

2. 艺术自身的演变发展规律:宋代绘画已发展到极盛,需建立新的审美风范。

总的特点:文人画极为兴盛

3. 赵孟頫有何重要的绘画主张和绘画代表作?

重要的绘画主张:赵孟頫在绘画上提出的一套“复古”主张,在元代画坛造成了广泛的影响。他标榜的艺术标准是“法古”、“复古”,而具有“古意”。复古是指在技法上和意境上取法唐人。取法唐人是取其古意,即追求中和、雅正、清幽

淡然的境界,而去掉宋画中“只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画风的流弊。可见,赵孟頫“复古”之实质是要开创新一代的不同于宋的新画风。

赵孟頫在绘画上的另一重要主张,是以书入画,他认为“书画等同”。中国书法与绘画在用笔上,形式美感上本来就相同或有密切关系。在他看来,要摆脱宋画所萌发出的对多维块面的摹拟,就要复归古典线的形式美,以书入画则是最重要的途径和手段。线是中国书法的灵魂,追索和强化绘画中线的情感容量,在线的沉着运动中寻觅“古意”,这是赵孟頫以书入画的用意所在。

代表作:《秋郊饮马图》、《鹊华秋色图》、《重江迭嶂图》、《双松平远图》

4. “元四家”山水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怎么评价文人画艺术?

特点:1. 强调绘画的文学化,使作品的文学趣味得到进一步加强;

2. 与文学趣味一致,并且具体体现出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和艺术入画;

3. 与此相辅而行,画上题字作诗蔚然成风。

评价:文人画是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造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文人画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画坛的中坚。文人画的兴起,促进了中国绘画——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的发展,使他们的表现技法更丰富多彩,更富浪漫精神,意境更加广阔,更加丰富,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文艺园地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5. 略谈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艺术特色。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山水画艺术一大风格类型的代表作,这一风格类型为浅绛,山头多岩石,点线兼并,笔势雄伟而潇洒。

在表现技法上师法董源的湿笔披麻皴,但汰其繁皴,趋向简淡,侧峰、中峰交互为用,湿润的披麻皴与长短干笔皴擦浑为一体。在坡峰之间还用了近似米点的笔法。用淡墨画山石,用浓墨点横苔,点线相间,浓淡交错,若淡若疏,笔法随意潇洒,画面明净疏朗,秀润清爽,充分发挥了笔墨情趣,体现了中国画线条和墨色的审美价值.

6. 王蒙和倪瓒各自在山水画的构图和技法方面有何特色?

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黄画空灵潇洒,王画苍茫浑厚,倪画简淡荒疏,吴画沉郁湿润

7. 元代水墨花鸟画在表现题材方面有什么特点?

1. 梅、兰、竹等创作母题,因暗含着儒家的伦理学和道及禅宗哲学精神,而为文人画

家所厚爱。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梅、兰、竹、菊的形象是高尚、纯洁、坚强、不屈不挠的人格精神的象征,从道家、禅宗的角度来看,它们又是清新、幽闭、不外露、孤独品格和纯朴之道的化身,在创作母题之中蕴含着如此丰富的人文内容,这在世界美术发展史上也是少见的。

2. 梅、兰、竹、菊的外部形态最能用书法的用笔加以表现,从而体现出书法的线的精

神。

8. 试谈永乐宫壁画的艺术特点和艺术价值。

艺术特点:

1.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动静相参,疏密有致,在多样的变化中达到和谐统一;

2. 全部线条以铁丝描和兰叶描为主,随意而施,颇多变化。它继承并发扬了我国绘画中“骨法用笔”的优良传统,把中锋线描的丰富表现力充分发挥,达到了极高水平。

3. 在用色上,采用了传统的重彩勾填法,以墨线为骨干,然后统一使用石膏、石绿、朱砂、石红、胭脂,石黄等颜色,再用白色或其他单纯的颜色予以间隔。

艺术价值:

1. 永乐宫壁画中提供了民间画工的名字,这对研究元代民间绘画的发展成就,研究他

们师承传播关系很有意义;

2. 对研究宋代以至更早的道教壁画,提供了借鉴资料;

3. 永乐宫壁画的表现技巧有惊人的成就,由此可以看出民间绘画与其他画派之间的相

辅相承关系;

4. 对研究道教和佛教壁画,从内容、表现方法上的同异或互相参透,相互影响的关系,

提供了现实资料。

第八章 明清美术

1. 明清时期绘画发展有何新特点?

1. 文人画与院体画相互相融,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是画坛的主流;

2. 就文人画来看,被奉为“正统”的复古派与“反正统派”共存并进,既有冲突的一面,也有相互影响的一面;

3. 民间绘画沛然兴起;

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绘画源源输入中国,一些擅画的外国传教士还成了供奉清廷的画师。

2. 明代宫廷绘画机构和画风有何特点?何为“浙派”?

机构特点:明代没有专门设立“翰林画院”这样的机构,而是将为宫廷服务的专业画家归入御用监属之下,由太监管辑,分别在不同的殿内顶差。除了没有专门的画院机构外,画家也没有专门职称,而只授予锦衣卫的武官职务,但地位和处境都无法与宋代画院画家相比。

画风特点:各种画科画法风格,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两宋“院体”的痕迹,两宋那种规整苍劲的画风。

浙派的代表人物是戴进,继承南宋院体画家刘、李、马、夏的风貌,在他的影响下的画家如吴伟,蒋嵩、张路等,形成了一个地区性画派,由于他们都是浙江钱塘人,因此这

3. 浅谈“明四家”的共同的艺术风格。

在艺术上,“明四家”在继承董、巨和元代诸家画法的同时,也深受南宋院体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的影响,追求气韵神采的笔墨效果和“风流蕴藉”的风格,在诗、书、画的结合方面较宋、元进了一步,进一步完善了文人画的艺术形式。作为文人画家,他们的艺术观念、技法、形式等方面都没有从前代文人画的程式中脱颖出来。但是,却共同体现出一种新倾向,这就是接近世俗生活。

4. 沈周在山水画方面有何成就?

主要是水墨山水方面。被《吴郡丹青志》称为“绘事为当地第一”,其作品“悉入神品”。他的山水画技法出入于董源、巨然及黄公望、吴镇诸家,题材多写江南山川和园林风景、田园风光,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沧州趣图卷》。

5. 唐寅仕女人物画有何艺术价值?

唐寅仕女人物画流露出作者对出身卑贱的弱女子的同情和对名叫礼法的反叛精神。在画风上,他继承了南宋仕女画明眸粉颊的院体传统,但又具有自己飘逸淡雅的风格。他笔下的仕女都是细眉小眼,面颊清瘦,两手纤细面色苍白的弱不禁风的美人,这类人物形象与其表现的主题十分吻合,也反映了他所追求的格韵沉郁、风姿嫣然的美学趣味和这个时代的审美风尚。

6. 怎么认识陈淳、徐渭在水墨花鸟画上的贡献?

水墨写意花鸟画这个生命体在陈淳、徐渭两位大师的心血、情感、笔墨的熔铸下,变得充实、成熟、完美起来。

陈淳花鸟属文人隽雅一路,他在技巧上的突出贡献是他进一步发挥了水墨的功能。生纸性能的掌握使笔墨水分在形象的塑造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种种微妙的变化,故有“浅色淡墨之痕俱化矣”的效果。

徐渭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进一步加以发展水墨花鸟画。他笔下的牡丹、荷花、梅花等都不仅是形式风格上的一种创新,而是有着深刻地思想意义的艺术创新。正因为他绘画的喻意性、表现性,所以不重形式而重气韵,追求一种活勃勃的笔墨韵味与内在情感、思想的合二为一得艺术境界。

7. 略谈陈洪绶版画创作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

从题材的选择上,寄托了陈洪绶在明末黑暗社会统治下的悲愤、希望和理想,带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如《西厢记》、《九歌图》、《水浒叶子》等。

艺术风格:用笔简括,人物夸张变形,然而风神逼真生动,是他绘画形式的主要特征,显示了中国人物画特有的风貌。

8. 曾鲸肖像画艺术有何特色?

(波臣派)他在肖像画艺术上继承以形写神的美学思想和以墨为之的表现技法,能通过对人物面貌,特别是眼神的细微刻画以及服饰衣纹的处理,揭示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年龄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具有形存神生、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9. 怎样认识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得到许多人的赞成,流行了三百多年,影响国内外,南北宗均始于唐,北宗以李思训父子青绿山水为始,经赵干、赵伯驹、伯啸,至马远、夏珪辈。南宗以王维水墨山水为始,经张噪、荆浩、关同、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至元四家。董其昌借禅宗南北二派“顿、渐”的修行方式,以喻画法,吧我国唐以来的山水画中的文人画(利家画)、水墨画和院体画两大体系划出了一个轮廓。文人画体系是禅之南宗,院体画系禅之北宗,北宗是注重功力的,犹如神秀的渐修,南宗是注重天趣的,犹如慧能的顿悟。

南北宗论的产生有当时的政治、宗教、经济、社会风气的根源,更主要的是与当时的绘画界的情况有密切关系。以文人画家的美学观和艺术观来评价画史贬低南宋以上的院画和青绿山水画体系以及浙画,竭力抬高文人画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画派。南北宗论具有片面性。但是,在中国历史上,画山水画毕竟有两种风格和画法,这是事实。董其昌作为对山水画艺术流派进行研究的先行者的作用还是应该肯定的。

10. 何为“四王”?他们在艺术上有何共同特点?

“四王”为王时敏、王鉴、王 、王原祈

他们在艺术上强调“日夕临摹”、“宛然古人”,脱离现实,醉心于前人笔墨技巧的路线,摹古是他们山水画创造的一大倾向。他们在艺术上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重师古,重规矩格法。

11. 何为“清初四僧”,他们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

“清初四僧”为弘仁、髡残、八大山人和石涛。

他们在艺术上敢破敢立,强调个性解放,提倡“借古开今”,反对泥古不化,利用和改造传统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真实的生活情感,重师自然,重创新。

12. 朱耷作品的艺术个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绘画创作的基本倾向:用高度强烈的笔墨效果和象征手法,抒发他高傲、冷漠、苦痛、仇恨、轻蔑等种种对现实不满的情感。他笔下的鱼鸟神情奇特,常常显出“白眼向人”或痛苦不堪、倔强绝犟的情态。“溅泪之花”。山水画以枯老连绵而豪放畅快的笔墨,表现荒凉野寂之境,在黑白分布中闪烁着不平静的光彩给人以山河破碎人伤心的感受。

13. 石涛有何重要的艺术主张?

石涛的绘画美学思想有两个,一是强调“有我”,另一个是“一画”。

“有我”:深刻地表达了艺术贵在创新,贵有“我”在的思想。把传统的“六法论”推向新的境界,新的高度。同时,把绘画这门艺术汇入了当时整个文坛的进步潮流——抒发情感、性灵——之中,给清代绘画带来了生气。

“一画”:中国绘画的基础是笔法。“一画”要“意明笔透”,运用自如,由此而发,就能掌握“画道”。画家观察、感受万物,总是要受统一的“一画”(形式感、美感)观的作用,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冷漠的。

14. 龚贤的山水画有何特点?

一是“墨龚”:他画山树,采用多遍的“积墨”方法,浓烈的墨色不是一团漆黑,而是黑中透明,垒垒落落,形成深沉华滋的意境。他的山水画有较强的平面感和装饰味,整体效果醒目,强烈。

15. 试谈扬州画派共同的艺术趋向和特点?

主要是写意花鸟。

把宦途失意的牢骚和对当时社会的抨击,都借助于书画发泄出来,他们的作品不单是简单的书画。

在艺术上主张师造化,注重创作。都有追求书画同源的艺术情趣。

都能把自己的书法艺术有机融合到绘画中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使之都能具有耐人寻味的笔墨情趣。

16. 略谈郑板桥的书、画艺术风格。

郑板桥善于将诗、书、画三者凝集成完整的艺术整体,写兰竹用行草笔法,多不乱,少不疏,秀劲潇爽,生机勃勃。款题也特立独行,是他作品构图分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借此阐述他的人生观、艺术观,有着“文里波澜,字里机关”。他不仅以书入画,而且也善于将绘画用笔的成就吸收到书法中去。他早年工楷书和草书,在绘画愈臻成熟后,他在书法上用起了兰竹笔法,使书中也有用意,书与画在其作品中互相交融,达到了一种内在的统一。

17. 略谈郎世宁绘画的艺术特点。

将焦点透视、明暗调子、色彩空间等西方绘画与中国画用线用墨传统结合,形成了混合型技法

18. 明代插图版画主要有哪几个流派,各派的特点是什么?

北京、建安:多取上图下文的形式,景物单纯简练,作风质朴粗扩,情节概括集中; “金陵派”(南京的富春堂和世德堂):已由上图下文扩为整幅,人物形象古朴天真,线条方折有力,作风见趋精细工丽;

安徽新安(徽州):构图完整,人物清秀文雅,形象准确生动,刀法丰富,刻工精巧,用笔细腻优美,在技巧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19. 明清木版年画主要表现那些题材内容,有哪几个木版年画中心?各中心年画有何特点?

题材内容及其广泛,有:戏文故事、仕女娃娃、风景花果、耕织生产、时事风俗、岁朝吉庆等等。

天津杨柳青年画:雕与绘的结合,笔法匀整细致、设色鲜明,调子强烈,形成了一种非常优美的格调;

苏州桃花坞:突出的是城市风光,风俗时事,具有浓厚的现实生活气息。绝大部分作品东都是采用敷色和彩色套印制成。创作技法有两大特点:一是木刻愈接近绘画,这主要是刀法的创造与改进,印后敷色达到的效果;二是由于欧洲版画的影响,采用“线法画”、“透视”和“阴影”来加以表现。

20. 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的代表及其艺术风格。

苏州 拙政园 布局上不断分隔空间,变化风景

圆明园 中西结合,别具一格

承德避暑山庄 整个布局恰如一幅山水画“美丽、高雅和愉快几乎是无与伦比的”

第九章 激流中的中国近代美术

1. 我国近代美术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展开的,其发展有何特点?

中国近代美术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由我们被动遭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到主动自觉去认识西方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

发展特点:

1) 一些主张变法维新的上层文人,从民族存亡的角度,大力提倡介绍和引进西方的艺

术和艺术思想;

2) 在新思潮的影响下,一批有抱负的艺术青年主动跨出国门,到欧美和日本了解学习

包括油画在内的西方美术。

3) 随着’新学”的兴起,建立了新型的美术学校和专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美术

教育;

4) 西方文化艺术的输入和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对传统中国画坛也产生了较大影

响。

5) 随着西方印刷技术的输入和在动荡、浑浊的社会中人们表达反抗、悲愤心境以及新

兴都市中抬头的小市民思想意识需要的增长,美术出版物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6) 由于国力日衰、建筑、雕塑、工艺等艺术门类的发展缓慢,取得的成就较少,但是

也出现了一下新的特色。

2. 早期美术留学生的代表人物有哪几位?他们各自有何代表作?

李铁夫 《音乐家》《黑发少女》《画家冯钢佰》

李叔同

李毅士 《陈师曾像》《王梦白像》《长恨歌画意》

3. 早期美术留学生在艺术和人生经历方面有何共同特点?

一, 他们没有把自己禁锢在艺术的象牙之塔里,都投身于美术教育事业,以实现“美育

救国”的理想;

二, 大多数早期留学画家选择了欧洲古典的写实主义道路;

三,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四, 回国后仍然没有放弃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探索。

4. 我国早期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况。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