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笔记 (1)

专题一、我国古代赋税制度

一、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

① 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等

② 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等 ③ 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

二、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① 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前提是“私田”的出现。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际田亩数征税,鲁国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它与以前齐国“相地而衰征”等新税制的出现,促使耕地由国有转向私有。

② 编户制度:主要盛行于两汉,前提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地主土地私有制。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余徭役。西汉时期,政府把农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的义务有四项: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头税)、徭役和兵役,并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③ 租调制:主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提是实行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受田农民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还必须服徭役、兵役。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

④ 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中期。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隋朝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来代替服役。唐朝则取消了庸对年龄限制,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

⑤ 两税法: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于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产物,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⑥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神宗于 1069年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募役法” 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地主的特权;“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⑦ 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开始实行,1581年,张居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把田税、丁税、杂税合一,按田亩的多少征收,用银两交纳。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纳银代役、赋役征银的办法,标志着赋税制度由繁到简、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 ⑧ 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清朝雍正时将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到田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地丁银。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

三、古代重要税制的社会意义(略)

(l)租庸调制的社会意义:

① 以庸代役,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封建赋税形式,从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种: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形式。劳役是封建国家对农民的直接的人身控制和奴役,劳动者失去任何自主。在小农经济条件下,服劳役又直接影响农业劳动时间的适时安排)。租庸调制允许劳动者交纳实物代替劳役,纳庸代役的做法,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同时,也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 ② 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在是改革封建财政、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租庸调制的结果。

(2)两税法实行的社会意义:

① 两税法将唐代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归并为户税与地税两种,这样既简化了征苛捐杂税的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

② 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

③ 两税法以货币计算和交纳赋税,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④ 两税法扩大征税面,保证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人。

(3)一条鞭法的社会意义:

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它上承唐宋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人亩”制,简化了赋税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纳银代役的规定,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4)“摊丁入亩”的社会意义:

摊丁入亩的实行有助于封建国家税收的稳定,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它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唯—标准。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规律反映出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赋役制度沿革的特点

①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 ② 农民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

③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④ 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田租、人头税等);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⑤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商业征收重税。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五、比较分析几种赋税制度(略)

① 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比较

② 编户制度与摊丁入亩的比较

六、封建社会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主要措施

汉初:轻徭薄赋、十五税一、三十税一;

唐初:轻徭薄赋、均田制、租庸调制和唐后期的两税法;

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明朝:“一条鞭法”;

清朝前期:“更名田”、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七、对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哲学思考,当前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这从政治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 体现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其根本的经济利益。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将会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巩固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② 体现了党和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原则。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将农村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纳人法治轨道,正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

③ 体现了国家的对内职能。一是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④ 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心。这既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集中反映,也是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原则的具体体现。

专题二、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主体线索梳理

1、主要内容

① 分封制的目的、实质及其崩溃:

西周为统治以征服的辽阔地区实行分封诸侯的制度,它是我国奴隶社会典型的上层建筑形式。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但诸侯国实力的增强,最终导致分裂割据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期走向瓦解,秦朝实行郡县制表明其结束,西汉时期又曾实行郡县与封王并行的制度。 ② 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③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① 战国时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主势力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适应了新兴地主加强专制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战国末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崭新的思想风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商鞅变法中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 秦朝正式建立秦统一全国后,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和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秦律》。

注意:各主要朝代在加强中央集权化中采取的措施:主要体现在财政、司法监察、军事管理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这些措施既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加强了对地方各级官吏和百姓的控制,这样就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正式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③ 西汉巩固。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从而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汉武帝改革管制,组成内、外朝,加强皇权;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汉武帝还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大一统”局面。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东汉时期,进一步加强皇权,但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最终形成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④ 隋唐完善。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基本上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割据政权为维护统治,都不同程度地加强君主专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而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皇权。科举制的施行,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唐朝中期,地方藩镇权限增大,中央政权腐败,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出现,并最终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再度遭到破坏。

注意:尚书台和尚书省、尚书令的区别与联系。

⑤ 宋元加强。北宋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采取强干弱枝的措施,进一步削弱相权,从兵权入手,解除朝中统兵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然后,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进而收回了地方行政权、财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使北宋形成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导致北宋中期以后严重的社会危机。元朝重新实现全国性的统一。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

管辖,在对地方管理方面实行行省制度,这一措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意: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和宣政院,健全了统治机构。

⑥ 明清达到顶峰并渐趋衰落。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成为一时期政治制度的最大特色。明初,中央废承相制度,权力分属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并实行特务统治、八股取士等措施,其核心就是强化君权。清朝沿用明制,设内阁、置六部,但还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一方面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注意:清朝的理藩院与元朝的宣政院的区别与联系。

(三)重点问题延展

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根源

① 经济根源:春秋末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产生了封建剥削方式。由于中国是农业大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以保护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因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

② 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新兴地主阶级为反对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改革变法,封建制逐渐形成。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③ 思想根源: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由于这种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被秦国所采纳,到秦朝开创了这一制度。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大一统”局面。

2、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要注意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具体分析,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具体说,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反作用。

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 有利于维护封建制度,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② 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民族融合。

③ 它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聚集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大工程建设的作用,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如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北宋政府推广占城稻。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强化都比较突出地发挥了上述进步作用。

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经济上,明朝中期以后实行闭关锁国、对商业收重税,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②政治上,统治者用自上而下的一整套国家机构统治人民、镇压人民,明清中后期空前强化的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上,明清中后期八股取士、文字狱的专制统治使读书人只知埋头攻读经书,不去钻研有关国计民生的真才实学,严重阻碍了科学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进步,阻滞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表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日趋反动。

3、总结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

① 地方行政制度:秦国——县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县、封国并行; 东汉——州郡县;元朝——行省制度。注意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比较;

② 地方的组织管理制度:西汉——编户制度(控制和剥削农民的租赋制度);北宋——保甲制度(“寓兵与农”、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制度);;辽——“藩汉分治”(因俗而治,实质仍然是阶级压迫);金——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的基本社会组织);后金——八旗制度(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

4、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总的发展趋势)。联系我国现今国家机构的设置,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与历史上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并掌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选管制度与重视人才选拔的历史经验。

(二)主体线索梳理

1、重要的选官制度

① 原始社会:禅让制——按才能举荐;

② 奴隶社会:分封制——按军功可世袭。

③ 封建社会:战国时期逐渐废除“世卿世禄”局面,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秦朝由皇帝任免——按政绩;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包括察举、征辟两种主要途径)——按“孝廉”(注重选拔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隋到清科举制——按成绩;(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后经唐朝完善,沿用于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衰落,直至1905年清末新政被废除,科举制成为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历时1300余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也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相同的作用,它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前发展曾起过巨大的作用。

④ 重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开始采取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北宋科举试分为乡试、省试、会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成为主要科目,考试实行糊名法;增加录取名额。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设明法科,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2、古代重视人才选拔的突出事例

①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中占有优势,非常重视人才选拔。如齐桓公重用管仲,确立了中原的霸主地位;秦孝公重用商鞅,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② 唐朝:唐太宗重用贤相房玄龄、杜如晦,名将李靖等,重用谏臣魏征,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实行自荐官制度,任用名相狄仁杰、姚崇等,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前期选贤任能,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姚崇、宋璟等人为相,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酿成“安史之乱”。

③ 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的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就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三)重点问题延展

1、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与评价(略)

①利与弊:

利在于: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

② 地方的组织管理制度:西汉——编户制度(控制和剥削农民的租赋制度);北宋——保甲制度(“寓兵与农”、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制度);;辽——“藩汉分治”(因俗而治,实质仍然是阶级压迫);金——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的基本社会组织);后金——八旗制度(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

4、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总的发展趋势)。联系我国现今国家机构的设置,理解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与历史上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并掌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选管制度与重视人才选拔的历史经验。

(二)主体线索梳理

1、重要的选官制度

① 原始社会:禅让制——按才能举荐;

② 奴隶社会:分封制——按军功可世袭。

③ 封建社会:战国时期逐渐废除“世卿世禄”局面,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秦朝由皇帝任免——按政绩;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包括察举、征辟两种主要途径)——按“孝廉”(注重选拔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隋到清科举制——按成绩;(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后经唐朝完善,沿用于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衰落,直至1905年清末新政被废除,科举制成为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历时1300余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也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相同的作用,它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前发展曾起过巨大的作用。

④ 重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开始采取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北宋科举试分为乡试、省试、会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成为主要科目,考试实行糊名法;增加录取名额。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设明法科,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2、古代重视人才选拔的突出事例

①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中占有优势,非常重视人才选拔。如齐桓公重用管仲,确立了中原的霸主地位;秦孝公重用商鞅,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② 唐朝:唐太宗重用贤相房玄龄、杜如晦,名将李靖等,重用谏臣魏征,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破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实行自荐官制度,任用名相狄仁杰、姚崇等,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前期选贤任能,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姚崇、宋璟等人为相,出现“开元盛世”。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酿成“安史之乱”。

③ 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的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就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三)重点问题延展

1、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与评价(略)

①利与弊:

利在于: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

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弊在于: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之要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②经验教训:1.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2.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

3.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

4.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

5.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

③联系现实: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注意对比,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现在的考试改革有着本质的不同。还要认识“十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

2、各朝代对各级官吏监察机构的设置:

秦朝——御史大夫(兼管);西汉——刺史(专管);东汉——州牧(权力扩大);北宋——通判;元朝——御史台;明朝——厂卫制度。注意刺史与通判、节度使与转运史的联系与区别。

专题四、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修的重大工程及其社会价值。

(二)主体线索梳理

1、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注意新教材增加和删掉的水利工程)

① 春秋战国:楚相孙叔敖在淮水修的芍陂、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泾渭水系修的郑国渠、漳水上的西门豹渠和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邗沟。

② 秦朝:在今广西兴安开通了沟通湘水和离水的灵渠。是世界现存的古老人工运河之一。

③ 两汉:农田水利地区特色明显。

A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著名工程有漕渠、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加上郑国渠关

中地区水利工程可简单记忆为“三横两纵”)

B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

C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

D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一坎儿井。

教材带★,简单知道四个地区特色即可。

④ 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引漕渠开新潭——广通渠,设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⑤ 元朝: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从方位上可简单记忆为“上通下会”)设大司农司负责农田水利。

2、古代开挖的运河

① 邗沟——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长江与淮河水系。

② 灵渠——开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时,由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离水。这条运河连接了向北流的湘江和向南流的漓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间沟通,以后历代又曾多次修缮利用,是世界现存古老人工运河之一。

③ 隋朝大运河——开挖于605年,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东北

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组成,全长四五千里。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省。成为当时南北交通运输的大动脉。

④ 元朝大运河——开凿了从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后来又开凿了从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这就使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北到大都,南抵杭州,全长三千多里。

3、历代王朝重视农业基础建设兴修水利工程的实例。

① 西汉:汉武帝、汉明帝亲王黄河工地视察;

② 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③ 隋朝:隋炀帝兴修大运河;

④ 北宋:王安石提出实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

4、古代著名的建筑工程

① 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注意赵州桥的特点,与地理的学科联系。)

② 万里长城——从战国到明朝,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③ 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注意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布局整齐,街道宽阔。城内有坊、有市,市坊分开。

④ 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布局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特点:突出皇权。

(三)重点问题延展

1、大运河带给我们的启示

①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运河都是局部统一时期的历史产物。地区性运河的出现,对不同时期分裂政权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

② 把分裂时期凿成的这些运河改造为发挥全国效益的大运河的一部分,没有统一的国家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对秦始皇、隋炀帝、元世祖不仅应该肯定他们对中国的统一所做的贡献,而且应该承认他们在中国运河三个发展阶段上所做出的功绩。大运河效益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唐、宋、明、清统一王朝政权的兴衰。

③ 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在对自然地理环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千百万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水利水运、建筑、测量等工程领域的科学成就、智慧和创造。

④ 运河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我国东部平原气候干燥、雨量不均匀,各自然河流的冲积扇镶嵌交叠,地面起伏,给运河保持载船的水量带来困难。没有闸门和牵引,许多河段无是无法通行的,限制了船行速度和运河的承载量,历代统治者必须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时疏浚,漕运给社会财富带来极大浪费。运河与农田水利灌溉相互争水。京杭大运河的堤岸阻碍运河以西地区的排水,使运西地区常遭受洪涝之灾,土壤逐渐盐渍化。我们应该全面地考察和估价我国运河的作用和影响。

⑤ 古为今用。古代服从于帝王的巡游征战或南粮北调的运河,历史上的运河传递的绝不仅仅是物质的文明,也不单单是文化的交融,更重要的是运河把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及时传给了与它息息相关的人民,而这一点对当今的现代化社会也是有所启迪的。新世纪的 “南水北调工程”,大运河也许会重新焕发出青春。 ⑥ 注意运河上游的直沽和与长江交汇处的扬州。元朝在金直沽寨的基础上建立直沽镇,它是漕运和海运的交汇处,明朝1404建天津卫,天津历史上的重要大事应放在近代史中重点复习。隋唐时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手工业特产是铜镜,商业是江南物产的集散地,有繁华的夜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

2、如何评价长城这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略)

注意:长城除了“用险制塞”的古代功效之外,还是古代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分界线;农业区与游牧区的分界线;自然地理干旱半干旱区与湿润半湿润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3、古代对黄河的治理。(略)

注意:隋唐以前称“河水”,隋唐以后改称黄河。历史上黄河入海多次改道。秦时经河北入渤海,汉代经山东入渤海,北宋经天津入渤海,南宋以后经江苏入东海,直到清末经山东入渤海。

分析黄河改道现象为什么在长江没有出现的原因?

① 我国封建社会以农立国,而农业的发展又只能依赖于增加生产资料,即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黄河流域地表资源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泥沙含量过高,下游地势平坦,形成淤泥,阻塞河床后,必然出现改道。黄河直到东晋十六国时期仍称河水,就是佐证。

② 黄河流域多次出现分裂战争,尤其是民族间的战争,造成河堤失修,也是出现改道的重要原因。

③ 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较晚,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东晋南朝以后的事,所以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再加上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都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这就是长江没有出现过改道的重要历史原因。

专题五、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与我国现实的基本国情。

(一)专题提示

人口对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古代中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力是当时生产力的主体,是小农经济的支撑。人口问题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力资源丰富,这固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人口增长过快,又是我们一个沉重的负担,它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的素质;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使人口分布趋向合理;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为当代的中国学生必须了解我国人口的历史和现状: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②农村人口比重大;③年龄结构比较年轻,老龄化问题已经出现;④人口素质较低;⑤人口地域分布不均。

(二)主体线索梳理

1、中国古代的人口(古代史教材涉及到的主要有四点)

①秦朝时全国人口约2000多万。 ②两汉期间发展到约6000万左右。 ③元朝发展到8000多万。 ④从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的178年中,我国人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人口总数连闯四关。1684年达到1亿,1762年突破2亿,1790年朝月3亿,1834年超过4亿。

2、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

① 向中原迁: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如:“五胡”内迁、女真、蒙古人的南下。有利于民族融合。

② 向江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永嘉之乱”后、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靖康之变”后,中原人民流落江南。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③ 向边疆迁: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和防御。 ④ 华人外流: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如唐朝有人随海上丝绸之路下南洋,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有利于南洋地区的开发和先进文化的传播。 ⑤ 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居住经商,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回族”。

3、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略)

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从战国到两汉,这里一直比南方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

①经济重心转移的过程: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比较早,但直到三国时期,都处于初步开发阶段,从魏晋开始,北方处于战乱状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移民的涌入,统治者的重视,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大大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隋朝统一后,随着北方经济的恢复,北方仍是全国经济的重心,但北方的某些方面也依赖于南方的补充,大运河的开凿就是这一形势的体现。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安定,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北宋灭亡之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南方经济领先北方的格局最终形成。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正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印证。

②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明显特征: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③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的标准:人口数、农产品的产量超过北方;南方持久、稳定地占据优势;新的经济重心取代旧的经济重心,成为新的财税支柱来源。

(三)重点问题延展

1、人口迁移的原因:

① 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② 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③ 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④ 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⑤ 此外,国家政策、国土开发、劳动力供求关系(“民工流”)城市化等是建国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

① 国家统一、疆域扩大、社会安定,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大的生存空间。

② 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产量的提高,为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较强的物质基础。

③ 政府奖励垦荒,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进一步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④ 城镇居民人头税的废除,推动了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增加了人口的容量。

3、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略)

历史原因:北方长期战乱,破坏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

地理角度:①气候影响:宋以前的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宋时占城稻传入后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②自然环境: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

③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4、政治经济重心转移带来的相关现象(略)

唐末五代之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是统一的,都位于北方黄河流域,这种局面大约持续了2000多年,随着后来政治经济重心的分离,出现了一系列与之有关的现象。例如大运河的开凿与经济、政治中心转移

的关系。隋朝开凿大运河,一方面是出于政治上控制全国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满足了统治者从南方获取财富的需求。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南北经济差距缩小,隋朝时从南方获取财富不仅可能,而且必要。同时,大运河的开凿也有利于南北两大经济区域之间的交流往来,由于政治中心位于黄河中游一带,运河南北两段被开凿成向西北、西南倾斜的走势。到了元、明、清三代,形成了政治中心在北,经济中心在南的格局。统治者需要连接另外两大地理单元,即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同时更需要得到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支持。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大运河不仅是连接南北两个经济区域的重要交通线,而且是连接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国家生命线。因此,隋朝大运河绕道洛阳,河道迂回曲折,运转不迅捷的状况就急需改变。元朝于是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将隋朝大运河裁弯取直,以缩短航程。在运河凿成后的1000多年历史中,沿线的经济随着运河的发展而发展,成为特殊的经济发展地带,一些城市的兴衰也与运河的变迁密切相关,如开封、扬州等。注意:政治经济重心转移是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还要注意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专题六、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重农抑商政策

(二)主体线索梳理

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①奴隶社会: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已广泛使用。

②封建社会:A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

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B秦朝:中原铁器传到。

C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珠江流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

壁和犁耕法,赵过发明耧车。

D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E唐朝:发明曲辕犁和筒车。

2.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引进(略)

① 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经种植。

② 两汉:稻麦种植推广,北主方要农作物是冬小麦,也开始种稻;南方普遍种稻,东汉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种植方法,一年两熟。

③ 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菽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④ 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⑤ 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专业生产区,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3、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① 奴隶社会:夏商周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卜辞问农事。

② 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 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重农抑商政策:士兵复员,免除若干年徭役;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④ 东汉:多次下达释奴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鼓励流民返乡,复员军队。

⑤ 北朝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北周武帝释放奴婢,强制僧尼还俗。

⑥ 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唐太宗轻徭薄赋,戒奢从简;武则天重视农业,唐玄宗大力发展生产。

⑦ 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作物交流。

⑧ 明初:统治者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等措施。

⑨ 清初:不断推广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4、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再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⑤注意分裂时期还要考虑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的交流。

(三)重点问题延展

1、如何看待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及重农抑商政策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 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奉行的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政策。它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由李悝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的典范。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失去了初期的进步性。

“抑商”措施:西汉时汉武帝开始盐铁管营,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财产税,对私营工商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唐朝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并对市的买卖规模和时间都有限定;北宋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商税;明中后期,政府设立众多关卡,对商业收重税;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

2、封建统治者为什么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略)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土地兼并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上: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了社会的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

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农民的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较重,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对土地兼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国家占有小农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国力的强弱,而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的矛盾恰恰在于同国家争夺财源。

因此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长久统治都曾实行过一系列抑制兼并的政策。例如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等。这些措施对于抑制土地兼并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均田制是建立在国家掌握大量荒田的基础上的,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损害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最后也走向失败。

土地兼并之所以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抵抗政策都不可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在这种制度下,人们可以自由购买土地,而人们所以热衷于购买土地,又是由于在封建时代只有土地才是“不忧水火,不忧盗贼”的财富之本,只有土地才是各种形式财富的最后归宿。而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权的条件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和这种形势,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被统治阶级农民在起义过程中提出过“均田免粮”,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近代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但是由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这种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也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完成废除封建制度的任务,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

3、注意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对商鞅主张“重农抑商”与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两种不同经济思想的评价(略)

4、古代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

① 唐:八世纪前期,东北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农业采用中原先进技术,水稻产量高,质量好。 ② 辽:统治者赐贫民耕牛,垦荒免赋,大力发展农业,使辽海地区成为人烟稠密的沃野。

③ 金:统治者将具有先进农业文明的汉人迁置到东北各地,充实户口,开垦荒地,促进了这一地区农业的发展。

④ 元:元世祖在中央设大司农司负责农业和水利,向全国颁发《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⑤ 清:鼓励垦荒,不断推广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专题七、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东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

(一)专题提示

本专题是近几年高考复习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也是和政治学科渗透综合点之一。从宏观上看,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的必然结果。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从微观上看,国内外商贸城市的发展,货币演变和资本主义萌芽是本专题复习的主要内容。首先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的概念,主要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小商品经济(也叫一般的商品经济),它既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又与自然经济在本质上相互对立,在自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限制,另一方面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断地瓦解自然经济,促使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方式过渡的生产关系。它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拥关系的形成。

(二)主体线索梳理

1、国内贸易的发展

① 商朝:商民善于经商,以物易物。

② 战国: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汇集中原市场;临淄、邯郸、郢等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

③ 魏晋南北朝:商业一度萎缩,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

④ 隋唐:商业繁荣,商人遍及全国。隋炀帝在北方修筑了两条大道,交通要道上还有接待商客的私家店肆;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商船往来不绝,商业盛极一时。都城长安和洛阳都是世界上文明的大都市,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市中有邸店和柜坊。唐后期出现了夜市和草市。

⑤ 两宋:北宋东京是当时商业最繁荣的城市,城内店铺林立,已突出了“市”、“坊”界限;并且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城市中封建行会组织进一步发展,保护和垄断商业利益;南宋临安最为繁荣,市内建诱惑战,专门用来寄存货物;辽、西夏、金的商业也有一定发展,南京、凉州、中都是各自的商业中心,金还设立税收管理机构;边境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

⑥ 元朝:以大都、杭州、泉州最为著名。大都是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从海道、运河和陆路都有大量商品进入大都;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注意天津当时的直沽是漕运和海运的交会初)。 ⑦ 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北京、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国内市场扩大,大量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入市场,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明政府还与鞑靼恢复封贡互市,鞑靼首领俺答汗修呼和浩特城,很快发展成蒙古与内地贸易的商业城市。但封建政府设立众多关卡,对商业征收重税,清政府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对外贸易的发展

① 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注意路线图:经过和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为南北两道,至疏勒会合。自疏勒越葱岭往西南先后可达大月氏、安息、大秦,往贝可达大宛、康居。)大量的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

② 唐朝:由于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以及交通运输的发达,海路、陆路“丝绸之路”并行,交流广泛。(注意路线图: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朝鲜;向西可通往印度“天竺”、伊朗“波斯”、阿拉伯“大食”,以至欧洲“东罗马”和非洲“索马里”等许多国家。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最远可达波斯湾。)长安、洛阳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③ 两宋:以海外贸易为主,北宋政府在广州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和商税;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大的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蕃坊,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④ 元朝:对外贸易的繁荣超过前代。在各港口设“市舶司”,和各国通商互市。

⑤ 明朝:郑和下西洋(1405-1433)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⑥ 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还多次颁布海禁令。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出现贸易顺差,但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重的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发展。

3、古代货币的演变

① 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② 战国: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铸币,这是各诸侯国商业兴盛的表现,但货币不统一妨碍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 秦朝:秦政府规定把黄金(上币)和圆形方孔铜钱(下币“半两钱”),作为统一的货币,通行全国。这对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历朝的铜钱都依照秦朝的样式。

④ 西汉:汉承秦制,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武帝改革币制,铸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使用长达700多年。

⑤ 唐朝: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辟新纪元,不再用年号,不是唐玄宗的年号),以

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唐朝还出现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的“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⑥ 两宋: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有一种纸币“会子”)。纸币的推广,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金代后期,银币已成为流通的货币。

4、古代城市的发展(略)

在我国古代,“城”与“市”是彼此分开、相互独立的两个不同概念。城就是城,是统治阶级居住的地主;市则是人们交易的场所,开始并不在城内。

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古代城市主要沿着两种不同,甚至是对立的方向发展。一种方向是作为军事堡垒、统治阶级政治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城”,另一种方向是作为商品交换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市”。其中前一种方向是城市发展的主导面,城市因而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色彩。

从模式上看,中国传统的城市往往以王宫或官衙为中心,两翼辅以东西两市,文武双庙。城市的居民以达官贵人以及为之服务的衙役、奴仆、兵弁等为主体。城市的商业主要供王室或官府消费。

从条件上看,随农业生产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分工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世界上首批城市一般都诞生在那些具有较为有利的灌溉条件,农业生产发达,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如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流域中下游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以及黄河流域的中国等地区。

从时间上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城市蓬勃兴起的阶段。这一时期诸侯国崛起,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治中心——都城。如战国时期的临淄、邯郸、大梁、郢等。这些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些都城一般都是商业兴盛交换的商品大多数都是贵族地主用的奢侈品(如北方的马匹、南方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等),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不是很密切。而且各个诸侯国中流通的货币品种不一,反映了封建社会初期的经济特征。隋唐时期,我国的军事政治中心仍在关中,而经济中心已移到江淮流域,出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情况。隋统一后,大力修通大运河,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联系问题。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国内商业的流通,成为封建帝国的经济命脉。这一时期,南方城市发展较快,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当时瞩目的主要城市发展区。这与海外贸易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大运河的开凿有密切关系。如当时号称四大都市的淮安、扬州、苏州、杭州都在运河沿线隋朝东部洛阳因位于大运河的中心,商业盛极一时。这一时期最为突出的是都城的建设。如唐代长安城,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长安城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既反映了唐朝的国力的科技水平,也体现了唐朝前期封建统治井然有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的政治面貌。特别是长安城的经济布局突出了“坊”“市”之分,“市”内店铺林立,非常繁华。宋代城市发展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城市商业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北宋时的东京,商业繁荣,店铺林立,突破了唐朝“市”的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反映了北宋封建经济在唐朝的基础上继续增长。二是市镇的兴建和发展。镇的设置始于北魏,主要出于军事目的。北宋以后,因为重文轻武,曾一度废除了很多这样的军事据点,从而使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市镇完全蜕变为商业城市。这些新兴镇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水陆交通要道、沿海口岸、商旅舟车集中的地方,如:江西景德镇(2004年建镇1000周年)等。明代城市有较大发展,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前期有30多处,中叶以后达50多处。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江南、东南沿海、江北运河区等地区。明朝中后期的城市已不仅仅是封建统治中心,商业贸易的内容已经日益接近人民的日常生活,商品经济开始侵蚀自然经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开始逐渐密切起来。这时候已经出现了一定专业分工的工商业城市,并在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封建经济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注意天津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天津从金入主中原后,开始在河东区大直沽兴建直沽寨,元朝在三岔河口扩建成直沽镇,成为“漕运”和“海运”的交汇处,明朝1404年扩建天津卫,成为南粮北调、拱卫北京的重要大都市,天津历史上的重要大事,应放在中国近现代史中作专题复习。

5、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①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前提条件:在农业(表现4点)、手工业(表现5点)新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4点)。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江南一些地区。产生部门:以生产

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出现过程: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创造了条件;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生产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全国出现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手工业者不断分化,少数善于经营者富裕起来,多数手工业者贫困破产,丧失生产资料,不得不去当雇佣工人,于是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拥与被雇佣的关系。富有的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的生产者就是工人。主要特征:⑪微弱、稀疏;⑫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⑬发展水平低;⑭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② 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发展表现:⑪范围广大;⑫部门增多;⑬手工工场规模广大。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煤业、台湾的熬糖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等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原因:⑪封建剥削沉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⑫地主、商人剥削所得钱财,多购置田产,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⑬政府在国内设立许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⑭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⑮封建行会严格控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总之,最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三)重点问题延展

1、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作用和评价(略)

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 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来自于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心,如:战国时期的临淄、邯郸、郢等。

② 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有利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如:隋、唐、北宋的都城长安、洛阳、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中的比重逐步增大。

③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如:明朝,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入市场成为商品;出现了一批专业性的工商业城市;对外贸易发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① 前期以陆路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后期以海路为主。汉以陆路交通为主、海路为辅;唐不但有东西陆路交通,而且已开通向西、向东的海路交通;宋元明清时,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为什么从两宋时陆路贸易地位开始下降,而海路贸易地位却上升了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⑪是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相隔,如西夏控制河套地区。

⑫陆上丝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陆上丝路位于我国西北,地处内陆,只能向西运输商品,而我国传统的外销商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的产地都在东南沿海。陆路西运,远离商品产区,既不经济,又不方便。何况对于环太平洋各国,陆上丝路无法到达。陆上丝路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要越过葱岭和戈壁沙漠,风沙弥漫,行程艰巨,又只能靠骆驼运输、运输量有限,而且时间久,运费高。

⑬与当时主要贸易商品有关,汉代对外贸易中丝织品占很大比例,而两宋时期陶器制品比重很大,其易碎,不适合于陆上长途运输。

⑭经济中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

⑮宋代航海业和船业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如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 ② 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相赠的,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

③ 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西亚不少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

④ 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

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3、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① 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② 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③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④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在农村根深蒂固,成为商品生产难以突破的障碍。

② 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着已经聚集起来的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投向土地,加强了封建经济。 ③ “重农抑商”政策压抑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④ 在自然经济形态下,生产手段落后、分散保守,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积累,使旧的生产方式得以牢固、持久地保持。

⑤ 手工作坊和包买商与封建统治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⑥ 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这影响了手工业品的扩大再生产。

5、明清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① 有利条件:⑪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

了充足的原料。

⑫发达的手工业。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⑬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

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

⑭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⑮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

② 不利条件:⑪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⑫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

⑬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⑭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

⑮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专题八、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成就、世界地位及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反思

(二)主体线索梳理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

① 造纸术:西汉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世界上所知道的最早的纸;东汉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4世纪东传,8世纪西传,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② 印刷术: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板印刷品是我国868年的《金刚经》卷子;11世纪中叶北宋毕生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多年。两宋时期向东传,同时向西传播到埃及和欧洲。 ③ 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④ 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13世纪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2、天文历法

① 商朝干支纪日法是世界上延续最长的纪日方法。

② 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月食的纪录。

③ 《春秋》记载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纪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④ 春秋时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年。

⑤ 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⑥ 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纪录是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的纪录。

⑦ 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制作的地动仪早1700多年。

⑧ 唐朝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测验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⑨ 元朝郭守敬主持编定的《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3、数学成就(略)

① 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② 南朝祖冲之精确算出圆周率,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000年。

4、医学成就(略)

① 东汉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年。

② 唐朝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5、地理学成就(略)

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200年。

6、农业和手工业技术

① 春秋战国时期,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

② 汉朝:在耕犁上安装翻土碎土的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

农业手工业专著:① 《夏小正》:夏朝历法中最早纪录农事等内容;

② 《考工记》:战国时期手工工艺专著,在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

③ 《氾胜之书》:西汉氾胜之撰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

④ 《四民月令》:东汉后期关于农事活动安排的专书;

⑤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⑥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⑦ 《农桑辑要》:元朝向全国颁发指导农业的书籍;

⑧ 《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

学体系,并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⑨ 《天工开物》:明末宋应星著,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还收录了一些

国外传来的技术,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三)重点问题延展

1、明清时期中西科技发展速度的比较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能过达到较高水平,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民聪明勤奋,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外,还有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末。但到明清时期封建统治日趋腐朽,中国传统科技也进入了自身发展的黄昏时期,虽有创新却无本质进步,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而西方大约从15世纪后半期开始,近代科学在西欧兴起,以哥白尼“日心说”为标志的近代科学已经诞生,并迅速赶上和超过中国。中西方科学技术成果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中国主要成就大多属于应用科学,仍是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总结经验的方法,满足于实际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西方科学的发展主要是理论科学,大多数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是观察、实验以及逻辑推导,努力的重点,不在于实际的应用,而在于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

3、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与局限性给我们的启示

四大发明固然值得我们中国人自豪,却不应骄傲自大。相反我们有许多反思的地方。找出原来先进的中国后来沦为落后的原因时,我们并不自卑,相反应该激励我们。 鲁迅先生曾说过:外国人用火药制造了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受明清时期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经济水平、人的观念的限制,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没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及科技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行后的物质基础;二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三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四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五要全面实行国家职能,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专题九、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及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二)主体线索梳理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①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他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是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②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德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宽刑薄税。但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合时宜而未被采纳,秦朝时,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学遭到重创。

③ 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加以发挥,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大一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儒的同时崇尚法制,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④ 宋代的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⑤ 明朝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说明它已走到极端。这两种观点成为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

2、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① 明后期:李贽是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它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② 黄宗羲:清初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

③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它提倡“脚踏实地”的学风,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④ 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为器”的唯物主义观点,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与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⑤ 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在明清文化上也有反映:例如:文学上,出现了揭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为主题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借写妖狐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的《聊斋志异》等。

(三)重点问题延展

1、中国古代对治国思想的选择(略)

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剂之以道: 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们各自为新兴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法家是先秦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其变法思想和法治主张具有和进取精神,推动了当时各国的政策、经济、军事改革,为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法家这套建立在富国强兵基础上的以法律为根本,以愚民为手段,法术势相结合,实行君主专制主义的治国模式是很适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口味和需要,因此很快成为秦国的治国路线和统治工具。秦始皇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巩固统一,另一方面又采取一系列重赋税、严苛法、滥用民力的政策,远远超出了农民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使那些本来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措施,在实际上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法家的思想导致了秦朝的早亡。西汉建立之初,由于长期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以致人口锐减,农民流亡,经济凋弊,府库空虚。鉴于这种形势汲取秦亡教训,汉初统治者便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治,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力,以巩固统治。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摇薄赋”、“奖励耕织”以及缓刑等政策,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定民心;另一方面在当时郡国并行的制度下,对地方诸侯王采取不过多干 涉的政策,以巩固封建统治。与这种形势相适应,道家思想也就得到广泛流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完全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景之治”。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对中国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响。每当大的政治动乱之后,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往往采用道家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以蓄国力,以安民心,以固社稷根基。汉、唐、宋初年都有相似的做法。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综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这是由于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例如,孔子的“仁”,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但其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孟子的“仁政”说,虽已转到新兴地主势力的立场上,但其“仁政”说是建立在“民为贵”、“君为轻”的基础上的,过分突出了小农利益,因而不会得到统治者的赞赏。历史发展到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儒学就有了恢复生机的条件。总之,儒家、法家、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法家提倡法制,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化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2、如何正确对待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略)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① 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

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精神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

② 对有些内容可抽去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大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③ 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3、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的认识

① 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的发展呈现出流派众多,异彩纷呈的特点,其中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明显。 ② 中国古代哲学和思想往往和时代发展紧密相联,是社会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反过来又影响到政治、经济的发展。

③ 哲学思想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趋向成熟。尤其是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最为突出,从荀子的“制天命而用制”到王充无神论的《论衡》,从范缜反佛教的《神灭论》到王夫之的“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和“动静结合”、“趋势更新”的朴素辩证法,使唯物主义思想逐步臻于成熟。

专题十、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二)主体线索梳理

1、古代主要少数民族及其分布(略)

① 西周:犬戎活动在泾水以北和汾水以西地区。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在淮河流域分布着淮夷。

② 春秋:在我国北方分布着狄、戎,南方分布着越族。

③ 战国:北方和东北草原主要分布着匈奴、东胡;东商沿海和珠江流域活动着越族。

④ 秦汉:边疆地区主要生活着匈奴、西域各族和越族。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

⑤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期:蜀汉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东晋十六国:自东汉末年开始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内迁。他们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⑥ 唐:A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很快统一我国西北地区。

B回纥:原住色楞格河一带,唐太宗时回纥南移,归附唐朝,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各部,控制东起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地区。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分裂。

C靺鞨: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7世纪中叶后,黑水和粟末靺鞨两部强大起来,黑水在北,分布在黑龙江下游,粟末在黑水南部。唐玄宗时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D南诏:分布在云南西北洱海一带。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统一六诏。

E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⑦ 两宋: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契丹)、西夏(党项)、大理(南诏);与南宋并立的政权有西夏(党项)、金(女真)、蒙古和大理。

⑧ 元朝: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忽必烈建立全国性政权,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外迁,民族融合步伐加快。 ⑨ 明:北方活动着瓦刺和鞑靼,东北活动着女真各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皇太极改民族为满洲,改国号为清,顺治帝入关,用武力统一全国。

⑩ 清:在全国分布着50多个民族。总之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大杂居、小聚集、相互交错杂

居。其中云南、贵州、广西、新疆等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最多的省区。

2、维吾尔、蒙古、满族溯源

① 维吾尔:回纥(唐)—回鹘(9世纪中期)—畏兀儿(元)—维吾尔(清)

② 蒙古:蒙古(元朝)—鞑靼、瓦刺(明朝)—漠南、漠北、漠西(明末清初)。

③ 满族:黑水靺鞨(唐)—女真(北宋)—满州(明末清初)—满族(辛亥革命后)。

3、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和政权(略)

① 十六国:A匈奴:前赵、北凉和夏。 B鲜卑:前燕、后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

C羯:后赵。 D氐族:前秦、后凉、成汉。 E:羌。

② 北朝:鲜卑:鲜卑建立的北魏,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③ 两宋:A契丹:辽; B党项:西夏; C女真:金; D蒙古:蒙古汗国。

④ 元:蒙古建立的统一性全国政权。

⑤ 清:满族建立的统一性全国政权。

4、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及其活动

① 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和民族大融合。

② 松赞干布:公元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强大的奴隶制政权,以逻些为政治中心。B与唐朝文成公主通婚,加强唐番关系。

③ 耶律阿保机:A统一契丹各部 B提倡农业 C逐步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D仿照汉字偏旁创制契丹文字 ④ 元昊:建立大夏国;仿唐宋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创制西夏文字

⑤ 阿骨打:A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宋金和议后迁都燕京,改名中都)。 B实行猛安谋克制。

C公元1114年举兵抗辽,这是解除民族压迫的正义事业,符合辽统治下的各族人民的愿望。

抗辽扫清了女真社会发展的障碍,有利于我国东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D金建立初年,创制了女真文字。

⑥ 铁木真:A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在斡难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上,被推举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

蒙古汗国建立。

B实行领户分封制、护卫军制度,建立法制、创制文字。

C发动对外战争,蒙古军队向西一直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达到印度河流域。成吉思汗分

封诸子,建立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四大汗国。

⑦ 努尔哈赤:A他以赫图阿拉为据点经营30多年,用武力统一女真各部,并建立了兵农合一的八旗制度,

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B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后金誓师攻打明朝,

几年之后,明朝丧失70余城。

C公元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加强对明朝的攻势。1626年,努尔哈赤进攻宁远,明

将袁崇焕击败,负伤而逃,不久死去。

⑧ 康熙:政治上:设南书房,加强君主专制;

经济上:“更名田”、重农抑商、闭关政策(一度开禁);

文化上:大兴文字狱(重用传教士);

维护统一:平定“三藩之乱”、册封“五世班禅”、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抗击沙俄签订《中俄

尼布楚条约》。

⑨ 雍正:政治上:设军机处,加强皇权;

经济上: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文化上:大兴文字狱(禁止传教);

维护统一: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大规模“改土归流”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⑩ 乾隆:政治上: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文化上:大兴文字狱、派人主持编撰《四库全书》;

维护统一:平定准葛尔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和参赞大臣管理蒙古地区、平等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

将军管辖新疆地区、妥善安置土尔扈特布渥巴锡回归、建立金瓶挚签制度加强中央

对西藏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5、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概况(略)

① 秦朝:迁内地人民与越族杂居,中原铁器和先进技术传入越族地区,开灵渠,沟通汀水和漓水。

② 两汉: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内地,西域人民学会了汉族的铸铁和凿井技术。 ③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与汉族互相学习对方的生产技术:鲜卑政治学习汉族文化,采取汉

族地主阶级统治制度。

④ 唐朝:A回鹘经常用马匹和皮毛换取汉族的丝和茶。回鹘在长安的商人达千人以上,与汉族通婚。长

安、洛阳的汉人也喜欢穿回鹘服装。

B渤海派人到唐都长安学习,带回许多汉文书籍,并把土特产貂皮、人参、马、铜输入内地

C汉族工匠把手工技术传到南诏,那里的比织业发展起来,建筑和艺术也有很高成就。

D文成公主入藏后,带去了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方面的书籍。以后,又有许

多酿酒、制磨、造纸墨的工匠到叶蕃,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

E唐末契丹人逐步学会种田、纺织、冶铁、煮盐和建筑城廓、房屋,开始农耕和定居生活。

⑤ 北宋:澶渊之盟后,北宋在边境设榷场,进行互市贸易。

⑥ 元朝: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技术,改革棉纺织生产工具。

⑦ 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互市,修建呼和浩特城。

⑧ 清朝: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6、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概况(略)

① 春秋:华夏族与同边各族接触频繁,加强了联系。

② 三国:蜀汉统治下的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吴国境内的山越迁出山区,与汉族共同开发江南地区。

③ 西晋:“五胡”内迁,同汉族之间联系日益密切。

④ 南朝:随着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⑤ 北朝: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那里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⑥ 两宋: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各族人民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⑦ 元朝: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地区,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东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在元朝已被称为“汉人”。唐宋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杂居、通婚,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⑧ 清朝:境内生活着5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7、历代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可以按朝代和地区两种方式总结归纳)

按地区:

东北:①唐朝:在靺鞨地区设立黑水都督府,封渤海君王,加授忽汗州都督,使东北地区正式归入中国版图; ②元朝:设辽阳行省; ③明朝:设奴儿干都司; ④清朝: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轄区 西北:①西汉: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管理今新疆地区; ②东汉:派班超经营西域; ③唐朝: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设都督府管辖;打败西突厥,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 ④元朝:设岭北行省管理蒙古地区;对新疆部分地区设行省管理; ⑤明朝:15世纪初期鞑靼、瓦剌先后

接受明朝封号,新疆瓦剌(亦力巴里P124图),明后期,封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为顺义王; ⑥清朝:平定噶尔丹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直接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1757年,平定回部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 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1884年设新疆行省。

西南:①秦始皇:在两广地区设桂林等三郡; ②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在两广地区设南海等九郡;③唐玄宗:支持皮罗阁统一六诏,封为云南王; ④元朝:设行省和宣慰司; ⑤明朝:设宣慰司、建土司制度,平叛后改设贵州布政使司,开始“改土归流”; ⑥清朝: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雍正帝大规模“改土归流”。

西藏:①唐朝:结姻亲之好,册命“赞普”,长庆会盟; ②元朝:设宣政院管辖,使西藏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 ③明朝: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 ④清朝:赐“班禅、达赖”封号,确立中央册封制度,派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挚签制度。

台湾:①三国:230年孙吴派大军达夷洲; ②唐朝:称流求; ③元朝:称琉球,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④明朝:称小琉球,1624-1662荷兰占,1662郑成功收复,1683降清; ⑤清朝:1684年,设台湾府,录属福建省。中法战争后,1885设台湾行省。

8、民族融合的形式

① 民族迁徒。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秦朝时内地人民迁徒到河套;中原人民迁徒到珠江流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

② 联合斗争。阶级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③ 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融合加速。

④ 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⑤ 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如“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⑥ 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⑦ 国家统一促进融合如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汉、唐、元、清的大一统局面等。

9、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和特点

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在加速自身封建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且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特点: ①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②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

③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④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大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⑤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 ⑥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统一体。

(三)重点问题延展

1、几个重要封建王朝民族政策的比较

①汉武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相似之处

⑪两人都打败了少数民族贵族的骚扰,稳定了北部边境。汉初,匈奴兵经常掠夺西汉北部边郡。汉武帝时,对匈奴展开了长期猛烈的战争,击败了匈奴,西汉北部边郡得到了安定;唐初,东突厥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唐朝。唐太宗大败东突厥。

⑫都重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联系;唐太宗于641年派人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婚,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⑬都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与西南的联系;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置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

②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和特点唐朝的主要方式和特点:通过战争挫败少数民族贵族的进攻,如唐太宗打败东突厥的进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如安西、北庭都护府及黑水都督府等机构的设置;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渤海郡王、云南王、怀仁可汗的册封;进行和亲活动,如文成公文和金城公主入藏。两宋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在少数民族进攻和民族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以议和方式缓解冲突;采用支付钱物(岁币)的办法得到边境相对安定。总之,唐朝以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控制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两宋时内地政权对周边地区没有力量上的优势,控制和管理松驰,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仍然有发展。

③北魏、元朝和清朝民族政策的主要区别北魏、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或局部统一的政权。因此,其民族政策的核心都是如何处理与汉族的关系。

⑪北魏的统治者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推行汉化政策,强制“汉化”。从本质上看,这种“汉化”政策,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

⑫元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和特殊利益,推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民族分化政策实质上也是阶级压迫政策。

⑬清代的满洲统治者与他们不同。他们一方面积极吸收汉文,尤其大力发扬其中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压制反清思想。

2、古代民族关系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我国成功的民族政策、良好的民族关系令许多国家称道和羡慕。当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在我国,民族问题同样具有复杂性、敏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重视和认真处理好民族问题仍然事关国家治乱、社会进退、民族兴衰。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民族交往的日益频繁、利益多元化等因素带来了民族问题方面的许多新情况,需要妥善处理。例如:东突问题:“东突”是“东突厥斯坦”的简称,是20世纪中期在新疆建立的一个谋求新疆独立的反动组织,流亡欧洲后,长期进行恐怖主义的暴力活动,想以暴力手段争取新疆独立。分析“东突”分裂势力产生蔓延的原因,注意一些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破坏,世界一些地区民族极端主义思潮的抬头,对我们的不利影响,也应引起高度警惕。

另外,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多年,其中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并且在处于分裂状态的700多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

1. 局部统一:如曹操统一黄河流域、前秦统一北方、北宋结束五代时国分裂局面。

2. 全国统一:夏商西周王朝(前21世纪----前771年)共约1229年,封建社会的统一共4次9朝,即秦

汉440年,西晋(265---361)51年,隋唐326年,元明清641年。我国古代有4个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王朝,即秦朝、西晋、隋朝和元朝。

3. 封建社会的分裂:封建社会的大分裂共有3次: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4. 促成国家统一的因素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