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1

张甸中学高二政治导学案(选修)

编制:鲍德喜 课题: 第十一课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理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坚持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处理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牢固群众意识,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自主合作探究

1.材料一:有人说:“英雄造时势”、“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也有人说“时势造英雄”。

材料二: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1)结合教材内容,对材料一、二的观点作出评价。

(2)材料二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观?

2.材料一: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生产的„„

材料二: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给全世界人民献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华丽炫目的灯光效果、源远流长的文化意境以及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更让世人惊叹的是整齐划一,美轮美奂、壮观的人阵制造了震撼的视觉效果。这些都凝聚了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心血。据统计,参与的演员及工作人员达28583人。

材料三: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包产合同书上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在这里起步了。实践证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最重要的改革,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1)材料—说明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什么作用?

(2)材料二告诉我们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

(3)结合材料三,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

3.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温家宝总理在两小时后直达灾区最前沿;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灾区,慰问抢险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雷霆万钧奔赴现场,各军种十万大军迅速集结灾区。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材料二: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认识。

四、当堂检测

1.人民群众中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指

A.工人阶级 B.农民 C.劳动群众 D.知识分子

2.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 人民群众与各级领导干部有着密切联系 B.万事民为先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第一位的

3.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共建共享理论本身所蕴涵的道理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可能创造真理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A. ①③ B.②④ C. ①④ D.②③

4.《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农民的认识不统一、觉悟不提高、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就难以有大的进展。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群众工作,应切实抓住以下几个环节:引导农民。把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离不开必要的教育和引导。扶持农民。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激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干劲。提高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民致富乃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1)为什么说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

(2)材料中应切实抓住的几个环节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张甸中学高二政治练习(选修)

班级_________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大改造: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个伟大创造说明

A、 劳动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农民是中国改革的主体

2、“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决定的。”这是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3、“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的花朵与果实。”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任何个人的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C、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财富,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D、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是四川省西部一个普通村庄,该村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了汤营三联农业公司,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汤营模式”。上述材料表明了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③必须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④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从哲学上看,“以人为本”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③唯物史观的要求 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参加者 B、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C、劳动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D、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7、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②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八十五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他重申:“努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C、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D、物质资料生产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课题:第十一课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编制:鲍德喜

9、“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这一观点

A、错误。抹杀了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

B、正确。认为人民群众都是英雄人物

C、正确。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错误。否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10、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1、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12、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十万筑路大军凭借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巧妙运用现代科技,书写了这一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青藏铁路的奇迹表明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成功的决定因素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下列不属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的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是否承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4、上题材料表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简答题

15、被群众誉为贴心人的户籍民警、共产党员邱峨国,“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时时处处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他为走失的儿童寻找亲人,赡养无助的孤寡老人,为1 000多人办“农转非”户口却不收分文。他参与破获500多起刑事案件,保得一方百姓平安。

结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回答: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

当堂检测4: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农村中的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因而,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

(2)体现了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引导农民,扶持农民,提高农民,有利于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推动农村建设发展。

1--14:CABBA BCBCD BCCA

15、(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6、 辨析题: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他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又创造了精神财富。表现在:第一,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们从事精神生产的前提。第二,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唯一源泉。第三,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3)我们所说的人民群众既包括劳动群众,也包括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一个组成部分。

(4)上述观点把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对立起来,既否定了劳动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否定了知识分子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把知识分子排除在劳动群众之外,显然是错误的。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