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

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1、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点。在这种人机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所以课堂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其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学生的情绪一般说来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多媒体教学人机交互的特点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2、多媒体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大信息容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有的学科知识很杂很泛,比如: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很多时候需要记住死的知识点,像一些名家名人名篇名作,用多媒体做出来可以省很多时间。多媒体由于其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大脑皮层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奋点,“声、图、文,颜色、光彩、视听”并举,多渠道多方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是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

4、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

有的抽象知识点或者是历史时间跨度比较大的课文,若单靠教师一人在台上讲解,尽管使尽混身解数,由于受自身表演限制难以完全表达清楚,使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因而学生上课时会提不起精神。但如果运用多媒体,就可以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声图并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学《开国大典》一文,学生大多是九零后,又是农村学生,对开国大典的场面和人们急切参加大典的心情是难以理解的。如果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新鲜感和历史接近感,就能使学生很好掌握知识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既是时代的潮流,也是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的教学手段。它确实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但随着多媒体使用的日益盛行,它也存在着不少的弊端。

1、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体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四大名著的重拍,新科技或许会令我们眼花缭乱,但新演员却很难代替一些形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同样,电脑毕竟是机器,学生们也是在不自觉中被动地接受教师们早已经设计好的某些东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完全被局限在某一框框内,学生的思维在课件的影响下也只是跟着老师思路走,别无选择。比如语文的功夫重在一个“悟”字。这个“感悟”从何而来?它绝不是来自图片或者动画,他应该来自文字本身,来自文字所给予人的想象的空间,来自文字那熔古铸今的无边的意韵,来自上下五千年无数的诗魂、文魂、爱国魂所寄托于文字的那种人文精神。我觉得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多媒体技术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效果,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加强“形象生动”的效果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文字所提供的想象远大于图像,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2、演示取代了互动

课堂操作是学生掌握知识、反馈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多媒体走进课堂后,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实践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进

行意义建构的手段,而不应该变成教师讲解演示的工具。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如果过分突出教师的“表演”,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加之精彩解说和绚丽的演示,必然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便被这种“表演”剥夺了。学生缺少了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缺少了应有的思维与语感训练,因而,一堂课下来,学生感觉到老师眼花缭乱的演示,而学生知之甚少。语文学习能力也就显然难以提高。

3、课件展示代替了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小型教案,它既是授课者对教学过程的一个总结,也是学生对本课学习后的消化依据。教师拿着粉笔可以信手几笔,成画、成诗„„学生看着老师秀美的文字,往往表现得佩服无常。这本身就是一副师生互动的美妙画面。如今有了电脑和投影仪,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课件内容,忽略板书,甚至舍弃了板书,是不科学的。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其图画性赋予字形本身一定意义。汉字书写过程中充满了情景性,很传神,这是高科技所不能传达的。老师脑子里想什么,只有通过手中的笔才能同步表达出来,而电脑的节奏和人脑的节奏毕竟不一样。

4、本末倒置,过分追求大容量、快节奏。

多媒体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已成事实,这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凡事皆有“度”,适“度”才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过“度”则会适得其反。教学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单纯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对待。当前多媒体教学已形成热潮,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做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一哄而上,势必带有盲目性。人人赶时髦,难免产生负面效应。多媒体不是惟一选择,三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问题,为何要费力做成多媒体呢?多媒体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而不能本末倒置,陷入误区。教学要从实际效果出发,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以多媒体代之,搞教学手段的“一刀切”。

5、图文脱节,分散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助于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直观性,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若教师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

学生好新鲜的口味,将插图弄得过分夸张,有的却是纯粹为了点缀画面而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图,或者插上与授课内容毫不相干的图片,求得美化效果;课堂上播的音乐不经过严格的挑选,与教学内容格格不入。对学生而言,这样精彩的画面、好听的声音的确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可是,一节课在学生们的惊呼和感叹中过去之后,又给学生留下了多少有用的东西呢?这样重形式而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的课堂,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块美观漂亮却内容贫乏的黑板报。就势必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6、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借助于高科技的“满堂灌”。

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进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而不是把预先设计的教案表演得淋漓尽致。纵观教育名家的实践操作,无不体现了一个“活”字,他们表现出来的非常高妙的教学机智和设置的教学重心始终放在对学生的动态调控上。滥用多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只能阻碍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中接收信息,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中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却必不可少的。如果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会隔断这种无声的交流,师生面对面的热烈融洽的交流气氛就会大减,而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实质上也就成为了一种借助于高科技的“满堂灌”。

7、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

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电视、电脑已经作为家中必备的家用电器。许多家长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尽量缩短孩子观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的时间。具有关信息,我们课堂上所使用的实物投影及多媒体播放所投射出的辐射远远超过了电视和电脑。

8、强制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成了当今的教学潮流,因而那种“非多媒体(课件)者一票否决”、“教师每学期至少几十节多媒体教学课”、还将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作为“晋级”“评优”等各项考核的必要条件,这无不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再说,一个学校也只有一个,最多两个多媒体教室,上课要序齿排班,有很多时候排不

上轮次,老师辛辛苦苦准备的课件也毫无用场。这些要求造成了上面所说的教师们盲目使用多媒体的现象。即使这样,众多教师也“敢怒不敢言”。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始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并着重考虑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教师在运用媒体时,应该考虑怎样才能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配合,并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我们应该相信,如果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能时时注意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这一点,以人为本,扬长避短,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发挥出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