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组长在全市财政系统人事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纪检组长***在全市财政系统人事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争先进位 事争一流

努力把人事教育工作推向新水平

——在全市财政系统人事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

(2011年6月28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研究探讨唐山市财政系统人事教育工作,非常高兴。我代表市局党组,对各县(市)、区人事科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刚才,华军同志对有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家要抓好落实。我市的人事教育工作,总的来说,在各级财政部门和人事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对标先进、创先争优,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六型”机关建设、教育培训等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涌现出了许多新亮点,取得了新成效。据了解,有的县区大力推行干部竞岗轮岗,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有的县区“六型”机关创建工作抓得很到位,营造了浓厚创建氛围;有的县区狠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许多先进的经验和做法,由于时间关系,不再逐一做汇报。这些经验是全市财政人事干部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结果,是我市财政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为做好全市财政人教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重要参考。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就全市而言,财政人教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县区对抓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宣传学习工作认识还不够深刻,宣传学习还不到位;有的县区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开展六型机关建设活动的思路不够清晰;部分县区六型机关信息报送不及时、质量不高;有的县区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力度不够;各县区干部管理制度改革不平衡,等等。这都说明我们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当前,全市正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各部门都提出了明确的夺旗争星和认责承诺目标,从财政工作大局看,我市正处于财政改革发展不断引向深入的攻坚阶段,打造一支胸怀大局、业务精通、敢抓善管、清正廉洁的财政“铁军”,为财政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县区财政部门一定要将干部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奋力开拓工作新局面,以过硬的财政“铁军”,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为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下面,结合下一步重点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在宣传学习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上见成效

李红英同志是在我省财政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六型机关”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她的事迹真实感人,充分展现了财政干部忠于人民、甘为公仆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宗旨意识和拼搏进取、为民理财的职业操守,树立了新时期河北财政干部的良好形象。财政厅和市局党组高度重视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宣传学习活动,将学习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作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六型”财政机关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省厅做出了向李红英同志学习的决定,市局印发了向李红英同志学习的实施方案,并扎实组织开展了宣传学习活动。

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先后得到了谢旭人、陈全国等多位中央、省领导关注,省内主要媒体和中国财经报曾大篇幅多角度地进行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谢旭人部长指出:在财政部举办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对全国财政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李红英同志的先进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大的感召力,是财政干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生动典型,是全国财政系统广大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学习的榜样。希望全国各级财政部门在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扎实组织好宣传学习李红英同志先

进事迹活动。赵勇常务副省长指出:谢部长的讲话,是对河北省财政干部队伍的巨大激励和鼓舞,也是对河北人民的巨大激励和鼓舞。李红英同志既是当代财政干部的楷模,也是当代青年的楷模,更是当代河北人民的楷模。我省要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把李红英同志作为全省“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典型。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向李红英同志学习,坚守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把李红英同志的精神力量转化成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强大动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领导指示精神,在全市财政系统进一步掀起宣传学习活动高潮,各县区在开展宣传学习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活动中,要紧紧围绕推动中心工作,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宣传学习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把宣传学习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与推进财政中心工作相结合,把宣传学习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与开展六型机关创建相结合,把宣传学习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与学习史明星同志先进事迹相结合,在全市财政系统迅速掀起宣传学习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

一是收看一次先进事迹报告会录相。各县(市)、区财政局要组织收看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光盘,李红英先进事迹报告会视频资料可从土豆网下载。

二是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组织财政干部畅谈对学习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性的认识,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对照先进,深刻剖析,查找不足,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生活会引导大家深入开展对标先进、全面创优活力。

三是撰写一篇体会文章。结合学习心得,对照先进,认真总结,根据自身实际谈体会、谈感受、谈差距、谈努力方向,撰写一篇有质量的心得体会。优秀的心得体会要积极向市局和省厅报送,向有关媒体推荐。

四是建立一个学习园地。利用橱窗、宣传栏、网站等平台建立活动阵地,宣传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张贴干部职工学习心得,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五是确立一个人生目标。通过学习李红英同志先进事迹,教育和感化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思想境界,明确人生目标定位,并为之而奋斗。

六是选树一名标杆。各县(市)、区财政局要结合开展夺旗争星活动,根据本单位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通过大家推选等方式,培树起一名李红英同志式的典型,通过培树典型,引导和带动全体财政干部职工创先争优,扎实工作,精细理财,为财政事业发展不懈努力。

二、要在推动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上有突破

科学的机构配置、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是推进财政事业健康发展重要基础。作为财政人教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谋划、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是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根本之策。各级财政人教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吸收借鉴各地、各部门成功经验做法,不断创新完善机制,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大胆起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能力、干部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营造“人人肯干事、争相比贡献”的良好氛围。要加大干部轮岗力度,加强对财政干部知识能力结构、性格特点岗位需求等基本情况的分析把握,根据岗位要求,科学配备,优化组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努力做到人岗适配、人尽其才。要不断探索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考核牵引作用,探索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实施日常目标动态考核,激励各科室提高工作质量,提升落实效能。

二是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要积极探索推进县(市)财政对乡镇财政的直管模式,县级财政部门要强对化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积极作为,多措并举,着力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综合素质。要探索制订乡镇财政人员岗位任职条件,通过考试、考核等方

式,选拔政治素质高、专业对口、业务精通、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充实乡镇财政队伍。推动实施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等制度,建立乡镇财政人员正常流动机制,优化乡镇财政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要加大对乡镇财政干部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提高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乡镇财政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三、要在提升财政干部五种能力上求实效

提高财政干部五种能力是赵勇常务副省长对新时期财政干部能力建设的殷切期望,是新形势下发挥财政职能的现实需要,也为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提高五种能力这个核心,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认真搞好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培训的安排和意见,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探索适合财政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财政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二是组织开展好财政业务技能比赛活动。按照省厅要求,市局决定从7月份开始在全市开展财政业务技能比赛活动,这次比赛采取自下而上的形式组织进行,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9月底前在省会举行决赛。市局已将比赛通知印发县区,各县区要抓紧制定具体方案,对初赛的组织形式、时间步骤等做出周密安排,做好命题、考试、阅卷等工作,要坚持统筹兼顾,将开展比赛活动与培训工作相结合,通过比赛活动提高干部能力素质,推动财政改革与发展。各县区要及时将比赛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报市局人教处,我们将根据县区组织比赛情况评选出优秀组织奖,予以表彰奖励。

三是下大力气抓好网络培训向基层延伸工作。鉴于网络学习已取得的较好效果,按照“分期分批、逐步推开、不断延伸”的工作思路和省厅要求,各地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培训系统覆盖面广、学习资源丰富、学习时间自由的优势,加大网络培训系统在乡镇财政所推力度广,指导基层财政干部利用零碎时间开展学习。省厅和市局也将对县乡网络培训推广工作进行抽查和督导,并将网络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年底综合考评中。目前,网络平台已在市、县、乡财政系统全面实现了连通,由于市局服务器承载能力有限,部分县区已专门设立了网络学习服务器,其它县区也要抓紧建立网络学习服务器,以方便乡镇财政干部开展学习。

同志们,今年财政人教工作任务艰巨,我们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奋力拼搏,创先争优,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方式方法,确保“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努力推动全市人教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党90周年献礼!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