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

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以荆州市为例

第一章:区域产业结构概念及其特征

①、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在某特定区域内,之所以拥有某种类型的产业结构,是由该特定区域的优势和全国经济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所决定的

②、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

条件制约性。区域经济条件影响,制约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对产业的类型和演化的影响。

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区域统一性。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是不同的,不同的产业结构也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阶段性,不同的产业空间结构可以反映产业结构的空间特征,产业部门结构与产业空间结构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内容,后者是前者的空间表现形式,它们在区域上得以统一

多样性。区域条件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多样性

开放性。 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变,也受到区外环境的影响,与区外不断进行着物质、技术、信息,人才和资金的交流。

第二章:产业的划分

一、 产业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标准不同,所划分的产业类别也不同。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

下几种:

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

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

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

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

ⅰ、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分类标准: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划分

内容:

第一部类:生产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来满足社会生产消费的需要)

第二部类:消费资料部门(专门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来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

优点:揭示了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时两大部类产业间的实物和价值构成的比例平衡关系,是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

缺点:覆盖面窄、实际应用困难

ⅱ、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

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

ⅲ、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

①、划分标准:根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种类和依赖程度的差异

②、内容:

⒈资源密集型产业:

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劳动 占有突出比重(纺织、服务)。

⒊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汽车、机器制造

⒋知识密集型产业:又称技术密集型产业:如以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为主体的产业,如北大方正,科技一条街

优点:有利于将各个产业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产业之间进行比较、判断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研究产业之间对生产要素依赖程度的差异等

③、缺点:各种产业类型的划分范围不容易界定

ⅳ、产业地位分类法

⒈划分标准: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为标准

⒉内容:

①、基础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

②、瓶颈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未得到应有的发展提儿已严重制约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

③、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的总产出中占较大比例的产业

④、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迅速发展并对产业发展具有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

⑤、 先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关系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先行发展而又能带动和引导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

⒊优点:有利于研究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政府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进行相关产业管理,促进产业发展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⒋缺点:过度强调产业之间的横向地位问题,容易忽视产业之间的纵向关系和产业群的培育与形成

二、荆州市产业结构的现状

ⅰ、纵向比较:荆州市三次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构成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1、总体而言,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序列结构由2006年的12.9:41.0:46.1变动为2007年的17.9:50.7:31.4,变动为2008年的18.2:45.8:36.0,其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较大。

2、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大体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12.9%上升为2008年的18.2%,从2006年到2008年,第一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上升了5.3个百分点。

3、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2006年的41.0%上升到了2007年的50.7%继而下降为2008年的45.8%,与2006年的41.0%相比,上

升了4.8个百分点。

4、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46.1%下降到2007年的31.4%,然后开始上升为2008年的36.0%,与2006年的46.1%相比,有所下降,下降了10.1个百分点,波动的幅度较大。

近年来,荆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的特征。2008年荆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0.1:33.8:36.1,呈现出“三二一”结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大致相同。荆州市的产业结构在合理性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优化

ⅱ、横向比较:从三次产业的结构看,荆州市产业结构模式是三、二、

一。其中第三产业2006—2008年平均水平为37.2%,第二产业平均占33.2%,第一产业占29.6%。同一时期,湖北省产业模式是二、三、一,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其中第二产业平均水平为44.3%,第三产业平均占40.4%,第一产业占15.3%。

ⅲ、 荆州市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 从产业之间的协调和关联能力来看,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产业规模适度、产业素质提高和产业联系协调。从静态来讲, 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产业结构的有序协调状态; 从动态来看,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 即在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下, 对失衡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使之恢复到协调和谐状态的过程, 实现供求均衡。总体而言, 荆州市三次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的序列结构由2006 年的12. 9: 41. 0: 46. 1 变动

为2007 年的17. 9: 50. 7: 31. 4, 变动为2008 年的18. 2: 45. 8: 36. 0, 其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较大。

第三章:产业结构优化

一、概念: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它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它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

二、内容:1、供给结构的优化。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

2、需求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担的对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它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或个人需求结构,以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

3、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 国际贸易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以及以这种进出口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国际贸易结构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也包括同一产业间的进出口结构(即进口和出口的比例)。

4、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外国投资或外来投资)。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国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国投资则促使国外产业的对内转移。这两方面都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国际投资结构是指对外投资与外国投资的比例结构,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其各种派生的结构指标。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国际投资结构进行优化。

三、内涵:(1)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不断升级的过程,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优化的衡量标准不同;

(2)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是产业间协调发展和最高效率原则;

(3)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宏观经济效益最大化;

(4)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前提条件,如果产业结构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也总是一定高度基础上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从静态状况或在一定阶段上要求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主要从动态趋势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发展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从一种合理化状态上升到更高层次合理化状态的发展过程,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必然结果

五、荆州市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比重过大。2006—2008年间,荆州市省第一产业的平均水平为29.6%,湖北省第一产业平均水平为15.3%,这期间荆州市第一产业的平均水平比湖北省平均水平高出14.3个百分点。在荆州市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

偏大,不是因为荆州市农业经济发达而是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不发达造成的。在荆州市第一产业内部还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产品加工业落后,农业产品大部分都属于初级产品,使得第一产业发展水平低,结构不合理。荆州市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运作并不成功。

2、工业水平低于湖北省平均水平。2006—2008年间,荆州市第二产业的平均水平为33.2%,全省第二产业平均水平为44.3%,全省第二产业高于荆州市水平。数据显示,2008年荆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73.9亿元,增长24.2%,增速比上年减少2.8个百分点。荆州市第二产业不够强大,产品科技含量不足,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第二产业的规模经济不够明显,布局分散,未形成集聚效应。

3、现代服务业落后。2006—2008年间,荆州市第三产业平均水平为37.2%,而同时期湖北省平均水平为40.4%。全市第三产业平均水平低于湖北省3.2个百分点。从细节方面来看,自2006年来,全市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健康,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稳步下降,内部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新兴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够迅速。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尤其工业的增长是第三产业获得充分发展的基础。由于荆州市工农业的落后造成第三产业的落后是必然的。首先服务业应当面向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和互动发展;其次荆州市在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和物流业方面进展不明显。

六、荆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1、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核心,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于此,全市要坚持工

业兴市,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发展工业,带动第一、三产业,逐步建成在全国有地位、有影响的新兴加工制造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转变增长方式。积极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档次。加速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着力扶持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快速成长,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继续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走专业化分工协作之路,加快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同时,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发展产业集群。

2、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经济效益。首先要大力推进荆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提高农产品转化加工的比率,力争在水产品、果蔬的加工上实现新突破。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完善以科技、信息、农机等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其次要加快实施荆州市品牌创建工作。认真规划品牌发展,校企联合搞好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荆州市政府要降低门槛,放松管制,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加快发展非公经济,打破企业的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让资本和劳动力这两大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逐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更好地吸引境外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让市场机制充分地发挥作用,通过竞争推进荆州现代服务业的改革和发展。市政府要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制度,大力吸引国内外现代服务业方面的优秀人才,从而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建设进程。

4、创造荆州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良好的软

环境,这要求政府职能必须完成三个转变:即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转变;从政府配置资源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转变。市政府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及时出台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宏观指异。继续加强对主导产业的支持力度,将产业集群建设与优化产业布局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产业的协调发展能力。重点引进与荆州产业互补、有利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外资项目,促进工业经济逐步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低端,向高附加值链的中高端转移。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政府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活动的能力建设,减少行政干预,努力营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辅以适当的引导,逐步形成荆州市“以高新技术为主导、高效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地理1001班 董思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