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小常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中国历史小常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从隋代开始,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科举考试在中国历时一千三百多年,影响巨大。下以明清科举考试为据,对所涉及的一些常识作一介绍。

(一)院试

又称郡试、道试。是参加过县试、府试后的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者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官办学校)学习。

(二)乡试

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有做官资格。第一名称“解元”。

(三)会试

每三年一次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二匕”)。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

(四)殿试

亦称“廷试”,是皇帝在殿廷亲自对会试考中的贡士所进行的面试。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亦称“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