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结构1

皮 肤 结 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重量约占人体的15%~16%,皮肤厚度:0.02~5毫米; 表面积为:1.5~2平方米;表皮厚度:0.1~0.3毫米;

最薄是在眼睑、腋窝,0.02毫米,最厚的是手掌及脚掌0.5毫米。

✧ 皮肤外观

由皮丘、皮沟、汗毛三个部分所组成;凸丘部位称皮丘;凹丘部位称皮沟;此外还有小孔,有毛孔与汗孔,合称为皮孔。

油性皮肤:皮丘、皮沟之间的线路不清晰;

干性皮肤:皮丘、皮沟的线条折皱在一起;

健康皮肤:皮丘、皮沟的线条有序均匀分布;

✧ 皮肤横切面构造

皮肤分三个部分: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一)表皮:外层皮肤、覆盖全身有保护作用,表皮没有血管,却有许多细小的神经末梢(由外至内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其底层;)

角质层:它是由无核死细胞重叠而成的,角质细胞是鳞屑状细胞构造,是身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充当保护屏障。(角质层主要成分为角质蛋白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它的含水量为10%--20%;PH 值为4.5—6.5左右);

透明层:是由透明细胞组成,它存在于人体手掌与脚掌等没有毛囊的地方;由于透明细胞的生存可加重部位更厚,更结实,它成弱酸性,可以中和外来的碱;

颗粒层:由一至三层扁平或菱形的细胞所构成,菱形的细胞它含有透明晶样角质素,它是人体的第一道防卫系统,具有曲光、折射的作用,它容易被盐、碱、热破坏透明层的透明晶样角质素;

有棘层:是表皮层中最厚的一层,细胞呈多角形细胞,相互间有微细纤维互相连接,有棘层的细胞间隙,有淋巴液流动来输送皮肤营养。

基底层:由圆柱形基底细胞与黑色素细胞所构成,位于表皮最下方,与真皮成波浪式相连接,由真皮乳头体中毛细管补充营养;

A 、基底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与繁殖能力,它可不断的向上移行,生长并演变成表皮层各层细胞。(一个基底细胞产生到变成角质细胞,最后失去生命力成为皮屑脱落被称为细胞的角化周期正常人大约为26天---28天),表皮受损后只要基底层细胞尚存,就能长出正常的表皮,不留痕迹,所以表皮的自我修复能力极强。

B 、黑色素细胞:含有酪氨酸酶,能产生黑色素颗粒,阻挡紫外线射入体内产生“自由基”,将自由基吸附,进行滤光、保护皮肤的作用又被称为滤光因子;黑色素细胞分泌的黑色素颗粒含量多少是决定了皮肤颜色主要原因与黑色素细胞多少无关。黑色素细胞与基底细胞的比例为1:10;在人体内黑色素、血红素、叶红素等几种重要色素。

细胞分裂最旺盛的时间是晚上10:00——凌晨3:00,此时皮肤血液循环旺盛,对于营养的需求是最多的,故称为保养黄金时间;

(二)真皮层(含水量60%)

真皮由结缔组织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肥大细胞)、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黏多醣体)组成,此外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皮肤附属器官。皮肤的坚实和弹性,主要由真皮所决定。

真皮层分为两个部分:乳头层和网状层;

乳头层(外层):因呈乳头状而得名,乳头层走向与皮表垂直,并深入表皮与其紧密结合

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含丰富的神经末梢及毛细血管,可借扩散作用将养份与氧气送达表皮,由于他具有神经纤维可触觉人体神经;在指端、乳头和生殖器等处的真皮乳头数目最多,因而这些部位感觉特别灵敏。

网状层(内层):网状纤维组织包括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黏多醣体,纤维纤维走向与表皮平行宛如弹簧构造,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紫外线与毒素的侵蚀,纤维性能会下降,被损坏、变硬或断裂、皮肤会松驰,下垂出现皱纹。

A 、胶原纤维:为真皮的主要成分,成束状,有伸缩性,使皮肤具有柔韧性,能抵抗外界的牵拉。

B 、弹性纤维:在真皮的网状层,较富有弹性,使胶原纤维牵拉后易恢复原状外,也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支架。

C 、网状纤维:是未成熟的胶原纤维,环绕在皮肤附属器官血管神经周围。

(三)皮下组织

位于真皮之下,由大量的脂肪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丰富的小动脉、淋巴管、神经网。皮下组织的厚薄因个人营养、健康状况,以及身体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

脂肪的厚度取决于脂肪含量;男性为12%—18%;女性为15%—24%;

脂肪细胞作用:(1)保温、防寒;(2)保护缓冲外在撞击力,保护内部组织作用;(3)贮存提供能量;(4)呈现曲线美;(5)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如维生素A 、D 、E 、K 为脂溶性。

(四)皮肤的附属器官:爪(指甲板)、毛发、皮脂腺、汗腺

爪(指甲板):主要构成;蛋白质与7%—12%-的水,蛋白质进行角质化后形成硬性角质素,它有保护作用,当受到重物撞击时可保护皮肤,在拿东西时可起支撑力量作用,同时还有装饰的作用;

毛发:毛发数目约为140万根,为角蛋白构成,吸水性强。其中头发约10万根,有三个周期:生长期(2—6 衰退期(1—2 休止期(2—6个月),毛发可使皮肤避免摩擦,有保温各装饰的作用。

其形成原理:食物蛋白质(胃肠吸收分解)成为胺基酸(合成毛乳头)蛋白质(角化后)形成毛发 皮脂腺:分泌皮脂的腺体,属有管腺体,在真皮网状层内;多分布在毛襄壁四周,它的基部成襄状,产生的皮脂成流动液体状,沿着毛襄壁扩散至皮肤表皮角质层上,所以皮脂腺又称毛襄腺;

(1)皮脂腺的发育时期:从11岁开始至青春期,到16—20岁分泌最为旺盛时期,到25岁后便稳定了。

(2)皮脂腺的分布:有的浓密、有的稀疏,在面部皮脂腺最丰富,T 字部位的皮脂腺很浓密,还不胸部、背部的地方;其它部位相对少一点;分泌油脂,有固留水份令毛发不致于干燥,在皮肤表层的脂肪可令皮肤柔软,但过剩的油脂分泌会对皮肤通道阻塞,形成黑头、暗疮等。

(3)皮脂腺分泌皮脂旺盛的原因:A 、荷尔蒙:分雌性荷尔蒙和雄性荷尔蒙;雌性荷尔蒙又分动情素、黄体素;女性青春期、生理期黄体素与雄性荷尔蒙与旺盛,可使皮脂腺分泌旺盛。B 、脑神经刺激:人的精神状况可以影响到皮脂腺的分泌;C 、气温:气温高皮脂腺的活跃度高使分泌旺盛,相反气温低就分泌会减少。D 、有刺激性的食物可使皮脂腺分泌旺盛,例如:海鲜、辛辣、油炸食物;E 、年龄:不同年龄、皮脂的分泌多少有差异。

(4)皮脂成份:是皮脂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油状混合物,主要是饱和的与不饱和的游离脂肪酸,其次是非功过甘油酯类、蜡类、固醇类等;

汗腺:汗腺是分泌汗水的腺体,它分布全身,呈酸性含99%水份,分大汗腺和小汗腺两种。由腺体、排泄管及汗口形成。它具有A 、散发体温;B 、与皮脂乳化后形成皮脂膜C 、排泄毒素;

(1) 大汗腺又称顶浆腺、阿波克连腺,在毛襄处开口。在婴儿时期分布全身,会散发

特异的味道,即乳臭,但会退化掉,直到青春期才发生于特定部位,如耳边、乳晕、腋下、肚脐、外阴,并且男女性特异体味有所不同;位于腋下、阴部最多。当汗腺分泌出的汗水含有实物质就会形成狐臭。

(2) 小汗腺又称艾克连汗腺,为普通汗腺,以皮丘处开口,分布在手掌、脚掌、头部、

全身分布的小汗腺约200---500万个。

皮脂膜的形成:皮肤表面会分泌汗水和皮脂乳化结合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它呈弱酸性,PH 值4.5~6.5;其作用:

(1) 防止外面空气直接影响皮肤的湿润度或异物的侵入;

(2) 深入角质层,润滑角质,防止干燥;

(3) 具有杀菌、抑菌的功能,使细菌难以繁殖;

(4) 皮脂内还含有少量的脱氢固醇,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 ; ✧ 皮肤的血管、神经:

(一)血管:是指血管中的红血球素,皮肤表皮无血管。

(二)神经纤维:A 、运动神经纤维:分布在附于毛襄上的竖毛肌之上;

B 、知觉神经纤维:对热、冷触摸,压力及疼痛有所反应;

C 、分泌神经纤维:分布在皮肤的汗腺及皮脂腺上。

✧ 皮肤的化学成份:

皮肤主要成份是水份,约占70%~72%,占人体含水量的1/3,10%在皮肤外层,65%在皮肤层内。其它成份有矿盐、碳、氧、氢、氟、碘、氮、磷、氯、钙、锌、镁、钾、钠、铁等成份。

✧ 皮肤的生理功能:

(一)皮肤的保护功能:

1、防御机械性刺激:皮肤可缓冲外力的撞力,保护内部免受损伤。

2、防御物理性刺激:阻绝电流,阻挡紫外线,防止体内水份蒸发及体外水份的渗入。

3、防御化学性刺激:角质层细胞对弱酸、弱碱的腐蚀有一定的抵抗力。

4、防御生物性刺激: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呈弱酸性,能阻止皮肤表面的细菌、真菌侵入,并有抑菌、杀菌的作用。

(二)皮肤的知觉作用:

皮肤内有千千万万的触觉、温觉、冷觉、痛、痒的神经末梢,使我们对不同的感觉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三)皮肤的调节体温功能:

正常人体的体温能维持36.8℃左右,皮肤的调节作用,假如受到外面气温影响,皮肤的附属器官会自动调整体温(汗腺与皮脂腺会分泌汗水与皮脂);

(四)皮肤的分泌与排泄功能:

1、汗腺分泌汗液、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

2、皮脂腺分泌皮脂:与汗水乳化结合后形成皮脂膜,保护皮肤。

3、皮肤还参与呼吸排泄气体:脸部不易戴妆太久,不要选择密性太强的面膜(撕拉面膜)。

(五)皮肤吸收功能:

1、皮肤吸收外界物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先渗透入角质层,再经表皮各层达真皮面被吸收,途径之二是通过毛襄、皮脂腺各汗腺导管被吸收。

2、皮肤吸引条件:A 、皮肤易吸收油溶性的物质;B 、不易吸收水溶性物质;

3、皮肤自身有以下四种状态会影响皮肤的吸收;

A 、角质层的厚薄:角质层越薄,营养物质越易渗透,被吸收。

B 、皮肤的含水量多少:皮肤含水量越多,吸收能力越强。

C 、毛孔状态:毛孔扩张时,吸收能力增强;

D 、局部皮肤温度:局部皮肤温度增高,皮肤吸收能力增强;

4、吸收的辅助方法:去角质、蒸脸、按摩、美容仪器、携带吸收(用外在载体包裹物质)

(六)皮肤的代谢功能:

皮肤新陈代谢功能最旺盛的时间是晚上10:00——凌晨3:00,此时皮肤血液循环旺盛,对于营养的需求是最多的,故称为保养黄金时间;

皮肤的PH 值

皮肤的酸性与碱性通常用PH 值来表示。PH 值是指含水份的物体中,其含水份是酸性或碱性的区别。PH 值从0---14,酸碱平衡的中性为7。PH 值在7以下属酸性。PH 值越低酸性越大;PH 值在7以上属碱性,PH 值越高,碱性越大。

正常的皮肤的PH 值在4.5—6.5之间。通常指数在PH 值5.5,呈弱酸性。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