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政绩观误区

作者:侯远长

重庆行政 2005年12期

  为官一任,执政为民,造福一方,其工作的得与失、成与败,无疑是以政绩来体现。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还指出:“真正的政绩观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政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这些论述,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指明了方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的干部做出了突出成绩,主流是好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干部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方面出现了偏差和误区,甚至出现了严重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表现:

  一是,“利在一己”政绩。其特点是,把政绩视为自己财富,实现个人利益的途径,通过政绩这个手段,达到牟取私利的目的。古人都明白:“利在一己勿谋,利在天下则谋”的道理。可是有些领导干部把政绩作为升官的“敲门砖”,把政绩作为个人利益的最大追求。当谈起政绩,总是“你的工程”、“我的项目”,兴高采烈,跃跃于试;对待政绩,总是把自己摆进去,强调个人得失,甚至夸大个人成分,排斥和否定集体力量。政绩一旦与权、利结下不解之缘,政绩就成为一种武器,并且有很强的利己性和排他性,就容易“贪天之功为己功”,损人利己、与民争利的现象就要发生,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弄虚浮夸的行为就会泛滥,还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二是,“利在一时”政绩。其特点是,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思路,只顾当前不管长远,急功近利,没有长期打算。一些干部,不愿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对长远规划和基础性工作不感兴趣,青睐短期经济行为,好大喜功,杀鸡取蛋,涸泽而渔,急于在届内出政绩,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这种人一旦在届内出了政绩,就走上“一年干,二年看,三年等着换,不换就不干”的歧路。他们专干“显山露水”,“一时峥嵘”的事,对人民的疾苦、群众的困难漠不关心;热衷于搞短平快出政绩项目,涉及战略发展的基础性事业漠不关心,只落实到口头上,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地区发展失去活力和后劲。甚至“一届政绩,数届包袱”,“胡子”工程、“民怨”工程就是有力的写照。何谈“利在一时勿谋,利在万世则谋”的古训?

  三是,“利在局部”政绩。其特点是,大局意识不强,着眼局部利益,缺乏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无视中央的权威,口头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实际上唯我独尊。当中央与地方利益发生矛盾,考虑地方、部门利益过多,甚至靠侵占国家、集体利益,换取局部利益;有的过分强调局部利益,将局部利益置于中央利益之上;有的扭曲中央政府的精神,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无视中央政策规定,“打擦边球”,“遇到红灯绕着走”。有的搞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出台一些限制性政策,采用不正当手段保护地方和部门利益。有的把走私作为发展经济、加快致富的一条捷径,公开支持、保护走私活动,甚至把走私物品的变卖打入地方财政收入之中。有的利用特权干涉征税,截留财源,明收暗留,收而不缴,截留到地方使用。有些单位,混税混赋,给中央打白条,千方百计对投资冲动,对财政赤字和举债保护,截留中央税收,借风使舵,故意提高地方外销商品的价格,牟取更多的利益等。

  四是,“作秀工程”政绩。其特点是,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亮丽工程”、“夜景工程”,追求轰动效应。这些人不实事求是,不从工作效率出发,而是搞个人主义,摆花架子,哗众取宠,工作图形式、图轰轰烈烈,风大雨点小,沽名钓誉;热衷于“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影”,月月拿奖,季季得牌,年年高升,以“官大文章多”、“位高思想新”而自豪。有的跟风而攀比,甚至为攀比而造假,弄虚浮夸。他们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为官一任,造假政绩、搞假数字。群众说“干部里边出数字,数字里边出干部”。有一副对联是这样描绘的:上联是“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联是“下级骗上级层层加水水到渠成”,横批是“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群众讥讽这些干部是“优秀数学家”,他们在总结经验时用加法,接受任务用减法,汇报政绩用乘法,谈到问题用除法。

  五是,“项目装点”政绩。其特点是,脱离实际,盲目上项目,追求政绩,甚至不顾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随意上对环境、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不顾人民的生命安全,违法乱建乱挖,任意滥采滥伐滥垦;不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和原有工业基础,不考虑发展前景,盲目上早已供过于求,没有市场的项目,为了装点政绩不惜花国家和人民用血汗挣来的巨资。

  六是,“唯上官观”政绩。其特点是,为了赢得上级高兴,不惜一切手段和代价,搞“官观工程”、“路边工程”、“面子工程”,把长官意志贯穿始终,“官本位”意识融入政绩观中。“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高兴”。甚至为了政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把力度放在容易让外界看得见,领导早发现的“出彩”工作上。为了迎合取悦领导,置群众呼声和利益于不顾,把有限的财力浪费在搞形式主义上,以表面政绩引起领导的关注、博取上级的好评。群众说他们是“四千”干部,即千言万语博取领导欢心,千方百计筑造“官观工程”,千辛万苦搞出亮彩业绩,千山万水营造政绩基地。通过这些脱离实际的“开发区”、“百座山”、“千亩园”、“万顷示范基地”等迎合上级,图的就是个好看、好听、好玩、好经验,一句话,好提拔、好升官。

  七是,“片面发展”政绩。其特点是,缺乏辩证思维,工作水平不高,没有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头脑和能力。严重脱离实际,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同时,决策好大喜功,不循正常规则,不顾起码的常识和条件,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们不讲科学、不讲民主,不从实际出发,不按规律办事。往往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作风,曾被人们讥为“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拍板多”的干部。这些干部本意也想发展,但缺乏科学发展观,缺乏全面协调的科学方法,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办法搞市场经济,用指挥革命战争的方法指挥社会主义建设,用管理农村的办法管理城市。一方面抓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出现了环境污染;一手抓物质文明,另一手忽视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甚至以牺牲精神文明、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本地经济指标的一时增长。这些人的方法论是顾此失彼,只取一点不及其余。现实中发生的“一手硬、一手软”,单纯的GDP崇拜,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GDP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等就是力证。

  八是,“垄断发展”政绩。其特点主要集中在国家经济垄断的行为上。这些垄断行为又集中在一些经济效益比较好或者资源效益比较高的行业部门,如石油、化工、电力、通讯、金融、铁路等,以及报刊、出版、影视、传媒和一些教育、文化、卫生等服务性、公共性部门。国家垄断行为的大量存在,势必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既不利于政府职能的顺利转换,又不利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国家垄断行为还表现为中央对地方、省市对县乡的极力收缴和极力集中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本质上属于分极化发展要求的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往往会造成权力与责任、收益与风险的不统一、不对称问题,实际上是影响了发展。

  九是,“政策保护”政绩。政策保护在任何国家都存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保护本身,而在于保护的合理性和保护代价方面。目前我国的保护问题主要是保护过度与保护不足和无保护同时并存问题。“政策保护”下的政绩不是全面政绩观要求的政绩。政策保护过度,主要表现为对那些长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国有银行的保护,对一些完全可以实现市场化和社会化经营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保护。政策保护不足,主要表现为对那些大量急需保护的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和弱势人群没有给予很好的保护,有的从来就没有得到过政策保护。政策保护过度必然产生大量低能的受保护者,并同时产生这些企业和单位的依赖心理和毫不领情的惰性,一旦失去保护,还会引发恩将仇报的心理,给改革与发展带来麻烦。而保护不足者和无保护者则必然伴随大量的弱质产业与弱势群体的存在,将会加大改革与发展的后期代价,带来严重的人道主义和发展不公平问题。

  十是,“后门关系”政绩。其特点是,选择走后门拉关系的路径谋取政绩。这些干部工作不努力,发展不谋新思路,改革缺乏新局面,各项工作没有新举措,靠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等歪门邪道拉关系、找门路上项目。他们坚信“世事难行酒为马,愁城难破钱做军”的信条。有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经济增长,不择一切手段搞项目、招商引资,甚至引来高耗能、高污染、高投资的项目,虽说有了发展速度,但污染了环境、破坏了资源。

  上述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既有认识上的主观原因,也有机制、制度上的客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要有的放矢,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其中最主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怎样才能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呢?

  第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最本质的要求是坚持求真务实,为民谋利。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坚持求真务实,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听取群众的意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要牢记“两个务必”,弘扬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精神,反对浮躁浮夸、急功近利、反对铺张浪费。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副省长蔡秋芳说的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这一精神要求必须做到“四不”:不求不切实际、盲目攀比的高指标,不弄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做浮夸虚报的表面文章,不搞只顾眼前“政绩”、不讲科学发展的急功近利行为。党的工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是树立个人的所谓“形象”,也不是为了显示个人的所谓“政绩”,在任何时候我们党的干部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为人民群众创造政绩。

  第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最核心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是正确政绩观价值取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就是以人为本的政绩。加快发展,创造政绩,是为了人民群众,同时也要依靠人民群众。共产党的政绩观,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人民谋利益。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共产党执政是为了发展、创造更多更大的政绩,都是为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产党宣言》早已作出结论: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没有自己任何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转变作风,做到执政爱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做到执政乐民;着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做到执政安民;抓住“第一要务”不放松,做到执政富民。要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一心为民,始终服务于人民、服从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取信于人民,我们党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力量源泉,才能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执政才能执的牢,发展才能发展好,政绩才能更辉煌。只有牢固坚持执政为民,才能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为民的权力观和唯物的群众观。

  第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最重要的前提是落实好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新时期我们党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发展观确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政绩观确定衡量业绩的尺度。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上偏离科学的发展观。由此可见,我们的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否则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有的干部在政绩和政绩观上发生了偏差,很重要的是没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没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和指导工作,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把良好的发展愿望与高效的发展结果统一起来。这是党员干部发挥求真务实精神,为国家和人民科学创造政绩应遵循的一条规律。

  第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最关键的是启动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正确的政绩观有两个指向,一个指向是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权力观决定地位观和利益观;另一个指向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落实权为民所用问题,关键是解决好世界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启动这个“总开关”,什么权力观、政绩观、发展观都将是一句空话。解决好世界观的改造问题,首先真正做到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之中,把“两个改造”有机结合统一起来,用改造主观世界成果的力量来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发展。

作者介绍:侯远长,中共河南省委党校主任、教授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