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开展城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意见

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

温委办发〔2011〕170号 ★

(意 见)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

关于开展温州市城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的

实 施 意 见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推进“六城联创”,挖掘温州节庆民俗特色,展示温州文化艺术魅力,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品位,营造开放融合、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瓯越文化氛围,共建共享“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根据《关于深入开展“六城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温委发〔2010〕111号)精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温州市城区组织开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城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的意义

节庆民俗文化活动是依附民众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活动,是广大民众集体创造、传承和享用的生活文化,是增强民族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

- 1 -

内在推动力,更是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温州民俗文化积淀悠久厚重,城区民俗渊源、古迹众多,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温州文化大市建设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活动的深入推进,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各类节庆活动广泛开展,有效丰富了市民群众精神生活,推进民间民俗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温州民俗传承艰难,存在地域文化特色品牌不多、内涵挖掘不深、开发利用滞后等困难和不足。面对温州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依托传统佳节推动民俗文化传承,对于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名片,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认真审视温州节庆民俗文化的历史演变,科学处理先进文化与温州传统节庆民俗文化之间的传承和创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我市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弘扬和生生不息。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六城联创”和共建共享“三生融合·幸福温州”为指向,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通过传承保护、创新发扬、开发并重、品牌引领、风尚引领,进一步保护城市文脉,传承历史文化,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瓯越节庆文化,推动温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把温州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文化大市。

- 2 -

(二)基本原则

——社会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原则。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充分发挥其文化活动的主导性、基础性作用,积极拓宽民俗传统文化内涵。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搭建有利于广大市民参与的载体和平台,提升群众性节庆文化活动的生命力,使开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成为提升市民素质、发动群众参与、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过程。

——传承发展与开拓创新相结合原则。节庆民俗文化活动要在认真继承的基础上,从现代审美视角、情趣、功能出发,促进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和发展业态创新,整理、改造、提升,取其精华。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最大限度激发民俗文化发展活力。

——资源整合与亮点突显相结合原则。瞄准重点,认真培育,精心打造亮点民俗文化项目,注重时间节点,以点带面,整合一批具有温州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培育城市节庆特色品牌,力塑温州特色的地域文化。

——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相结合原则。突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的商业氛围和文化功能,挖掘地方文化元素,实现内存资源外化,做到文商相融、文商并重,彰显温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主要任务

(一)传承保护。以“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为载体,

- 3 -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庆民俗文化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拦街福、游园灯会、龙舟大赛等民俗活动,丰富市民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发挥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展演、展示活动,使市民群众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展示浓郁的温州乡土特色;充分发挥民间文体团队作用,组织开展舞龙灯、划龙船、挑花灯、踩高跷等乡村大众文化活动,传承弘扬民间传统文化。鼓励多形式开展节庆歌咏比赛、健身操比赛、腰鼓舞比赛以及村居、楼幢、邻里联欢会等基层小型文化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保持节庆民俗文化蓬勃生命力。

(二)创新发扬。融合传统民俗和现代元素,创新节日形式和内涵,以“传承文明 幸福温州”、“龙腾盛世 幸福温州”、“健康竞渡 幸福温州”、“绿色祭祀 幸福温州”为主题,将拦街福、正月彩灯、清明节、端午节等拓展为集民间信仰、文化娱乐、商贸活动为一体的复合型民俗活动,打造与现代民俗、精神文明建设、旅游观光相结合的新型文化产业;综合运用现代传播手段,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在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举办民俗文化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免费电影、民俗知识抢答等展示活动,举办以节庆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美术写生、摄影展及博客微博比赛等活动,吸引各个年龄段、各种喜

- 4 -

好的人的积极参与;深入研究温州民俗特色,举办温州民俗节庆研讨会,定期开展温州民俗调查和移风易俗调研,对温州主要民俗节庆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编辑出版《温州节庆民俗研究》等系列乡土教育丛书。

(三)开发并重。以五马街、墨池坊、五马街、朔门街、庆年坊等历史街区和江心屿历史文化保护区为重点区域,挖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及代表性文化元素,开发地域性、标志性文化旅游产品,把民俗节庆文化发掘利用与旅游商品开发、旅游纪念品开发、旅游节庆活动培育、旅游演艺项目策划等结合起来,丰富节日文化产品市场;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米塑”、“绸塑”等群众艺术、民俗表演项目和民间工艺项目,拉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民俗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积极作用,探讨民俗文化研究与产业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信息互通,取长补短,使民俗产品开发和民俗产业化迈开新步伐。

(四)品牌提升。精心设计拦街福、正月彩灯、清明活动、龙舟大赛等四大亮点活动,有机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元素,有效整合泰顺百家宴、洞头七夕成人节等县市民俗文化活动,推动形成“观秀美山水、赏瓯越民俗、品温州美食”城市节庆品牌,充分展示温州的精品民俗文化;发挥节庆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发动各行各业探讨民俗开发、保护和管理新路径,树立全民保护意识,积极凝聚企业、行业、民

- 5 -

间组织等在内的一切力量来“办节”,实现品牌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将节庆民俗文化活动与宣传城市全面建设、重点工作结合起来,节庆民俗活动的事前宣传、事中宣传和事后宣传环环相扣,有效整合媒体资源,切实放大宣传效能,扩大城市节庆品牌的影响力。

(五)风尚引领。发挥优秀民俗文化宣教价值,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为契机,广泛开展“辨风正俗”主题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和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继承温州传统节日习俗的精华,弘扬几千年积淀而成的“仁义礼智信”、爱国、忠孝等中华民族优秀品质,激发市民群众爱祖国、爱家乡和崇真尚美的优秀情操;挖掘优秀民俗文化中的道德元素,结合温州区域实际,采用民间文艺如戏曲、民间故事等,不断发掘、塑造体现古今温州人“富而好德、富而好礼、富而好仁”的民俗文化载体,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以激励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温州精神,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挖掘优秀民俗文化中的互助精神,广泛开展“讲文明 树新风”、关爱空巢老人、帮扶残疾人、关爱新温州人和留守及流浪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团结友爱、扶危济困、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

四、责任分工

(一)市委办公室:负责下发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做好重大事项协调和督查工作。

- 6 -

(二)市政府办公室:负责下发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做好重大事项协调和督查工作。

(三)市委宣传部:负责制定《温州市城区拦街福活动方案》并组织拦街福活动,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做好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的指导、协调工作。

(四)市文明办(联创办):负责制定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实施意见,做好具体组织协调、督查指导工作。

(五)市文广新局:负责制定《温州市城区正月彩灯活动方案》,做好正月彩灯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

(六)市文联:负责制定《温州市城区正月彩灯活动方案》,配合做好正月彩灯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举办温州民俗节庆研讨会,编辑出版《温州节庆民俗研究》。

(七)市体育局:负责制定《温州市城区端午节龙舟活动方案》,做好端午节龙舟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

(八)市民政局:负责制定《温州市城区清明节活动方案》,做好清明节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

(九)市林业局:负责制定《温州市城区清明节活动方案》,部署做好清明节期间护林防火工作,配合做好清明节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

(十)市财政局:保障专项活动必要的经费。 (十一)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报道,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发挥

- 7 -

好舆论监督作用,营造浓厚的节庆氛围。

(十二)温州广电传媒集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报道,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确保安全播出,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营造浓厚的节庆舆论氛围。

(十三)鹿城、龙湾、瓯海区和各功能区:为本辖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责任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和动员有关部门、社会力量做好本辖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相关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开展城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是回应群众期待、满足群众需求、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有力举措。各地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把活动抓紧抓好。整个活动由市“六城联创”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联创办)、市文广新局、市文联、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市林业局结合各自职能做好相关载体活动的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周密部署,落实保障。做好节庆民俗文化活动事关群众节庆生活质量,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各地各部门要精心部署,按照活动内容、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周密制订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部门和区域间的沟通协作,整合资源,提升工作效率。要认真研究相关配套政策,拓宽资金渠道,充分发动社会各界互动协同推进。

- 8 -

(三)明确责任,加强督导。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实施,把任务层层分解,逐项落实,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牵头部门认真履责,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建立督查机制,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体系,促进任务落实。

(四)加大宣传,全民参与。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引导、广泛发动,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宣传发动和报道,使活动家喻户晓,迅速形成浓厚的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的社会氛围。以群众的参与支持为重要衡量标准,充分发挥市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活动载体,增强专项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广大市民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

附:1、《温州市城区拦街福活动方案》

2、《温州市城区正月彩灯活动方案》

3、《温州市城区端午龙舟活动方案》

4、《温州市城区清明节活动方案》

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12月7日

- 9 -

附1

温州市城区拦街福活动方案

温州“拦街福”习俗在清代已流行于温州各地。每逢春季都要举办一次盛大的“拦街祈福”活动,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府前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拦街春祈取福活动,称“拦街福”,为地方性传统节日。初期的拦街福是一种单纯的信仰民俗,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春祈、禳灾、求吉的民间信仰功能,拓展为民间信仰、文化娱乐、商贸活动相结合独特的复合性民俗活动。我市曾于2002、2005、2009、2010年分别在五马街区和世纪广场南首的锦江路段举办拦街福活动。为使该活动常规化制度化,现制订温州拦街福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出发点,着力挖掘温州民俗特色,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强市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活动目的

在传承拦街福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把传统拦街福与现代城市民俗、精神文明建设、旅游观光和文化产业

- 10 -

发展结合起来,以突出主题、创新形式、强化功能的要求,对传统拦街福活动内容进行提炼与升华,打造拦街福个性化品牌,营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活动主题

传承文明 幸福温州。

四、时间地点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二月十二,每二年举办一次;活动地点设锦江路(拦街福活动主街区)、世纪广场、市科技馆、市博物馆、市图书馆。

五、活动特色

(一)体现民俗文化。温州拦街福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厚的温州民俗气息,形形色色的传统民俗文化,在拦街福活动中要得到一一的展现。温州拦街福集合温州本土各个县(市、区)的民俗活动形式,是温州民俗的一次大集合,是温州民俗活动的大舞台。

(二)体现艺术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温州拦街福活动,集合大批的民间艺人,挖掘出大量的温州特色工艺品,在艺术领域有较高的地位,也展现出了当年拦街福在艺术上的造诣,有着高度的审美能力和卓越的创造才能。在他们当中产生、流传、发展着的丰富的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是民族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体现商贸文化。对一个城市来说,文化是生命,商

- 11 -

业是血脉。以商弘文,以文育人,以人利商,通过拦街福活动,搭建一个相互循环、相互推进的商贸文化交流平台。

六、活动内容

(一)拦街祈福活动

1、开幕式。举行开幕仪式,在威风锣鼓声中启动踩街仪式:表演龙腾虎跃(舞龙)、舞狮、马灯舞、踩高跷、腰鼓、小丑、健身操等民俗与时尚相结合的文艺节目。

2、拦街福场景再现。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全街彩幔花门竹,设有钟楼、鳌山、福禄寿,东西门外大寿桃、钟鼓楼下吆喝声、百戏横陈斗台忙、风味小吃花色多;老街坊和名人、三十六行齐亮相、百工技艺令人赞;老温州“市井图”、江南水乡韵味现场描绘等。

(二)民俗文化展示活动。主要展示温州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社会民间风俗、传统历史文化与农耕文化,如展示米塑、瓯塑、瓯绣、发绣、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木活字印刷、夹缬、头发吊灯、首饰龙、珠灯、十二月令、板凳龙、灯谜、小摆设等,并再现传统农耕文化场景。

(三)民族民间艺术体育展演竞赛活动。一是戏曲表演,主要汇演永昆、京剧、瓯剧、鼓词、道情、越剧等各戏剧流派的代表曲目;二是传统民歌、民谣、舞蹈表演;三是现代文艺节目表演;四是组织猜灯谜、知识竞猜以及各类群众性互动节目;五是组织民间体育竞赛活动。

- 12 -

(四)品尝美食活动。开设美食小吃一条街,集中展示温州传统的名点小吃。

(五)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体验活动。在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分别举行主题科普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有奖知识抢答、免费电影和各类文物展示活动。此外,市图书馆还可以协同温州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开展以“拦街福”为主题的美术写生、摄影展及主题征文比赛等活动。

(六)要随形势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如2012年的拦街福,可举行东瓯王巡游仪式等。

七、活动要求

(一)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承办单位要根据分工,分头建立各自工作机构,对拦街福活动进行认真策划、充分讨论后,制定具体的活动分方案,并排出活动流程表和财务预算。

(二)紧扣主题,注重结合。各单位要紧扣传统拦街福活动的要求,在做足“传统民俗文化”这篇文章的同时,注重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充分体现“祈福、旅游、健康、和谐”等主题。

(三)确保安全,制订预案。作为全市性民俗大型活动,参与人员多,公安机关要抽调精干力量,制定安全方案,确保活动安全无事故。

(四)规模适度,加强宣传。整个拦街福活动要求规模适中,但需融入现代与时尚的元素,着力打造文化内涵丰富、活

- 13 -

动特色明显、广受群众欢迎的拦街福品牌。各新闻单位要对拦街福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 14 -

附2

温州市城区正月彩灯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营造欢乐祥和的新春喜庆气氛,丰富节日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温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决定于2012年在温州世纪广场举办正月彩灯活动。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公益性、开放性原则,充分挖掘温州传统民俗和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营造文明祥和、幸福安康的节日氛围。

二、活动内容

彩灯活动以“龙腾盛世、幸福温州”为主题,于2012年2月4日-2月7日(农历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在世纪广场举办,内容设计为龙腾盛世、万家灯火、鸟语花香三大部分,具体灯区布局为:

(一)龙腾盛世。体现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根据世纪广场的地面现状,合理排放反映温州地方民俗特色的郭溪九龙

- 15 -

壁、乐清首饰龙、南塘大龙、太平龙、凳板龙、虾蛄龙、品字龙,使其现场辉煌灿烂、流光溢彩。

(二)万家灯火。灯会现场搭建仿古民居,屋前悬挂万盏彩灯,制作万条灯谜,营造千家万户灯火灿烂、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设置以“环保、低碳”为理念的创意彩灯区,充分展示融合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的灯彩文化。

(三)鸟语花香。以花鸟虫鱼状为造型重点,充分利用世纪广场两侧的树林、石板小道,采用树接、地撑、悬空等方式来展现多彩多样的传统工艺灯彩。灯区主要由曹村花灯、周岙挑灯、洞头渔灯、茶山百鸟灯、平阳马灯戏等5个地方特色的彩灯板块组成,力求灯式千姿百态,种类多样。

三、职责分工

市文明办:负责整个彩灯活动的指导、协调工作。

市文广新局:负责彩灯活动的具体组织、宣传和对各县(市、区)文化部门的联络协调,制订具体的宣传方案,包括对内、对外的新闻报道、电视拍摄报道、户外宣传以及各主会场的宣传布置工作。

市文联:负责灯谜活动的制作、组织工作。

市教育局:负责中小学生彩灯的征集和比赛组织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彩灯活动现场的安全保障及周边道路交通管制工作。

市住建委:负责提供场地及做好有关协调配合工作。

- 16 -

市财政局:做好经费保障工作。

鹿城、龙湾、瓯海区和各功能区:为本辖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责任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和动员有关部门、社会力量做好本辖区节庆民俗文化活动相关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做好正月灯彩活动,是开展“文明欢度新春、共建幸福温州”专项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是回应群众期待、满足群众需求、营造节庆氛围的重要举措,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各地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把活动抓紧抓好。

(二)广泛动员。按照“活动为民、活动惠民”的要求,充分发挥市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市民群众的参与度。整个活动坚持统筹兼顾、突出特色,既隆重热烈、文明祥和,又低碳环保、节俭康乐,注重实际效果,严禁形式主义。

(三)落实保障。各责任单位要明确职责、抓住重点,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同时,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原则,鼓励社会各界为正月彩灯活动提供资金和物质支持,健全完善多元化的筹资机制,确保活动深入开展。

- 17 -

附3

温州市城区端午节龙舟活动方案

中国龙舟文化源远流长, 龙舟活动既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民族精神的民俗文化活动,又是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群众性传统体育活动,是中华文化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开展龙舟活动,弘扬民俗文化,打造龙舟品牌,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发展龙舟旅游业,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将温州龙舟活动打造成“民俗文化、群众体育、旅游品牌、百姓节日”的发展思路,围绕“健康竞渡 幸福温州”主题,以政府为主导,以民间为主体,建设标准赛场,建立健全符合大型活动和体育赛事要求的管理办法,大力发展龙舟运动,争取到2015年创建成为中国龙舟名城;深入挖掘传统民俗文化内涵,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推进温州龙舟文化的保护、传承、提升和发展,努力将温州龙舟打造成为展示温州优秀历史文化的金字招牌,进一步提高温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足做好龙舟运动休闲、龙舟文化鉴赏旅游等文章,全力打造龙舟旅游品牌,构建龙舟产业体系,助推温州经济转型

- 18 -

升级。

二、实施途径

(一)建立龙舟自我管理体系。龙舟活动涉及人员众多,情况复杂,应成立各级龙舟协会。通过各级龙舟协会的自律管理,进而实现对龙舟俱乐部和龙舟活动爱好者的监督管理。

1、成立市级龙舟协会。在市民政部门的监督和市体育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协调举办龙舟活动,传播龙舟文化,增进与国内外龙舟组织的友谊与合作;组织、协调本市各类各级龙舟竞赛、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加强会员与协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增进龙舟爱好者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参与本市有关龙舟活动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竞赛制度的研究与制定;组织开展本市龙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龙舟活动的科学研究,促进龙舟活动文化建设和科技化发展进程;宣传和推广龙舟活动知识,促进龙舟活动的普及与提高;对县(市、区)级龙舟协会进行业务指导。

2、成立区级、镇(街道)级龙舟协会。负责组织、协调本辖区内的龙舟活动,宣传和推广龙舟活动知识,大力开展各种龙舟活动,促进龙舟活动的普及与提高;接受上级龙舟协会的业务指导。

3、实行俱乐部管理。制定温州市龙舟俱乐部管理办法,计划用三年时间形成较为完善的俱乐部管理系统。龙舟俱乐部类似于体育社团。以开展龙舟活动的村居或片区为单元成立龙

- 19 -

舟俱乐部,龙舟俱乐部以单位会员形式加入龙舟协会,龙舟爱好者加入俱乐部后才能参加龙舟活动。龙舟俱乐部通过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准入门槛,明确行为规范,加强对俱乐部成员的安全文明教育和有序管理。

(二)大力开展龙舟运动。将龙舟比赛纳入市级群众体育比赛项目,利用端午节前后适时举办龙舟比赛和传统龙舟展示活动,引进、培育品牌赛事,建设龙舟比赛训练基地。

1、每年端午节前后分别开展传统龙舟展示和竞技龙舟大赛。积极创造条件,举办温瑞塘河龙舟拉力赛。

2、积极引进省级、国家级、洲际龙舟赛事。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模式,引入国际、国内高级别龙舟赛事,推动温州龙舟运动从单一运动向产业化道路发展。

3、建设龙舟比赛训练基地。市本级今年内启动建设集龙舟广场、祭坛、楼阁、赛道、观众看台于一体的具有温州特色的温州市龙舟基地,拟选址生态园区三垟街道樟岙村山下坦。同时,鹿城、龙湾、瓯海、生态园区,以及其他开展龙舟活动的县(市),通过以政府为主,吸引民间参与的方式,加快建设集比赛、训练、观赏和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标准的龙舟比赛训练基地,打造龙舟运动平台。

4、重视人才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龙舟教练员、裁判员业务培训,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龙舟专业人才队伍,为温州龙舟运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 20 -

(三)传承弘扬龙舟文化。要以申报省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遵循“保护与传承并举、提升与发展并重”的原则,收集、整理温州龙舟文化相关文献资料,挖掘、展示有关龙舟文化的民风民俗,创造条件恢复温州龙舟文化最具特色的“水上台阁”活动,组织开展龙舟文化图片展、书法展、塘河沿岸鼓乐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创作龙舟文学艺术作品,建设以龙舟文化为主题的塘河文化长廊,促进龙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四)打造龙舟旅游品牌。依托龙舟基地,开发体验式划龙舟休闲运动、赛事观摩、龙舟文化鉴赏旅游等产品,培育发展龙舟产业,积极创建“中国龙舟名城”,打造“游温州看龙舟”的城市金名片。

(五)推进塘河环境建设。各地各部门要以划龙舟活动的推进倒逼塘河环境整治、绿化建设和亲水平台建设,引导沿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自觉履行保护塘河的责任,加快推进塘河沿岸“两拆两绿”工作,实现“岸边能游人、河上能游船、水中能游泳”和“河畅、水清、岸绿、路通、景美”,促进温州城市环境和形象的提升。

三、职责分工

(一)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龙舟活动的宣传、报道,引导市民正确参与龙舟活动,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市公安局:负责打击龙舟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 21 -

负责龙舟赛事现场安全保卫和交通管制工作。

(三)市财政局:负责落实相关工作经费,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

(四)市城管与执法局:负责协调各区、功能区落实比赛期间临时搭建主席台、观众席、比赛场地临时占用的审批,协调支持宣传广告设置的许可,督促做好沿河市容环境执法管理,配合市温瑞塘河管委会落实塘河沿岸“两拆两绿”工作。

(五)市文广新局:负责收集、整理温州龙舟文化相关文献资料,挖掘、梳理并组织开展与龙舟文化相关的民风民俗活动,将温州端午龙舟习俗文化活动申报为省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助市委宣传部搞好龙舟文化的宣传。

(六)市卫生局:负责比赛期间的饮食安全和医疗救护工作。

(七)市体育局: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提出政策文件、工作计划等草案,负责龙舟赛事工作,同时做好龙舟活动的信息收集和报道工作。

(八)市旅游局:负责开发与龙舟相关的旅游产品,打造“游温州看龙舟”城市金名片。

(九)温州海事局:负责赛事活动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交通秩序维护工作,并应主办部门申请划定龙舟比赛训练水域。

(十)东海救助局温州基地:负责比赛期间水域安全搜救

- 22 -

工作。

(十一)市环保局(温瑞塘河保护管委会):负责河面保洁和保洁船的管制工作。

(十二)市港航局:负责赛事活动水域航道临时调整、维护和管理,协助比赛赛道设置和水上交通管制工作。

(十三)鹿城、龙湾、瓯海区和各功能区:对本辖区的龙舟活动管理工作负总责,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定期督查本辖区内的管理工作;建立龙舟活动管理工作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由专人负责龙舟活动管理;建设龙舟训练比赛基地,做好沿岸环境整治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把开展好龙舟活动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确保活动有序开展,特成立城区龙舟活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体育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同时,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龙舟活动管理办法,确保龙舟活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广泛动员。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通过新闻报道、赛事评论、专家访谈、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龙舟活动,营造良好活动氛围。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

- 23 -

神,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使群众成为龙舟活动的主角。

(三)规范管理,加强考核。加强规范管理,将龙舟活动分为传统龙舟和竞技龙舟,实行分类管理。加强事前审批、数量控制、河域划分等协调工作,打击强行摊派,消除铺张浪费不良现象,防止龙舟与运输船只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努力把龙舟活动引导到友好、团结、奋发向上的轨道上来。同时,制定《温州市城区龙舟活动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对城区政府、市级部门进行督查、考核,结果作为考绩的依据之一。

- 24 -

附4

温州市城区清明节活动方案

清明节是缅怀先人、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的重要传统节日。为充分发挥清明节在传承传统美德、弘扬优秀文化、深化殡葬改革、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共建共享“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结合“2012中国(温州)森林旅游节”活动,现制订城区清明节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绿色祭祀 幸福温州。

二、活动时间

2012年3月21日至4月20日。

三、活动安排

(一)在清明节期间,由市民政局、林业局牵头,向全市人民发出《绿色环保、文明殡葬倡议书》,倡导人们在追先思祖的同时,移风易俗,实行文明祭祀、节俭丧葬,体现绿色环保、自然和谐的现代科学文明丧葬理念。

(二)结合“2012中国(温州)森林旅游节”活动,在大罗山生态陵园选址点,举行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直属机关主要负责人及教育、文化、体育、宗教等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加的深化殡葬改革签名暨大罗山生态陵园开工仪式,市委、市

- 25 -

政府领导率先向全社会发出生态环保、绿色殡葬的倡议,掀起殡葬改革工作新高潮。

(三)深化殡改内容,积极开展殡仪服务进社区活动。制订《温州市城区殡仪服务进社区活动方案》,开展殡葬便民、惠民主题活动。组织市、区两级民政殡葬部门,发动遍布城区的殡仪服务代办员、引导员,深入街道、社区、居民点,通过政策宣讲、真诚服务、全程引导等形式,提倡文明节俭丧葬,反对丧事扰民,使文明殡葬理念渐入人心,使普惠型的殡葬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使困难群众得到更多的殡葬实惠。

(四)丰富殡葬形式,引领殡葬改革新风尚。充分运用温州市殡仪服务网的独特功能,开通免费网络公墓、网上祭奠,使传统的祭奠形式与现代的生活方式相结合;由林业部门提供种植林地,通过植树寄托哀思、传承生命,同时达到绿化城市、美化环境的目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组织离退休教师协会等知识界人士,召开文明殡葬恳谈会,推选1至2名身后实行树葬、花葬、不保留骨灰葬代表,举行仪式,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殡葬新形式,提高全民文明殡葬意识。

四、组织领导

清明节是推进移风易俗改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的极好时机。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引导群众抵制陋习,过一个

- 26 -

文明、健康、有意义的清明节。同时,为加强对温州市城区清明节活动的领导,成立温州市城区清明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市民政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 27 -

主题词:民俗文化 节庆 意见

(共印50份)

- 28 -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