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新课改的实施方案

吴彩旺(安徽省潜山县袁谭中学 246314 )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和技能,很少关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折射出的教学理念就是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意;重智能变化,轻心理变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只知记忆,不知思考;只知接受,不知创新,活脱脱是一个个盛装知识的容器。再加上教学过程中忽视情感因素的诱发,更使学习变得索然无味,苦恼至极。而语文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应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一、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显减能够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以生定教”,以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确定共同的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尊重学生对课文的不同体验和多元解读,基本上去掉了过去的唯一答案的情况。新教材内容充实,每个必修模块包括四个单元的阅读鉴赏、一个单元的表达交流、一个单元的梳理探究和一个名著导读,相当于旧教材的一册书,而新课程要求一个学期修完两个模块内容,也就是说,旧教材一年上完的内容新教材要半个学期上完。再加上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于是,师生们与时间赛跑,与有限的精力作斗争,一路奔跑,好不容易到达一个终点,还没来得及喘息,又要向下一个终点奔去.

二、合理开发利用语文课程教学资源。

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语文,在社区的环境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和提高语文。指导学生对重大的话题进行讨论辩论,使语文教育的视野大为拓宽,内容大为丰富。有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语文教学寻找新的生活的外延。我们知道,语文学习各种能力的养成不是一瞬间就可完成,语文素养的形成靠积累、感悟、运用可以形成,但一样也少不了分析和训练。缺乏了分析和训练所形成的语文素养也终究是薄弱的,是难以提高的。现在,由于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分析,不敢训练,甚至连基本字词都回避,将较多的时间、精力都用在空悟上而造成收效甚微的新的偏失,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教学中,该练时就应大胆地坚决地去训练,当然不是机械的训练。“ 葛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 在教学中,该练时就应大胆地坚决地去训练,当然不是机械的训练。新课程中尽管回避了训练的话题,而参照其“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 的表述,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它暗示了在教学中运用知识与能力去分析文本和训练能力的必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活动性

在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用自己精心细致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整个课堂始终充满着一种声音,沉闷而压抑,学生在下面只有听的份,记的份,很少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更谈不上调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这种缺乏情感体验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只能是死知识,假知识。而新课程语文则倡导教学过程的活动性,教师要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析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这堂课因有学生的全面活动,学生很快理解了人物形象,把握了文章的主旨,这比单纯的讲析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三、着重开发学生语文素养的长远发展和学习兴趣。

多数教师能够在学生语文素养的长远提高上下工夫,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广泛涉猎文学名著,积极进行多种形式的练笔写作,提倡随文练笔。真正的知识是不能单纯地靠传授给予学生,而是要通过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动口、动眼的实践获得体验,建构知识,形成能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在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仅权威,还是课程的开发者、组织者、策划者。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应改满足于学生的需要,如,需要你主导的一定要主导,需要你组织的一定要组织,需要你帮助的一定要帮助,需要你讲解的一定要讲解。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多种方式体验,应该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切脱离学习内容、违背语文特点、不符实际的、节外生枝的体验,应当慎重。教师不仅要做领路人还要做调控者,这样才能做到语文教学 “ 实” 与 “ 活 ” 的结合。如果说在过去,我们的学生是把教师传授的东西当作真理全盘接受的话,现在学生则敢于向老师和书本大胆提出质疑;过去我们的学生的任务是为了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学生越来越敢于向老师提出新问题,于是,教师还需具备面对学生责难的勇气和一定的应变能力。

四、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尝试和追求。

教师们应普遍开始接受并实践着在语文教育的过程里尝试追求三维目标的体现。和过去只盯住知识或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不同,有意识地注意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发展。以凸显课文的人文性,使之与语文性相得益彰。课改给我们的感受是 “ 累并快乐着 ” 。教师是一个奉献的职业,教师从来不拒绝苦累,建立新的教育教学效率观是必要的。教师需要研究,需要成长,但这是需要过程的。记不清哪个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而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不乏繁琐和劳累,我们不禁想问:一切为了学生,但谁来拯救我们的老师?有人形象地把课改比作一列行驶的火车,理论是火车头,实践是火车厢。而我说,教师就是连接车头和车厢的那根铁链。如果我们的课改忽视了教师,那么我们不难想象:课改实施成功的道路上阻力重重!因此我想高喊 “ 课改 ” 在关注学生的同时,不要忘了关怀教师!他们更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总之我们相信,新课改的教育与实施之路,虽有荆棘,但沿途的风光无限。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想法和不理解,但为人师的我们还是在课堂上充满爱心、竭尽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以其鲜明的教育理念和浓厚的时代创新气息,呼吁着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力求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和目标,并且相信,无论如何,课改都将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发展,都将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与提高!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