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与束缚

最近对文字的感觉,真是越来越淡了,能够让自己安静的呆着,敲几行字,居然成了最不靠谱的事。若究其原因之一,老祖宗的那句“食色,人之性也”,绝对起了一定的作用。或者也可以说:相当程度上,这句话对我具备某种心理暗示的功效。

不如先谈谈“食”,这的确是个让人一见到就会遐思翩翩,口舌生津,羡慕嫉妒爱的字。就我自己所掌握的有限知识,在甲骨文里,“食”应该是以“人”字为头,下面加上一尾鱼。让这个字的构成象形而灵动,先贤们的丰富想象和创造力,真让人崇拜。

日前某人戏言:“万千宠爱在舌尖”,据考证,这感慨来源于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场属于视觉的盛宴,可惜里面那些食物,只能观之而无法食之,什么叫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我认为是隔着荧屏的距离。

一向热衷于利用有限的时间空间,打探各种美味,兴之所至,也能亲自动手操作一番,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大概就是形容我这样的好食之人。尽管如此,本舌尖还是被彼“舌尖”给深深折服了一回。

好吧,既然说到了“食”,我觉得还可以聊聊“色”。

当我们谈论起“色”字时,色是什么呢?我首先会联想到的,是“性”,然后是与之紧密相连的“声色犬马”。有这样一部电影,以“色”撩人,以“性”论性,通过一系列伴随主角的“性”事,对导致“性”趣畸变的个体背后,所依附的群体性病态,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人心理积患,进行了一次颇具新意和深度的探索。

我的浮光掠影之——《羞耻》

布兰登,生活在纽约的一位中产白领,在同事们看来,他有着英俊的外表,不俗的谈吐和体面的工作,这些条件,足以吸引不少异性的青睐。但他还有不为人知,也难以启齿的另一面,这是属于一类具有特殊癖好的人群:性瘾者。

影片前半段镜头,几乎都是记录布兰登各种与性有关的行为片段。比如看色情光碟,在社交网络平台勾搭女人,自慰,招妓,和在酒吧刚认识的女子发生关系;而与此同时,他又在尽力避免,或者说是在拼命压抑自己正常的情感诉求,两种矛盾的存在,尤其是频繁病态的性行为,让他内心时刻充满焦虑和羞耻感,却又深陷其中,无力自拔。

如果影片只是一再重复以上的雷同情节,想必这电影将会沦落成一部俗套而且纯粹的色情片。茜茜,布兰登妹妹的出现,以及他们之间亲密而略显暧昧,靠近,疏离,疏离,然后靠近,一种微妙的情感线条,把这个故事继续向前推动,也让影片的叙事节奏,由缓慢向着急促和凛冽逐步改变,正好贴合了布兰登无法自控的狂躁无奈,同时又纠结自责的心情写照。

以我个人观点,原来几分神秘,几分浪漫的“性”,本该具备十分的热度。但它在影片里每一次的发生,都让人感觉到一种彻骨的寒,透心的凉。想必,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且因为个人或外界作用羁绊下,有意无意间自我束缚的心,强迫自己去做机械一般的反复动作,到底还是违背了人的本性。内心的困顿和脆弱,还有身体上的病态牢笼,又岂是直来直往的放纵可以解脱。

初闻性瘾症这个词,应该是来源于高尔夫球手伍兹的花边新闻。医学上,这一行为被归纳到心理疾病类别。具体表现为个体生理有非常强烈的性冲动和性行为,而这种行为,毫无情感因素在内,多数患有此类症状的人,其诱因不外乎紧张的工作,生存的压力,还有过往的生活阴影等等,以致他们总是处于一种欲望和痛苦交织的境地。

影片中布兰登和茜茜的家乡,远在新泽西州,他们先后选择到纽约,就在于这里可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果将他们的故事放进现实里,每一座华丽的城市,无不是夜夜灯红酒绿,正诱惑着越来越多人的涌入,他们努力打拼,渴望被接纳,更企盼一种全新的生活。

对大多数远离家乡,步履蹒跚的城市边缘人来说,生活的压力不能得到舒缓,人情的淡漠无法消除,孤寂感与日俱增,很多初始的美好构想,还必须加以束缚,所以无论结果成功与否,在他们心里留下的,都会是一段难以言表的痛。

同样,越来越发达的开放时代,促进了整个社会的高速进步,却往往忽略了人们心灵层面的需求。网络和现实资源的日趋丰富,使得一切似乎都能够唾手可得,个人被最原始的欲望所牵引,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交流,失去前进坐标的彷徨,如同病毒般肆意传播和蔓延,让看似自由的生活,变成禁锢心灵的枷锁,导致生活状态的混沌和灵魂的麻木,从而催生出极端病态的释放途径,以求暂时性的自我满足和解脱。

影片里茜茜对布兰登说:“我们不是坏人,我们只是生活在坏的环境”。个人感觉,对于性瘾症,这部影片并没有简单主观的给出一个评断,而是试图通过一组组冷峻的影像镜头,以及足够多的留白空间,讲述一个存在于现实中,并且正发生着的社会真实状况。并以此促使观影者去思考:在这些失控的行为背后,物质文明的迅疾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引发个体性沦陷,乃至群体性焦虑症的幕后推手。

正因为此,加剧了部分人对生活的绝望感,有的人会选择某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另类的抵抗,比如布兰登和茜茜。只不过茜茜的行为,更加决绝和极端。而我们终于在此时,从以冷色为基的影片里,发现了某种缺失的温情——亲人的关怀。当布兰登看到躺在血泊中的茜茜,表达出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时,才把一直隐藏着不愿意面对的,也最真实的自我呈现出来。

影片以一个发生在性瘾者身边的故事为切入点,逐渐引领着观众,接近和触摸到角色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让观影者们,可以透过表象一窥隐藏在苍白肉体下面,那些空乏的自由,极度的颓废,受伤的灵魂。其时,一幕幕在镜头下呈现出来的裸露,不应该是羞耻,而是隐藏着两个,甚至无数个迷途的灵魂,在现实中的曲折经历和痛苦挣扎。

还想说说影片里茜茜演唱的一首歌曲:new york,new york,对剧中人来说,纽约是一个梦,浅吟低唱中,这条路看似在他们脚下,实则让人沦陷其中而不自知。而在我们生命的围城里,其实也一样,传统的人际关系,正在逐渐被紧迫的生活节奏侵蚀,人与人之间冷漠隔阂带来的压抑感,让愿意真心付出的一腔热情,都转换成一种奢侈的遥不可及。

由于本片涉及的题材内容,在美国被划入限制级,十七岁及以下年龄的观众,禁止入场观看。以国内目前的电影引进制度和标准,有心在院线一睹为快的人们,会失望了。好在这是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什么都有可能。瞧,在本文前面部分,我对飞速发展的网络,以审慎的态度品头论足一番,这又转身捡拾起来,并且甘之若饴。

我们总在对事物的抗拒和认同感的边缘徘徊。如果这世界注定美好和丑陋共存,感性与理智并行,那么怎样在这客观存在的矛盾中,让自己能够真实真诚的活着?应该是一生里,需要我们学习和掌握的,重要的一课。

兀那和尚,慈眉善目,双手合什曰:“色即是空,回头是岸”!我说:“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一念起,顿时万水千山,终究是当不了清心寡欲的神,不如让自己做一个普通人,有七情六欲,过杂念人生。食,讲求五味调和,人,也能如此罢。

因为,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狄更斯老头如是说。

B

最近对文字的感觉,真是越来越淡了,能够让自己安静的呆着,敲几行字,居然成了最不靠谱的事。若究其原因之一,老祖宗的那句“食色,人之性也”,绝对起了一定的作用。或者也可以说:相当程度上,这句话对我具备某种心理暗示的功效。

不如先谈谈“食”,这的确是个让人一见到就会遐思翩翩,口舌生津,羡慕嫉妒爱的字。就我自己所掌握的有限知识,在甲骨文里,“食”应该是以“人”字为头,下面加上一尾鱼。让这个字的构成象形而灵动,先贤们的丰富想象和创造力,真让人崇拜。

日前某人戏言:“万千宠爱在舌尖”,据考证,这感慨来源于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场属于视觉的盛宴,可惜里面那些食物,只能观之而无法食之,什么叫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我认为是隔着荧屏的距离。

一向热衷于利用有限的时间空间,打探各种美味,兴之所至,也能亲自动手操作一番,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大概就是形容我这样的好食之人。尽管如此,本舌尖还是被彼“舌尖”给深深折服了一回。

好吧,既然说到了“食”,我觉得还可以聊聊“色”。

当我们谈论起“色”字时,色是什么呢?我首先会联想到的,是“性”,然后是与之紧密相连的“声色犬马”。有这样一部电影,以“色”撩人,以“性”论性,通过一系列伴随主角的“性”事,对导致“性”趣畸变的个体背后,所依附的群体性病态,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人心理积患,进行了一次颇具新意和深度的探索。

我的浮光掠影之——《羞耻》

布兰登,生活在纽约的一位中产白领,在同事们看来,他有着英俊的外表,不俗的谈吐和体面的工作,这些条件,足以吸引不少异性的青睐。但他还有不为人知,也难以启齿的另一面,这是属于一类具有特殊癖好的人群:性瘾者。

影片前半段镜头,几乎都是记录布兰登各种与性有关的行为片段。比如看色情光碟,在社交网络平台勾搭女人,自慰,招妓,和在酒吧刚认识的女子发生关系;而与此同时,他又在尽力避免,或者说是在拼命压抑自己正常的情感诉求,两种矛盾的存在,尤其是频繁病态的性行为,让他内心时刻充满焦虑和羞耻感,却又深陷其中,无力自拔。

如果影片只是一再重复以上的雷同情节,想必这电影将会沦落成一部俗套而且纯粹的色情片。茜茜,布兰登妹妹的出现,以及他们之间亲密而略显暧昧,靠近,疏离,疏离,然后靠近,一种微妙的情感线条,把这个故事继续向前推动,也让影片的叙事节奏,由缓慢向着急促和凛冽逐步改变,正好贴合了布兰登无法自控的狂躁无奈,同时又纠结自责的心情写照。

以我个人观点,原来几分神秘,几分浪漫的“性”,本该具备十分的热度。但它在影片里每一次的发生,都让人感觉到一种彻骨的寒,透心的凉。想必,以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且因为个人或外界作用羁绊下,有意无意间自我束缚的心,强迫自己去做机械一般的反复动作,到底还是违背了人的本性。内心的困顿和脆弱,还有身体上的病态牢笼,又岂是直来直往的放纵可以解脱。

初闻性瘾症这个词,应该是来源于高尔夫球手伍兹的花边新闻。医学上,这一行为被归纳到心理疾病类别。具体表现为个体生理有非常强烈的性冲动和性行为,而这种行为,毫无情感因素在内,多数患有此类症状的人,其诱因不外乎紧张的工作,生存的压力,还有过往的生活阴影等等,以致他们总是处于一种欲望和痛苦交织的境地。

影片中布兰登和茜茜的家乡,远在新泽西州,他们先后选择到纽约,就在于这里可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果将他们的故事放进现实里,每一座华丽的城市,无不是夜夜灯红酒绿,正诱惑着越来越多人的涌入,他们努力打拼,渴望被接纳,更企盼一种全新的生活。

对大多数远离家乡,步履蹒跚的城市边缘人来说,生活的压力不能得到舒缓,人情的淡漠无法消除,孤寂感与日俱增,很多初始的美好构想,还必须加以束缚,所以无论结果成功与否,在他们心里留下的,都会是一段难以言表的痛。

同样,越来越发达的开放时代,促进了整个社会的高速进步,却往往忽略了人们心灵层面的需求。网络和现实资源的日趋丰富,使得一切似乎都能够唾手可得,个人被最原始的欲望所牵引,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交流,失去前进坐标的彷徨,如同病毒般肆意传播和蔓延,让看似自由的生活,变成禁锢心灵的枷锁,导致生活状态的混沌和灵魂的麻木,从而催生出极端病态的释放途径,以求暂时性的自我满足和解脱。

影片里茜茜对布兰登说:“我们不是坏人,我们只是生活在坏的环境”。个人感觉,对于性瘾症,这部影片并没有简单主观的给出一个评断,而是试图通过一组组冷峻的影像镜头,以及足够多的留白空间,讲述一个存在于现实中,并且正发生着的社会真实状况。并以此促使观影者去思考:在这些失控的行为背后,物质文明的迅疾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引发个体性沦陷,乃至群体性焦虑症的幕后推手。

正因为此,加剧了部分人对生活的绝望感,有的人会选择某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另类的抵抗,比如布兰登和茜茜。只不过茜茜的行为,更加决绝和极端。而我们终于在此时,从以冷色为基的影片里,发现了某种缺失的温情——亲人的关怀。当布兰登看到躺在血泊中的茜茜,表达出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时,才把一直隐藏着不愿意面对的,也最真实的自我呈现出来。

影片以一个发生在性瘾者身边的故事为切入点,逐渐引领着观众,接近和触摸到角色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让观影者们,可以透过表象一窥隐藏在苍白肉体下面,那些空乏的自由,极度的颓废,受伤的灵魂。其时,一幕幕在镜头下呈现出来的裸露,不应该是羞耻,而是隐藏着两个,甚至无数个迷途的灵魂,在现实中的曲折经历和痛苦挣扎。

还想说说影片里茜茜演唱的一首歌曲:new york,new york,对剧中人来说,纽约是一个梦,浅吟低唱中,这条路看似在他们脚下,实则让人沦陷其中而不自知。而在我们生命的围城里,其实也一样,传统的人际关系,正在逐渐被紧迫的生活节奏侵蚀,人与人之间冷漠隔阂带来的压抑感,让愿意真心付出的一腔热情,都转换成一种奢侈的遥不可及。

由于本片涉及的题材内容,在美国被划入限制级,十七岁及以下年龄的观众,禁止入场观看。以国内目前的电影引进制度和标准,有心在院线一睹为快的人们,会失望了。好在这是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什么都有可能。瞧,在本文前面部分,我对飞速发展的网络,以审慎的态度品头论足一番,这又转身捡拾起来,并且甘之若饴。

我们总在对事物的抗拒和认同感的边缘徘徊。如果这世界注定美好和丑陋共存,感性与理智并行,那么怎样在这客观存在的矛盾中,让自己能够真实真诚的活着?应该是一生里,需要我们学习和掌握的,重要的一课。

兀那和尚,慈眉善目,双手合什曰:“色即是空,回头是岸”!我说:“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一念起,顿时万水千山,终究是当不了清心寡欲的神,不如让自己做一个普通人,有七情六欲,过杂念人生。食,讲求五味调和,人,也能如此罢。

因为,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狄更斯老头如是说。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