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平气和一年级]有感

读《心平气和一年级》有感

今年我又重回一年级,再度面对一群更加活泼、调皮、无知无畏的小家伙们,让我一时之间又有了一些无所适从的感觉。一天,当我整理旧物时,于角落里发现了那本已静静地躺了两年之久的《心平气和一年级》,于是,便又信手翻看了起来。

这本书是薛瑞萍老师以随笔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她带一年级时的点点滴滴。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 :“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对待孩子。让我们慢慢来吧。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而这正是薛老师所追求的“心平气和”的思想根源。

薛老师的这些看似随性的记录,没有任何掩饰,没有矫揉造作,却映射出薛老师执着而独到的思想和见解。在薛老师的眼里,教育不再是琐碎、辛苦的,而是可以美得如花、静得如水、纯得如雪。

读薛老师的书,总是被感动着,有些细节读过一遍又一遍,读过之后仍是心生感动,内心总被一种莫名的力量牵引着,让你也有一种想做些什么的冲动。我想,这就是薛老师教育思想所折射出的巨大的感召力吧!

薛老师是一个极其爱书的人,在她看来,阅读,原本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和穿衣吃饭一样属于必然的事情。她认为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家长如此,教师更要如此。薛老师说的好:一切的阅读都是读自己。语文原可以无师自通,语文学习的根本在于多读书,读好书;因为袖长方能善舞,当教师自己就不爱读书或者根本就不读书时,再多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是茶壶里面斗波涛,空玩花样而已。是书籍让她“心平气和”起来。一天不读书,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几天不读书,就觉得“有浮躁之气生”。是呀,身为今天的老师,我们其实很需要读书。尤其是身为语文教师,更需要文学的滋养。读书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读书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读书才能让我们更有底蕴,让教育更有深度„„

薛老师还有一种独到的教学技巧:上课声音小而柔和,薛老师称其为“修炼”。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也特别需要这种“修炼”。面对班上一个个心浮气躁、急于表现的孩子,我常常会忍不住提高自己的嗓音,总以为那样做孩子们会听话些;有时甚至会忍不住厉声喊叫,总以为那样做孩子们才不敢“胡闹”。可是往往却总是事得其反,越是大声嚷着要孩子们“安静”,孩子们就越是不能心平气和地静下来。所以,我真的需要薛老师所说的“修炼”,以自己的静带动孩子,以自己的柔影响孩子,慢慢地他们就会静下来,就会享受那份平和。

更让我敬佩的是薛老师的每天坚持内省、思考。在这本原生态的教育教学随笔中,经常看到她忏悔录式的自我反省:有罚站了学生以后的愧疚,有拍桌子后的后悔,有拧了学生后的自责,有罚抄写数遍后的苦痛。这些毫不掩饰的自我暴露,将一个一线教师面对生活和工作的重压而滋生出的烦躁与扭曲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种表现,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反省。她在这种不间断的反省中,一天天地由浮躁走向了平和。和她相比,我真是自叹弗如!

通过拜读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一位教师纯美的情怀。信手翻阅,你就能看到这样的文字: “我舍不得这帮刚刚上路的孩子,虽然地球离开谁都转动,可是因为我是爱他们的,所以总是自做多情地认为:离开了我,刚刚上路的他们,好比被抛弃的孩子。”我想,这正是薛瑞萍老师面对一年级孩子能真正做到心平气和的根本所在——对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对教育事业忠贞不渝的爱。同时我也感

悟到:教育是漫长而美丽的事情,一份耕耘必定会有一份收获;教育是一种信念,它需要坚持的精神和平和的心态。其实,需要心平气和的岂止是一年级?这样的心态是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就让我们在平和的教育中去奉献,去等待,去静听花开的声音吧!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