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马陵初中 徐建军

摘要 本课题由中央电教馆与有关专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于2006年12月被批准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技术“十一五”专项课题。在中央电教馆组织下,课题研究得到了省、市、区电教馆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多的实验研究,目前基本完成预期的研究工作。在师生信息技术培训、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建立学科资料库、整理汇总典型研究成果并探索形成适合我校学情、校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关键词

正文 信息技术环境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创新

一、课题的提出

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要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式产生深刻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在中小学教育中有很普遍的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给现代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为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信息技术为媒介的新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持,为切实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变革,提供了研究的土壤。信息技术有着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的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利用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利用信息技术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可以让学生自我调控、自主发展。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和实验,力图从自身实际出发,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教学中去。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也开展了不少相应的课题研究。为了更好的利用我校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更好的更新全校老师的教学观念,更好的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首创精神,促进学校教学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我们申请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课题。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需要,是现代信息技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更是教育适应21世纪挑战的需要,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课题研究,对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一)信息技术环境:广义而言是多种媒体组合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设计、开发与综合运用。具体来说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所创设的人--机、人--人互动系统。信息技术环境已成为整个校园与课堂环境中最具震撼力、最具魅力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正在构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教育环境,一座新的、无限开放的平台将在这个环境中架起,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将要在这个平台上产生并得以运行。信息技术环境给课堂教学带来潜移默化的深刻变化,其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其实质是一种在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整合对接的教学研究。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为一体,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师生信息意识的形成、信息技能的训练、信息素养的提高,自然而然地融到教育教学之中,并结合、借鉴传统课程教学的优势和经验,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协调一致的有机统一体,从而产生“聚焦效应”,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师生均得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综合传统教学和网络信息教学,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初步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获取、分析、利用和处理信息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普遍养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全新的学习习惯,在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二)通过课题研究,试图让参与研究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学科整合研究的有力推动者,培养出一批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新课程的教学效率。同时,丰富和完善学校网站,建设学习型、信息化的校园文化。让新课改理念成为学校校本教研发展的坐标,在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

(三)优化信息源。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优点,增强对中学生学习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有意注意,深入理解所学内容。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整合的新思路、新方法,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

堂、因材施教的能力,促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优化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各环节的优化,实现整个过程的优化。)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良好的交互方式,凭借信息技术的教学媒介,创设情境,提供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形成课内外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促使教师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不断创新。设计开发出符合学情、行之有效的CAI课件,建立可供教学实践之用的较完善的系统资源库、资料库。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如何使设计出的CAI课件能给教师留出较大的自由空间,使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添加一些自己积累的素材,发挥由经验而来的个人魅力。培养学生主动、生动学习的基本策略。这也正是目前大多数课件所欠缺的。

(六)增强学生的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信息道德。

四、课题研究的支撑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假设每一个学习者必须个别地、有选择去构建自己的知识,每个学习者都有一个用来建构知识的“工具箱”,以便解决现实环境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其他学习者或教师的角色是提供有关的环境、提出挑战及提供有关的支持以便能够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的建构。在建构主义的影响下,教学过程从面向课程转向了面向学生的教学。教学双方的地位已经有所转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不再是知识传授者、信息垄断者身份,而学生的中心地位得到确认 。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建构主义主要是打破教师“灌输”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改变教师“强制”学生学习,和学生“简单执行”、“机械模仿”的教学模式。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是把教学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形成“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这种多边互动过程,使教师与学生自然成为学习过程的合作者,让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多元智慧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提供了实施的技术保障和促进条件。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个体至少应拥有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力。这一智能理论要求建立科学的教学观,即以学生全面和谐和个性发展为

内容和目标,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在多种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近年来,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发展和变革。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要运用信息技术, 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 ,使学生能充分地培养兴趣及多元化的能力 ,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习得者 ,转变成主动的知识建构者 ,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

(三)课程改革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本课题研究就是要在不断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内涵的同时,在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系统的实践探索中,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广泛而科学地应用,进而总结归纳出一整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策略体系。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观察、调查、访问、测验、分析、个案研究等。教师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

(二)文献研究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运用当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以及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三)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全面深入、系统地提高经验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探寻适合我校校情、学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六、课题的研究变量

自变量: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因变量: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干扰变量: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以及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理论水平、研究水平。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组织领导,保证实验必需的经费,落实有关研究制度。包括实验学习制度:实验活动制度、阶段评价制度、考核制度、总结交流制度、资料收集制度、奖励制度等,及时检查实验效果。

(二)组织全校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实现对实验的有力支撑和监督。同时,保证实验教师的相对稳定,有计划地按照方案实施实验操作,增强参与实验的责任感。

(三)及时反馈信息,正确调控实验过程,进行资料的制作和收集,加强实验资料的建档、积累、整理和分析,不断总结实验经验。

(四)课题组教师边学习边制作课件,收集的资料统一放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中,资料具体分为备课素材库、课件资料库、试题库、论文库等,教师需要相关的资料,可以很方便的在资料库中找到。

(五)在课堂教学和科研中实施课堂整合。每学期,课题组每个成员至少上2节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的公开课。在进行研究课时,一般进行两种类型课的对比,一是常规课,二是信息多媒体课,在两个不同的班级,分别进行两种方法教学。课后均采用学生评议的方式和教师听课互评的方式,学生评议分别从“学习掌握程度”、“创新精神培养程度”和“学习态度培养程度”三个方面进行评议。教师听课互评分别从“学生学习活动评价”、“教师指导活动评价”、“学习资源评价”三个角度进行评议。

(六)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上课,在课题组成员会议和平时的教研活动中,要求课题组老师互相交流网上备课和资料收集的情况,并且及时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共享。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科研工作,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下载相关的资料,研究学科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七)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进行专题研讨,总结经验,推广研究成果。重点研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个案研究,课题组成员与实验教师在一起讨论其中的得失利弊,集思广益,及时反思,重点是新模式的运用。同时,在师生中不定期开讲座,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组织师生学习网络等相关知识,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八)收集实验教案、课例、课件、学习资源和活动方案,撰写实验研究论文,总结阶段成果。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测评,撰写结题报告,汇集实验成果召开评估鉴定会,展示实验成果,接受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内容

教学过程的优化是获得优异教学效果的基础。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后,将使教学过程产生深刻变化。如何适应变化,主动探索,掌握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路与方法,改革教学,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是本课题的重点研究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使信息技术在课程实施中不仅仅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更是与课程“融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在学科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建构

知识的意识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进行探究性或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具体内容如下:

(一)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各学科教师角色的转换,把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探索出现代先进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适合我校校情、学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二)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并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三)研究学校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为师生创设条件,营造氛围,以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不断深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适应学生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结合我校实际,丰富和完善学校网站,建设学习型、信息化的校园文化。让参与研究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学科整合研究的有力推动者,让新课改理念成为学校校本教研发展的坐标,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总结出传统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教学的差异。

我们按照课题计划与研究目标通过实验法、行动法、分析法并结合具体课例分别对传统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得出了如下结果:

传统课程教学注重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知识结构与体系。传统课程教学是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能充分驾驭课堂,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集中。提倡班级授课制,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 便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意志品质、情态目标的培养等等。

传统课程教学不足为:传统课程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在教学内容上,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形式上,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单一化、模式化,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在师生关系上,重教师作用,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传统教育是保守的、封闭的。在这种传统教育指导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不能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集文字、图案、音乐于一体,通过创设情境,设疑探究,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较好锻炼与培养。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和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是数字化的信息,它包括了文本、网络视频,网络教学课件、学习工具软件等多种形式。有些教学资源内容除了有每节课的精讲资源外,还包括教师的上课讲义、自学光盘、名师讲座、针对性专题讲座及各种相关的网站资源连接。这样使网络教育的教

学过程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拟生动的显著特征,这一点是有限空间、有限时间的其它传统课程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而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形式多元化,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可以是在线的,也可以是非在线的,通过多种形式如专题学习网站,网上学习论坛等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等客观条件来自主地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并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激发。

通过研究表明,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要注意展示的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味地追求使用计算机,过度使用视频图像,学生只对生动的信息技术感兴趣,认真思考问题的不多,信息技术就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教师应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有成效。反之,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过大,就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课堂监控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研究认为,传统课程教学的优点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不足,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弥补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优势互补既不同于纯粹的传统课程教学,也不同于纯粹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其实质是一种在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整合对接的教学。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的优势互补,其本质与内涵就是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并结合、借鉴传统课程教学的优势和经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协调一致的有机统一体,从而产生“聚焦效应”,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

(二)总结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的作用。

我们课题组人员在不同学科中不断探索,分工合作。通过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能够适用于各学科的不同教育教学要求。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可以在某些教学环节上有效地辅助教学。

1、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在实际教学中易将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

2、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形象,从而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

3、信息技术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

4、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5、多媒体电教手段使用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加快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加快了信息化的进程。学校硬件设备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相继建成,Internet接入校园,同时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教学软件逐渐丰富,功能逐渐完善,促进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目前,学校有两个网络教室、三个多媒体教室,一个电子阅览室,两台实物投影仪,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卓有成效,校内所有的电脑都能上联网,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2008年学校成功创建为宿城区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课题组的老师在研究课题的同时,自身的素养也得到了提高,在各级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理论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实验教师的论文、案例得以获奖、发表。几乎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都有论文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在省级、市级、区级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课比赛中课题组成员也是频频获奖,实验班级学生参加市、区各类竞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经过近三年的课题研究,参研老师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各种公开课和研究课上教师和学生相对于传统的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主动探索问题,获取新的知识,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初步摸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的规律和信息技术环境下“双主”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教学中,通过电影、图片、文字等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教学模式——即用投影显示本课应把握的主要问题,学生自主复习。然后,老师请学生回答,并点评。老师用屏幕显示知识结构。最后,屏幕显示练习题,一般五道选择体,二道非选择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节省大量板书,学生自主复习,又把握了知识结构,特别是适当的联系,巩固和运用了知识。

3、小组探究模式——在教学中,老师用屏幕显示学习提纲,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谈论,然后各组代表发言谈学习体会,最后老师点拨、小结,并练习。

4、网络教学模式——在网络状态下,利用网络教室学生根据老师设计的课件,自主学习、自我检测,积极多向交流。这种模式,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尚处于探索阶段。

5、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协作与交流,利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交互作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表达各个学习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暴露每个人的学习思维过程,通过总结,使学生有机会体验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以提高对自身学习策略的总结与反思;通过相互间的讨论或比较,使大家共享好的学习策略;同时,协作学习着重意义建构,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性素质与社会交往技能,使学习者能够全面发展,并通过学习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6、构建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妙比—自问—善辩—多演—促想—活用—品乐 妙比:一是把比赛的形式引入教学过程中,二是把比较的方法引入教学过程。运用

竞争的心理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比得饶有兴味;自问: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发问,一周评出最佳问题奖、最多问题奖等,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善辩: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在交流、争论中学会思考;多演: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角色表演,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想:教师选准“触发点”让学生充分驰骋自己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活用: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使课堂教学实现了平面变立体,单项变多项的转变;品乐:使学生见到自己学习的成果,体验到学习成功快乐。

总之,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能够优化学习过程,养成学习者创造性思维,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供学习材料的丰富多样性、利用其超文本性以及网络连接扩展性能够实现教学活动的理想设计。

(五)最终成果:

1、 专题网站(http://mlchzh.30edu.com/)截至2011年5月总访问量达到261916。

2、《教育教学论文选》

3、《菁菁校园》(学生作品选)

4、马陵初中优秀课案集(课件、教学案)

5、《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结题报告

6、教学设计、视频课及相关资料

7、论文获奖、发表:

⑴徐建军“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发表在《语文周报》2007年5月9日第二版;

⑵徐建军论文《走出信息技术误区实现语文教学变革》获省教育学会论文奖;

⑶徐建军论文《悲凉的主题人性的哀歌》获省教育学会论文奖;

⑷徐建军论文《营造氛围唤醒灵性放飞心冀》获省师陶杯论文奖;

⑸徐建军论文《心理暗示在差生转化中的作用》获省教育学会论文奖;

⑹徐建军参编《北京名师导学》、《1+1轻巧夺冠》、《测试专家》;

⑺徐建军参编2008、2009年宿迁市《中考说明》;

⑻蔡志侠论文《有效性角度对优秀课案的剖析》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发表;

⑼蔡志侠论文《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反思》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发表;

⑽蔡志侠论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常见的课型》在《中国现代教育方圆》发表;

⑾蔡志侠论文《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在《中国现代教育方圆》发表;

⑿蔡志侠论文《例谈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在《扬州大学学报》发表;

⒀蔡志侠论文《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发表;

⒁蔡志侠论文《“角的认识”的教学反思》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发表;

⒂徐建军论文《校园盛开廉洁花》在《宿迁日报》发表;

⒃徐建军论文《奋勇争先攀新高》在《宿迁日报》发表;

⒄徐建军论文《风雨兼程向未来》在《宿迁日报》发表;

⒅徐建军论文《应和时代脉搏做好育人文章》在《宿迁日报》发表;

⒆徐建军论文《让班集体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在《宿迁日报》发表;

⒇徐建军论文《春风润雨细无声》在《宿迁日报》发表;

(21)张淑琴论文《探寻初中学生语文兴趣减弱的原因》在《宿迁晚报》发表;

(22)张淑琴论文《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效应》在《中学生学习报》发表;

(23)王爱梅论文《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在《中学生英语报》发表;

(24)郭梅论文《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获省教育学会论文奖;

(25)朱军论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在《都市家教》发表。

8、优课、示范课、命题及专题报告:

⑴徐建军获区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⑵徐建军多次在区“教研校校行”活动中,提供示范课;

⑶徐建军于2007年被聘为区中学语文兼职教研员;

⑷徐建军多次参加区期中、期末调研测试命题工作;

⑸徐建军多次开设区教学研讨会专题讲座;

⑹徐建军在宿迁市阅读与写作研讨会上开设专题讲座;

⑺张淑琴获区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⑻李军凤获宿迁市初中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一等奖;

⑼李军凤获宿迁市初中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9、表彰情况:

⑴徐建军被评为宿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⑵徐建军被评为宿城区优秀教师;

⑶蔡志侠被评为宿迁市第五届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

⑷徐建军被评为宿迁市第六届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⑸张淑琴被评为宿迁市第六届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⑹王宿梅被评为宿迁市初中语文领军人物;

10、指导学生奖:

徐建军、王宿梅、张淑琴、李军凤、侯万明等老师多次辅导学生获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比赛奖; 徐建军、黄玉龙老师指导学生司涛、黄璜获江苏省中小学电脑制作优秀奖;

11、学生获奖(略)

十、课题研究的遗憾和思考

虽然本课题的研究已申请结题,但局限于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所以研究中尚存在着许多疑难问题,期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得到解决。

1、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还处在一个初级的层面上,今后我们还将大量派出教师学习、取经,旨在提高自身的综合研究素质。

2、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方面的能力要提高尚待狠下工夫。缺乏专家理论指导。

3、网络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任务繁重,科研人员还需加强学习。

4、此课题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对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领悟与运用上,在对课题研究实践的理性归纳和提升上存在着困难,需要专家的引领与指导,需要同行的交流与探讨。

5、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是教育教学一线骨干人员,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同时在新课改形势下师生的教学负担较大,课题研究的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6、不同学科资源的选取与整合、不同课型的优势互补模式研究等还需要我们做大

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7、一些课件中有的界面过多地考虑了知识呈现本身,对影响学生的“学”研究得不够;有的课件界面多,呈现时间长,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和易产生视觉疲劳,达不到训练的效果。所以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一定要考虑该不该用,什么时候用,用多长时间,如何用效果最佳。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媒体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我们是为优化学习环境而使用工具,要力戒让课件成为一种摆设和花架子。

8、信息时代教师的知识更新周期短,教师应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注意补充知识,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认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和多媒体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9、学生长期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自主学习能力受到很大抑制,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摆脱以辅助教师“教”为出发点的单机教学方式,开发支持学生选择媒体自主学习的课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将学生从死啃书本、墨守成规的学习习惯中解脱出来,形成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思维品格,这需要较长的时间。

蹒跚学步,亦步亦趋。对于过去的工作成功谈不上,只能说我们认真参与了研究,体验到了课题研究的艰辛,但我们相信,“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是一个永恒的、值得深入研究的主题。在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深入,努力使课题研究引领课程改革,使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开出艳丽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学科教育

3、黎加厚《创造教育信息化环境中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6、李镇西《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7、辽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8、徐玉珍《从学校的层面上看课程整合.课程·教材·教法》

9、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教育信息化》

10、钟柏昌,李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整合的状况分析》

11、黄甫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

校校通网络教育资源库(http://www.scxxt.com.cn)

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库(http://newres.bxjyw.com)

中央电教馆教师进修资源(http://www1.njenet.net.cn)

课题负责人:徐建军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五日

11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