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申请书非常不错

原件 □投送一级学科: 二 级 学 科:工商管理 企业管理复制件 □中 国 博 士 后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金 申 请 表申请人姓名 编 号邬爱其 50877 浙江大学 工商管理设站单位 流动站名称 (一级学科) 进站日期 通讯地址2005 年 5 月 8 日 杭州市 浙江大学邮政编码 电 话310027 [**************] 年 3 月 2 日填表1申请须知1、申请者必须认真阅读现时执行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条 例》,并按该条例有关规定进行申请。 2、申请者打字填写(如不具备打字条件时,请用钢笔或圆珠笔正楷 书写,不要用铅笔填写)本表 1 至 6 页,并由二位推荐人在 7 和 8 页分别 填写推荐意见,报所在设站单位(含经批准招收博士后的非设站单位, 下同)。经设站单位在 9 页填写审核意见后再用 B5 复印纸进行复制。 3、每位申请者需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交纳评审资料费 100 元人 民币,未交纳的,不予受理。 4、各设站单位于每年三月十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或九月十日至九月三 十日期间将本单位所有申请者的《申请表》(一式七份,必含原件)和 评审资料费集中汇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5、本表封面上的“原件”和“复印件”系指本份材料是原件或复印 件,请在相应的方框内打“√”;“编号”系指申请进站时,全国博士 后管委会办公室或有关省、市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统一编号;“投送学 科”系指申请资助项目所属的学科领域。若是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则应 填写所涉及的主要学科名称。学科须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 称填写。 6、填表必须实事求是,认真翔实,不得虚报或留空。有的栏目如无 内容可填,请写上“无”、“未”等字;若填写不下,可另附纸。2姓名邬爱其性别男出生年月1975.4民族汉博士后日常经 费来源 学位 学 位 情 况 学 士国家资助 √□ 单位自筹 □ 企业提供(企业博士后) □ 来自重大科研项目经费(项目博士后) □获得年月 1999 年 7 月攻读学位单位 安徽财贸学院学位论文题目 旅游产品定价机制创新研 究导师 唐留雄硕 士2002 年 3 月安徽财贸学院网络型产业规制改革问题 研究陈忠卫博 士2005 年 3 月浙江大学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 实证研究贾生华起止年月 主 要 研 究 工 作 经 历 2005.5单位研究工作 企业成长、产业集群职 务 博士后浙江大学3主要研究成果1. 邬爱其、贾生华:《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研究框架探析》,《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12): P26。(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全文转载, 2003(4): P141-144)。 2. 贾生华、邬爱其:《转轨时期企业成长的路径演化与绩效比较》,《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3(3): P12-18。(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全文转载, 2003(6): P143153)。 3. 贾生华、邬爱其:《企业集群化成长障碍调查:以浙江省为例》,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7): P69-74。 4. 贾生华、邬爱其:《企业成长的知识结构模型及其启示》,《科研管理》, 2003(2): P83-88。 5. 邬爱其、贾生华:《浙江省乡镇改制企业成长情况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2004(9): P59-64。(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全文转载, 2005(1): P73-78)。 6. 邬爱其、贾生华:《企业持续成长决定因素理论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3(5): P1318。 7. 邬爱其、贾生华:《产业演进与企业成长模式适应性调整》,《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3(4): P15-20。 8. 邬爱其、贾生华、陈宏辉:《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企业家能力转换与家族企业组织演替》,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3(6): P20-24。 9. 邬爱其等: 《基于焦点企业成长的企业集群演进机理与模仿失败》,《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2): P33-37。 10. 贾生华、邬爱其、疏礼兵:《基于协同创新思想的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模式》, 《浙江社会科 学》, 2005(3): P65-72。 11. 邬爱其、田传浩:《浙江省企业跨地域成长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浙江社会科学》, 2005(4): P68-75。 12. 邬爱其: 《高成长集群企业的区域网络特征与能力要素匹配》,《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5(7): P35-39。 13. 邬爱其: 《企业网络化成长:国外企业成长研究新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10)。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全文转载, 2006(1))。 14. 邬爱其:《产业集群区家族企业快速成长的网络机制分析:以浙江省为例》,《经济管理》, 2005(9)。(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全文转载, 2005(12))。 15. 邬爱其:《企业创新网络构建与演进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科学学研究》, 2006(1): 120126。4申 请 资 助 项 目 情 况 名 称 中文 英文 全球化背景下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网络机制研究The Networking Mechanism of Clustered Firms’ Sustainable Growth under Global Context研究类别基础研究□应用基础 √□技术开发 □ 自选项目√ □国家重点项目□ 项目来源省市或部门重大项目□863 高技术研究项目□ 其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经费 来 源 及 数 额自筹经费 10000 元国内外研究现状集群企业即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它表现出典型的网络化成长特征,而不同于传统企业成 长理论所关注的企业内部成长和外部成长(Peng & Heath,1996)。地方网络是集群的关键性特 征(Porter,1998),可以为集群企业的成长提供丰富的成长资源、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激发 更强烈的成长愿望、施加更大的成长压力(Jarillo,1988;Johannisson, 200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不断创新和强化,产业集群 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组织系统,而是开放的动态系统,集群企业逐渐被并入到全球供应链中, 成为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的一部分(Staber, 1996)。因此,集群企业的成长要受到全球网络 的深刻影响(朱华晟,2004)。但是,全球网络和地方网络只是代表着两个端点,体现着两 者不同力量对比的各个形态,两者相互镶嵌和互动着(Oinas, 2000),全球化下的地方网络还 将对集群企业成长产生正反两面的影响(Dick, 1998;Rappert, Webster & Charles, 2000)。因 此,集群企业寻求成长就必须实现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的适度镶嵌互动,从全球网络和地方 网络中获取企业成长资源(Bathelt, Malmberg & Maskell, 2002)。 根据 Churchil & Lewis(1983)等人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集群企业也具有阶段性成长的 特点,不同成长阶段需要不同的资源。因此,集群企业持续成长要求企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创 新地方网络,实现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的镶嵌与互动,寻求全球资源和地方资源的优势互补 和整合利用,实现集群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有不同的网络资源相匹配和支持(Senjem & Reed, 2002)。 根据 Granovetter(1973)的 “弱联结的力量理论”、Bourdieu(1985)和 Coleman5(1988)为代表的“社会资本理论”和 Burt(1992)为代表的“结构洞理论”,网络的不同 特征代表着不同数量和品质的资源。Mitchell(1969)的四要素网络特征体系、Burt(1982) 的两维网络分析模型以及 Michael(1997)的网络综合程式,则是刻画网络特征的经典模型。 这些模型指出,网络具有结构和关系两个维度的基本特征,其中,关系维度包括了关系的内 容、强度、持续性、方向等,结构维度主要是指关系联结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规模、密度 等。 影响集群企业构建地方网络的因素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议题。目前,文献主要从企业 和企业家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战略意图、组织文化、信任等企业层面因素以及职业背景、家 庭背景、合作意识等企业家层面因素,被认为会影响集群企业的地方网络行为(Gulati & Gargiulo,1999; Ritter & Gemunden,2003)。这种以网络特征分析模型为分析工具,探究集群企 业持续成长的网络机制的研究方法,虽然在理论完善性和可操作性方面还远未成熟,但正开 始受到西方经济管理学界的推崇与实践。 目前国内对全球化下集群企业持续成长问题的研究还显不足,特别是基于网络视角的研 究。程恩富、彭文兵(2002)、郭毅、朱淼(2002)、姚小涛、席酉民(2003)等认为应该 将社会网络理论引入企业研究,特别是中小企业成长领域。李新春(2002)研究了集群企业 网络化成长中的资源获取与创造过程问题;蔡宁等(2002)分析了集群企业间的协作竞争关 系以及协作行为与竞争优势的关联机理;毛蕴诗、周燕(2002)、卢伟航(2004)以硅谷机 制为考察对象,深入分析了地方网络对企业高速成长的影响。林润辉(2004)将网络与企业 成长相结合,较系统地剖析了基于网络的资源整合与企业高成长之间的关系。徐金发等 (2001)、谢洪明、蓝海林(2003)等对影响集群企业构建网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这些不 同学科、不同理论视角的研究强调了网络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丰富了集群企业成长理论,并 已产生了较明显的实践指导作用。 但从整体上看,国内现有研究很少系统地从网络视角研究集群企业持续成长问题,极少 关注集群企业的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的镶嵌互动及其与成长阶段之间的动态匹配关系,集群 企业成长机制研究与国际研究进展有着较大差距,目前至少以下几个方面还需加强:第一, 在理论层次上企业成长研究仍停留在分析内部成长机制和并购成长机制层面上,企业网络化 成长机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集群企业的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的镶嵌互动、不同镶嵌互动特 征与成长阶段之间的动态匹配关系、以及构建网络的关键成功因素研究还属空白;第二,在 研究方法上大多以规范性方法为主,采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网络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 的实证研究很少;第三,在实践层次上大多限于在静态层面上论述集群企业的竞争优势状 况,还很少从网络特征演变视角研究集群企业持续成长问题,还无法从企业及其网络层面为 促进我国集群企业持续成长提供针对强的对策建议。6主要参考文献[1]Bathelt, H., Malmberg, A. and Maskell, P., 2002: “Clusters and Knowledge: Local Buzz, Global Pipelines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Danish Research Unit for Industrial Dynamics (DRUID) Working Papers 02-12 [2]Churchill, C., and Lewis, V. L. (1983). The five stages of small business growth.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1(3), 30-50. [3]Davidsson, P. and Delmar F. (1997). High-growth Firms: Characteristics, Job Contribution and Method Observ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RENT XI Conference, Mannheim, Germany, Nov. 27-28. [4]Granovetter, M.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481-510. [5]Lorenzoni, G., and A. Lipparini. 1999,The Leveraging of Inter-Firm Relationships as a Distinctive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 A Longitudinal Stud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317–38. [6]Oinas. (2000) .Localisation VS. Globalisation revisited: knowledge creation in local worlds of prod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2000 residential conference of the IGU commission on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ial Space. Dong guan, China, Auguest 8-11 [7]Penrose, E. (1959).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Porter, M. (1998).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ember-December): 77-90. [9]Maryann P. Feldman. And Johanna Francis.2001,Entrepreneurs and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paper for the conference on Complexity and Industrial Clusters - Dynamics, Models, National Cases. [10] Ritter, T. (2000), 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Interconnectedness of Relationship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9: 317-326. [11]薛求知、任胜钢:《论跨国公司与集群区域的互动关系》,《学术月刊》,2003年第5 期。 [12]郭劲光、高静美:《网络、资源与竞争优势:一个企业社会学视角下的观点》,《中国工业 经济》,2003年第3期. [13]李新春:《企业集群化成长的资源能力获取与创造》,《学术研究》,2002年第7期. [14]林润辉:《网络组织与企业高成长》,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毛蕴诗、周燕.《硅谷机制与企业高速成长——再论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管理世 界》,2002年第6期. [1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黄建康:《经济全球化与本地化中的中国高新区竞争力培育战略——基于企业集群视角的 分析》,《中国经济问题》,2004年第4期。 [18]张玉利:《企业家型企业的创业与快速成长》,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7项目的预期目标本课题融合企业成长、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等领域的最新理论,通过对集群企业、地方 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科研院校等网络成员的系统调研,运用网络分析等方法, 探究全球化背景下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网络机制,揭示集群企业的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的镶 嵌互动以及不同镶嵌互动特征与成长阶段之间的动态匹配机制,识别影响集群企业地方网络 与全球网络高效互动的关键成功因素,为制定有关集群企业持续成长和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理 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项目的具体内容按照所述研究的基本目标,本课题将以如下基本思路进行研究(图 1): 全球网络特征●结构维度 ●关系维度关键成功因素●企业层面(战 略、信任等) ●企业家层面 (年龄、职业、 风险等) ●政府层面(开 放、区域创新、 融资支持等)镶嵌互动特征●结构维度(位 置、规模、密度 等) ●关系维(类 型、强度、久 度、方向等)网络资源●资源数量 (丰裕度、 易获性等) ●资源品质 (异质性、 新颖性等)集群企业成长阶段●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成长阶段划分地方网络特征●结构维度 ●关系维度图1研究的基本思路按照上述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本课题将对如下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研究: (1)国内外集群企业成长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跟踪 现有企业成长研究主要关注内部成长和并购成长机制,对适应于当今复杂多变商业环境 的网络化成长机制很少关注。本研究将对国内外有关企业成长、网络组织、产业集群领域的 文献进行研究,探寻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理论基础,归纳总结集群企业成长的国际经验,重 点掌握集群企业成长地方网络机制的理论基础。8(2)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之间镶嵌互动的理论与测度模型构建 在综述新社会经济学和网络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引入网络特征分析模型,分析集群企业 的地方网络和全球网络的特征,分析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相互镶嵌互动的原因、特征与影 响,构建测度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之间镶嵌互动特征的测度模型。 (3)网络镶嵌互动特征与集群企业成长阶段的动态匹配理论模型构建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判定集群企业的成长阶段,借助“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的镶嵌互 动特征-网络资源-集群企业成长阶段”理论分析框架,从“结构-关系”两个维度分析不 同的网络镶嵌互动特征影响集群企业成长的途径、方式与结果,构建网络镶嵌互动特征与集 群企业成长阶段之间的动态匹配理论模型。 (4)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高效镶嵌互动的三层面关键成功因素识别 以网络能力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访谈,从企业、企业家、政府三个层面识 别出保障集群企业构建高效的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镶嵌互动特征的主要因素,识别出影响不 同特征网络镶嵌互动的成功因素,构建起不同类型网络镶嵌互动的成功因素体系。 (5)全球化下浙江省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网络机制实证分析 根据文献综述和实地考察情况,对浙江台州缝纫机和汽车摩托车、柳市低压电器产业、 海宁皮革产业和慈溪家电这五个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服 务机构、科研院校等网络成员进行调查和跟踪,根据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运用网络分析方 法判定地方网络特征,运用 SPSS 10.0 统计软件的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计 量判定集群企业成长的成长阶段,实证分析与集群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相匹配的网络镶嵌互动 特征,识别影响网络镶嵌互动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 (6)全球化下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网络机制与关键成功因素完善研究 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国内外的宏观经济、政治、技术、制度环境因素,总结 出集群企业的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之间镶嵌互动的规律、以及不同镶嵌互动特征对集群企业 持续成长的不同影响,揭示与集群企业成长阶段动态匹配的网络镶嵌互动特征,识别保障网 络高效镶嵌互动的关键成功因素,从企业、企业家、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促使集群企业持续成 长的对策建议。9项目的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 ①探寻全球化背景下集群企业的网络镶嵌互动与成长阶段之间的动态匹配机制 虽然现有研究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缺乏系统研究,很少研究企业的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 之间的镶嵌互动关系,也很少将网络镶嵌互动与集群企业成长阶段动态结合起来研究,两 者之间的内在匹配关系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本课题认为,不同的网络镶嵌互动特征对集群 企业成长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特定的网络镶嵌互动特征蕴含着特定数量和品质的资 源,可以为特定成长阶段的集群企业提供资源支持,但无法为集群企业的其他成长阶段提 供持续性支持。因此,网络镶嵌互动与集群企业成长阶段之间存在着动态匹配关系。对上 述动态匹配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入剖析集群企业的网络化成长机制,将创新和丰富 企业成长机制理论。 ②积累和丰富我国集群企业成长实证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和方法 目前我国集群企业成长领域的研究以规范定性研究为主,但国际上以实证研究为主,影 响了该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和进步。本课题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浙江台州缝纫机和汽 车摩托车、柳市低压电器、海宁皮革和慈溪家电这五个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进行动态跟踪和 案例研究,通过对集群企业、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科研院校、中介服务机构等网络成员 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积累和丰富集群企业成长方面的详实资料,并引入和运用网络分 析新方法,为我国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奠定资料和方法基础。 (2)实践意义 ①推进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随着全球化竞争和网络化创新,我国制造业面临着规模扩张、组织创新、布局调整和技 术升级的机遇与挑战,这要求广大企业必须依据“新竞争”的理念调整自身在新的分工体 系中的角色和地位,创新所处的网络系统。本课题探寻与集群企业持续成长各阶段相匹配 的网络镶嵌互动特征,有助于从网络视角提出发展区域经济的新思路,有助于推进我国成 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②实现我国集群企业持续成长 我国集群企业已经通过构建有效的地方网络实现了初步成长,现正进入新的成长阶段。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个案研究,运用网络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可以识别出 与集群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相匹配的网络镶嵌互动特征及其关键成功因素,可以为集群企业创 新地方网络和实现持续成长提供了经验参考。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目前国内外主要关注企业内部成长机制和并购成长机制,对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 研究较少,本课题将通过构建“网络镶嵌互动特征-网络资源-集群企业成长阶段”理论 分析框架,探究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的内涵与特点。10(2)现有研究大多从集群竞争优势视角探寻集群企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很少关注地方 网络对集群企业成长的深刻影响,本课题将借助网络特征分析模型,从“结构-关系”两 个维度剖析地方网络与网络的镶嵌互动影响集群企业成长的方式、途径和结果。 (3)现有研究尚未将网络镶嵌互动与集群企业成长阶段结合起来研究,本研究需要运 用网络分析方法判定网络镶嵌互动的特征及其演变,还需要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界定集群 企业的成长阶段,才能构建网络镶嵌互动与集群企业成长阶段之间的动态匹配理论模型。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提出并深入揭示集群企业的网络化成长机制,突破和丰富了企业成长机制理论 传统企业成长研究主要关注内部成长机制和并购成长机制,对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甚少 研究。本研究构建“网络镶嵌互动特征-网络资源-集群企业成长阶段”理论分析框架,借 助网络特征分析模型,从“结构-关系”两个维度探究网络镶嵌互动对集群企业成长的影 响,可以剖析出集群企业的网络化成长机制特点,将丰富现有的企业成长机制理论。 (2)创新性地提出了网络镶嵌互动特征与集群企业成长阶段动态匹配的理论模型,丰 富了企业成长阶段决定因素理论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集群企业成长决定因素领域,对集群企业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及其影 响因素关注不足。本课题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企业成长决定因素理论相结合,认为集群企 业成长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网络镶嵌互动特征相支持,即网络镶嵌互动与集群企业成长阶段 之间存在着动态匹配关系。这种研究从地方网络视角揭示了集群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决定因 素,丰富了企业成长阶段决定因素理论。 (3)采用网络分析、案例研究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创新国内相关研究的分 析方法 国内现有企业成长研究普遍采用规范性方法,较少采用统计分析的实证方法。本课题将 对浙江省五个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相关集群企业、地方政府等网络成员进行深入访谈和问卷 调查,选取 5 家典型性集群企业进行案例研究,以此积累第一手调研资料,并运用网络分 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11拟采取的技术路线按照上述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研究拟采用的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文献研究 企业成长、产业集群、 社会网络等理论实地访谈 了解国内外集群企业 持续成长实况规范分析 1. 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之间镶嵌互动的理论与测度模型 2. 网络镶嵌互动与集群企业成长阶段动态匹配的理论模型与假设企业案例 5 家集群 企业成长 及其地方 网络特征 个案剖析问卷调查 有关集群 企业地方 网络成员 的 500 份 问卷调查实证分析 以浙江省五个区域特色产业的集群企业为实证分析对象进行统计描述和假设检验系统分析 全球化下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网络镶嵌互动机制与关键成功因素图 2 研究的技术路线1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本课题拟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访谈、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网络分析、统计分析和系 统分析等方法。 (1)文献研究。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跟踪了解我国区域特色产业及其集群企业 成长的基本情况,掌握国内外关于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集群企业成长、网络组织、社会网 络等理论的最新前沿动态,通过理论分析构建集群企业的网络镶嵌互动与成长阶段之间的动 态匹配模型,提出理论模型和假设。 (2)问卷调查。在对分属于浙江台州缝纫机等五个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中的 3 典型企 业、地方政府等地方网络成员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访谈,设计出调查问卷并进行试调查的基础 上,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集群企业的地方网络成员完成 500 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选择重 点考虑集群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获取研究与集群企业成长不同阶段匹配的地方网络和全球 网络特征及其成功因素的第一手资料。 (3)网络分析。以网络特征分析模型为基础,采用网络分析(ANP)新方法,从“结 构-关系”两个维度出发,剖析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之间镶嵌互动的结构位置、密度、规 模和关系类型、强度、久度、方向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集群企业成长的现实影响情 况,识别出有助于集群企业成长的网络镶嵌互动特征。 (4)统计分析。利用 SPSS10.0 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判定 集群企业的成长阶段,采取配对样本均值检验分析、因素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 识别出与集群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相匹配的网络镶嵌互动特征及其关键成功因素。 (5)系统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集群企业持续 成长中网络镶嵌互动特征演进及其关键成功因素进行系统归纳,提炼出网络镶嵌互动特征作 用集群企业成长的一般机制以及集群企业的网络镶嵌互动与成长阶段动态匹配的一般规律,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3研究工作的总体计划阶段一:文献研究阶段(2006.7—2006.10) (1) (2) (3) 查阅国内外相关企业成长、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研究文献; 总结介绍国际经验,跟踪我国集群企业成长的最新发展动向和相关理论 前沿; 初步设计出调查问卷。阶段二:实地调研阶段(2006.11—2007.1) (1) (2) (3) (4) 确定抽样方法,选择处于集群企业地方网络中的企业、政府部门、金融 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科研院校作为调查对象; 试调查,修改完善调查问卷; 完成对五个集群的典型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科 研院校的深度访谈; 完成对 500 份问卷调查,并将调查数据录入电脑。阶段三:数据处理与专题报告撰写阶段(2007.2—2007.3) (1) (2) (3) 完成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 完成 5 家集群企业的案例研究工作,撰写案例研究报告; 撰写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理论分析框架构建、集群企业的地方网络与全 球网络镶嵌互动机制、集群企业的网络镶嵌互动与成长阶段动态匹配理 论模型、构建高效网络镶嵌互动特征的关键成功因素研究等 4 个专题报 告和相关论文。阶段四:补充调查与系统研究阶段(2007.4—2007.5) (1) (2) (3) 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 参加有关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系统综合研究,完成课题结题报告。预期研究成果(1) (2) 现》 研究报告:《全球化背景下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网络机制研究》 学术论文:《成长型集群企业的地方网络特征与能力要素匹配》 《全球化下浙江省集群企业持续成长机制:网络观点与调查发14研究工作的目前进展情况(1)公开发表相关论文 10 多篇。课题申请人邬爱其主要从事企业成长、产业集群等 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已经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科研管理》、《中国农村经 济》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 30 多篇,其中 6 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全文转 载。2004 年受邀在《外国经济与管理》杂志发表企业成长主题的系列专题论文 5 篇,2 篇被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2)主持和参与完成相关课题 5 项。课题申请人邬爱其正在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 题,主持完成了“浙江省企业集群化成长模式演进与成功因素实证研究”等浙江省省哲学 社科规划课题 2 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产业演进中民营企业持续成长的因素和 机制研究”、浙江省哲学社科重大招标课题“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研 究”和省哲学社科一般规划课题各 1 项,具有较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在该领域已经积累了良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在本项目中负责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和综合研 究。本课题更注重全球化下集群企业的网络镶嵌互动特征与成长阶段之间的动态匹配机 制,是对已完成课题的拓展和深化。 (3)博士论文研究期间积累了大量实证调查资料和完成了相关的文献综述。 课题申请人邬爱其的博士学位论文为《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研究》,在学位论文 研究过程中完成了相关文献综述,积累了大量的实证调查资料,本课题是对博士学位论文 的深化和拓展。①课题负责人现已经完成三个相关文献综述:“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2002 年 11 月,4.3 万字)、“企业成长研究综述:理论与方法”(2003 年 5 月,3.7 万 字)、“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研究综述”(2004 年 3 月,4.5 万字)。这为本课题的实证分 析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②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调研情况。2002 年 5 月至 2004 年 5 月间, 在相关课题研究过程中完成了对浙江、广东两省的家电、皮革服装等多个区域特色产业集 群的实地调研,了解集群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等,获取了本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 料,可以为本课题的深入调研奠定基础。③集群企业成长调研情况。2002 年 12 月至 2004 年 10 月间,先后 3 次对浙江和广东两省的科龙、TCL、正泰、德力西、方太、卡森等集群 企业进行了实地访谈,共完成有效调查问卷 921 份,其中,浙江省慈溪家电、海宁皮革、 柳市低压电器三个产业 470 份(2002 年 12 月至 2003 年 7 月)、浙江省台州汽车、摩托 车、缝纫机、海宁皮革三个产业 331 份(2004 年 3 月至 5 月)、广东家电和电子产业 120 份(2004 年 10 月),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本研究的顺利开展。④社会联系较广泛 和紧密。课题申请人邬爱其与正泰、德力西、方太、卡森、蒙努、宝石等企业以及杭州、 台州、温州、海宁、慈溪、顺德、惠州、东莞的地方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 助于本课题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15项目科研人员简况邬爱其:2005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企业成长、产业集 群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已经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科研管理》、《中国农村 经济》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 30 多篇,其中 6 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全文转 载,主持完成了浙江省社科基金课题 2 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浙江省哲学社科 重大招标课题和一般规划课题各 1 项。在本项目中负责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和综合研究。 田传浩:2003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目前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讲 师,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CRPE)研究成员,研究方向为民营企业管理。在本项目 中负责方案设计和专题报告撰写。 施杰:1999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获硕士学位,目前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讲 师、在职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集群企业成长。在本项目中负责组织协调实地调研和专 题研究。 疏礼兵:2002 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获硕士学位,目前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 生,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与企业成长理论,在本项目中负责实地调研和专题研究。 窦军生:2003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学士学位,目前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 生,研究方向为家族企业成长理论,在本项目中负责实地调研和专题研究。 他们目前也是浙江大学企业成长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方向集中在企业成长理论 和产业集群理论与政策,分别参加过一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和省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及多项 横向课题研究工作。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1)浙江省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资料室拥有丰富的国内外图 书资料和最新的学术期刊,仅浙江大学图书馆藏书量就达 574 万册,课题组成员可以充分加 以利用,从而保证本项目收集文献资料的需要。 (2)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建有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课题组成员都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 国际互联网迅速跟踪国内外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3)浙江大学企业成长研究中心已经积累了许多企业成长领域的文献资料和调研数 据,中心与政府、企业建立了良好关系,有助于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4)浙江大学浓郁的科研氛围、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科研条件也将可以确保本课 题的顺利进行。16申请资助等级与金额二 等,人民币 20000 元使用资助金的计划及用途(单位:万元)科 目 申请经费 0.20 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 调查资料录入和处理 0.1;网站跟 踪上网费 0.1 (2)能源/动力费 (3)会议费/差旅费 (4)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 0.10 1.20 0.60 按规定计提 实地调查 12 人次×5 天×200 元 资料费 0.2;参加国内相关学术会 议 0.2;成果印刷与发表费 0.2 合 计 2.00(1)测试/计算/分析费17推荐人意见(请对项目的意义、具体内容、创新点、主要特色和取得预期成果 的可能性,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及研究能力等进行评议):邬爱其设计的申请项目重点研究全球化下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网络机制,在理论上具有 创新性,是对以企业内生成长和并购成长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成长理论的拓展。课题突出地方 网络与全球网络之间的镶嵌互动特征及其演变对集群企业持续成长产生的多重作用,在实践 上切中目前我国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预期成果对创新集群企业发展 模式、提高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加快我国先进制造基地建设具有应用前景。 邬爱其博士不仅具有优秀的科学洞察、逻辑思维和理论概括能力,而且十分注重深入实 际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到浙江和广东等地的 100 多家企业进行过调研。近几年来,邬爱其在 企业成长理论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科学研究,主持完成了浙江省社科基金课题两项,作为主要 成员参加了我主持的两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和一项浙江省重大招标课题,已经发表一批重要 的学术论文,积累了扎实的研究基础。同时,他还具有很好的沟通和团队协调能力,与一批 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建立了密切关系,在我的学术团队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已经成为重 点培养的优秀青年学术人才。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本课题立意先进、内容充实、方法科学、 技术路线可行,完全有可能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因此,我相信邬爱其完全有能力主持完成 本课题研究任务,强烈建议立项资助。推荐人姓名: 贾生华职称: 教授专业: 企业管理推荐人单位: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签字或盖章: 年 月 日注:填写推荐人姓名时,请正楷书写18推荐人意见(请对项目的意义、具体内容、创新点、主要特色和取得预期成果 的可能性,申请人的学术水平及研究能力等进行评议):产业集群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呈现网络化发展趋势,集群企业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 等联结成地方网络,促进了集群内部竞争与合作,但同时也表现出网络锁定效应,阻碍全球 化下集群企业的持续成长。因此,本项目设计试图从地方网络与全球网络的镶嵌互动关系层 面出发,研究全球化背景下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网络机制,选题具有理论创新性和重要的现 实价值。 课题申请人邬爱其具有管理学和经济学研究背景,致力于企业成长和产业集群理论研 究,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多项企业成长主题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 30 余篇,取得了不少有创新性的成果,尤其在企业成长研究领域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申请 人在之前的项目研究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科研组织协调能力和实地调研能力,并积累了 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本课题研究是其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深化和拓展,这些都为本课题研究 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课题组成员研究方向基本一致,知识结构合理,理论研究和数理分析 能力较强,有合作基础。本课题研究构思明晰,技术路线可行,研究方法科学。申请人完全 有能力带领课题组按要求完成本课题研究。 鉴此,我很愿意推荐该课题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推荐人姓名: 魏江职称: 教授专业:企业管理推荐人单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签字或盖章: 年注:填写推荐人姓名时,请正楷书写月日19申请者所在单位(学校,研究院、所)审核意见(本表前列各项内容填写是否 属实,对推荐人的评议有无补充说明,预计在站期间项目能否完成或取得何种 阶段成果以及申请者思想政治状况如何等):课题申请人邬爱其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积极学习和实践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与政 策,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公开发表 学术论文 30 余篇,特别在企业成长和产业集群领域取得了不少创新性成果,并在前期研究 中积累了与本项目相关的大量实地调研数据和文献研究资料,为本项目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 础。本表所填各项内容属实,推荐人评价客观公正,学院能够为本项目研究提供充分的科研 条件,能够对项目进展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课题申请人按时、高质量的完成项目研究任务。负责人(签章):单位(盖章): 年 月 日评定结果: 经专家评审,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决定: 予以 等资助,金额为:人民币 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盖章) 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制(1996 年 11 月)20月日附 页说 明为促进博士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宣传博士后的科技成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将对申请基金资 助的应用研究项目进行收集整理,对获得资助的项目进行汇编,并通过各种渠道推荐给有关企业。从 今年开始,请申请基金资助的博士后,在填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申请表》的同时,附加一 页申请项目的简介。附加页的具体要求为: 1、内容包括博士后姓名、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简介(如有不愿公开的内容,书写时请回避, 字数不超过 450 字),如果是应用项目,请注明是否愿意通过我们推荐给企业。与《中国博士后科学 基金资助金申请书》同时报送。 2、用 B5 纸打印,添加到申请表的最后,并请各设站单位以 WORD 格式汇总,与软盘统一报送到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申请项目的简介 申请人:邬爱其 单位:浙江大学项目名称:全球化背景下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网络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集群企业采取着网络化成长机制。在全球化背景下,集群企业的地方网络逐渐嵌入 全球网络,从全球网络中获取在地方网络中无法得到的资源,企业成长受到全球网络的 深刻影响。因此,集群企业需要在全球化下创新和优化地方网络特征,实现地方网络与 全球网络的高效镶嵌互动,以支持企业实现持续成长。社会网络理论和网络特征分析模 型则为分析不同网络镶嵌互动特征对集群企业成长的不同影响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本课题对浙江省台州缝纫机和汽车摩托车、柳市低压电器、海宁皮革和慈溪家电五 个区域特色产业的集群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依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判定集群企业的不同 成长阶段,借鉴网络特征分析模型剖析不同网络镶嵌互动特征所蕴含的资源数量和品 质,通过“网络镶嵌互动特征-网络资源-集群企业成长阶段”分析框架揭示集群企业 的网络镶嵌互动与成长阶段之间的动态匹配关系,从企业、企业家、政府三个层面识别 影响集群企业实现网络高效镶嵌互动的关键成功因素。21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