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历史的意义和社会价值

  高一学生在进校前,因为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被边缘化,使大多数学生没有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讲清“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历史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科具有不可代替的社会价值,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动机和兴趣。   历史学科,在我们初中三年的学习中基本上都被边缘化了,副科是它的代名词。中考中历史为开卷考试,分数的高低按A,B,C,D四个等次划分,其中D等为不合格,因此学生在初中三年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不以为然。有很多学校因历史教师师资配备不足,常以其他科目的老师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更有部分学校为抓中考成绩,干脆把历史课时间安排为所谓的主课教学,因而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肤浅,给上高中的学生学习历史增加很多困难。比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科书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深度、广度、难度在初中的基础上增大了,使学生在时间上混乱、空间上凌乱,从而打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尤其是我们非示范性学校的普通高中学生,更是增加了不少教育教学困难。纵然困难重重,也必须突破瓶颈,顺应历史学科的潮流,为自己的教学找到方向、找到出路。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何为兴趣?我个人理解为人们的需要和喜好。作为一名高中一线的历史教师,如何让学生需要和喜好它呢?本文就从学习历史的意义和学习历史的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出发,探讨这个问题。   一、学习历史学科的意义   对于非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来讲,学生中考分数低,除去五十分的中考体育分数,学生的基础可想而知;与之相同步的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都较差,认识不到位。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面对踏进我校的高一新生,第一堂历史课有必要给他们讲清学习历史学科的意义,使学生从本身来讲体会学习历史的意义,从心灵深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那么,学习历史学科,究竟有何意义呢?   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为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并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历史史实、历史现象、参加考试,应从得失、兴替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指导人们现实的活动。   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是历史的延伸。现实生活和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便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简单说来,后辈既不可能离开先辈留下来的历史遗产而在一片空白的土地上开始生活和创造,先辈也不可能不给后辈留下一定的遗产以供后辈生存和发展的“启动基金”。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正是由于人们普遍需要“史鉴”和“史师”,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人类才需要学习历史。   追寻 “史鉴”和“史师”,决定了历史学科具有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   二、学习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   (1)“以史为鉴”用唯物史观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指导人们现实的社会实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既包括国家的兴衰存亡,也包括个人成败得失。比如,我们当今中国学习前苏联改革成败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中国梦”。同样,我们学习名人传记、了解个人得失,也是为了指导个人现实实践。   (2)温故而知新,传承文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承古今中外文化的精髓,是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风向标。   (3)继往开来,陶冶和升华人类精神品质。在数千年来的中国历史长河中,虽从未断裂历史轨迹,但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却出现过无数次。每当生死存亡关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激起无数仁人志士继往开来的壮志豪情。面对着它,文天祥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毛泽东振臂高呼:“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历史,好比知识上的宝库,它储存着人类的一切知识成果,是促进人类智慧发展永不枯竭的源泉。   正因为学习历史的意义和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社会价值,人类永远需要学习历史。作为高中学生,是将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国家之栋梁,更应学习好历史,为实现“中国梦”指明方向。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