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总结

中国文化概论

1.广义文化: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2.狭义文化: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3.文化的四层结构:(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四)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

4.宗法制:所谓宗法,即宗族之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明确亲疏、尊卑的一种等级制度。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宗法制度: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 5.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广义的“长子”是指排行最长的子女,换言之长女也可能包括在内,狭义的则只包括儿子,女儿的继承顺序较儿子后,甚至没有继承权。一些母系社会中则是由长女拥有优先继承权。

6.封邦建国制:简称封建,即今人所说的分封制。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7、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

8、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9、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些是古代必考的内容;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教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10.今文经:所谓“今文经”即朝廷为了便于经学流播,下令收集流散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著作,写定文本,作为传述的依据。由于这些经书系用当时流行的文字记录整理,遂有“今文经”之称。

11.古文经:所谓“古文经”即鲁共王刘余、北平侯张苍、河间献王刘德等人通过种种途径所发现的儒家经书,这些经书系用古籀文写成,故称“古文经”。

12.玄学: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在魏晋南北朝时发展出来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气候土壤:黄河中下游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由土质疏松的冲积平原,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中国农业区面积产量的领先使其成为东亚地区的中心,也是文明程度最高、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例如农业民族重农和安土重迁的观念,北方游牧民族易迁徙和战斗,海滨人民以海洋为生的生活方式。

3)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近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精美文物,就具有与中国同时期的器物不同的特点,很可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

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国西北西南固然高原戈壁众多,也存在多处通道,例如在公元前就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很多人类早期无法跨越的障碍,后来大多成了坦途;

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例如唐朝以前中国与西方的联系主要依靠陆地,内陆的长安和洛阳比大多数沿海地区更开放。 总而言之,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导致人们的思想中有保守的一面。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

原因:1)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

2)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

3)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

三、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有四:

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

二是封国制度不断;

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四是家国同构。

四、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有四:

1)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2)经济基础稳固,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维护了专制者的统治;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以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百官共同决策的机制逐步被皇帝独 断所取代;

4)对人身控制严密。

五、试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三:

一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二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

三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六、玄学对魏晋文化思深潮的影响:

一是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世实物而直接诉诸本体,因此使魏晋学术富于谈玄析理。

二是玄学与美学联系在一起,成为魏晋美学的精魂,促成了重神理而遗形骸、重自然而轻雕饰的美学观念;

三是玄学的现实意蕴对魏晋人的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上的建构。

七、元代有了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表现在:

一是对欧亚大陆的征服,使中国西部和北部边界实际上处于开放状态,形成了回回民族; 二是元代中西交通的开辟,为基督教入华创造了有利的气候和土壤;

三是亚欧大陆的沟通,为东西方旅行家远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马可波罗及其《马可.波罗游记》

八、明清两代进入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总结时期

1)、在图书典籍方面,明清统治者调动巨大的人力物力。《永乐大典》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四库全书》则是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大型图书的编纂,是古典文化成熟的征象,也包含着文化大总结的意蕴。

2)、在古典科技方面,明清之交出现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此外,地理和地质学杰作《徐霞客游记》。

3)、在学术文化方面,清代 乾、嘉时期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献展开了空前规模的整理与考据。

九、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

1)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学术下移,形成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四夷”的转变。因而形成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争辨成为可能。儒学就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

2)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士阶层迅速崛起。士阶层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生活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从此形成。在周代,统治者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士是处于最低层的统治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再加上诸侯争霸,渴求人才,养士之风大盛,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而儒学造就了大量的人才。

3)儒学的思想是仁政,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

4)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而儒学为统治阶级所用,为其打击其他学术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5)宫廷儒学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一步促进了儒学的崛起。儒学诞生于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年代,儒学与其他学说既对立又互补,相反相成,互相激荡,从而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由于儒学思想的精华,更是促进了后代多家思想的兴起,崛起一股股新的文学思潮。

十、试比较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有何不同

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李白的诗,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奔腾着昂扬的生命活力。昭陵古雕中雄伟健伟、神采飞扬的“八骏”透露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

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化样式无论是哲学、文学、艺术还是社会风气,都在不同程度上浸润着宋型文化的特有风貌。

十一、儒家思想概说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

“礼治”即是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德治”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人治”,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的道德发展和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十二、试述儒道思想的相异与相通之处

相异:

老子----偏重于对形而上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本体论和宇宙论;老子提出了"道"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并加以系统化的论证。以"道"为核心,老子展开了他的全部学说。特别是其中关于宇宙起源和本体的探讨,以及系统的认识论学说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更是具有"独创性"的"哲学"思想--这里指的不是广义的哲学。毫无疑问,老子的道论开创了中国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传统,"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无可争议的最高范畴,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范畴出于老子的最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完全可以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开创者。

孔子----偏重于对人与人的关系的思考,由此建立了伦理学。孔子则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开创者。孔子提出了"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为人类的道德生活确立了最基本的原则,力图以仁爱的精神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并由此入手来解救社会危机。孔子以"仁"为核心范畴,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规范,建立了完整的伦理道德学说。孔子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的另一主要差异,在于价值观念的不同:

大体来说,老子开创的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顺应自然。提出了自然主义的原则,力图用回归自然的方法来避免、克服和矫治。

孔子开创的儒家的价值观,以人文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积极进取,投身社会事业,他们主张以天下为己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奋斗目标。

相通:

1)都具有很强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只是老、庄较多地以批评者的面目出现而有别于孔、孟而已。孔、孟在积极进取追求事功的人生道路上也常怀有超然通达的心态;

2)老子和孔子一样怀有治国安邦的抱负;

3)儒家道家都有忧患意识。儒家式的忧患意识更多的是关注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道家式的忧患意识则是对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老、庄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在于他们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敏锐地看到了文明发展的负面作用,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对策,那就是用自然主义来矫正和补救人类行为的偏差和失误。老、庄这种基于自然主义价值观的忧患意识是站在全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高度上来思考问题;

4)儒道互补,其理论成就主要表现于道家的黄老之学。

十三、试论科举制的功过

正面影响:

1)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

2)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负面影响:

1)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

2)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十四、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1)中国古代化学与道教的关系:道教的最终目标是长生久视、得道成仙,于是教徒们就采用服食丹药的方法来修行,为了制作丹药,道教徒们写了很多书,做了很多炼丹实验,正是这些炼丹理论和实践,翻开了中国古代化学史重要的一页。

(2)道教与中国古代医学、药物学的关系:道教炼丹家往往兼攻医学和药物学,对于药方的制作方法、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都有书详细记载,对于今天的药物学和中医治疗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还有内丹对气功的影响。

(3)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六朝的许多怪志小说就是为道教而作,有些作品思想内容与道教关系十分密切。诗歌中也有许多表现神仙、道情的作品,且信道虔诚,颇具仙风道骨。

(4)对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泛。如对城隍、土地、灶君的崇拜和祭祀,几乎遍

及全国各个地区,春节习俗中的桃符、灶马、门神等都是出自道教。

十五、 佛教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

① 寺院、僧徒、出家,改变了中国当时固有的社会结构,冲击着固有的伦理观念,促发着新的生活信念和生存方式。

② 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文化的方方面面。A.敦煌石窟、寺庙建筑中的雕塑等都是艺术中的新景象。B.佛教绘像影响了中国文人画。C.佛理影响诗歌的内容,促使新文学体裁产生。D.佛经的翻译促进人们对汉语声调的认识,佛经的流传刺激着印刷业的新变。E.佛教节日影响着民间的经济贸易。

③ 佛教哲学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深入而持久。

④ 佛教的传入,深化了中国固有的文化。

十六、试述你对“周虽旧邦,其命唯新”的理解

大意是说: 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语,蕴涵丰富的哲理,引起古代先哲的高度重视。简化为“旧邦新命”,(《康有为“公车上书”书后》)认为“这四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足以当之。由三千年前“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语引申、发展而来的“刚健日新”的思想,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思想源泉。

十七、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关系的变动、私学的兴起和士的解放,自春秋后期开始,社会上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对自然界、对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著书立说,开门收徒,游说宣传,互相辩驳,因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周政权衰落及诸侯国的强盛,富有学识的人流落民间传播知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

(2)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统治者四处网罗人才,文士们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

.A百家争鸣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空前繁荣和极为活跃的一次盛会,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

B对中国文化:是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决 定其发展方向。开辟了多元文化的先河。可以说,百家争鸣的精华部分的组合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泉。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中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

C百家争鸣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提供了各种治国思想 (举例)秦朝所采用的治国思想是法家的思想,

汉朝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后各朝都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

(总结)百家争鸣的影响一直贯穿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虽然自汉开始,儒家正统。 此后历代都以儒为主流。但是,百家争鸣的思想依然存在,只不过是融合进儒家的思想当中去了。儒家思想随着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不断完善自身的特点。为了符合统治者的治国需要,儒家思想必须不断的补充新的内容,而这些部分绝大多是从百家争鸣的精华中取得。

可以说,儒家的思想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浓缩。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