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INDUSTRIAL ECONOMY

珠三角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 罗睿 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统计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09) 08-168-01

肋”,珠三角的经济以外向型为主,加工补偿贸易是产业发

展的重要形式之一。然而,近年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持续走低使得珠三角各相关企业受到了了对外产品销路不畅和对内成本价格不断上涨、国内轻工业品市场由买方转为卖方的双重压力。有些企业因此陷入了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境地。而新型的产业如IT 行业并没有相应地发展到足以弥补这种缺陷的水平,这就对珠三角产业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此外,珠三角的高等教育对于产业发展而言显得相对滞后。与长三角相比,各主要高等院校在工程类学科建设方面有较大的差距,高等职业教育远远无法满足当今各类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三、珠三角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要解决上述问题,保持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强劲走势,促进珠三角产业升级换代,我认为未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投资环境

在体制改革方面,政府首先应出台相应措施,为民营企业及“三资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解决导致民营企业生存艰难的来自体制的问题,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其次,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适度进入石化、汽车、电信、金融等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使殷实的民间资本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加快珠三角地区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的转移进程,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以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2]。

(三)扩大经济腹地,变出口创汇的经济增长模式为拉动内需的增长模式

在加快粤港澳一体化的步伐时,还应加强与“9+2”省区的合作,努力构建“泛珠三角”大经济圈。珠三角各主要高校应对工程类学科进行卓有成效的建设,同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型人才。加强产学研的互动,使高校成为向社会输送高技术人才以及创造性的idea 的基地。高校科研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是珠三角地区企业得以革新技术,从而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一个基本要素。

四、结论

在未来的数十年内,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可形成如下布局:香港凭借其发达的金融业及服务业继续扮演金融中心的角色;深圳、东莞、惠州通过科技自主创新,巩固和发展业已形成的全国最大的信息产业基地;广州以黄埔和南沙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石油、钢铁、汽车、造船等重工业;珠海、中山等珠江西岸的城市以人文景观为依托,发展旅游业。同时,逐步加强泛珠三角经济圈内各省市之间的经济交流,不仅为珠三角地区的产品打开内地的市场,也有助于内地各省市吸收来自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自身经济发展。以珠三角发展带动泛珠三角其它省市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也是保持珠三角强劲的发展走势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雨杏. 试论珠三角产业发展战略. 消费导刊.200.12:24-26. [2]喻卫斌. 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调整.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2-17.

摘 要 自从改革开放实施30年以来,珠三角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抓住机遇,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珠三角产业结构的问题日益凸显,产业升级压力加大。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以保持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强劲走势,进一步促进该区域的发展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珠三角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当前制约珠三角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因素,就未来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提一点建议,并对珠三角未来的产业布局作一点设想。

关键词 珠三角 产业发展 产业升级

一、珠三角产业发展的现状

截至2005年,珠三角的三大产业比重约为3:51:46。与1980年的26:45:29相比,珠三角的产业结构经历了

,第重大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降幅达23个百分点,

三产业显著上升,增幅达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也有所下降【1】。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

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广阔的经济腹地、以及国家新时期政策倾斜的优势的长三角迅速崛起。同时,珠三角产业原有的优势逐渐丧失,其发展正受到来自长三角的越来越大的挑战。

要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珠三角不仅要进一步发挥其地理优势及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内在的问题,改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的现状,实现产业升级。

二、珠三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大胆创新,体制转轨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都能较好地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珠三角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外国产业的转移,而在当前的珠三角地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比较滞后,旨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这些都增加了投资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而对国外产业向珠三角转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产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资金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缺乏

前文中提到,珠三角的产业发展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初及90年代初国际上的两次产业大转移,这对珠三角地区的三大产业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然而,珠三角两次承接的产业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资料显示,像电脑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珠三角主要还是承接了低附加值、生产劳动密集型部门。与这些产业相关的企业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配套不完善、环保意识和保障差等问题;国际上,随着新一轮IT 行业大转移的兴起,珠三角地区由于劳动者素质较低及成本高的原因,受到了来自如印度等新兴软件产业国家和地区的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另外,随着能源、土地、水电、劳动力等价格的上涨,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起来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正逐渐丧失原有的优势,产业发展空间不断萎缩。

(三)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对外贸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内需不足

内需不足,经济腹地狭小一直是珠三角产业发展的“软

168

8

珠三角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罗睿

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统计系中国商界

CHINA COMMERCE2009,""(8)0次

1. 陈雨杏 试论珠三角产业发展战略 2001

2. 喻卫斌 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调整[期刊论文]-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1)

1.期刊论文 李金生. 孙辉. 蒋瑛 四川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研究 -社科纵横2009,24(1)

"十一五"期间促进泛珠三角经济圈各省区间产业互动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下,各省间产业发展具有互助性,处于发达地区的珠三角应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加快产业转移,欠发达地区的四川应结合自身比较优势,主动地、有选择地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推进产业自主创新.

2.期刊论文 华婷 "民工荒"的经济学原因及其对珠三角产业发展的启示 -经济论坛2010,""(7)

本文从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角度分析劳动力供给发展的总趋势,结合现状探求"民工荒"的根源,并就"民工荒"对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影响提出建议和对策.

3.期刊论文 蔡兵. CAI Bing 珠三角汽车产业发展:动因、集群现状及存在问题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18(1)

基于市场需求、地方政府政策、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等多种动因的共同作用,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了集群分布基本特点.虽然珠三角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在国内汽车产业界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主要问题是本土汽车集团不强,自主开发能力较弱.今后一段时期,应当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下功夫.

4.学位论文 符少玲 珠三角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03

该文以珠三角为立足点,分析了珠三角信息产业的区域发展竞争态势,并借鉴国内外信息产业发展成功的经验,提出发展珠三角信息产业的合理对策. 文章首先科学表述了信息产业的定义,对珠三角信息产业发展进行了概述,然后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珠三角与其他区域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通过信息环境和经济环境两个角度上揭示了珠三角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得出珠三角地区在国际对比中所处的地位,以及珠三角在国内面临的威胁.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珠三角信息产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借鉴美国、印度和台湾信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指导珠三角信息产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5.学位论文 杨文鹏 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转型研究 2009

西蒙·库兹涅茨指出,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结构升级也将促进经济增长,两者互为因果,形成链式反应。产业转型是产业发展的必经路径。产业转型不仅表现为不同产业之间的结构转换,也表现为某一产业内部的转型升级。当产业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产业自身发展已不能适应内外环境时,则需要通过由产业升级转到产业转型,调整好产业与内外环境之间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鉴于此,本文针对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并以此提出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转型的基本思路。
  

电子信息产业是现阶段面临转型的产业中一个较具代表性的产业。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以粗放式经营,以低成本的规模优势的以量取胜进行快速扩张,而以出口为导向的电子信息产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发展后,遭遇外部因素和内部困境的严峻挑战。本文转型的内因和外因入手分析珠三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只有通过产业转型去突破目前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而要进行成功的产业转型需要以创新为导向进行,创新主要是从技术、市场、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同时进行以实现产业创新,通过以上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组织转型。最终实现产业转型。

6.期刊论文 郭彩霞 珠三角服装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科技信息2010,""(10)

本文介绍了我国珠三角地区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困境,并对该地区服装业走出困境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7.期刊论文 肖顺发 内环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选择 -特区实践与理论2009,""(6)

(简称)中,出现了"环珠三角地区"的概念,本文试图研究内环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选择问题,以供相关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8.期刊论文 福建省社科联课题组. Research Team 地区间产业发展相互关系问题研究——以广东与福建产业发展为例 -东南学术2008,""(1)

外向型经济特征,限制了广东向周边地区产业扩散的能力.福建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区,直接接受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吸引外来特别是来自台湾的投资.福建与广东在产业发展上存在一种竞争合作的关系.在竞争合作过程中,福建要逐步与广东建立起分工协作体系,构建两地统一市场,利用珠三角规模巨大的产业聚集所提供的完善产业链,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福建自身产业特色,在特定领域形成联合竞争优势.

9.学位论文 刘德平 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 2006

从全球竞争的角度看,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城市群。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空间单元,城市群必将成为21世纪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决定未来世界经济、政治的格局。建设一个强大的城市群,将成为赢得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后,我国超大型城市群,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地区等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区域与区域之间、区域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联系日益频繁和密切。虽然,城市群的内部结构与经济联系尚未达到完善的城市体系所具有的程度和水平,但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以及各产业间的联系正在逐步加强,逐步完善。

港澳和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为大珠江三角洲或大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最为发达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CEPA的实施、“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大珠三角地区将成为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但是与世界上前五大城市群相比,大珠三角城市群在能量和能级上都无法与之抗衡。这主要是因为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性非常高,而且这些产业大部分是后向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城市群内部相互竞争性强而互补性不够,这种产业布局与产业发展背离了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和客观要求,损害了地区间的产业合理分工,牺牲了区际比较利益。另外,由于受旧的思想观念、旧的体制和管理方式的束缚,一些地方各自为政,画地为牢,重复建设,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大珠江三角洲面临的不是一个镇、也不是一个市的问题,而是整个城市群整合与提升的问题。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明确每个城市的功能定位,对大珠三角城市群的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实现区域内的优势互补,才能进发出新的活力。为此,结合国内外关于城市群研究的理论、观点和成果,对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对于实现大珠三角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致力于研究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是对大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重点对城市群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大珠三角城市群产业空间协调路径,明确各城市功能定位,形成错位发展;二是建立城市群能级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弄清各个城市在城市群中扮演的角色,构建一个合理的城市群空间格局,力求为推动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提供建设性和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并对本文研究区域的选取作了说明。

第二章是论文的相关概念阐述部分,首先对城市群协调发展涉及到的城市、城市体系、城市带、城市圈等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并对城市群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即“城市群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在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的组织和协调下,由若干个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镇,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络和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群体亲和力和整体关联性的城镇网络群体。”然后,还重点研究了区域协调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城市主导产业的形成发展,城市产业发展与城市布局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城市产业发展与区域作用的过程往往在集聚过程中有扩散,扩散过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倾向因时因地而异,并随着一定的条件变化而变化;(2)在全球一体化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单靠自发演进确定城市分布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需要从区域的产业结构特色和水平来确定区域内各个城市的主导产业,确定城市的功能,进而确定区域的城市布局。(3)城市主导产业对城市布局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形成了产业的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和产业的专业化,促进了城市布局的发展;(4)城市布局是社会经济空间结构调整的集中体现,它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城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根据资源配置原则进行决策。投资应先投到关联效应大的产业中去,这样能产生出更多的对其它部门的“投资引致”,从而促进前向、后向关联部门的发展,而前向、后向部门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该产业自身的进一步扩张,使产业各部门都得到发展。

第四章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指标体系,通过引入PREE发展协调度模型,对大珠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估,得出结论是虽然近年来珠三角城市

群的协调发展己取得一定进步,但它的协调程度水平仍比较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进而分析了导致大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存在问题的四方面原因:一是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背景是由自下而上的模式驱动,各城市在职能定位方面基本相同,导致产业同构。二是各城市内部的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发生了冲突,在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导致区域生态系统安全性差。三是基础设施的市场化经营与区域内共享协调发生矛盾,跨地界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四是各城市各自追逐地区利益,强有力的区域发展协调机构尚未构建。

第五章着重分析了大珠三角城市群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压力,以期为大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布局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分析,认为在大珠三角城市群面临的众多发展机遇中,CEPA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珠港澳大桥建设对其影响最为重大而深远,重点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认为在CEPA框架下将出现大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合作的新趋向,即香港、深圳、广州将出现金融整合与分工趋势,逐渐形成大珠三角地区的金融分工合作体系;香港、深圳、广州、澳门将出现物流业的竟合格局,逐渐形成大珠三角地区物流枢纽体系;香港与珠三角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形成“高科技湾区”。珠港澳大桥建设将加速珠三角西岸发展,提升香港在大珠三角的地位,增强大珠三角区域竞争力,使大珠三角在整个区域经济竞争中发展成为辐射力更强大的城市群和经济圈。

第六章从各城市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城市间产业的差异性三方面对大珠三角产业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大珠三角重工业化程度比较低,主导产业较为雷同,优势不明显,但东西部城市群各城市产业互补性强,需要根据大珠三角的功能定位和各城市现有产业特征进行整合。进而提出了大珠三角产业整合的路径,即加快推进产业转移,打造战略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以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和发展大型龙头企业集团,提升城市群经济竞争力;注重教育和培训,尽快提升制造业人力资本价值;最后,着重分析了大珠三角东岸产业带和西岸产业集群产业协调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大珠三角各城市职能定位。

第七章根据前文对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分析,得出城市群区域经济整合是大珠三角城市群应该选择的发展路径。应促使珠三角各城市群以“大珠三角”为视野,审视自己的角色,着力构建双核心、双轴线、内外圈层协调发展的网状区域发展的城市群结构,并提出了“双核心优势互补,双轴线主次分明,内外圈层协调联动”的总体发展思路。构建了大珠三角城市群能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大珠三角各城市的能级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了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通过深入分析,提出了大珠三角城市群整合的战略措施:(1)打破区域界线,统一布局重大基础设施;(2)树立区域一城市整体发展观;(3)发挥市场主导力量;(4)建立区域协调机构,形成区域利益协调机制;(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6)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八章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结论及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10.期刊论文 牛保庄. 桂寿平 对珠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统计与决策2007,""(7)

一、珠三角高技术产业构成

据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公报,珠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规模庞大,年均增长30%,主导产业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其中产值居前5位的种类行业分别为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和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honggsj200908123.aspx

授权使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gdthxy),授权号:d0406c25-b77e-49ef-b862-9e3d00ce833f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9日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