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式扶贫人才为本

作者:吴岳

中国人事报 1997年10期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尽管有着“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等众多令人艳羡的美称,但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中,始终未能摆脱贫穷落后的困扰。全省127个县(市)中有73个属国家确定的贫困县。记者近日再访云南,发现它和从前大不一样了。尤其是省会昆明市,和过去相比,简直判若两地。谈起云南的巨变,当地干部坦言:云南的经济建设这几年确实发展很快,发展动因是多方面的,但加大人才资源开发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则是重要的一条。

  深度:选派科技县乡(镇)长走开发式扶贫路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区,25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解放后,这些兄弟民族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科教落后,人才匮乏的状况并未随之改变。因此,少数民族地区要脱贫,关键仍在人才。云南省委、省政府立足这一现实,提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施“人才兴滇”战略。

  选派科技副县、乡(镇)长是人事部门实施这一战略的具体办法之一。1988年省人事厅会同有关部门并报省委、省政府批准下发了《云南省科技副县长推荐及管理办法的若干规定》,增设科技副县长职位,并于1989年首先从省直机关,中央驻滇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选派了46名科技副县长到贫困县任职。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近8年共向123个县(市)选派科技副县长460名。这些副县长都有一技之长,又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工作上富有创造性,又肯埋头苦干。8年来,通过他们的艰苦奋斗共为贫困县引进项目1000多项,推广实用技术500项,引进各类人才6000多人,培训各类技术骨干和乡土人才600万人次,开办经济实体1000多家,创造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使这些贫困县很快走上脱贫之路。

  在选派科技副县长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1996年春,人事厅又会同有关部门下发了《云南省科技副乡(镇)长推荐及管理办法的若干规定》,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40岁以下,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公务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全省506个特困乡(镇)开发扶贫。为保证在“九五”期间使这些乡镇脱贫,省政府还决定每年给每个特困乡50万元补助,并要求地州市相应配套投资24万元,帮助这些地区实施温饱工程。科技副乡镇长身怀技术,手中有政府扶贫资金,到任后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很快制定或修订了乡镇科技、经济发展规划,并在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展开了扎扎实实的开发扶贫工作。据初步统计,派下去的五百多名科技副乡镇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已因地制宜开发实用项目1000多项,引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700多项,举办科技培训班651期,培训乡土人才55794人。记者在路南县西街口乡、曲靖市越州镇和寻甸县河口乡看到,科技副乡镇长带领群众引进、推广、种植的大片旱育稀植水稻根实苗壮,千顷人工种植草场上牛羊成群;利用漫山遍野的野棠梨嫁接的优质果树正茁壮生长;处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这一切预示着往日的特困乡正阔步迈过温饱线,朝小康的路上迅跑。这其中谁能否认科技副县乡长立下的汗马功劳!

  广度:引进外国智力实施科技扶贫 沪滇对口合作培育人才为本

  云南的贫困地区以农为主业,但农民种田的习惯却相当落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事劳动局副局长和月中告诉记者,版纳自然条件优越,但粮食产量却始终上不去。原因之一,是当地群众习惯种“卫生田”——种庄稼不施肥。为了改变这一不科学的习惯,科技乡镇长要带头种施肥田,等到收获季节,农民看到了实际效果才肯照你说的去做。普及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科学种田常识都如此艰难,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种植技术就更难了。

  水稻旱育稀植是大幅度提高产量的最新技术,云南的水土条件最适合推广这项技术。为此,省人事厅于1995年从日本请来了80高龄的水稻专家原正市。在农业发达地区挣抢专家的今天,云南农村却对此漠然置之。为了做出样子,用活生生的事实改变农民的观念,人事厅副厅长、引智办主任毕志明选择自己的家乡—路南县西街口乡作为示范点,原正市先生不顾高原反应,亲自播种、插秧,向科技人员作示范。为推广这项技术,人事厅甚至给农民许诺:采用新技术增产了全归农民,若减产了由人事厅负责赔偿。农民吃了定心丸才开始推广,秋后一算帐,他们心服口服了:一样的地,一样的肥,旱育稀植平均每亩增产50公斤,最高的增产200公斤!

  人事厅带头引智的经验,立即得到了省政府重视,决定在全省17个地州市大面积推广。原正市先生已七次到云南传授经验。今年全省推广面积已达300万亩。

  上海与云南是对口支援省市。双方合作已从资金、技术、项目范畴扩展到人才资源开发。1995年,云南省人事厅与上海市人事局签定人才合作培养协议,至今云南已有200余名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分两批赴沪学习培训;有17个地州市的人事局长和40多个厅局的干部到上海参观学习;红河、文山、思茅三个贫困地区还选派干部到上海挂职锻炼。同时,上海市也将投资900万元为这三个地区建设培训中心大楼和附属设施改扩建工程,并派出专家学者到云南办培训班,为云南培养了170多名急需人才。派出的干部、管理人员在上海学习、培训后,眼界更开阔,观念更开放,思想更活跃,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他们回云南后正在各个岗位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省委书记高严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他在一份报告上批示:“凡去上海考察的团组都要像人事厅这样办实事”。

  省人事厅厅长王世坤说,外引内联拓宽了云南培育人才的路子,加快了人才开发、培养的速度,使高层人才匮乏的局面逐步改观。

  力度:制定人才开发战略规划政策资金向农业一线倾斜

  记者在云南采访,从省市到县乡,各级人事部门的领导都说,云南这几年经济发展快,归功于省委、省政府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并从规划、政策到资金投入上不断加大力度。

  今年,省政府批准下发了《云南省1996—2010年人才资源开发战略规划》,把留住、盘活人才存量,逐步增加人才总量,加大人才培训和引进智力的力度作为重点。为此,省政府决定在“九五”期间投入两亿多元用于人才市场和专家公寓等基础设施建设,支付引进智力、人才培训、继续教育等方面费用。

  战略规划把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摆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省地县也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向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倾斜。各级人事部门规定,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当年即可享受定级工资标准;职称和增干指标也向农业一线倾斜。曲靖市对自愿到乡镇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制定了户粮关系不转移、增干指标保证等优惠政策。

作者介绍:吴岳 本报记者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