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天空读后感

国学的天空读后感

宫丽霞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儒家的代表是孔子与孟子,道家呢?自然是老子与庄子了。这四位古人最主要的身份是哲学家。哲学家的文章有三点特色,就是:澄清概念、辨别是非、建构系统。譬如,孔子一再回答学生问“仁”,孟子多次说明“心之四端”,老子对“道”加以描述,庄子由各种角度形容“游”与“化”,这些概念都是他们各自的心得,用以掌握生命的真实本质,国学对现代人的意义,不就是要归结为“价值观”的塑造吗?简单说来,学习儒家与道家之后,如果在言行上没有任何改变,那就不能算是学过了。

几年前看《百家讲坛》,接触到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还了解了易经的奥妙,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等,越看越觉得自己在校学的东西太少了,以致一些简单的怎样对待父母啊,怎样对待兄弟姐妹等等心中没有一个原则,光自己心里有孝心是不行,有时不知道怎么做,而这里面说的很清楚,最起码我们心里做事有点依据。其实说到底就是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倡导国学,佛教里面有一句话:只有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救世界,可见国学何其重要。。“仁爱、博学、担当”, 是我们的校训,这也体现了国学思想。仁爱:“仁”,仁者无敌,仁爱为先;“爱”,有爱心,对孩子“爱”的教育要贯彻教育教学的始终,注重孩子的感恩教育。博学:老师要做博学之人,多钻研业务,多读书,提高水平。学生也要向着博学努力,认真学习基础知识。人生导师创造条件,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心灵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判断力。担当: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担当社会责任,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通过孩子的担当精神,要让孩子幸福,让孩子的一生精彩。

《国学的天空》这本书细细读下来要说的感慨很多,说三天也说不完,仅对“人性向善”我的体会跟大家汇报:孔子对人性的理解在于人心有“安”与“不安”的能力,人性不是静止的,人性是动态的、活泼的。做一个人最主要的特色在于它有自由,他可以选择,正因为人可以自由选择,所以人心是“活的”,他有一个趋向,这个趋向受到阻碍时,会产生反作用让内心觉得不安。比如:宰我质疑“三年之丧”,认为守丧三年时间太长。孔子的理由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十二个字正是我们理解人性论的出发点,在孔子看来,人心对父母的深情是由具体的成长经验所孕生的,小孩子生下来到了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生理上长期受到父母的照顾,心理上也形成了与父母相互关怀的情感,始终会感念父母之恩,所以父母过世,守丧三年是很合理的。儒家人性的焦点在于心之自觉能力。由于心安与不安的程度,人与人确实有不同,因此只能说“人性是向善的”,有的“向”力量强,有的“向”力量弱,这是因为天生的资质与后天的遭遇不同而有所区别。

人性向善,善又是什么?儒家思想认为善是一种价值,价值又因为位置的不同而不同。比如:这里有两个杯子,一个装钻石,一个装水,大家说哪个比较有价值?。。。。。。。大家肯定说当然是装钻石的,但是假使你今天处于撒哈拉大沙漠,水的价值恐怕比钻石高许多,所以,水和钻石价值因为环境的不同而不同,而是与他们本身无关,他们只是纯粹的事实,价值都需要经由人的选择才能呈现出来。大家再想:动物对钻石,石头,铁等有区别吗?没有,你见过哪只狗喜欢黄金或

哪只猫喜欢钻石呢?所以离开了人类世界,宇宙万物都没有存在的价值。所以,人性向善必须在人群中实现自我。另外我们必须注意如何判断善?比如:说一个人很孝顺,但不一定是好朋友;说是好朋友,不一定是好老师;说是好老师,不一定是好父亲。即一个人把所有的好都做到,很难,所以说一个人好,必须指出他所对的对象,否则他的善就是空洞的,假的东西。再比如:一个男孩结婚后,很难同时做到好儿子和好丈夫,也就是说,我们一生要扮演好多角色,并且角色之间往往相互冲突,很难协调所有的关系,把每个人对你期望都完全实现。平日我们说他是一个坏人,其实只是做了一件坏事的人,他是好人,只是做了一件好事的人,人的内心永远有向善的要求,虽做不到完美,但仍然心向往之,设法努力去做。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只要活在世界上,就要不断的努力奋斗,让自己越来越好,使自己的人格越来越高,并且行善绝对不是负担,而是真正的快乐,最大的快乐。

在我们的实践中,无论你以前认为学生是好是坏,家长是好是坏,同事是好是坏,领导是好是坏,亲戚是好是坏,长辈是好是坏等等等等等都应该改变一下看法,他们都是向善的,只是一时某种原因做了错事,或者直接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眼睛、耳朵欺骗了自己,别人不是你所想的那样。所以没必要对你认为不对的事情品头论足,我们只要自己做对的事情就行,让我们的心不断的向善。也同时获得真正的快乐,获得最大的快乐,快乐一生才最重要。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面对当前的机遇,我们实验中学的老师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多行善心,立德树人,不断超越自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