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到群众身边的干部点赞

为回到群众身边的干部点赞

达川区申家乡中心学校 司成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干部离我们似乎越来越远了。田边地角、院坝村落干部的身影少了,机关大院、餐馆牌桌成了群众找人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的脱离群众的作风,逐渐在淡出人们的视线。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特别是“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党的干部回来了,重回群众身边来了。如今,踢皮球的少了,亲民爱民的多了;群众的疾苦有人管了,老百姓的期盼有人在想办法实现了。我愿意为走出办公室的干部点个赞。

在达川区申家乡,党委书记彭成才就是干部走基层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千万好干部的一个代表。

笔者所在的申家乡中心学校是申家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承担着申家乡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学校位于场镇旁的小山丘上,前校门只能步行进入;后校门到通乡公路并不远,也就一公里多。但这段路,却是申家学校师生心中的一块心病。它困扰师生,挥之不去。由于道路没有硬化,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是家常便饭;雨下久了,路基就会不时塌陷。不知有多少次,因路基塌陷,学校的蔬菜、

煤炭、课本不得不到大公路上去肩挑背扛。走基层活动中,彭成才深入师生中倾听心声,了解到这段路是学校发展的一个瓶颈。如果不硬化,师生生活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为了硬化这段路,彭成才书记没有少跑路,没有少磨嘴皮子。他多次到中铁十六局巴达铁路项目部游说“化缘”,请求项目部为学校道路硬化赞助混凝土。他的激情和诚心终于打动了中铁十六局巴达铁路项目部的领导,他们表示愿意赞助一点混凝土。由于申家学校是一所薄弱学校,实在挤不出资金来支付工人工资。彭书记又反复做乡政府领导的工作,乡上赞助了一部分资金。彭书记犹如雪中送炭般的付出,终于让申家学校后校门那段路换了容颜——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走在这段路上,学校师生不会忘记走基层活动带给自己的实惠。

申家乡是一个距达州市主城区四十与公里的山区乡镇,渠江上源洲河虽穿乡而过,却是一个饮用水缺乏的地方。申家场镇用水一直由本地的“自来水厂”提供。说是自来水,实则是从场镇旁边小溪里抽取的地表水,未经处理直接提供给居民。水厂取水的那条小溪水量不大,遇上久旱就会断流;场镇居民洗衣服全都在溪里。只要不下雨,溪水就很脏,场镇居民戏称自己吃的是肥皂水、洗衣粉水。这个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申家人,地方党委政府的干部来了又走了,始终没有想办法根治。2013年,申家人遇到了一个改变的契机。国家投资修建的覃家坝水厂即将竣工,但本地必须自筹资金修建降压池。申家人又该望水兴叹了!

2014年,彭成才还在达州市政协锻炼。是年冬,彭成才回到申

家。在与场镇居民座谈时,彭成才意识到不建降压池,申家人就面临水厂建在眼前,可以远供临近乡镇,本地人却用不上放心水的窘境。一番走访后,彭书记决定立即着手解决。他组织召开党镇联席会,决定立即从有限的乡镇经费中挤出资金,修建降压池。现在,降压池即将竣工,申家人望水兴叹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

彭书记及申家乡党政领导深入群众中解民忧、办实事、惠民生的事例不胜枚举。他们的行动让老百姓看到了干部的身影,看到了干部的赤忱。不少群众打趣道,公仆终于回来了。

看来,为了群众,干部也蛮拼的,得为他们点赞。

(作者联系电话[1**********] 地址邮箱:[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达川区申家乡龙潭街48号)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