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doc

24、月亮上的足迹

主备人:高新利 审核:兰爱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感受科技魅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1、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2、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

【知识链接】

背景介绍

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和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相关资料

朱长超, 1944年10月生,上海人。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曾出版过《科技革命的步伐》、《思维》、《思维的历程》、《思维探索》、《开发自我》、《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珍惜我们的家园》、《认识自我》、《人生的智慧》等多部著作。 【自主学习案】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海域( ) 畅谈( ) 溅落( ) 里程碑( ) 铁锹( ) 着陆( )

3、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本文真实地记录了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4、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

5、在文中圈出下列时间,并写出此时的事件进展。

例如: 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

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上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21日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

6、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简要概括并标出相应的自然段。

登月准备 —→(飞向月亮)—→(登上月球)—→(返回地球)

(3—4)—→ (5—10)—→ (11—12)—→— (13—15)

【互动导学】

1. 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

③树立登月纪念碑。

④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⑤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2.通过学习,我们对人类登月的全过程,已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呢?(用课本中的语言回答)

“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3.如何理解阿姆斯特的话:“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这时对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4.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标志着我们的活动范围扩展到了宇宙空间。活动领域的每一次变迁,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持续高速向前发展。人类的活动领域第一次变迁是从陆地扩展到海洋,促发了产业革命,把人类带向了蒸汽机时代;当人类活动的领域继续扩大到大气层实现了第二次变迁后,交通发达、通讯流畅把人类引向了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当人类活动领域扩大到宇宙空间后,人类将开始利用和开发空间蕴藏的极其丰富的资源,并使人类能利用整个宇宙来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这势必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势必会促进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长足进步,势必会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你认为作者对这次登月事件持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请从课文中找出例证。 充满喜悦之情,高度赞叹人类的聪明才智,无比敬佩宇航员的勇敢精神。 例如:“一个伟大的时刻来到了;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遥远的一次旅行;迈开了

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立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等句子可以有力表现。

6.在登月全程叙述中,出现了大量精确的时间和数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时间雨数字的精确度非常高,这些时间与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时间与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纪实报道的特点。

7.请找出文中描写月球景象的句子,并思考作者为何不用大篇幅的文字对月球进行描写?

因为本文重点在于叙述宇航员登月的细节,月球的景象只是次要内容,一笔带过即可。再者月亮距离我们太远,在当时根本没有条件对它了解太多。

【达标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áng( 昂 )首挺立 (2)轨道(guǐ ) (3)椭圆形( tuǒ )

(4)小心yìyì( 翼翼 ) (5)铁锹(qiāo ) (6)狭zhǎi (窄 )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

只能老远的看到,却无法与之接触,形容月亮力地球很遥远,要登月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很形象得说明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意义重大。

(3)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

心里向往已有很长的时间,表明人类对月球探索的想法由来已久。

3、本文采用的是顺叙的方法,即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叙述的方法。登月总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请各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下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准备、升空、登月、返航。

【扩展延伸】

如果你是宇航员,你到月球上要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

教学反思:

25、河中石兽

主备人:高新利 审核:兰爱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棹”“傎”“圮”等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2、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 、训练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2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 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方法:串讲法 诵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自主学习

1、作家作品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2、给下字注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杮(fâi) 湮(yān)啮(niâ)溯(sù) 欤(yù)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山门圮于河 ( ) (2)阅十余岁 ( ) (3)曳铁钯 ( ) ...

(4)湮于沙上 ( ) (5)尔辈不能究物理 ( )(6)如是再啮 ( )(7)....

不更颠乎( )(8)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 ) ..

答案:(1)倒塌(2)年(3)牵引,拖着(4)埋没(5)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6)冲激(7)颠倒 (8)按照

三、导学施教: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

(1)注意停顿和语气节奏;

(2)标出疑难字词。

2.疏通文意,借助注释和词典翻译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齐读,男女生轮读。

(2)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并标出重点词句,提出疑难字词句。

(3)小组内解决疑难,同桌互相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

【译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山门 圮(pǐ)于河,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庙门 倒塌到河里,

二石兽并沉焉。 (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焉,助词,无义。

阅十余岁, 僧募金重修, 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

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 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

以为顺流下矣。 认为石兽顺着河的方向冲到下游去了。下,往下游去。

棹(zhào)数小舟,曳(yâ)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便划着几条小船, 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有个学究在庙里开馆执教,听到这件事便嘲笑说:

“尔辈不能究 物理。 是非木杮(fâi),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 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怎么能被洪水带了走呢?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石头的特性是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

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兽埋没在泥沙上,就会越沉越深。耳,助词,表示肯定。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往下游去寻找它,不是荒唐吗?”

沿,顺流而下。

众服为确论。 众人信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论断。

一老河兵闻之, 又笑曰: 一个老水手听了学究的话后,又嘲笑说:

“凡河中失石, 当求之于上流。 “凡是河中失落的石头,都应该到河的上游去寻找。”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正因为石头的特性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盖,表原因的发语词。

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 (所以)水流不能冲走石头,它的反冲的力量,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中。 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身空着时,石头一定会倒在陷坑中。倒掷,摔倒。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像这样再冲击,石头又向前再转动。

转转不已, 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这样一再翻转不停,于是石头会反方向逆流而上了。

求之下流, 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下游去寻找它,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地方寻到了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

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3.应掌握的重点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4)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四、练测促学: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一寺临河干 ( ) (2)竟不可得 ( ) ..

(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4)遂反溯流逆上矣 ( ) ...

答案:(1)岸边 (2)最终(3)凶猛的河水(4)于是,就

2.翻译句子。

(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译文:

(2)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译文:

答案:(1)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

(2)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 五、反馈延伸:

1. 课外阅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进一步了解纪昀其人其文。

2. 思考文章为何把讲学家当作嘲讽的对象。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复习巩固。

1.通假字

曳铁钯 “____”通“____”,_________ .

答案: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2.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

为众服为确论 ( )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

答案:被/认为/成为

3.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 .

古义:________ 今义:并列

(2)尔辈不能究物理 ..

古义:________ 今义:一种学科

(3)是非木杮 .

古义:________ 今义:判断词 是

(4)阅十余岁 .

古义:________ 今义:阅读

(5)盖石性坚重 .

古义:________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6)但知其一 .

古义:________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答案:(1)一起(2)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3)代词,这(4)经历(5)原来(是),发语词,放在句首。(6)只,仅仅

二、合作探究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案: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 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 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 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寻找经过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人物 僧 僧 讲学家

寻找的地点原地水中 结果 不可得 无迹 顺流而下 原地沙下

求之于上流

第四种 老河工 失败 果得于数里外 3、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4、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5、分析最后一层,概括文章的中心。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三、拓展提高

1.讲学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答案:讲学家是一个虽一知半解但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的人。

2.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明确: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示例:遇到问题要具体考虑,不能想当然。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保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出真知。希望同学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少闹那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讲学家一样的笑话。

五、布置作业:

1 、熟读背诵本课。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纪昀

课后反思:

第五次作文

《条理清楚》写作指导

主备人:高新利 审核:兰爱萍

教学目标

1、通过提供典型示例,让学生了解一般文章的结构及写作顺序,体验设计提纲

的作用

2、通过写作实践了解使文章条理清楚基本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一般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了解使文章条理清楚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两段文字,比较一下哪一段文字说的条理更清楚?(乙段)为什么?(这段文字用上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首先、其次、第三、最后)。好!同学们真聪明,看得真仔细。那就带上你的聪明与智慧一起开启《条理清楚》的写作之旅吧。

附:两段文字(屏显)

【甲】怎样才算写好一段话

孩子们,你们知道怎样才算写好一段话吗?其实很简单。必须注意写话的格式。在一段话的第一句开头,必须空出两格。关注这段话中的句子。要保证每一句话都写得规范。要使用好标点符号。写完后要多读几遍,好好检查一番。

【乙】怎样才算写好一段话

孩子们,你们知道怎样才算写好一段话吗?其实很简单。

首先,必须注意写话的格式。在一段话的第一句开头,必须空出两格。

其次,要关注这段话中的句子。要保证每一句话都写得规范。

第三,要使用好标点符号。

最后,写完后要多读几遍,好好检查一番。

二、知识讲授

(一)使文章条理清楚的基本方法

在本单元我们学了几篇说明事物的文章,有的按逻辑顺序来写,有的按时间顺序来写。像《看云识天气》《月亮上的足迹》,《看云识天气》就是一篇条理清楚的好文章,我们回顾一下它的主要层次。

例:《看云识天气》(屏显)

【全文中心】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⑴总写:云是天气的招牌。(略写)

⑵分写:云和天气的关系。(详写)

1.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

①晴天的云: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②阴雨天的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2.云的光彩和天气的关系。

按照云的不同光彩,把云分成四种:晕、华、虹、霞。 ⑶总写: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略写)

【全文结构】总——分——总

【写作顺序】逻辑顺序

小结: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要使文章条理清楚,首先对写作的内容要有整体构思。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并据此取舍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确定好写作的顺序。才能让读者明白文章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主要写了什么。如果不事先想好了,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写到哪,写出的文章就会杂乱无章、颠三倒四的。

对写作内容的整体构思可分五个步骤:明确中心→取舍材料→定好详略→确定顺序→拟好提纲

(二)拟写提纲的方法

同学们,对于写作内容只在大脑中有了整体构思,有了写作顺序还不够,写文章就像建造房屋一样还要设计出蓝图,也就是预先设计“写作提纲”,如何拟写提纲呢?拟写提纲有什么好处呢?

1、拟写提纲的方法:

①设计好整体结构。

②安排好详写略写。

③确定好写作顺序。

④简要概括出每个层次的意思。

2、拟写提纲的好处:

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3、反馈练习

阅读有关“保护鸟类”的实例,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实例为中心组织材料,拟写提纲。

——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保护鸟类,保护我们心中的美。” “草长莺飞的季节,不要让鸟儿的叫声成为回忆。” “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鸟类本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大概可分为:凌波仙子——游禽,湿地之神——涉禽,空中雄鹰——猛禽,攀援冠军——攀禽,竞走健将——陆禽,无冕歌王——鸣禽

——如今,这个庞大的家族渐渐开始衰败了,有些种类已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了,以往常见的鸟儿也变得少见了。

—— 因为近年来,人们开始滥杀鸟类,肆意捕捉鸟类,还把一些色彩艳丽的鸟类贩卖给其他人,以此来赚钱。还有一点,那就是,天上的鸟越来越少,餐桌上的鸟越来越多,可怜的人们啊!觉醒吧!

—— 假如没有了鸟类,抬头仰望天空时只会看到蔚蓝的天空与四处游荡的白云相依相伴;在工作之余,将再也无法听到悦耳清脆的鸟鸣声,人类将听不到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整个田野、山林将成为害虫的天地。想想,如果没有了鸟类,农田将成为害虫的天地,农作物就将成为害虫的食物。而没有了粮食,人类岂不是要闹饥荒?一年接一年的大饥荒,人类怎能生存!所以说,鸟是人类的朋友,每一只鸟都是一只快乐的小精灵,保护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啊!

——“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 / 在她大学毕业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 / 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 / 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如果人人都像她一样爱鸟、护鸟,鸟类家族还会再庞大起来的!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鸟类,让鸟类永远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写作提纲示例(屏显)

保护鸟类

①列举护鸟的公益广告。(开篇点题)

②陈述鸟的分类及生存现状。

③分析造成鸟类减少的原因及失去鸟类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

④以护鸟女孩为例,发出爱鸟的呼吁。

三、知识小结

我们来归纳一下使文章条理清楚的基本方法。(屏幕显示)

1、对写作的内容要有整体构思。

2、要确定好写作的顺序。

3、列出写作提纲。

四、写作点拨

写记叙文也一样,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下面我们就以《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为例分析一下,怎样布局谋篇才会使自己的文章条理清楚。

(一)品文题,理思路(板书)

1、找题眼 从题目看文章应用第一人称叙述,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写作内容为“回家晚的原因或结果”。

2、明中心 文章的重点是要讲述回家晚的原因,交代清楚这件事的意义。

3、选材料 选择给自己印象最深,最能触动自己的事情来写。

(二)悟技法 ,巧运用

1、定顺序 要做到行文条理清楚可采用顺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依次写清回家晚的原因,回家后的情景,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采用倒叙,先写“回家最晚”的后果,再交代回家晚的原因。(板书)

2、确详略 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最晚”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况可略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最晚”的后果,则原因可略写。

五、教师下水作文

同学们在我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回家晚的时候,因为这一次有我的学生陪伴,觉得印象特深,感觉无比欣慰,我也写了一篇《我回家最晚的一天》。

★下水文赏析

我回家最晚的一天

一看时间,已是晚上七点,天已经完全黑了。走在楼道里,都要打开门灯。想到和我一起加班的孩子们,内心掠过一丝惬意,全身涌动着一股暖流。

又是星期五,放学后,为了下周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我决定今天把教室书柜里的东西整理一下。

我把袖子一挽,先把学生捐的书一摞摞搬出来。值日生李航在旁边,我便让她帮我给这些书写上编号,这个机灵利落的女孩一口答应了,脸上露出让人看着开心的笑容。我也不闲着,把书柜下的稿纸、试卷都拿出来了。正巧王宇、李欣悦、赵清淼等几个孩子还没离开教室,我们立刻把课桌对在一起。我把他们分成两组,开始分语文和数学试卷。这些孩子也不在乎外面的天正在慢慢变黑,而是热火朝天地帮我分着试卷。

夜暮四合,教室里越来越暗。这些孩子没有一个说着急回家的。他们只是小声嚷嚷着:“天这么黑,卷头上的班级、姓名都看不清了。”我才想起开灯,

因为是周末,教室里停止供电了。

这怎么办呢?我想了想,立刻把手机上的手电筒打开,把手机立在桌上,给他们照明。他们立刻开心了,有条不紊地分着试卷。

语文试卷终于分完了,我让这些女孩子赶紧回家,我嘱咐她们路上注意安全,到家后给我回个电话。孙正依旧逗留在我身边,我便让他帮着李航一起给书写编号,我负责把书按编号摆放好。我们迅速而开心地忙碌着,微弱的灯光下我发现孩子们鼻尖上都冒汗了,这几个小家伙干得真起劲。不多久,数学试卷也分好了。

看看窗外,天已经完全从灰色变成了黑色,已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了。 我带着干到最后的几个学生一起回家,我真有得胜将军归来的感觉。我负责把他们一个个送回家,在一次次“老师再见!”的告别声中,我感受到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幸福与满足„„

终于到家了,我看看时间,已经七点了。虽然身体感觉有些劳累,但内心充满了感动与欣慰。有这样一群热心又可爱的孩子陪伴,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满足呢?

(点评:这篇文章先交代了“我”回家晚的感受,又详细叙述了周末放学后我和几个学生为整理教室里的书橱而晚回家的经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结构完整。字里行间流露出“我”对教育工作的满腔热忱,对学生的无限关爱之情。)

六、写作实践

同学们请回想一下在你的记忆中回家最晚,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天,然后口头讲述一下“回家最晚的一天”的情况。提示:大家可从回家晚的原因是什么?回家后的情景怎样?自己的感受如何?几个方面来讲。

1、下面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让几位同学口头叙述。

2、根据讲述列出提纲,我当堂选取两篇点评,鼓励为主,指出不足。

七、布置作业

课下根据所列提纲完成作文。

附:板书设计

条理清楚

(一)品文题,理思路

(二)悟技法 ,巧运用

第五次作文讲评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