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出亡穹窿之谜

上真观

穹窿山的佛教寺庙,历史上除宁邦寺外,还有穹窿禅寺、积翠庵、拈花寺、白马禅寺等,都已圮毁,似乎乏善可陈,但由于它们都与一个历史人物有关,而被神奇地流传于民间。这个历史人物就是明代的建文皇帝(朱元璋之孙朱允炆),提到建文帝,还要提到另一个与穹窿山极有关系的名人姚广孝。

姚广孝,明初长洲(今苏州)人,出生医家,14岁就削发为僧,名道衍,早年就曾在穹窿山穹窿禅寺(即茅蓬寺)参过禅。他潜心内典,得其精奥,又旁通百家。文章闳严,诗律高简,又擅长绘画。后来又师事道士,得阴阳术算之学。明初洪武年间,以高僧的身份被推荐入朝,选侍燕王朱棣,并日见亲近。

据蒋一葵《长安客话》,道衍是自荐于朱棣的。当初,朱元璋将封十王,并规定每个王可选择一个高僧作为自己的辅佐。道衍就主动对朱棣讲:“殿下如果能用臣,臣当奉一白帽子给大王戴”,此话本身就具有很大诱惑力。原来王字上加白,正好是个“皇”字,意思是我道衍和尚将助你大王争得帝位。朱棣听在耳中,喜在心里,就到朱元璋前要了他。有一次朱棣出句云:“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道衍应声道:“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做主?”朱棣大喜,可见道衍不仅才思敏捷,而且很能揣摩朱棣的意思。所以,在协助朱棣密谋“靖难之役”中,道衍起了很大的作用。

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病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七至八月,建文帝接受齐泰、黄子澄的削藩建议,先后废削周、齐、湘、代、岷五王。次年,即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今北京)起兵,以“清君侧”讨齐、黄为名,号称“靖难”,战事延续了三年之久。建文四年(1402)六月,燕兵攻破京师(今南京),建文帝纵火焚宫,并失踪于兵火中。燕王入京师,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

第二年,明成祖改以北平为北京,改年号为永乐。永乐二年(1404),鉴于道衍在“靖难”之役中,多有贡献,朱棣拜其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其姓,赐名广孝。由于帮助朱棣从他侄子手里夺得皇位,所以姚广孝此后一直受到永乐皇帝朱棣的赞许与褒扬。

朱棣虽然夺了皇位,但总有个心病,这就是他的那位侄子(即建文帝),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不知是死于火中,还是逃跑了,所以按照《明史?胡濙传》的说法,朱棣分遣胡濙、郑和等人,海内海外遍行搜索建文帝,而且足足搜索了二十馀年。在这其间,姚广孝据说也作出了一个重大的抉择,虽封了高官,仍住在寺庙里,上朝穿朝衣,退朝后仍穿袈裟,而且“出赈苏、湖,至长洲,以所赐金帛散宗换乡人”,名义上是赈灾,实际上他又回到穹窿山一带察访。因为当时就有谣传,建文皇帝在纵火焚宫时,打扮成和尚趁乱逃出南京,来到苏州,而且据说穹窿山“积翠庵”就有过建文帝的踪迹。当然,当时这些事都是特别保密的。直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明神宗诏复建文年号,有关建文下落的流言和书籍才开了“禁”,特别是关于记载建文帝出亡的书籍,如程济《从亡随笔》、史仲彬的《致身录》及《逊国臣记》都在苏州一带刻印流传。

对于积翠庵,《苏州府志》就说过:“建文逊国曾税驾于此”,张郁文《木渎小志》也说过:“积翠庵,在茅篷东,一名皇驾庵,明建文帝逊国时曾税驾于此,万历间始显。”张有誉《积翠庵纪略》干脆直接说:“姚少师(姚广孝)道场在焉,相去数武,有皇驾庵一片地,尤称隐僻……相传建文帝逊国曾税驾于此也。”由此还可证实,积翠庵与皇驾庵相距不远,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志书上将积翠庵与皇驾庵混为一谈的缘故。

后人根据有关线索加以考证,为传说中的建文帝逃亡过程,大致勾勒出了这样一个轮廓:建文帝当时为僧录司(明代中央佛教机构)主录僧溥洽所救,藏匿在苏州城西太湖洞庭西山缥缈峰下的普济寺内。建文帝旧臣姚善、黄子澄等当时均在吴中一带,正意图联合苏、浙军民反击燕兵,不料走漏风声,朱棣即派兵星驰赶至普济寺缉拿,建文帝事先已走脱,溥洽却被拘捕。建文帝逃到哪里去呢?原来他事先得到消息,从洞庭西山横渡太湖,逃到了吴中最为山高林密的穹窿山中。

而姚广孝此刻也来到穹窿山穹窿禅寺。寺被永乐皇帝“敕赐”给姚广孝,耐人寻味的是,姚广孝并不忍拘捕建文帝,而是把他秘密监护在积翠庵内,建文帝得以安度时日。永乐二十一年(1423),殁于穹窿山,享年45岁。朱棣知道后,考虑到这个皇侄并无复国之举,便授意给事中胡濙,以简单的天子礼殓葬了他。其陵冢在穹窿山拈花村(今农林村)的山坡上,当地村民呼之为“皇坟”。

关于建文帝逃入穹窿山隐居事,一直是个谜。近年来,有多人在考证,但仍属探索阶段,不过,《明史》在记述姚广孝临死时,有这么一段记载,值得引人注意:姚广孝“十六年三月入觐,年八十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广寿寺,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唾壶,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就是“靖难之役”时帮助建文帝外逃的那个主录僧。永乐皇帝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广孝顿首谢,言毕……端坐而逝”。这一段记载是说姚广孝到了临死前没有其他要求,却甘冒风险为一个钦犯囚僧求情,而且听说朱棣已释放溥洽后,姚又顿首谢恩,放心瞑目。这其中多少折射出姚广孝与建文帝、永乐帝、溥洽等人的微妙关系,也反证了建文帝或许正是出逃在穹窿山度过余生的。而今穹窿山茅蓬坞广孝桥(即孙武苑下的石桥),也多少证明了姚广孝与穹窿山的不平凡的关系。

那么,建文帝真的逃亡于穹窿山中,终老于穹窿山的吗?现在尚无定论。但迷雾重重确已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特别是穹窿山区,至今留有的一些蛛丝马迹,使这个历史之谜越加显得扑朔迷离。

穹窿山山坳口有条小径,人称“万人泾浜”,有人说这是吴语“犯人泾浜”的谐音,很可能是当年皇坟造成后,为避免泄漏消息,造成后患,而将造墓的犯人全部杀死,埋于浜底。

这里还要提到拈花寺,它创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又名微笑庵,僧宏彻建,地址在今农林村塘岗头苍坞里,所谓的“皇坟”即在其中,有人称之为赵王坟。赵王,指燕王赵德昭的八世孙赵伯和(1155-1212),嘉定五年(1212)卒,封成国公,敕葬于此,传他的墓畔,雨后常生紫芝,故名为紫芝庵。近人范君博《光福竹枝词》云:“瑞芝传说吐灵芬,邻寺拈花日沐熏。华表鹤归碑碣没,乡人犹唤赵王坟。”赵伯和没有封王,但因是赵宋宗室,故名赵王坟。从竹枝词中也可证实拈花寺就在旁边。但也有专家考证,这赵王坟,应为“赵皇坟”,暗指建文帝之墓。1975年夏天,苏州一带旱魃为虐,拈花寺后的半山坡上那座被称为“皇坟”的小山包,中间草木尽皆枯死,但其四周草木依然葱葱郁郁,形成了一个方圆五六十米的怪圈。人们推测,山包下当为人工挖空,断了地下水来路,所以上面的草木干枯而死。1978年,一位姓朱的农民建房需要石料,结果在“皇坟”前挖到像墓道两边的石条,长1米左右,宽0.3米,继而连续向前挖到相同的石条数十块,道路的方向直通“皇坟”内,这就说明,这里有墓道,“皇坟”可能真的是坟,这位农民既无胆量,也无力再挖下去了。

关于建文帝出亡穹窿之事,章太炎先生似乎也相信。徐澂在“穹窿杂写”《春在山中宰相家》一文中,谈到穹窿寺时,曾提到当时穹窿寺壮哉楼楼上,挂着章太炎撰写的一副对联:

燕飞来,竟啄皇孙,后嗣休随和尚误;

龙角葬,当致天子,此中唯许法王居。

联语中的燕,当然指燕王朱棣,法王是指姚广孝,龙角,指拈花寺后的山包,在章太炎看来,山包中是葬着天子的,即建文帝。联后还有章太炎的跋语:“穹窿寺,明姚少师出家处也。近地为人侵夺,欲以营葬。余友李根源见之曰:‘地有王气,非所宜葬’,迫令归之寺僧,为筑以楼,故记其事如此”。可惜的是穹窿寺也好,积翠庵也好,拈花寺也好,都已灰飞烟灭,欲证其事,欲求原迹,均不可得矣。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