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士兵提干军事理论考试大纲:长征原因及意义

优秀士兵提干军事理论考试大纲:长征原因及意义

关键词:士兵提干 优秀士兵提干 张为臻 军事理论 提干考试大纲 长征

长征的定义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 ,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红六军团(后编为红二方面军) 主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围剿”,保存有生力量,实现北上抗日,陆续离开原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行军(中央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 ,纵横十几省,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前进至陕甘宁地区,实现红军主力大会师,以陕甘宁根据地为大本营和出发点,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历史上把中国工农红军的这一伟大壮举称为“长征”。

长征的原因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为总方针, 逐步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全国许多地方建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得到迅速恢复和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叛变革命后建立的南京政权,在形式上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并在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中胜出,其统治力量愈加强大。继区域性的“进剿”“会剿”之后,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及其他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企图消灭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开展了英勇的反“围剿”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地区,并步步进逼,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危机。为拯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武装反抗日本侵略的号召,并表示愿意同其他武装部队“共同对日作战”。但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一再妥协退让,同时却调动大批军队,继续对红军和各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军事“围剿”。张为臻博客

193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开始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逐步由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共党组织向各农村革命根据地蔓延。从1932年秋到1934年8月,湘鄂西、鄂豫皖、湘赣和湘鄂赣等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相继失利。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正确指导下,中央红军(即

红一方面军) 连续取得四次反“围剿”斗争的重大胜利。1933年9月,国民党当局以5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军力、民力、物力消耗巨大。1934年10月,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根据地腹地。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向国民党统治薄弱地区和抗日前线进军。此后,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和红六军团为冲破国民党军事“围剿”,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共同实现北上抗日,相继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出发长征。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

长征的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辗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 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领袖人物,长征”属于世界,长征精神: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