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中中国人力资本投资问题

首先,在分析中国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简单的了解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实例主要包括:(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这一总结尽管并非无懈可击,但基本上给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框架。

由上述内容可见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但是我国的人力资源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人口素质普遍低下。调查结果还显示: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不仅很低,而且1992年到1997年6年间没有提高,这与持续高达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很不协调。它反映了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点,也表明了我国科学知识的普及程度及水平。低质量的人力资源已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2,失业问题严重,从总体上来说,是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但是,如果对此做进一步的分析就不难发现,有一部分的失业并不是因为社会上没有提供工作的机会,而是由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太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3,人力资本的培育机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不少问题。社会和用人单位只管用人,而学校则按传统的思维和相对封闭的模式培养人,导致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缺乏,而大批从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的“人才”却不能适应市场需要。

我们由人力资本理论知道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面对我国不容乐观的人力资源现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人口质量投资、人口健康投资和人口教育投资等。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很多,如医疗保健、劳动力迁移、收集价格和收入的信息等。一般认为,人力资源投资中最重要的形式是教育。

教育最基本的经济功能就是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是通过人力资本的增加来实现的。英国经济学家瑟尔瓦尔曾经把人力资本系数引入生产的增加对产出和增长的作用领域,结果表明,只要人力资本增加,必然使实际劳动供给增加,而实际劳动供给增加,必然带动经济的增长。一般认为解决我国失业的根本途径一方面是大力发展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劳务输出。另一方面是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从长远来说,发展教育更为重要。人力资本理论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作用于经济增长。教育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其中根据舒尔茨对美国1929~1957年教育投资增量的收益率做的测算可以发现1957年美国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可见教育对美国长期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解决我国出现的日益严峻的问题,无论是就业还是全民素质的提高问题,人力资本的投入是尤为重要的。

人力资本理论家贝克尔、舒尔茨等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它能造福于人,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教育都能使人受益。教育能明显地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使之成为人力资本而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教育投资对提高人的素质来说,不仅仅限于经济方面,还会带来长期的满足。“我们经济体制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人力资本增加。没有人力资本增加,就只有艰苦的体力劳动和贫穷。”过去在对较发达国家的研究中,过高地估计了自然资源的作用而过低地估计了人口质量因素,而后者恰恰是不发达国家发展为发达国家的最重要的原因。作为一种投资,它或者影响将来的消费,或者影响将来的收入。教育的消费成分(即得到满足)包括两部:一部分是当前的消费;另一部分是将来的消费。教育的生产成分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的投资,它能增加将来的收入,因而也与其他物质生产的投资具有同样的性质。通过教育投资,增加人力资本,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高级人才以及特殊人才,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又增加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使人们适应由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就业机会的变化。

然而,仅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国对人力资本投资低于同类国家的平均水平, 对物力投资则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要高得多。例如,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多年来一直相对不足,与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的比较中,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在2001年所占的比例仅为4.83%,而其他发达国家在1998年就比4.83%高几个百分点,若考虑到我国教育规模远超过发达国家,那么人均教育经费相差更远。但是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本理论中得知,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不过,人力资本的作用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实现的,而会长于物质资源,于是造成了现在的问题。

除此之外,教育投资体制不合理。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国教育投资比例配置不合理,高等教育投资比重过大的问题很突出。众所周知,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娃娃抓起,但是真正制定这些政策时,却全然不顾这些。教育的经费本来就有限,还大多数用于高等教育。另外,多项研究表明,在初、中、高三级教育中,无论是私人收益率还是社会收益率,初等教育的收益率都是最高的。但是,在我国,有限的国家教育投资却向高等教育倾斜,而对具有较高收益率的初等教育却重视不够,投资不合理,从而导致初等和中等教育投资不足,严重影响了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发展,实际上也影响到高等教育。按1998年世界国际竞争力评价,中国义务教育竞争力居世界第25位,教育结构整体竞争水平居世界第40位,高等教育入学率竞争水平居世界第50位,人才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实施以教育为基础的人力资本发展战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再者,我们投出的教育经费的投资效益也不高。一是大规模的扫盲形成的人力资本,其质量和层次赶不上正规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二是许多企业单位对职工的文化补习存在走过场的现象,使这些职工的实际文化水平达不到要求的程度。这样,人力资本投资出现了名义现象,名义上是在投资,却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没有真正改变全社会人力资本低下的状态,反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另一种浪费。另外至于教育的回报率也成问题。教育者个人收入与成本支出不挂钩,教育收益率低下,收入分配中出现了“脑体倒挂”的现象。这扭曲了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关系,导致对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需求的萎缩。同时,国家对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和收益之间的比较也出现了很大扭曲。

还有便是劳动力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劳动力流动投资的本身虽然不能增加人力资本的价值,但流动可以促使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组合的不断优化,使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存在制度性分割,过多不合理的制度障碍导致了我国人口流动性较小,大大影响了人力资本投资。贫困地区由于观念陈旧,乡土意识浓厚,再加上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等直接影响劳动力流动率的提高;同时,存在着以户籍制度划分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以所有制划分的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劳动力市场;还有劳动力配置的行政化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也抑制了劳动力积极性的发挥。另外,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东部与中西部的人力资本分布失衡、在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的高质量人力资本很少,人力资本集中于大专院校、各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导致劳动力流动不充分的制度和市场机制。

大量事实表明创造更多的人力资本和创造更熟练的劳动力能改进经济绩效。将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回报率均等化也能改进经济绩效。增加人力资本的政策也完全符合我国政府强调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如目前我国已经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所显示的那样, 人力资本具有更高回报率。要提高人力资本回报率就必须进一步开放劳动力市场, 取消地区间在工资和上学受教育方面的差别和开放人力资本市场。开放人力资本市场还能够扩大人力资本形成的资金来源。同时, 政府的财政预算也应该适当增加教育开支, 并在地区之间平均加以分配。总之, 不论采取什么政策,一个教育良好, 训练有素的劳动力队伍必将带来更大的资本回报, 更大的国民财富。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