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毕业论文

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运用及存在的问题

论文作者:

专 业: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答辩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_ 评阅人_______ _______ 论文答辩日期______________

摘 要

随着以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诸如记账、报账、查账以及部分需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越来越多地由计算机代替人工来完成。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改革和发展的组成部分,与原手工记账相比,具有计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高度数据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制作报表容易、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在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能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财务信息,增强了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对策

目 录

摘要......................................................I

1. 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发展..........................1 2. 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完善对策...............................2

2.1强化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2

2.2重视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3

2.3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3

2.4建立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3

2.5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基础管理工作......................4 3.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5

3.1财会专业人员运用软件能力欠缺........................5

3.2注重账务处理,忽视管理功能...........................5

3.3会计制度的修改落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6

3.4会计软件发展的局限性...............................10

3.5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安全隐患.........................11

4.会计电算化得应用和发展趋势.............................13

5.结束语.....................................14

参考文献.........................................15

致 谢.......................................16

1. 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发展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报账、记账、算账、查账以及部分需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它的使用,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数据高度共享、检索查询速度快捷、编制报表简单、数据分析准确等特点,核算手段和财务管理决策的现代化使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会计信息更准确、更及时,提高了会计分析决策能力,为管理者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更好地实现其参与管理、决策的职能。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全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国《小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实施已有近3年的时间,而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状况仍令人担忧。我们将从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

但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覆盖面和升级率在急速扩大。而另一方面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安全、稳定前提下,软件功能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说,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是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记帐的基本方式。会计电算化推动了企业财会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加强了以财务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促进了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工作。

2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完善对策

2.1.强化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尚未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使会计电算化处理的信息更系统化、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对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应强化企业领导支持会计电算化的自觉认识。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在本企业内部要设有专门负责会计电算化实施的主管领导,并对实施效果负责;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的整体发展状况,制订本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工作规划等。其次,企业财务人员在具体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在确定系统目标与规模的基础上,要加强对手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应编制实施计划和方案,对各个处理环节的权限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划,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最大效益。

当然,现在与过去一只算盘一支笔的账房先生不同,如今信息时代的会计手工作业被电脑所替代。不懂电脑,不懂会计电算化已经不能再胜任会计的岗位了。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集体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的会计信息系统。那具体会计电算化有什么具体功效呢?一、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例如:当输入的记账凭证重号,输入的记账凭证金额借贷方不相等,软件系统会提示或者拒绝执行;软件有提供自动进行银行对帐的功能,根据机内银行存款日记账与输入的银行对账单及适当的手工辅助,自动生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机内数据进行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汇总的计算结果,应正确无误;软件应会提供机内会计数据按照规定的会计期间进行结账的功能等,这样就能保证会计数据通过电算化之后能得到确切的数据,方便领导决策。

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电算化会计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能查询电脑内总分类会计科目的名称、科目代号、年初余额、期初余额、累计发生额和余额,能查询记账凭证。另外,设计复合条件查询,模糊查询,为使用会计信息人员提供方便。灵活的界面切换功能,可以使会计信息人员很灵活地寻找凭证、明细分类账、总

账的信息资料。及时准确的找到所需资料,提高信息的掌握度,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所以电算化解放了会计的大脑,电脑代替手工的一些操作全部变成模式化。其更简单方便的电脑运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会计人员最主要的记账方法。其不懂信息时代的会计人才已落伍!

2.2重视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转轨变型,对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把会计核算工作的事后记帐、算帐、报帐变成事先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有效地管理起来,需要及时地收集、传递、整理、分析大量的信息,传统的手工核算方法已难以适应其需要,必须将最先进的管理手段─—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的数据处理、信息反馈和分析预测中,即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又称计算机辅助财务管理,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会计改革的方向。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电算化已经在会计领域中广泛推行,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会计电算化在全国普及率已达到30%左右,而在全国电力系统已达到80%以上。因此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是会计人员知识更新的需要,也是会计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可以说,今后随着计算机的普遍推广应用,不懂得和不熟悉会计电算化的会计人员将是不合格、不称职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工作迫切需要既懂财务会计知识,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社会才会更加通讯发达,社会更加科技化。

2.3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

在电算化环境下财务的信息更为安全。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的安全防范,首先,要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从软件开发和委会控制,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系统操作的管理换和控制、

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并保证措施能落到实处。其次,在国家制度并实施了计算机安全法律,全社会加强对计算机安全宏观控制的同时,企业应安装正版查杀毒软件,采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储存技术、身份识别技术等安全措施来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再次,应加强对计算机机房设施的管理,制定防火、防水、防盗以及突发事件应急

处理等的管理办法。会计人员应该熟练其基本的要素。

2.4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一体化、集成化的管理。财务软件日益成为企业全面管理软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组成部分,所以,要求现有的财务软件应有很好的融合理论与开发技术,能够实现不同层次的数据转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建立一个通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在该协议中应明确规定相同的数据接口或者规定公共的转换接口,提高数据的标准接口技术,比如输入、输出数据库名称、格式、类型、字段名称等,从而实现不同的数据可以相互转换,进而被识别和接受,能够在不同软件系统下直接使用。其次,应由相关上的上级组织部门协调各单位情况,提供一个适应大多数单位情况的会计电算化协议,各单位遵照执行,使各单位由共同的工作方式,方便其工作。

2.5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基础管理工作

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核算程序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正确、保存是否完整等。为了做好会计点算化得基础工作,首先,实施会计电算化得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岗位责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等制度;其次,加强会计数据的安全维护管理,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主要工作包括:必须经常进行备份工作,以避免意外和人为错误造成数据的丢失,每日必须对计算机内的会计资料在计算机硬盘中进行备份。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其次,应制定会计电算化系统发生意外事故时会计数据的维护制度,以解决因发生意外事故,而使数据混乱或丢失的问题。最后,应制定数据录入管理规定,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会计核算中许多原始凭证资料除手工输入外,还可能来源于供应链系统等其他系统,对需要处理的原始凭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的审核,使用具有智能化校验功能的设备,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原始凭证的错误,确保会计凭证的质量,减少审核工作量。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除过期数据等工作,以保持方便轻松的工作程序。

3.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企业中,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信息系统是财务、业务和人事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改造的过程。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财会工作自身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3.1财会专业人员运用软件能力欠缺

以前的手工会计核算形式下,从原始凭证的分析处理开始,一直到财务报表的生成和财务报表的分析,都由财务会计人员完成。在电算化会计方式下,只是原始凭证的分析和输入由会计人员直接处理,会计报表的生成以及一部分财务数据的分析都由计算机自动生成。财会人员的工作显得较机械、简单,没有将会计财务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对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掌握的不够透彻和熟练,对软件的认识有局限性,对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有学者提出高级会计人员须具备五种职业能力: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会计政策的职业判断能力,实施内部控制的能力,财务管理的能力,综合运用财务会计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的能力。也有的提出会计人员应具备八方面能力:扎实的专业功底,综合协调能力,准确把握和执行政策、法规的能力,驾驭风险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还有学者提出高级会计人员应具备以下四方面能力:宏观经济环境、发展形势的理解和把握适应能力,专业分析判断能力,管理控制能力,丰富系统的经济、管理、财务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

3.2注重账务处理,忽视管理功能

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和发展可以极大地发挥计算机的计算功能,将财会人员

从繁重的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然而,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却存在只注重账务处理,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财务软件在企业运用中财务分析、成本核算等管理模块基本不用,失去会计电算化减轻会计人员的繁重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功能。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国有80%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缺口,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很难获得,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而形成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资信差。虽然存在诸多外部因素,但仅从企业财务管理上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尤其是财务管理目标混乱,财务控制措施不严,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信度。很多中小企业只重视举债经营而忽视负债的偿还,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只是千方百计地向金融机构贷款、向供应商赊购材料,而不能很好地履行合同,致使到期的贷款不能偿还,应付的材料款不能按时支付,预收了货款不能按时供货,最后导致金融机构不再放贷,供应商不再向企业赊销,其结果是资金紧张,生产难以维系。

新《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企业内部审核。”因此,企业要建立内部财务监督管理体制,要对财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思想教育,特别是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加强企业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教育,中小企业应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3.3会计制度的修改落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以手工核算为基础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从记账方法、账务处理程序到会计工作的组织、内部控制的方式和会计档案的保存介质和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对财务会计制度做出相应的修改,企业只加强了软件的运用,忽略了会计制度的建设。

电算化提高了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既是对传统会计的继承,又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会计数据处理方式从手工操作转变为电算化操作后,使传统会计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例如:数据流程发生了变化

第一,传统会计系统中,尽管存在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但是,其基本流程仍然依照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的进行。这是由于报表的编制必须依赖程序分类的账簿记录,而不可能根据零星的一笔笔业务来编制。会计电算化后,由于计算机的应用摆脱了传统的限制,完全可以依据凭证直接汇总得到发生额等数据,流程变为凭证→报表。其设置是在机器上进行的,如建账的流程主要经过以下步骤,一是系统环境设置;二是建立会计科目;三是录入初始余额;四是凭证类型选定;五是出纳初始;六是外币管理;七是辅助核算建账。以上步骤中,前五步是建账基本过程,只有在单位有外币业务时,才需要第六步,只有单位安装了辅助核算模块后,才需执行第七步。

第二,传统会计系统的核心在于对账,在传统手工方式下,不同的人员掌管登记不同的账簿,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是平行登记的,为了验证记账的正确性,平行登记的账簿需要定期核对,当不存在数据错位、漏记、串户、重复登账等错误记账时,其结果应是相符的。当明细账与总账的数据核对不符时,则必然有一方或双方出现错误。因此,账账核对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查错方法。电算化后,会计系统内存在逻辑性校验程序,只要原始数据输入正确,不会发生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差错,因而也不存在传统手工会计下的划线更正法来更正差错。对于账簿记录因合法性而出现的错误,也只是采用类似于红字冲销法以输入“更正凭证”予以纠正,计算机不会产生计算错误,结果必然账账相符,明细账与总账之间的核对也就没有必要了。但是,如果输入了错误的数据或输入过程中产生的差错没有得到纠正,则得不到正确的输出。因此,对于新输入的数据,我们将其存储于临时凭证文件,只有经过验测后,才作为正式的会计资料转存于记账凭证文件。

第三,传统会计系统中数据大量重复,计算机则没有。会计凭证是账务处理系统的数据源。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所包含的信息量几乎等于各种明细账、总账及财务报表所包含的信息量之和;亦即:从信息量的角度来看,后者并没有比前者增加什么。但是由于手工处理,设置了明细账、总账等环节,使得记账凭证上的数据被多次转抄,同一数据的大量重复,不仅造成储存浪费,还极易导致数据的不一致,传统手工会计条件下,常出现账证不符,账表不符的现象,这与数

据的大量重复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电算化后,各种账簿不再作为专一的存储,仅仅变为系统的不同输出,既简化了设计,又节约了资源。

第四,传统会计系统信息提供不及时。财务报表是账务处理子系统的“最终产品”,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以及企业的顾客等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资料,也是这些部门进行有关决策的依据。由于账务处理的工作量大,再加上手工处理速度慢,往往又有很多调账的事项发生,这就需要延迟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编制出各种财务报表,严重削弱会计资料的作用。电算化后,由于计算速度很快,可以随机输出任一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大为提高。当月末或年末,因为发生调账事项而不能及时结账时,我们可以将下一期的会计凭证输入到临时凭证文件中,由于临时凭证文件区别于记账凭证文件,存储的是非正式会计资料,因此,并不影响当期期末结账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在上一个会计期结账后,即可对已输入的凭证进行审核,这样不会产生凭证积压,不影响下一个会计期的数据处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跨月记账、跨年记账问题,而临时凭证文件,记账凭证文件,备份凭证文件的设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传统会计方式下,最初的原始数据是原始凭证,但这些数据必须经过确认、计量、记录后才用以登记有关账簿,而电算化后,不同的数据要做不同的输入。

(1)自制凭证,来源于单位本身,规范性好,标准程度高,例如收料单、百货大楼的销售发票等,通过单据本身即可确定业务内容,因此可以直接输入。(2)外来原始凭证,来源复杂,如各单位的发货票,出差报销的车船飞机票等,这些原始凭证尺寸不一致,反应经济业务的方式也不一致。而用于记账的记账凭证却要求分类清晰,科目正确,包括业务的日期、凭证字号、业务摘要、发生额等信息,外来原始凭证或者没有上述信息,或者信息不全,因此,用它作为输入数据必然有很多困难,而且,外来原始凭证很多,不加整理就输入势必加大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国内外的商品化账务处理系统基本上都用记账凭证输入数据。由此可知,在电算化条件下,账务处理子系统的原始数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记账凭证、机制凭证、派生凭证和网络传输。除去记账凭证须用手工编制外,其余均可自动采集。传统会计方式下,信息的载体主要是纸张,包括凭证、账簿、报表等;电算化方式下,信息的载体是多级存储结构的磁性材料,包括软盘、硬盘、磁带、光盘以及微缩胶片等,这些新的磁性载体体积小,容量大,易于传递和备

份,具有预防功能,通过文件和程序备份措施,可补救因灾害造成的数据程序损毁的危害,避免对数据文件和程序进行破坏、篡改或非法复制等。但也有其缺点,如易于被修改且不留痕迹等,容易形成新的失真的会计信息。在计算机系统环境下,要求能够防磁、防湿、防尘、防震,以及其他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如突然断电等。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账簿中的固定属性数据进行编码;订本账、多栏账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都是由计算机临时计算生成再输出;而凭证类别既可以简化为一种通用格式,又可以进一步进行详细划分,以便于信息的查询和使用。因此,计算机会计系统改变了传统会计系统由许多人共同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的工作方式,各种凭证一经输入,便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记账,编表和财务分析工作,不能够进行人工干预。具有检测性功能,计算机操作系统通过记录和报告系统记录非法修改系统软件、应用程序或数据文件等行为,建立事前预测决策、事中监控核算和事后分析考评在内的会计信息系统。

传统会计条件下,会计系统一般由会计师根据会计法规、准则、制度,针对本企业工作的需要来设计。电算化因数据处理实现自动化,其系统设计除要遵循手工情况下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外,还须遵循特定的电算化制度,如账册、报表设计等要符合输出、打印要求等。其系统一般由高级会计师、系统分析师和程序员在原手工系统基础上进行电算化系统分析和设计,编制程序并调试等一系列处理过程。由于计算机的信息反馈速度和数据加工深度比手工有较大提高,使其预测未来、辅助决策、财务分析以及会计控制完全成为可能,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管理。组织机构的改变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企业为加强对计算机应用工作的管理或者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信息处理机构和管理部门,或者在各专业业务部门设立计算机应用机构;另一方面,计算机的应用在会计系统各部门也引起了变化,其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工作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前者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位、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后者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等。

由于计算机会计系统与传统会计系统的物质基础、运行环境和内部结构不相同,因此,研制方法也有较大差别,计算机科学和会计学的复杂性使得计算机会计系统的研制必须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分步骤、分阶段进行。此外,计算机会计

系统的档案保存量以磁性介质为主,因而不仅要建立纸介质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还要建立严格的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档案借阅与归还等与计算机磁性介质相关的数据保管制度。

网络传递各种日报表的出现使得计算机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优于传统手工系统,电算化会计代替手工会计下用人工来记录和处理数据。由传统的算盘、草稿纸时代变为高速运算的计算机,它采用对系统原始数据编码的方式,以缩短数据项的长度,减少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不同人员,部门之间数据处理、加工的相互合作、信息共享不再受到空间范围的局限,从而加快了与外部信息交换的时间。并且注意信息的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传统方式下,有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如平行登记、不相容职务的分割等;计算机的使用使这些原有的控制几乎不复存在,计算机的重点在入口,因此,其控制中心也放在了数据输入的检测上,而不在对账,计算机使用的磁性介质极易修改且不留痕迹,这又不同于手工系统的挖、擦、刮、补、抹等技法。此外,计算机在硬件结构环境要求文档保存等方面的特点也给电算化后的内部控制提出新的要求。其控制范围必然扩大,如对系统开发过程的控制,数据编码的控制及调用和修改程序等,已从财务部门转变为财务部门和计算机处理部门,控制的方式也从单纯的手工控制转化为组织控制、手工控制、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全面控制,控制要求也比以前严格。包括:组织控制、职能分割控制、系统使用权限控制、输入输出正确性控制、操作过程控制、系统运行环境控制、子系统文档管理控制等程序化控制。一般来说,计算机应用程度越高,采用的程序化控制也就越多。

3.4会计软件发展的局限性

现在市场上会计软件开发公司都强调突出其会计软件开发模式和特点,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相互不能兼容,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标准,不同开发商具有的自己的特点,使所用的财务软件混乱,不同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便。

随着会计软件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大型数据库将成为会计软件的主流。随着我

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会计理论界在新世纪初提出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从而要求会计系统具有空前强大的功能。无论是财会人员,还是会计软件开发工程师,都深深体会到数据库对会计软件的重要性。以前的会计软件功能只局限于“替代手工会计业务”,会计软件也只要提供凭证输入、记帐结帐、帐簿和报表查询这几项简单的功能即可。那样的会计软件所要求的数据库也极其简单,小型桌面数据库(如dbase、Foxpro等)便已足够了。但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新的管理型网络化会计软件不仅需要为财务部门服务,还必须充分利用会计信息,为各级各类的管理部门服务,它对数据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数据库系统(如SYBASE、INFORMIX、ORACLE等)有高达TB级的数据处理能力,除可跨年度查询外,还可以通过数据仓库技术,整合采购、库存、销售、计划、工资等数据供管理层决策分析

3.5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隐患,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通在传输过程就可能出现安全问题。此外,由于会计数据主要是保存在计算机的磁盘或U盘,一旦磁介质受热、受潮、折损等原因出现损坏,保存的会计数据将会丢失,势必严重地影响到企业的会计工作。 加强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则:

第一、建立制约机制,严密组织管理,防范利用计算机贪污或窃取信息。(1)建立制约机制,严格职责范围。建立制约机制、严格职责范围、健全内部牵制制度是保证会计电算化安全性控制的主要措施。会计电算化的监机人员,可划分为系统管理员以及计算机技术人员,负责系统的Lt常维护,处理系统出现的软件及硬件故障。系统管理员的维护活动,要受到一般操作员和特权操作员的控制和监督。应用软件的源程序应对系统管理员保密。特权操作员一般由会计主管担任,其除了处理正常业务外,要对系统管理员和一般操作员的日常操作进行控制和监督。一般操作员包括记账员、复账员和综合操作员。这样,把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过程分解成几个部分,由几个人分别承担各自职责。如要违反规程进行非法操作,必须相互串通,这就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2)加强账户管理。会计账簿存在于计算机,不像手工账簿那么直观,增加了账户管理难度。非法利用数据往往看中了这一点,总是设法开立账户、使用账户、变更账户的内容。因此在账户

管理上要采取新措施。如涉及修改账户信息的业务,必须填制通知单,经会计主管签章后输入计算机。严禁无凭证一个人操作、随意删改无人监督。

第二、加强数据管理,防止数据非法修改和泄漏。不法分子刺探、搜集经济情报,总是设法通过直接拷贝和计算机网络窃取有价值的数据。为此,计算机内的会计业务数据不得随意拷贝,未经批准不得用于调试程序,不得用于培训人员,进入机房必须两人以上;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的会计数据,应采取安全性措施;备份的会计业务数据,应专人保管,非工作时间加锁入库,严密调阅手续,不得随意拷贝、携带、转借备份的数据信息。

第三、防止死机和计算机故障,减少会计数据的丢失和破坏。(1)死机和计算机故障。主要是工作人员不爱护设备,不做好设备的清洁保养工作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与操作人员的思想素质有关。因此要对工作人员经常进行职业道德、思想品德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2)误操作。一个熟悉会计业务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操作员,因误操作造成数据丢失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尽可能减少操作失误。

第四、做好数据备份,使会计数据被丢失、破坏后能及时恢复。(1)数据备份应以及时恢复数据为前提。不同的应用软件,备份的要求也不一样。(2)对备份数据的管理,除常规管理外,还应做到异地存放。

第五、预防计算机病毒,杜绝计算机病毒侵袭。(1)尽可能不用软盘启动系统,尤其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2)慎重使用软盘。对外来软盘如确实需要使用,要经过病毒检查,否则不能上机。本单位的软盘也不要随意转借给他人,以免归还时感染病毒。(3)不要让他人随意使用计算机,严禁把外单位的程序带人系统运行,严禁玩各种计算机游戏。(4)对重要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数据文件,要制作备份放到安全区保存,以便病毒侵害后用于及时恢复。

4.会计电算化得应用和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国际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技术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对外实时开放。会计电算化在网络环境下也发生了变化,在实现从核算型转变的同时,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日益一体化的今天,要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规划,也就要求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

从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会计改革已迈出了稳健、有序的步伐,并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信息时代,要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健康的发展,我们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进一步探讨。总之,21世纪的会计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会计,我们应该抓住这一良机来促进传统会计的革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5结束语

今天的会计信息化是在历经了20多年所积累的会计电算化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改变了信息的载体和信息存储方式,加快了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增强了信息的共享性、针对性和交互性。但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环节和细节方面的运作及处理有待完善,要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培养新型人才,从技术上保障数据的安全。同时需要构建相关各方面的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以保证会计信息化的可实施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会计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如何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总之,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决不仅仅是一个名词、口号的变迁、它更代表一种改革的观念,会计信息化势在必行,它将在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会计电算化必将成为日后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新信息记账方式!

参考文献

[1]潘锡品.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开展[M].西南财经出版社,2001.3

[2]张爱丽.新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中国会计电算化[J].2001.2

[3]宋云雁.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集团经济研究[M].2007(11X).-278-278

[4]陈新.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探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J].2007(12).-112-112

[5]夏恩.《会计与控制理论》[J].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6][美]马歇尔.《会计信息系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董丽晖. 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能力的课堂因素分析[J]. 甘肃农业, 2006,(09)

[8]赵书和.《会计学》[J].南开大学出版社

致谢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想象中漫长的三年呲的一声就这样过去了,告别了悉心教导的老师,离开了互助的学,散开了一起疯的室友。三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三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谢谢您的悉心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感谢我的父母,谢谢他们无悔的支持,他们的目光是我不断前进的最大动力。 感谢我身边的朋友与同学,三年来的互助护持是我们友谊的强大见证。谢谢你们曾在中秋节陪我度过第一个不再父母身边的团圆,谢谢你们曾在冬至时节陪我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谢谢你们曾在狂欢的圣诞夜陪我度过美好的团日活动,与你们走过的记忆是我一生最美好,最珍贵的回忆。

17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