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考研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2017中山大学历史学基础(A )考研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一、名词解释(12小题,每小题10分,共120分)

1、长平之战

【解题思路】

中国古代史战争类名词,首句先简单交代时间、交战国,次句开始具体展开论述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末句总结战争的影响。

【答案解析】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之间发生的战役。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兵包围韩国的上党,上党郡守把地献与赵国,遂引发秦、赵两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 的大战。赵将廉颇坚守长平三年,后赵国启用赵括为主将,赵括率军盲目出击,秦军正面佯败,两侧包抄,围攻赵军,射杀赵括,俘获并坑死赵军四十余万。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由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一国遭受毁灭性打击,从而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2、两税法

【解题思路】

属于税制类名词,首句对名词进行简单定义,次句开始展开论述税制实行的缘由和效果等,末句总结影响。

【答案解析】

两税法是唐朝中叶实行的用以取代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自唐玄宗开元(713-741)以后,均田制度逐渐废弛,与之相适应的租庸调也难以为继,封建大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减少。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始改行两税法。两税法变租庸调以人丁为征收赋税标准的原则为以财产、主要是土地为征收标准的原则,是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改变后的反映,是中国古代税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两税法实行初期,统一了紊乱的税制,扩大了赋税的承担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后来,弊端丛生,征敛趋于苛重。但由于两说法适应地主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其税制的基本原则为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奉行。 3、《通志》

【解题思路】

史学文献类名词,首句以作者、朝代和名词性质等对名词进行简单定义,次句展开论述作品的内容,末句总结作品的历史地位。

【答案解析】

南宋郑樵撰,是自《史记》之后,现存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性著作。《通志》卷帙浩繁,规模宏大,其记事断限,大抵本纪从三皇到隋,列传从周到隋,二十略从远古到唐。其中“总

序” 和“二十略” 是全书的精华,特别是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五略,是郑樵独创,前史所无,实属珍贵。该书在典章制度方面的价值突出,与《通典》、《文献通考》并称“三通”。

4、祺祥政变

【解题思路】

首句以时间和发起人对名词进行简单定义,次句展开论述政变过程和结果,末句总结影响。

【答案解析】

又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是慈禧、奕 等人于1861年(咸丰十一年,农历辛酉年)发动的宫廷政变。“辛酉政变”是君权与相权的一次大的冲突,它的重大结果是清朝体制的一大改变。经过“辛酉政变”,否定“赞襄政务”大臣,而由慈安皇太后与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这是重大的改制。这个体制最大的特征是皇太后与奕 联合主政,后来逐渐演变为慈禧独揽朝政的局面。

5、丁戊奇荒

【解题思路】

首句进行简单定义,次句开始展开论述灾荒的详情,末句总结影响。

【答案解析】

晚清发生的一次大旱灾。“丁戊奇荒”在清代频繁的旱灾中是最大、最具毁灭性的一次,这次大旱的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大、后果特别严重。从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四年;受灾地区有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等北方五省,并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整个灾区受到旱灾及饥荒严重影响的居民人数,估计在一亿六千万到两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给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6、安福国会

【解题思路】

首句进行简单定义,次句开始展开论述国会组建和解散的过程,末句可总结影响。

【答案解析】

又称“新国会”,皖系军阀段祺瑞的御用国会。1918年段祺瑞为抵制孙中山在广州的国会非常会议,决定重选国会议员,在北京安福胡同组织俱乐部,贿买选票,包办选举。安福系在新国会中占有绝大多数席位,时称“安福国会”。1920年皖系失败后被解散。

7、卡迭石战役

【解题思路】

世界古代史战争类名词,首句以时间、交战者和争夺点等对名词进行简单定义,次句展开论述战争的过程和结果,末句总结影响。

【答案解析】

公元前1298年,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穆瓦塔尔为争夺在叙利亚的主要基地和军事要塞—卡迭石而展开的一次会战。此战是世界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在此战后都因损失惨重而无力再进行大的战争,打打停停一直到公元前1284年前后,新国王卡图西尔三世与拉美西斯二世决定终止战争,缔结和平条约。

8、贵霜帝国

【解题思路】

世界古代史国家类名词,首句以时间、地点和创建者等对名词进行简要定义,次句展开论述帝国的建立和消亡过程,末句总结其历史影响。

【答案解析】

曾存在于中亚的古代盛国,在其鼎盛时期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恒河流域,由被大月氏征服的大夏贵霜部落建立。公元一世纪中叶贵霜部翕侯丘就却统一五部,建立贵霜帝国。公元二世纪中期,疆域西起咸海,东至葱岭,南包括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形成连亘中亚和北印度的庞大帝国,帝国中心是“丝绸之路”的枢纽,也是佛教中心,中国高僧法显曾到此,公元二世纪后开始衰落,五世纪遭嚈哒人(白匈奴)入侵灭亡。贵霜帝国的建立,打开了南亚与中亚之贵霜帝国间的屏障,为佛教的东传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贵霜的文化艺术和建筑对中亚也有很大影响,犍陀罗艺术于魏晋时期沿丝路传入中国。 9、提洛同盟

【解题思路】

世界古代史同盟机构类名词,首句以时间和参加者等对名词进行简要定义,次句展开论述同盟组建的原因、演变和消亡,末句总结影响。

【答案解析】 公元前478年,雅典组织中希腊、爱琴诸岛和小亚细亚的一些城邦形成新的同盟,同盟金库设在提洛岛,故名“提洛同盟”。它的目的原是为继续对付波斯联合作战,后成为雅典称霸工具,又称“雅典海上同盟”。前454年同盟金库迁到雅典,公元前404年,由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战败,雅典被迫解散提洛同盟。提洛同盟的建立及其性质的演变,对雅典和加盟各邦以及整个希腊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都有重大影响

10、马基雅维利主义

【解题思路】

首句对该主义进行简要定义,次句展开论述其代表观点的具体内容,末句总结影响或作用。

【答案解析】

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马基雅维利主张结束意大利在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其所代表的主张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他抛弃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教条式的推理方法,不再从《圣经》和上帝出发,而是从人性出发,以历史事实和

个人经验为依据来研究社会政治问题。马基雅维里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 ,马基雅维利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政治权术理论,后来被资产阶级学者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甚至被法西斯分子用作实行独裁统治的理论依据,所以“马基雅维利主义”逐渐变成政治上尔虞我诈、背信弃义和不择手段的同义语。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同后来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有着严格的区别。前者是在西欧封建社会末期,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腐朽实力而被提出来的,其主流是爱国的和进步的,反映了资产阶级建立统一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进步要求。

11、拿破仑

【解题思路】

世界史人物类名词,首句以人物的生平时间、职业和国籍对人物进行简要定义,次句展开论述人物的生平轨迹,末句可总结人物的影响。

【答案解析】

即拿破仑·波拿巴,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1814,1815)。生于科西嘉岛一小贵族家庭,毕业于布里埃纳军校,1785年任炮兵少尉。在大革命中支持雅客宾派,抨击吉伦特派。1793年在指挥镇压土伦王党叛乱中初露锋芒,获少将军衔。1796年征服意大利,1798年率军远征埃及。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成功,担任执政府第一执政。1804年称帝,建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大力发展经济,镇压复辟势力;多次粉碎欧洲反法联盟,巩固法国革命的成果,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后加大了扩张的步伐,与英俄争霸。1812年对俄战争失败,元气大伤。1814年反法联军攻陷巴黎,被流放于厄尔巴岛。1815年重返巴黎,建立百日王朝。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放于圣赫勒拿岛。1821年病逝。 12、珍珠港事件

【解题思路】 世界现代史战争类名词,首句以时间、地点和发动者对名词进行简要定义,次句展开论述事件的过程,末句总结影响。

【答案解析】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事件。8日,美国对日宣战。珍珠港事件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从军事史的角度来看,对珍珠港的袭击标志着航空母舰和潜艇,以及舰载机取代战列舰成为海军主力的转折点。

二、阅读分析(共2小题,第1小题40分,第2 小题20分,共60分)

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1)材料中反映了什么样的经济制度?

【解题思路】

本题旨在考查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也就是井田制,考生需要有一定的史料阅读能力。

【答案解析】

由“方里而井,井丸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可知材料中反映的是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度。

(2)简要评价一下这个制度。

【解题思路】

评价该制度时可按照井田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这么一条线索来展开。

【答案解析】

井田制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井田制最初来源于氏族社会末期到国家产生之初的农村公社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度下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是由氏族社会公有土地演变来的,保留着公有的名义,实质变成贵族剥削农业劳动者的一种方式。公田由村社成员共同耕种,公田上的收获全部交给国家。私田是村社成员的分份的,并跟着份地的变动而迁居,即所谓的“三年一换土易居”。说明劳动者对私田只有占有权、使用权,私田和公田一样为国家所有。劳动者占有、使用公田是以在公田上无偿劳动为条件的。

概括地说,井田制的实质就是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由于生产力低下,成员需要共耕公田,耕种私田时也要经常协作,产品也要互相调剂,这也就是井田制产生的历史背景。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家庭独立,社会分化进一步加强,井田制的消亡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秦汉以下,许多政治家为了解决贫富悬殊带来的社会矛盾,往往乞灵于“复井田”,不少王朝的土地制度也的确受到了井田制的若干影响。然而,真正的井田制最终仍只是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3)根据材料二,请简述春秋时期鲁国初税亩的产生过程和在当时的社会影响。

【解题思路】

考察知识点比较细致,解题时应将产生过程和社会影响分开论述。

【答案解析】

产生过程: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农具的普及和应用,农业生产力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同时贵族之间通过转让、互相劫夺、赏赐等连径转化的私有土地也急剧增加。实行“初税亩”田赋制度之前,鲁国实行按井田征收田赋的制度,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占全部农业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初税亩的实行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

社会影响:这一制度的实行实际上开始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征税的土地不再有公田、私田之分。春秋时期的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了赋税制度的改革,例如齐国的“案田税亩”,

楚国的“书土田”,郑国的“作丘赋”和泰国的“初租禾”,都是这个时期大致相同的赋税制度。这种赋税制度的改革是对私人占有土地的承认,各国的统治者在充实了自己的国库同时,放弃的是国家对土地的占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瓦解的过程。

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请对东汉的党锢之祸进行评价。

【解题思路】

考察东汉末年的政治,答题时应从该政治行动的产生背景、该运动的性质及其对后来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入手。

【答案解析】

(1)东汉末年党人反对宦官的斗争是一次企图改良的行动。面临宦官擅权的黑暗统治,一些比较正直的官僚、儒生为了挽救社会危机,缓和阶级矛盾,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在政治上,坚决要把宦官赶出政治舞台,选拔清贤奉公之人。在经济上也提出一些改革主张。尽管收效甚微,但党人的作为在当时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应给予肯定。

(2)党人反对宦官的斗争,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广大人民深受宦官之苦,因此,党人反对宦官的斗争也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同情。在党人遭受迫害时,张俭逃亡,许多人为了保护他的安全而全家被害,“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基本反映出人们对宦官的愤怒和对党人的同情。

(3)党人不畏强暴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东汉末年宦官的暴政下,道德沦丧,士风败坏的现象特别严重。党人陈藩、李膺、李云等都怀着忧国忧民之心,敢于冒死直谏,怒斥奸邪,翦除阉党的精神是可嘉的。所以,他们那种“杀身以求仁”的气节为历代人们所推崇。明末东林党人反对宦官的斗争就是受东汉党人斗争精神的鼓舞和影响的。

三、论述题(共4小题,第1小题15分,2-4小题35分,共120分)

1、以具体的例子谈谈你对“问题意识”的理解。

【解题思路】 本题是一道史学理论题,旨在考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要求能够回答“何为问题? ”、“问题的意义”、问题与学术史以及小题目间的关系,同时至少应举个例子。

【答案解析】

(1)问题是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2)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问题意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研究学术史,做学问,首先要提出问题,梳理学术史确定题目,然后要从小处着眼,把小题目研究透彻,同时,不能孤立的看问题,要全面,运用辩证法把问题研究精通。而研究历史,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外,别无他法。

(4)例如要研究传统中国的国家认同问题,确定通过研究明清黔西北的土司制度与则溪制度的兴衰,来揭示中央王朝的典章制度在非汉族社会中的推演过程,从而以此来回应该问题。首先需要梳理学术史,确定研究题目,如大题目为彝威与汉威—明清黔西北的土司制度与则溪制度,小题目就是拆分的各个研究小部分,整个研究都要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论述中心问题时要聚焦该问题与学术史的关系。

2、试述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解题思路】

解题时应将原因和影响分开,作答时尽量多角度发散思维,论述原因时可从政治体制、武器装备、战略战术等方面入手,论述影响可联系此后的中国国内涌现的思潮

【答案解析】

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靠近中朝边境的大东沟一带海域相遇,一场震惊中外,对甲午战争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的大海战爆发了。结果中国大败,日本创造了一个世界经典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紧接着北洋水师被完全摧毁,中国完全丧失制海权。这场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马关条约》让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丧失了对本国领土的部分主权。

在这场战争的背后,有着极其深刻的原因导致中国失败。

(1)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十九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必然引起对殖民地更加激烈地争夺。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

(2)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朝鲜战场的失利,虽然造成了一定的被动,但还没有影响全局,而清政府却不积极备战,反将希望寄托于外国调停,导致战略上处于被动地位。

(3)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近代战争中,武器装备的作用远比古代更为重要。在晚清的政治家、军事家中,李鸿章特别重视武器装备。由于他的大力倡导和运筹,推动了洋务运动,组建起北洋海军和新式陆军,有利于提升军事实力。但因为李鸿章把武器作用极端化、绝对化,由“武器决定论”导致悲观情绪和失败主义。战争的胜负决定于军事力量对比,这是一般规律。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需要特定的条件,不是普遍现象。但在军力相当的情况下,胜负又取决于什么呢,这就不是唯武器论所能解释的了。作为战争的主要指挥者来说,头脑中打不赢的阴影必然会对战

局产生消极影响,这也是部队士气低落,一味溃败的原因之一。

(4)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毛泽东同志说过:“办法是跟着方针来的,方针是不抵抗主义的时候,一切办法都反映不抵抗主义。”清政府避战求和,消极防御的指导思想,突出表现在忽视和放弃制海权的战略失误,这是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在近代战争中,掌握制海权非常重要。所谓制海权,简单地说就是能使自己一方在一定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使敌方不能自由航行。能否掌握制海权取决于海军的实力和正确的战略。甲午战争的制海权主要指黄海海域。黄海关系到三个半岛,即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海上交通,所以黄海的制海权至关重要。

(5)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是战争失败的政治原因

当时的清朝,早已失去开国初期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气象,落日的辉煌已经完全消褪,远远地被抛在世界潮流的后边。体制陈旧、政治腐败,在内忧外患中迎来了它的末日。军队和军事工业分属几个洋务集团,带有封建割据性。在兴办洋务的过程中,形成了李鸿章的北洋、淮军;张之洞的南洋;曾国荃、左宗棠的湘系。他们把各自的军队和军事工业作为本集团的私产。并且,军队在战争时的后勤也跟不上。军队后勤保障虽是业务问题,但也深受政治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最终成为战争胜负的因素。

(6)军队素质低下不堪一击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

政治腐败必然影响军队建设。甲午战争中海陆几十次战役,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溃不成军,没有打过一个胜仗,没有击沉过一艘敌舰,军队综合素质低下是直接原因。当时全国的军队,北洋最优,北洋里海军又较陆军为优。但就是北洋海军,也严重存在着军纪涣散、操练废弛、贪污腐化、精神萎糜等问题。

影响:第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同时也使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第二,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资本输出,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第三,使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第四、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在帝国主义列强疯狂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是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第五、甲午海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

3、试述拜占庭文明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解题思路】

论述时应将特点和历史地位分开论述,论述特点时可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宗教等多方面展开,论述历史地位应从其在文化上的承前启后作用入手。

【答案解析】

特点:(1)政治上,建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皇权很强大,建立起了一个强盛的统一的封建国家。

(2)军事上,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军队强大,武器先进,大力推行对外扩张,扩充 疆土。同时,希拉克略改革后,在全国实行军区制,使全国都处于军事管制下。

(3)宗教上,教会的发展受到遏制,产生了圣像破坏运动,教权远不能对皇权造成威胁。但宗教仍对人民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这就使宗教成为拜占廷帝国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

(4)经济上,小农经济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工农业非常发达和稳定;手工业分为官营和私营,较少受奴隶制产生危机的影响,较为发达;国内外贸易发达,商人奔走于欧亚各地,运销各种商品。

历史地位:

(1)拜占廷虽然不断受到蛮族入侵的冲击,但其文明最终保持下来。他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优秀文化,对于文化的传承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又对东欧其他国家和民族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这些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

(2)拜占廷还是东方和西方、欧洲和亚洲交流的桥梁,对于促进双方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拜占廷文明光辉灿烂,是历史的一块瑰宝,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试述地理大发现的背景与历史影响

【解题思路】

答题时应将背景和历史影响分开论述,论述背景即从地理大发现的诱因和所具备的条件入手,论述历史影响需联系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和世界开始连为一体等方面。

【答案解析】

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地理大发现是对15世纪末以来欧洲人开始的一系列探索性航海活动及其结果的总称。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辟绕非洲到东方的新航线及麦哲伦等人完成环球航行,是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内容。地理大发现的背景由多种因素交错促成:

(1) 首先是经济动因:A 、人口于资源矛盾:中世纪晚期欧洲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大,在耕作技术不能提高的情况下扩大耕地面积是唯一出路,但耕地面具最终有限,于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欧洲人特别要求进行空间扩张,陆地上空间扩张已有十字军东征、德意志的东部移民等先列,海上新航路的开辟可以为空间扩张创造更好的条件。

B 、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新航路开辟以前欧洲人与东方世界存在广泛的路上贸易,以满足他们对东方贵重商品和香料、樟脑的生活必需品的迫切需求。但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以后垄断了东西方传统贸易商路,欧洲商人渴望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C 、“寻金热”的出现:16世纪初伴随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商品货币日益发达,货币作为普遍的交换手段渐趋成为财富的象征,而黄金是货币的最好载体,于是“寻金热”弥漫欧洲。加之《马可·波罗行纪》对中国的描述,使得欧洲各国的君主、贵族、僧侣和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都渴望遍地黄金的东方攫取金银财宝。

(2)其次是精神动因。传播基督教福音宣扬自己文化的普世价值,对付穆斯林世界,是促成欧洲人完成地理大发现的精神动因。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理念所蕴含的为创造现实幸福而努力奋斗、发挥人的潜能的精神,也为航海探险事业提供了思想支撑。

(3)此外,航海技术的改进、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专制政府的支持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地缘优势等,也使地理大发现的发生具有客观的、有利的条件。

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1)早期殖民扩张:地理大发现拉开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欧洲人纷纷到亚、非、拉美等地展开殖民掠夺。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和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就是典型的例证。

(2)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开辟引发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增多,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特别是美洲的特产逐渐传播到欧洲大陆。世界贸易中心也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导致了意大利商业城市的衰落和大西洋沿岸新兴城市的崛起。

(3)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还引起了“价格革命”,即美洲打白银大量涌入欧洲,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雇佣劳动者和收取固定地租的封建主因此蒙受损失,正在形成中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则从中牟取了暴利。

(4)世界联系的加强: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 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在商业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殖民扩张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殖民体系,推动了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