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常态

新常态下促改革 农信社华丽转身 2015-04-26 20:55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脚步也越走越紧。一个个“潮平两岸阔,十里稻花香”的农业小镇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向“企业园区化聚集、土地规模化经营、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近几年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他们依附几代人的土地,在农民市民化,“村改居”的过程中,农村金融领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也需要更多的改革以适应新“三农”环境带来的重大考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信设这个农村金融的领头羊在原有经营机制中仍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短板。 一、产品创新能力不强

受一系列金融政策和体制限制,农信社在新业务拓展上存在着很多阻碍,一些执照和手续的办理受到限制,使得较有潜力的金融产品不得不滞后推出,也导致农信社在吸引新客户群体上受到阻碍。其次,工作人员年龄偏高,素质偏低,后期培训缺乏也使得新的金融产品研发缺少有力的技术支持。基层社人员短缺,使得在基层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领域存在一定的空白区,没有足够的了解市场就很难开发出真正迎合市场的产品。提高市场了解度,时刻把握市场脉搏,为市民化的农户量身定制属于他们的多种类的金融产品是农信社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二、金融知识普及和宣传效率低

由农村走进社区的农民,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的方式,思想上的转变更不容忽视。手头有了闲钱的农民更迫切需要的是丰富的金融知识来武装自己。如何让腰包里的钱活起来,是他们更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时的农信社的服务就不能仅停留在存取款这样的机械化业务上。近年来,农信社在普及金融知识方面采取了一些行动,但在及时性和全面性上还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农户们的需求。走进社区,走进农家,把金融知识带到群众中去,既拉近了银行与农户的距离也不失时机的宣传了自己的业务。拥有了更多金融常识和理财知识的农户,才能更快更多的接受我们的金融产品,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衍生效益。

三、经营成本相对较高

相比已进入E 时代的大型商业银行,农信社由于历史原因和经营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经营成本相对较高。网点地势偏远,布局不合理,人员分配不均衡等都是制约农信社轻装上阵的包袱。新时代的农民已经不是固封在山沟沟里,背朝黄土面朝天的过日子了,网络时代也给广大农民带来了便利。如何更好的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业务,降低经营成本,大刀破斧的整合网点分布,本着重效益,降成本的原则,削减不盈利的网点,把资金用到刀刃上,把人员放在需要处,是新常态下,农信社改革的又一挑战。

农民变成市民,农村变成社区,农田变成工业用地,作为扎根农村的农信社,也必须要与时俱进,转变原有市场定位,迎合时代的变迁,走出一条有农信特色的市场化道路。在日趋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如何能留住客户,拓展业务,不仅仅是提供优质的柜面服务,全方位的金融产品、人性化的监管机制,精细化的考核标准,才是农信社促发展,创效益的关键。社区化的银行经营模式,是农信社改革的大方向,这是能让进城的农民依旧感受到亲情的金融服务模式。留得住老客户才能带来更多的新效益,勇于创新的经营理念才能带来更多的新机遇,更精细化的管理水平才能得到实际的新效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农信社的华丽转身必将在在“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为三农金融注入新动力。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