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课程02远方的城市

《远方的城市》 课 程 纲 要

【开发人员】袁坚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 东方早报记者 【所需课时】16课时 / 每课时40分钟 【适应年级】4-6年级,也适用于初中阶段 【课程类型】B2 (“去哪里”模块第二阶段课程)

[在梦想课程框架中,ABC分别代表“我是谁”“去哪里”“怎么去”三个课程模块,123分别代表1-3年级、4-6年级、7-9年级,因此B2代表“去哪里”模块中为4~6年级设计的课程]

【课程简介】

《远方的城市》这门课程并不是一门向乡村孩子介绍某个(或某些)大城市的知识性的课程,而是关于认知方法论的课程。我们从“什么是城市”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出发,通过不断地追问引发参与者的越来越深刻的思考。城市光怪陆离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人类社会有机生长的客观规律。通过引入一些科学工具(如电子地图)和方法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以各种不同的视角(平面的城市-立体的城市-天空和地下的城市—不同观测者眼中的城市-历史时间轴上的城市-我身边的城市„„)全方位地理解这样一个社会生态的典型影像。

课堂活动中,除了梦想课程一贯的思辨性的头脑风暴和多角度质证,还大量加入了操作性内容,如每个小组需要随着课程的推演,逐页手绘一本城市认知手册;小组深入城市各个角落的采访;甚至还有飞行模拟器比赛之类的备选活动提高给教师灵活运用。

建议将每个组制作的《城市认知手册》列入梦想中心的馆藏。这样学生们便完成了有每个人署名的第一本著作。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 了解城市的核心要素——人、楼房、街道——之间的内在联系; 2. 学会使用几种主要的地图,包括电子地图查找指定城市和指定地点; 3. 能够使用网络工具,了解一个陌生城市的特定实用信息;

4. 提高创新性的多视角思维能力,少数学生能够从中感悟出自己的独特方法论和历史观; 5. 减低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延伸阅读】

Part1 (给学生)

·《城市——e时代少儿趣味新百科》([法]迪克、托尔伽曼著,[法]卡拉诺绘,伍剑、刘佳

译,湖北少儿出版社) Part2 (给老师)

·《看不见的城市》([意大利]卡尔维诺著,张宓译;译林出版社) ·《明日之城市》([法]柯布希耶著,李浩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城记——一个建筑师眼中的美国城市》(梁雪著;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 ·《城市意象》([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

【课程框架】

模块一:什么是城市 第1课时:你知道哪些城市? 第2课时:城市里有什么? 第3课时:城市有什么用(一) 第4课时:城市有什么用(二)

模块二:初步认识“目标城市” 第5课时:谁需要认识一个陌生城市?第6课时:地图工具(一) 第7课时:地图工具(二) 第8课时:寻找资讯

第9课时:我所知道的目标城市

模块三:多个角度看城市 第10课时:多样化的城市 第11课时:看不见的城市

第12课时:城市的第四个维度——时间第13课时:追寻失落的城市——特洛伊

模块四:课程总结与分享 第14—15课时:我身边的城市 第16课时:课程总结与分享

第1课时:你知道哪些城市?

第2课时:城市里有什么?

第3课时:城市有什么用(一)

第4课时: 城市有什么用(二)

第5课时:谁需要认识一个陌生城市?

第6课时:地图工具(一)

第7课时:地图工具(二)

第8课时:寻找资讯

第9课时:我所知道的目标城市

第10课时:多元化的城市

第11课时:看不见的城市

第12课时:城市的第四个维度——时间

第13课时: 追寻失落的城市- 特洛伊

第14、15课时:我身边的城市

第16课时:课程总结与分享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