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曹文轩[红瓦]中的人物心灵成长

   摘要:《红瓦》是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之一,它是童年的歌、少年的诗、青年的音乐、成年的话剧。它以一个叫林冰的中学生的视角,以油麻地为背景,诗意地描写了往昔乡村生活的淳厚风情,细腻地记录了少男少女由少不经事而逐渐明晰的人生的成长历程。文章将对《红瓦》中的人物心灵成长历程进行分析。    关键词:少年世界;心灵的孤独;友谊;爱情    曹文轩以优美的略带伤感的笔调,以一种悲悯与近乎追忆的情怀,为我们展示着一个个与主人公林冰休戚相关的少年生活,也展示着他们或甜蜜或沮丧或绝望的情感世界。掩卷而思,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染坊之子”赵一亮由孤傲历经无奈辍学,无缘文化宣传队告别胡琴,当他一心想经营自己曾鄙视的染坊,成家立业之时,一场火灾再次将他无情的击倒,年少莽撞的他迫于想拥有栖身之所,偷了木排引来了劳狱之灾,滑进了命运的谷底。许一龙,一个不容许任何人在胡琴上超越他的理发师,因胡琴与赵一亮结缘、结怨,但当赵一亮蒙受命运的重大挫折时,他俨然是一位慈父,护犊之心跃然纸上。杨文富被批斗时夏兰香的不弃不离,而杨文富却表现出了猥琐与怯懦,也因此深深伤了夏兰香的心,虽然后来他百般殷勤,却终未能打动夏兰香的芳心。马水清面对着丁玫泼泼辣辣、一心一意的爱与舒敏情如温泉、若即若离的爱,他甜蜜地周旋着,但他最终走进了军营,留给她们的或许也就是绵绵无绝期的思念。主人公林冰一个才艺出色的少年对陶卉的爱坚贞不渝,却又半遮半掩,工工整整地写成的堆满了华丽词藻的情书却不敢亲手相赠,最后几经周折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也只能“让它随着流水,一闪一闪地走了。”当然不可忘的还有乔桉,这个心灵已被扭曲的大男孩,自己始终感觉活在别人的冷眼里,他想尽法子拆散杨文富与夏兰香、马水清与丁玫,在陶卉母亲面前捏造林冰的劣迹。历经与马水清、林冰的肉搏之战,最后竟杀死外公的凶手。一位笛子吹得悠悠扬扬的孩子,为何不能把日子过得灿灿烂烂,而一生都在为复仇而沉重地活着,或许人们给予这孩子的爱少了些。    从表面来看,《红瓦》只是一部表现少男少女心灵成长、变迁的作品,但是,倘若仔细阅读,便会发现它是在邀请一切心灵丰富的现代人一道去体验一段拥有特别意味的时间,进而让我们置身于一个内在的由欲望、情感的依赖和精神上的需要而组成的现代的心理世界。它致力于还原一个深入现代人类灵魂的或统一或分裂的现代心理世界,旨在尝试以描叙的方式而非解释的方式显示现代人心灵的多向度。    《红瓦》所描述的各色人物,虽然出身不同的背景,穿戴着不同的衣冠,说着不同的声音,但这些只是他们的表面,隐蔽着真实心灵的表面。一种心灵的孤独,血液的孤独是他们深层的共同点。所以,林冰虽然拥有过兴奋的时刻,拥有过与白麻子、乔桉等“强大力量” 进行抗争的勇气,但很快又“跌入低沉、自卑、并且被一种卑下而深刻的妒意弄得心神不宁,身心疲惫不堪”。林冰竭力战胜怯懦的自我:在那个破坏一切的年代,“我有一强烈的破坏欲望”,在深陷单恋之中难以自拔之时,“我不分昼夜地想,一定要与她说话。”然而,“自我”与现实的联系薄弱,那个现实既贫乏又荒诞,故林冰的心灵难以寻觅到坚实的依托。与林冰不同,马水清似乎“一天到晚地总很自在”,虽然经历过羞辱的时刻,但依然保持着少爷气派。因为他有钱,他的钱 ,在我们那个岁数上,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和我们那个穷地方上,是多得惊人和让人羡慕不已的。然而,马水清却只有通过母亲留下的两棵柿子树依稀分辨自己模糊的身份,他生长在一个被遗弃的村庄,纵有爷爷忏悔似的爱,也还是不能逃离这一孤寂的地带。他甚至害怕对爷爷的爱做出反应,在对爷爷的怨恨里,试图找寻那永远失去了的身份存在。于是,马水清的生命深处常常结束一缕孤寂、幽怨的箫声。    诚如曹文轩在《追随永恒》所说的同样手写在这本书封底的那段话,“能感动孩子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感动他们的,应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与日月同在。”在《红瓦》中,友谊、爱情作为童真的信仰是支撑油麻地镇少年的主要力量。可以说,在那个荒谬的年代,他们还会感到一份精神生活的快乐,是因为一种似乎是兄弟却又不是兄弟那样的情感,是因为鸽子一样皎好,兰花一样幽香的爱情。    总的来说,《红瓦》这本书,情节丰富,内容生动有趣,感情细腻。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是作者用自己的情感去酝酿、去编织。无时无刻不让读者感受到温暖的感觉,关怀与情意荡漾在字里行间。小说感情真实,内容合情合理,又不失新鲜,起落跌宕、震撼人心,使读者仿佛走进了小说里的世界。小说通过第一人称的写法,把读者带到了校园生活当中,感受到了这群少年的青春活力。其中细腻的人物描写及人物更深层次的人性与心灵方面的挖掘,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品味。       参考文献:    [1]曹文轩.《红瓦》[M].作家出版社,2003.    [2]赵祖谟.油麻地的歌──《草房子》、《红瓦》浅释[J].文学评论,1999.       (作者简介:陶迥迥,男,武汉大学文学院;王 迪,男,武汉大学文学院。)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