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问答题

教育学

第一章

▲现代教育呈现出的全新特征

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

▲20世纪后半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学习的四个学会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新课改倡导的四大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教育机会均等

①入学机会均等

②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

③教育结果的均等

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再次是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

最后是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 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①教育普及化的开始②“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③教育法制化的形成④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前提)

2.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3.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4.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5.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核心)

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与其他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4.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第二章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

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称为教育体制。

6.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7.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5.教育相对独立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①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②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

③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

④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科学的体制化是指出现职业的科学家以及专门的科研机构去开展科学研究。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教育的人口功能

1.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2.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

3.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4.有助于人口迁移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这就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2.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

文化对课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 内容的丰富 2.课程结构的更新

3.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4.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5.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化功能是教育的首要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能传承文化)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教育能改造文化)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1.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2.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3.对个性的理解

4.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5.对集体的看法

▲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已任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相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遗传素质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决定

人的发展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1.社会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更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学校教学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才能的差异性,有助

于个体特殊才能的表现,而专门学校对这些才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从外部环境来看

1. 依赖于家庭环境的影响 2.依赖于社会发展的状况

从教育系统内部来说,它依赖于教育自身的状况

1.依赖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2.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促进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两方面,也有人把这种促进作用概括为 加速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

1.个体个性化

①教育的个体个性化主要表现在:

教育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个体特征的发展以及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②心里内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心里内化形式有:道德内化、知识内化、智力内化

2.个体社会化

①个体社会化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语言社会

②教育的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a.教育根据社会的规范和要求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b. 教育通过引导和规范个体的行为,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c. 教育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意向和角色,培养个体的职业角色意识。

第三章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客观)

①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②受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

④考虑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客观)

3.人们的教育理想(主观)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2.坚持全面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5.注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其体现的精神实质是

第一,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第二,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第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

第四,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途径。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第二,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第三,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要培养合乎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应特别注意:

1.创新精神 2.实践能力 3.开放思维 4.崇高理想

▲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

2.注重学生个别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

首先,这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发展,教育的发展才

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资源上的供需矛盾得到根本解决才具有现实

可能性。

其次,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1.要努力建立更加灵活和开放的教育体制

2.要加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

3.要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4.要进一步深化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特别是要大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

的办学水平

5.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中小学的学校建设

最后,中小学本身也应积极进行改革,端正办学思想,认真落实教育方针和教

育目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全体受

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三要义

第一,面向全体 第二,全面提高 第三,主动发展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意义

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改变教育观念

2.转变学生观

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中长期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学制方面的发展任务

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

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6.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7.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第四章

▲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青一代的品各种起着关键性作用。

(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教师的职业素养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2.教师的知识素养

3.教师的能力素养

4.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 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 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3. 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a. 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b.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c. 弘扬正气,摒弃陋习。

4. 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a. 高度自觉,自我监控

b. 身教重于言传

▲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材教法)

5.丰富的实践知识

▲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管理能力

3.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的原因

1.师爱是教师接纳、认可学生的心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2.师爱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

3.师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4.师爱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友好待人、趋向合群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开朗乐观的

个性。

▲热爱学生的要求

1.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3.要全面关怀学生。

4.要关爱全体学生。

5.理解和宽容学生。

6.解放学生。

7.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3.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4.专业能力的提高

5.教师的专业人格

6.专业自我的形成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

2.入职培训

3.在职培训

①教师发展学校

②校本培训

③反思性教学

④教师行动研究

4.自我教育

此外,跨校合作,专家指导,政府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和交

流活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1.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

①加强教师教育

a. 建立一体化和开放式的教师教育体系

b. 要改革教师教育课程

②制定法律法规

③提供经济保障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①善于学习 ②恒于研究 ③勤于反思 ④勇于实践

▲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主体

④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师生关系的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

1.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2.社会关系:民主平等(伦理关系的核心)

3.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4.心理关系:心理相容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教师方面

①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②教师领导方式

③教师的智慧 ④教师的人格因素

2.学生方面

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3.环境方面

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良好师生关系尽力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方面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5. 发扬教育民主。

6.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 提高法治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9. 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学生方面

1. 正确认识自己

2. 正确认识老师

环境方面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独立性、完整性、纯洁性

2. 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

第五章

▲新课程改革为什么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课程的意义

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体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活动课程的特点

1.乡土性 2.综合性 3.经验性 4.伸缩性 5.心理学化

▲制约课程的因素

总的来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要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制约课程目标的依据

制定课程目标的直接依据应来自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但课程目标不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简单推演。

1.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

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相当于传统的“双基教学”。 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

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

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3. 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 理论与实践统一

5. 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 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新课程结构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4.“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5.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善于利用现场课程资源

6.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7.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

8.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同一目标的追求

▲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

1.合作开发 2.课题研究与实验3. 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 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提升

4.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简述泰勒原理

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于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

1. 学校应当追求那些目标?

2. 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3. 怎样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

4. 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7. 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

3.CIPP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

评价)

4.CSE评价模式(斯太克、古巴、林肯,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进行社会调查2. 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

3. 开发实施条件4. 研究学生情况

5. 鉴别利用校外资源6. 建立资源数据库

第六章

▲教学工作的意义

1. 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2.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3.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的原则。

▲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任务的决定,受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教学的时空条件 等因素制约

1.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2.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3.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4.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师讲授的基本环节)

1. 激发学习动机

2. 领会知识

3. 巩固知识

4. 应用知识

5. 检查知识

▲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 课程性质和特点

3. 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4. 学生年龄特征

5.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6.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此外,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其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教学内容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

▲选择教学方法的一般要求

1. 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2. 必须做到最佳选择与优化组合

3. 必须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启发式教学的作用

1.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

3. 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 能有效地传递科学信息

5. 是教学规律的正确反映

▲启发式与注入式教学的根本区别

1. 理论基础不同

2. 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同

3. 学生观不同

4. 教学信息传输的方式不同

5. 师生心理相容度不同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

1.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2. 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 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5. 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

6.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

1.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4. 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5. 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6. 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分组教学的优缺点

优点:

1. 分组教学比班级上课更适应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

于人才的培养;

2. 便于学生的交流合作

3. 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 有利于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竞争与合作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

缺点:

1. 分组教学较难科学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 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

3. 分组后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使快班学生产生骄傲情绪,慢板、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1. 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2. 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3. 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组织教学贯穿在各个环节)

▲一节好课的标准

教师方面:

1. 教学目标明确 2. 教学内容准确 3. 教学结构合理

4. 教学方法适当 5. 讲究教学艺术 6. 板书有序

7.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方面:

1. 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 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3. 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 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布置作业的要求

1. 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 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3. 分量适宜、难度适度;

4. 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5. 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6. 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7. 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8. 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

因素。

9. 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的意义

1. 教师可以从中发现教学得失,进一步研究改进教学;

2. 学校领导可以及时了解教学的情况,加强管理,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矫正性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

4. 学生家长也可以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配合学校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

第七章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点

1. 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2. 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3. 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德育的意义

1.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 德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 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

1. 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 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 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德育内容的选择依据

1. 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

2.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 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选择德育内容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2.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

相结合的过程

3.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的途径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

1.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 社会实践活动

3. 课外、校外活动

4.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6. 班主任工作

▲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存在的问题:

1. 中小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

2. 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

3. 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

4. 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5. 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改革的趋势:

1. 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

2. 确立符合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

3.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

4. 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5. 坚持知和行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

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6. 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

▲德育工作新形式

1. 开展社区服务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 建立德育基地

4. 创办业余党校

第八章

▲班级文化的特点

1. 教育性 2. 凝聚性 3. 制约性 4. 自主性

▲班级文化的类型

1. 班级物质文化 2. 班级行为文化 3. 班级制度文化 4. 班级精神文化

▲学生管理的基本特征

1. 学生管理的教育性 2. 学生管理的全面性 3. 学生管理的复杂性

4. 学生管理的周期性 5. 学生管理的沟通性

▲学生管理的方法

1. 班级管理法 2. 自我管理法 3. 思想管理法

4. 行政管理法 5. 制度管理法

▲班级的功能

社会化功能:

1. 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2.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3. 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4. 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个体化功能:

1. 诊断性功能 2. 矫正性功能 3. 满足需求的功能 4. 促进发展功能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的功能

1.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功能)

2.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基本功能)

3. 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重要功能)

▲班级管理的内容

1. 班级组织建设 2. 班级制度管理 3. 班级教学管理 4. 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组织建设要做好的工作有两方面

1. 班级组织建立

2. 班级组织管理

①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②班级小干部岗位转换

③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

班级组织机构的微观建制: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

班级组织的结构包括:职权结构、角色结构、师生关系结构、生生关系结构

班级建构的原则:有利于教育的原则、目标一致的原则、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班级教学管理包括

1. 明确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2. 建立行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3. 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4.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班级管理的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2. 教管结合原则 3. 全员激励原则

4. 全面管理原则 5. 自主参与原则 6. 平行管理原则

▲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②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2.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①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③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沟通的功能: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班集体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班集体的特征

1. 明确的共同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2. 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

3. 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

4. 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5. 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3.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班级目标的制定主要依据: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培养目标

②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2.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主要取决于:①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

②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

③高度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3. 班主任是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的作用

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 班主任是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

3. 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中介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的方法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

3.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4. 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5. 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6. 建立学生档案

7. 操行评定

8. 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9. 个别教育工作

10. 班会活动的组织

11. 偶发事件的处理

▲家庭教育的特点

1. 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2. 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3. 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①解答疑难 ②指导读书 ③树立榜样 ④游戏

▲学校和家庭联系的方式

家庭互相访问、建立通讯联系、定时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 举办家长学校

第十章

▲教育研究的特点

1. 客观性 2. 科学性 3. 系统性 4. 综合性 5. 可验证性

教育研究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原则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 选择研究课题

特点:①选题必须有价值 ②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③选题必须明确具体 ④选题必须新颖,有独创性

⑤选题必须有可行性

2. 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3. 制定研究计划

4. 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5. 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

21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