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大饭店建设项目申请书

xx大饭店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xx大饭店

编制日期:二〇一二年三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1.1 项目名称 ................................................................................................................ 1

1.2 建设地点 ................................................................................................................ 1

1.3 建设单位 ................................................................................................................ 1

1.4 联系人 ..................................................................................................................... 2

1.5 建设内容 ................................................................................................................ 2

1.6 建设规模 ................................................................................................................ 2

1.7 概算投资 ................................................................................................................ 3

1.8 效益分析 ................................................................................................................ 3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5

2.1 项目背景 ................................................................................................................ 5

2.1.1 建议书编制依据 ....................................................................................... 5

2.1.2 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 5

2.2 基本条件 ................................................................................................................ 6

2.2.1 拟建地址状况 ............................................................................................ 6

2.2.2 拟建地址的建设条件 .............................................................................. 6

2.3 项目建设的意义 ................................................................................................. 12

2.3.1 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和结构的升级 ...................................................... 13

2.3.2 有利于改善民生 ..................................................................................... 13

2.3.3 保护生态 ................................................................................................... 13

2.3.4 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 ............................................................................ 14

2.3.5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 ......... 14

第三章 市场分析 ...................................................................................................... 16

3.1 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 16

3.1.1 我国旅游业迎来大好发展机遇 .......................................................... 16

3.1.2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大国 ....................................................... 16

3.1.3两大影响因素共促旅游发展 ................................................................ 17

3.1.4旅游消费的持续提升是旅游业长足发展的源动力 ....................... 18

3.2 中国酒店业市场发展概况 ............................................................................... 18

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 21

4.1xx大饭店的整体设计 ......................................................................................... 21

4.1.1 xx大饭店的总体设计 ............................................................................ 21

4.1.2 xx大饭店楼群规划布局 ........................................................................ 22

4.1.3 xx大饭店绿化景观及公共开放空间设计 ........................................ 23

4.1.4 客房楼标准层设计 ................................................................................. 24

4.1.5 客房功能设计 .......................................................................................... 25

4.1.6 行政楼层设计 .......................................................................................... 28

4.1.7 套房和其他类型客房 ............................................................................ 28

4.2 客房风格设计 ..................................................................................................... 29

4.3xx大饭店的客户源 ............................................................................................. 29

4.4 xx大饭店的建设规模 ........................................................................................ 31

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 ............................................................................................. 32

5.1 建设规范及原则 ................................................................................................. 32

5.2 工程方案 .............................................................................................................. 33

5.2.1 土建方案 ................................................................................................... 33

5.2.2 公共设施方案 .......................................................................................... 34

5.3 节能方案 .............................................................................................................. 38

5.3.1 节能设计依据 .......................................................................................... 38

5.3.2 节能原则 ................................................................................................... 39

5.3.3 节能方案 ................................................................................................... 39

5.4 环保方案 .............................................................................................................. 43

5.4.1 设计依据 ................................................................................................... 43

5.4.2 施工期的生态环境保护 ........................................................................ 44

5.4.3 建成后的生态环境保护 ........................................................................ 46

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49

6.1 投资估算 .............................................................................................................. 49

6.1.1 总投资估算 .............................................................................................. 49

6.1.2 资金使用计划 .......................................................................................... 49

6.2 资金筹措方案 ..................................................................................................... 50

第七章 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 51

7.1 项目招投标 .......................................................................................................... 51

7.2 建设期项目管理 ................................................................................................. 54

7.3 资金管理 .............................................................................................................. 57

第八章 效益分析 ...................................................................................................... 58

8.1 经济效益 .............................................................................................................. 58

8.2 社会效益 .............................................................................................................. 60

第九章 投资风险评价与控制 ................................................................................ 62

9.1 政策风险分析与控制 ........................................................................................ 62

9.2 技术风险分析与控制 ........................................................................................ 62

9.3 管理风险分析与控制 ........................................................................................ 62

9.4 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 ........................................................................................ 63

9.5 市场风险分析与控制 ........................................................................................ 63

第十章 结论................................................................................................................ 65

10.1 结论 ..................................................................................................................... 65

10.2 建议 ..................................................................................................................... 66

第十一章 附表及附件 .................................................................................................. 67

附表1 销售收入与销售税费估算表 ................................................................. 69

附表2 项目投资计划估算表 ............................................................................... 70

附表3 利润表 ............................................................................................................ 71

附表4 现金流量表 ................................................................................................... 73

附表5 敏感性分析表 .............................................................................................. 74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名称

xx大饭店

1.2 建设地点

南昌县象湖新区

1.3 建设单位

福建xx大饭店有限公司

福建xx大饭店有限公司位南平市滨江中路31号,地处南平市最繁华商业区,面对九峰山色,满目葱笼,景色宜人;毗邻长途汽车站、火车站,交通十分便捷,具有超强的地理位置之优势;是一家集涉外、旅游、商务活动和政府接待于一体的多功能(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综合性旅游饭店。xx大饭店承接市委市政府所有的接待任务,许多省部级、中央领导、名人驻足过这里,如费孝通、田纪云、张挺发、贺国强、贾庆林、习近平、彭丽媛、宋祖英等——贾庆林任福建省委书记期间曾在饭店整整住了一个星期,对xx大饭店的员工服务非常满意,并留下《如归》墨宝!xx大饭店有总统套房、豪华客房、行政客房、高级客房、女子楼层、无烟楼层,可同时容纳约300人住宿;大型多功能会议厅1个、多功能会议室1个、小会议室2个、可视会议室1个,可同时容纳300—400人会议;设有中餐宴会厅、自

助餐厅、风味餐厅、大堂吧,可同时供1000多人用餐;设有洗浴中心、商场、书店、茶馆、乒乓球室等休闲娱乐场所。

1.4 联系人

万长江 ,电话:[1**********]

1.5 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秉承休闲旅游、低碳、节能、生态、绿色、环保等理念,以打造“休闲、娱乐、文化”等品牌为目标,对xx大饭店进行了建设。项目规划建设xx大饭店、相关酒店配套设施及大型购物商场,秉得天独厚之区位优势,以国内一流、独具特色的服务吸引高端顾客,拉动南昌当地经济。

本项目将以南昌县政府为依托单位,通过与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协调运作,项目开发运作是可行的。

1.6 建设规模

项目拟申请土地面积为30亩,其中建筑用地为25亩,配套设施用地5亩,其中总建筑面积:35964平方米,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为35964平方米;主体客房楼:26764平方米,配套迎宾楼:2500平方米,配套贵宾楼:2700平方米,大型购物商场:4000平方米。其中酒店主体客房楼、迎宾楼及贵宾楼为三个相连接的建筑,迎宾楼及贵宾楼为餐饮和娱乐的综合楼,为酒店配套楼群。而大型购物商场是独立性建筑,为了保证酒店主体客房的私密性,大型购物商场与主体客

房楼相隔距离为50米。本项目的建筑容积率为1.8,建筑覆盖率为38%,绿化率为30%,建筑多层为24米或以内,建筑层数以多层为主。

相关经济技术指标

1.7 概算投资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预计总投资额15000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经费。其中建设资金10000万元,流动资金5000万元。

1.8 效益分析

项目的经济效益明显。项目正常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1000万元,

纯利润2200万元(按营业收入的20%计算)。

此外,项目还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区域经济收入,增加当地人口就业机会,完善当地基础设施等。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2.1.1 建议书编制依据

1)《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江西省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

2)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和近年会计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

3)《酒店建筑设计规范》;

4)《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医疗机构审批办法》;

5)《2010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10年江西统计年鉴》;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

南》。

2.1.2 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南昌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物产丰富旅游资源丰富,南昌县的特产有青岚湖银鱼、鄱阳湖白鲫、塔城家乡豆豉、渡头熟狗肉,富山陈酒等。景点有白虎岭、青岚湖岘山庵和南新乡农田防护林带等。广福乡黎村东南吴家山有唐永王李嶙墓,小蓝乡小蓝村西边山有三国东吴古墓,麻丘乡荷埠周村外的明代建筑蜚英塔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一五”期间,虽然南昌县的旅游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游客住宿困难成为制约南昌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因此,本项目

的建设将缓解南昌县无标志性高级酒店的现状,促进南昌县旅游事业的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推出以下几款特色服务:

1、高级会务:针对机构、团体消费;

2、艺术交流:针对高端人群的摄影、绘画、古玩、陶玉兴趣而组织的交流、鉴赏活动;

3、美食佳酿:利用当地野生、珍稀饮食资源,采用东西方美食工艺。重新搭配、烹制富有当地特色的菜式、饮品。

4、休闲娱乐:结合南昌当地的民俗文化,推出一系列的休闲娱乐活动。

2.2 基本条件

2.2.1 拟建地址状况

项目所在地:南昌县,其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南昌市南部;是江西省首府首县,2008年开始每年入选全国百强县,是江西省第一个百强县。公路四通八达,105、316、320国道、温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九铁路与浙赣铁路在向塘镇交汇,规划中的南昌地铁三号线直达南昌县中心,全县目前已形成一个公路、航空、水路、铁路、地铁等齐全的交通运输网络。全县通行赣语。

2.2.2 拟建地址的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之滨。位

处东经115°49′~116°19′、北纬28°16′~28°58′之间。由东至西宽36公里,从南至北77公里。东接进贤县,南邻丰城市,西、北与新建县隔赣江相望,东北濒鄱阳湖,中西部对南昌市呈抱合之势。

1、地形地貌

南昌县属鄱阳湖平原地区。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呈缓慢倾斜状。隆起与下降,变化微小。除几条近南向北分布的带状、垄岗状局部低丘外,均较平坦。全境耕地面积占44.96%,水面占29.71%,草洲、洼地占6.51%,村庄、道路、圩堤占16.69%,山地占2.13%。全境无山脉。总观地貌,东北为湖滨平原;中部为平原,在河床之间尚有一定面积的南北向分布的垄岗状阶地;东南部为低、残丘,近河分布有一定面积的冲积平原。全境平均海拔高度25米。南端平均50米以下,最高点白虎岭主峰181米;北端平均17米左右,最低点南新乡芦王村14.7米。

2、气候特征

南昌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带。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由于受地理位置及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春季多雨伴低温,春末初夏多洪涝,盛夏酷热又干旱,秋风气爽雨水少,冬季寒冷霜期短”的气候。

南昌县年平均气温17.8℃。全县温度分布趋势差异甚微,一般情况下西部高于北部,平原地区高于滨湖地区,但温差仅有0.3℃。 南昌县境内的四季实际起止时间为:春季自3月下旬至5月中旬,一般为63天;夏季自5月下旬至9月中旬,一般为120天;秋季自9

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一般为60天;冬季自11月下旬至3月中旬,一般为122天。

全县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零下3℃~零下5℃,1991年12月29日达到零下13.9℃,极端最高气温一般为37~39℃,1988年7月18日达40.7℃。

3、土地资源

全县耕地面积101万亩,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南昌县是江西省的农业大县,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有着“鱼米之乡”、“江南粮仓”的美誉,具有丰富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盛产水稻、大豆、油菜籽、花生、甘蔗、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动物资源有260多种,其中家禽30多种,有“南昌白猪”、“鄱湖野鸭”、“肉牛”、“莲塘麻鸭”、“南昌灰鹅”等名优品种。

4、水产资源

属全国渔业重点县之一。南昌县境内水系发达,赣江、抚河、清

丰山河穿过境内,平均入境径流量约870亿立方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星罗棋布。淡水鱼类主要有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黄芽头、鳝鱼、泥鳅等120多种,有甲鱼、乌龟、淡水白鲳、罗非鲫鱼、吴郭鱼、桂鱼、银鱼、团头鲂等名贵鱼类;虾类有沼虾、溪蟹、中华毛蟹、青虾等10多种;贝类有中国肩蚌、江西楔蚌(河蚬)、淡水壳莱、湖蛤、田螺、推实螺等50多种。

5、动植物资源

有200多种,传统树种有樟树、苦楝、马尾松等;特种经济林木

有泡桐、水杉、茶等;

药用植物已发现和利用的有麦冬、地黄、蔓荆子、生地、泽泻、

薏米、菊花、黄介子、金银花、芡实等40多种,以蔓荆子、芡实为大宗。花卉有黑兰、君子兰、四季海棠、紫茉莉等名贵品种30种。著名的土特产主要有三江荸荠 、三江萝卜腌菜、塔城豆豉、万舍大蒜、涂家洲韭菜、麻丘莲藕、小蓝芹菜等。全县林业用地(含园林)约7.3万亩,占3%,全县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共有植物120余种,动物24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9种,以河豚、白头鹤最为珍贵。

二、社会条件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938361人;其

中:莲塘镇 60835人、向塘镇118209人、 三江镇 25734人、蒋巷镇 66543人、滁槎镇 20270人、麻丘镇 36591人、塘南镇 39421人、幽兰镇 36187人、武阳镇 47688人、广福镇 32633人、冈上镇 40821人、南新乡 46662人、尤口乡 54955人、新联乡 16658人、泾口乡 45627人、渡头乡29229人、塔城乡 33367人、黄马乡 36892人、富山乡 29399人、东新乡 16037人、八一乡 37609人、小蓝乡 31863人、莲西乡 11538人、市五星垦殖场虚拟乡 10688人、省良种繁殖场虚拟乡 12905人。 2000年12月8日,撤销莲西乡,划归莲塘镇(赣民字[2000]372号批复)。

2001年10月22日,撤销渡头乡,划归幽兰镇(赣民字[2001]482号批复)。200l年11月15日,撤销滁槎镇,划归尤口乡;撤销小蓝

乡,划归莲塘镇;撤销新联乡,划归(不含创业、东阳、东方、东升、东风村委会)塘南镇;创业等5个村委会划归泾口乡(赣民字[2001]520号批复)。2001年12月10日,撤销尤口乡建制,设立镇建制并更名为昌东镇(赣民字[2001]581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90.5万人。

2004年底,全县辖11个镇、7个乡:莲塘镇、向塘镇、昌东镇、蒋巷镇、三江镇、幽兰镇、塘南镇、冈上镇、武阳镇、广福镇、麻丘镇、南新乡、塔城乡、泾口乡、八一乡、黄马乡、富山乡、东新乡。其中,昌东镇、麻丘镇委托南昌高新开发区管理。

三、经济条件

2010年,经济总量为306亿,全县财政总收入跃上30亿元台阶,

达到35.7亿元,是2005年的5倍,占GDP的比重达12.98%,比2005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107.5亿元(预计数,下同),按可比价

比上年增长19.93%,“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5.39%。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九五”期末的33.7:30.6:35.7调整到20.1:44.4:35.5。全县财政总收入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3.6 %,年均递增2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7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年均递增23.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比上年增长61.2%,五年累计投资99.23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全省第一,基本竞争力迈入全国A级行列。经中国社科院等三家权威机构联合评审,该县位居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15位。

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0.82亿元,比上年增长47.3%,“十

五”期间年均递增24.7%,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为37.97%。规模工业企业在2004年实现了第一个三年翻番目标,2005年,完成增加值23.65亿元,销售收入77.6亿元,利税5.1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83家。小蓝工业园区“三年大推进”工程成效显著,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3亿元,落户企业385家,其中开工325家,投产191家,基本形成了汽车汽配、医药医器、轻纺服装、电机电器、食品饮料等五大支柱产业。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销售收入61亿元,税金3亿元,出口创汇2600万美元,解决劳动就业3万人,成为全县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支撑点。尤其是汽车工业城的启动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园区的产业档次,增强了园区的发展后

劲。先后被授予全省工业强县、全省工业园区发展专项奖等荣誉称号。 2005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5.3%。房地产业快速成长, 2005年新开工商品房建筑面积134.56万平方米,占全市1/3强,涌现了梦里水乡、大湖之都、绿地山庄、九里象湖城等一大批精品楼盘。新洪客隆、南昌百货大楼等大型商贸企业进驻莲塘,洁惠花园宾馆、桂花村大酒店等餐饮服务企业品位提升,洪城汽配、江南饲料原料等专业市场功能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9.49%。2005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2.4亿元,贷款余额54.2亿元,中介、保险、物管、信息等服务业成为新亮点。

2005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1.21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34亿

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36%。“十五”期间累计利用外资3.02亿美元,利用内资99.06亿元,引进内外资项目542个,其中世界500强、国内200强项目2个,知名品牌项目2个,投资超亿元项目45个。2005年完成出口创汇32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4.8%,自营进出口企业发展到25家。外经工作取得新进展,被确定为全省外派劳务输出基地县。个私民营企业完成总产值216.6亿元,实现增加值72.3亿元,利税14.4亿元。承办了全国性县域经济发展论坛,先后与全国11个县(市、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2.3 项目建设的意义

旅游行业作为一个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产业,对事关人民的生活质量,对国家的战略发展起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消费有很大的需求,可以预见我国未来旅游服务的市场越来越强大。

同时,随着国家对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增加,以及近年来西部大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强,可以预期本项目建设的xx大饭店,必将会有一个光明的市场前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初期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提前在行业当中占领先机,必将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本项目依托境内良好的生态环境,气侯,多样化的资源和丰富的物产,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等等,同时项目建设得到了南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项目的建设必将成为南昌县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极大的促进南昌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2.3.1 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和结构的升级

我国产业大都处在中低端的加工制造业,要升级、要发展高端的制造业,要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从多个渠道着手,酒店业是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时对推进其他的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这个产业有利于促进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

2.3.2 有利于改善民生

我们社会结构里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过去我们过度的强调了经济,强调了生产,而对生活没有一个重视。所以我们生活消费偏低,现在到了这样一个程度,也同时有这么一个需求,因为发展这个产业不是对某一个产业的提升,而是对整个国家改善民生都有重要的意义。酒店业属于高端服务业范畴,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南昌县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将给南昌县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项目的建设是一个有利于改善民生的工程。

2.3.3 保护生态

酒店业总体上来说它是低污染、低能耗的,它比发展一些污染的制造业相对来讲,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发展这样一个企业,就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促使一些地方,尤其是城市、政府来改善自己的生态环境,这样就把改善环境质量从强制性变成了一个自觉性。

同时,本项目依托的背景就是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悠久的民俗

文化,所以项目的建设将更加激起地方政府和居民对优美的自然环境及民俗文化的保护。

2.3.4 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

这个现在也是我们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我们在经济工业化、经济市场化过程当中,是不完善的,是结构失衡的,我们的城市化在很大城市上是半城市化,是不成熟的城市化,是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不完善的城市化,发展养生产业就是要完善这一点,城市的功能,水、电、煤气等等交通工具,这些对于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的发展推进城市化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项目的建设将极大促进南昌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使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个是可以发挥它的比较优势,第二个提高南昌县的经济水平,第三个彰显南昌县的个性,从而提升地方的吸引力,从而实现城市社会、环境、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和跨越性的提升,并逐渐缩小和发达地区的差距。

2.3.5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在鼓励投资产业中含有:

——第三十一类(其他服务业):第5项(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红色旅游、水上旅游及旅游资源综合开发项目建设)。

因此本项目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投资产业。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不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具有理想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 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旅游变得越来越普遍。近几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均快速增长,旅游产业规模同渐庞大,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旅游国。

3.1.1 我国旅游业迎来大好发展机遇

未来几年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全球出入境旅游市场中仍保持传统优势,但增速放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则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在目前全球局部地区并不太平的形势下,中国保持了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我国旅游业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同时,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国民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将稳定增加,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度增长,国内旅游人数也逐年增长。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将进入更加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3.1.2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大国

自1997年起至2009年,我国出境人数累计达1.24亿人次。其中2009年我国公民出境总人数达3103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7.6%,

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和全球出境旅游市场增幅最快、潜力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国家之一。出境旅游市场己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我国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187.33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9.1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23.5%;国内旅游人数16.10亿人次,收入7770.6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5.5%和24.7%;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至124095.4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6%;旅游业总收入1095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2.6%。

3.1.3两大影响因素共促旅游发展

1.经济增长因素

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整个八十年代期间,我国经济持续年均增长率高达10%。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从1991年至1J1998年,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超过60%,可支配收入大大增加,寻求提高生活质量、开阔眼界,出门旅游愿望增强,出国旅游也日益增长。

2.政府政策支持因素

2000年由国务院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2001年4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随之出台。在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将大力发展旅游业产业。长假政策的实施也为居民旅游提供了条件。今后,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可能出台的旅游消费贷款、“低门槛

收费和灵活的价格政策等旅游发展政策,都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可以预计,今后旅游业作为服务业其经济份额增加是必然趋势。

3.1.4旅游消费的持续提升是旅游业长足发展的源动力

旅游消费是人类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它正在演变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并成为仅次于食品和住房的消费者优先选择的第三大消费项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将持续地贯穿在人们真正意义上的同常生活和闲暇活动之中,规模将不断扩大,层次将不断提高。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l 000美元时,旅游消费需求将人幅度增长。

3.2 中国酒店业市场发展概况

随着国家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国内旅游饭店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态。中国的旅游饭店业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发展了25年时间,总体水平始终保持了一个非常高的发展速度。1993年,国家旅游局制定并由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了《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评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GB/T14308—1993),为我国旅游饭店的建设、更新、改造、管理、服务等提供了完整的一套标准,大大加速了我国旅游饭店业步入国际标准的步伐。1979年,全国仅有l50座旅游饭店,

1.7万间客房。到2010年星级饭店已分别达到1975l座,客房199.28

万间,全国四星级饭店已达到1198座,总收益达到983.16亿元。

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国内饭店业的状况可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酒店数量的要求是持续扩张的:首先是假日效应,黄金周的出现可以说为饭店业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其次是入世效应,主要体现在商务旅游上。随着中国经济向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入,将进一步拉动国际国内观光旅游的发展。还有就是会展活动,也是这几年一个比较突出的热点。现在很多中心城市都在修建会展中心,围绕着一个会展中心就会形成一个饭店圈。同时,现在的企业举办各类活动也比较多,如:销售、培训、年终奖励、年终汇报等,这也为饭店带来了许多的商机。

(2)近几年来,旅游饭店的数量增长较快。80年代,每增加10万间客房需4—5年时间,而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房地产业便进入了一个超常规发展阶段。如2004年以后,每年增加的饭店客房数就达10万间以上,而国际国内旅游客源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过快的饭店供给增长使得饭店供求关系宽松的现象十分普遍。

同时据有关资料和调查了解得知,目前国际上的知名酒店现在已是大军压境,众多的外国饭店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和中国的饭店业展开竞争。而现代饭店业的竞争更具有层次性特点:第一层次是价格竞争;第二层次是质量竞争;第三层次是文化竞争。

而外国旅游者对中国酒店的优点和不足有如下几点认识:首先高级大型豪华酒店硬件设旋已基本达到国际标准,有的已达国际一流酒

店水平,而且数量不少,但大多缺乏特色,缺乏情调,品种较为单一,各地区差异变化不大;其次,专为外宾服务的中低档宾馆太少;再次,外国旅游者认为我国旅馆内可供夜生活的娱乐设施比较单凋。由此可见现阶段国内酒店业处于既快速发展又激烈竞争的阶段。而对于南昌县来讲,现迫切继续一个星级酒店作为县级标志性酒店,南昌县是我国百强县之一,同时又是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相关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南昌县的旅游业发展又受到旅游客房不足的影响,因此,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解决南昌县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综上可知,本项目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4.1xx大饭店的整体设计

4.1.1 xx大饭店的总体设计

酒店整体以休闲旅游为核心理念,酒店的内部装潢设施重点突出南昌市的民俗文化特色并兼有国际化的特色。与此同时,酒店还搭配有SPA会馆、养生餐厅、瑜珈教室、韵律教室等高端休闲配套设施。同时,酒店配备具四星级水平的移动居住、餐饮、卫生服务条件和配套设施。同时酒店还配套建设大型购物商场一座及大型地下停车厂一座,以满足游客及附近居民的购物及车辆停靠要求。

酒店整体按四星级标准设计建造,并严格遵循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经营理念,使用生态化建筑技术,符合现代人绿色环保的居住需求。整个建筑呈阶梯式,自然采光的透顶天窗,采光面积达到普通建筑的四倍。

酒店周围自然环境

酒店内部装潢效果图

4.1.2 xx大饭店楼群规划布局

酒店园区总体规划以分散式的布局为主,初步设计酒店由四个主体相连的建筑组成,其中主体建筑为客房楼,建筑层数为20层,而在主体楼的西北侧分别建设迎宾楼、贵宾楼及大型购物商场,层数为4层,其中,迎宾楼、贵宾楼的功能分别为餐饮和娱乐的综合楼。这三个楼为相连接的整体,三楼相连的中心大厅保留一个欧陆风格的内庭院。室外泳池、BBQ和健身中心围绕中心庭院布置。主体建筑的客房部分呈东西“一”字线形布局,建筑高度为酒店最高点,似屏风形成酒店内部相对安静的庭院空间且争取多数房间的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为了保证酒店园区的私密性,本项目设计的大型购物商场为独立性建筑,与酒店客房主体楼相隔50米间距。大型购物商场的面积为4000平米,整体分为百货区和广场区两个部分,采用国际流行的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业态,由二大部分构成:百货广场和大型超市超市构成,其中百货广场共有以下四个部分构成:运动休闲广

场、名店广场、时尚广场、现代电器广场。预计项目建成之后,在商场内部几百家名店汇聚一堂,集购物、娱乐、休闲、社会服务于一体。

为了保证酒店住客的车辆停靠的需求,酒店的地下一层设计为地下停车厂,停车厂面积为1500平米,可满足150部车辆的停靠。地面车库入口自用地的西侧进入,地面为大片绿化。

4.1.3 xx大饭店绿化景观及公共开放空间设计

一、道路系统

⑴酒店区域道路及入口

酒店区域主入口设置在酒店的南门,整个酒店辐射区域内车行系统分为二级:干道:红线宽度14米,路面宽7米;酒店前后的道路:路面宽度3米。

⑵静态交通

酒店停车位根据设计要求,停车位按100%考虑,除利用地面停车外,还利用地下车库作为主要停车方式。地下停车厂面积为1500平米,可满足150部车辆的停靠。地面车库入口自用地的西侧进入,地面为大片绿化。

⑶无障碍设计

酒店辐射区域道路及公共设施必须考虑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使用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为行动不便者提供公平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二、绿化景观及公共开放空间

⑴将整个酒店区域绿化连接成为有机的生态体系,将南昌县大环

境融入酒店绿化系统之中,促进南昌县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酒店辐射区域公共开放绿地,在局部地区结合空间需求和功能要求放大形成集中活动场地,形成整个酒店的景点中心,规划设计了软质绿化与硬质步行空间相结合的带状休闲活动区,以开放、舒展的自然景观为主,其间点缀适当的娱乐设施。

⑵精心设计入口场景,理顺车流和人流的关系,使其各行其道,整体形象以简洁明快、朴实亲切又不乏现代感为宗旨,展示酒店基本形象。

4.1.4 客房楼标准层设计

xx大饭店的主客房楼呈东西“一”字线形布局,设计为总长度约99m、宽度20m的长方体建筑。因此客房标准层采用最经济高效的内走廊双面布房的板式平面结构。主客房楼主要包括170套客房(包括各类标准间150间,两间套房13套,三间套2套),大堂及大堂吧,酒吧,多功能会议厅及高级中餐宴会厅等。

客房楼层布置在视野最佳的3—8层。因南北布置客房,南侧房间视觉效果比较好,因此标准较高的客房布局在南侧,电梯楼梯、后勤服务用房在北侧布置。

客房楼柱网设计为9m×9m柱跨,因此客房自然间开间进深为

4.5m×9m,为近年高星级酒店客房主流尺寸,与国内外新建的同级别酒店比较位于中高档水平。

垂直交通的电梯楼梯布置在标准层北部,采用四部电梯两两并联

对面布置的方式,其中一部向后区开门作为工作电梯(兼消防电梯)使用。按照每60间客房设置一部电梯计算,170套客房设置3部客梯满足使用要求。电梯均选用1350kg的宽轿厢客梯,轿厢内尺寸2000mm宽×1800mm深,高2560mm,空间宽敞舒适。

电梯厅净宽3.5m(深度6.5m),尺度适宜。电梯组位置考虑未来发展设于公共走廊中间偏西,但客人行走最远路程仍然控制在60m左右。本建筑电梯组布置存在一个较大的缺点,即一侧电梯与客房相邻,虽然施工中采取双墙及增加隔声材料处理,但现场感受对客房仍有机械噪声干扰,这一教训说明电梯组布置一定应避免与客人用房贴邻。

公共走廊较长,因此客房标准层设计在东端略作变化,将走廊进行转折,减弱了狭长逼仄的感觉。走廊净宽度设计为1760mm,吊顶下净高2300mm,空间尺度比较舒适。主体建筑总长99m的高层酒店建筑,按照《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安全疏散的规定,势必设置3部疏散楼梯间,其中两部分设置在标准层东西两端,中间一部与工作电梯与后勤服务用房并置,作为员工主要交通使用。

由于标准层每层约30余套客房,因此每层设计一处后勤工作间及备品库房,面积约40m2。后勤区员工通道位置与工作电梯和员工楼梯临近,因此绝不会与客人在公共走廊相遇。

4.1.5 客房功能设计

(1)普通客房(双床标准间、大床标准间)

客房面积:40.5平米

轴线尺寸: 4.5m×9.0m

卫生间尺寸:3.10m×3.90m

客房净尺寸:4.2 m× 5.2m

客房布局特点:

客房的设计特点主要是在传统布局的前提下,结合景观和内部尺寸条件有所创新。首先为保证洗手间宽大同时满足门廊宽度,衣柜并未设置在门廊一侧,而是将衣柜与洗手间组合布置,门廊内仅保留迷你吧。设计师在客房进门走廊墙面上设置一面装饰镜,使之与浴室面镜对应,镜面反复映射在视觉上扩大了实际空间。另外利用客房的宽度将休闲区和工作区并列排布在睡眠区的外侧,有效利用客房长度,使洗手间的空间设计留有较大余地。

(2)客房家具设计

一张大床1800×2000或2000×2000

部分客房带床榻一个1500×550

床头柜两个,尺寸650×600×500

书写台一个

电视柜一个

行李架一个

写字椅一个 一

贵妃椅或单人沙发1件,

圆形茶几一个

迷你吧台一个(内置冰箱、电水壶、制冰机等)

客房机电设计——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模块控制技术的发展,客房的设备、照明和动力的调控设计越发灵活和人性化,如xx大饭店设计客房在传统客房的基础上增加了灯光可变系统、空调自感调节系统及客房管家系统(具有客房服务直接、同步的特点)等,使客房的次级硬件有了较大提升。

(3)洗手间设计

洗手间的设计采用对称布置,以面盆为中轴线,左右两侧分设浴缸和淋浴、马桶且均留有独立空间,可以做到干湿分离;浴缸设置于临寝卧区一侧,与卧室以加帘的透明玻璃分隔——优点一是两个空间互为通透增大空间感,另一优点使卫生间具备自然采光条件,相对节约能源。洗手间马桶旁设置两组按钮,分别是紧急呼叫和回应访客等待按钮。

(4)加长豪华客房

客房轴线尺寸:4.5m×12.0m

卫生间尺寸:2.85m×3.90m

客房净尺寸:4.2m×6.5m

特点介绍:根据客房利用进深尺寸大的特点,沿进深布置进入式更衣间、浴室。

较深的房间可以在大床(KingSize)侧增加一个标准单人床,面向以家庭为单位的顾客群体。客房内家具设计也偏家居化,试求在城市

商务酒店中营造些许度假的环境氛围。

4.1.6 行政楼层设计

行政客房或者称之商务客房是高星级酒店为高端商务客人提供的更高标准的客房区域,一般集中设置在客房楼相对独立的某一层或两层,谓之行政/商务楼层,此部分往往单独设置接待或商务服务,并有独立的会客、洽谈或就餐区,即行政/商务酒廊。

4.1.7 套房和其他类型客房

xx大饭店套房分为两间套、三间套和总统套房三类。套房的设置原则:首先位置选最好的楼层,如景观较好、楼层较高,多数套房设置于行政层内;其二套房之间一般不相邻布置,一般中间一至两间设置标间(提供给贵宾的陪同或随从人员);其三套房的设置,特别是洗手间的设施应高于一般房间的标准。两间套房:设置为一间标准开间的起居室,一间类标准客房。起居室设来访客人用洗手间——只考虑两件洁具,设置进入式的更衣室(度假酒店中存衣空间需求较大)。客房洗手间布局完全与标准客房不同,按照5件洁具的标准配置,且内部面积宽大,卫生间高度通过设计控制达到2.5m,使得空间更加舒适。

三间套房:设置为一间双开间的起居室,一间类标准客房。起居室除必须的配置外,另外考虑6—8人就餐的空间,因此增加有配餐间。配餐间对公共走廊开设外门,同时对客房门廊开设内门,目的供

员工服务进出且对客人干扰最小。洗手间附近同样设置进入式的更衣室。客房洗手间布局完全与两间套房基本相同,但洁具标准选用更加豪华。

4.2 客房风格设计

与建筑风格相匹配,客房室内设计采用现代欧式风格,体现欧洲豪华酒店风范。室内设计师通过选择特别的色彩、家具和饰品来体现酒店这一主题风格。

门廊:地面采用石材、墙面面镜和壁纸,局部木饰面;

客房:地板与地毯结合地面,壁纸墙面,采用木饰面边框;

卫生间:高级地砖地面,大理石墙面,兼具高级商务酒店与度假休闲氛围。

家佩:均设计为酒店专有,欧式家具与新古典风格的织物配搭,营造异域风格。

露台:半数客房有设计有露台,休闲露台使客房有更佳视觉效果。室内设计师提出的客房风格设计意向——高贵、柔和、精致的室内效果。

4.3xx大饭店的客户源

1、本酒店主要客户定位

(1)集团客户:

国际五百强驻华企业、机构; (逾千家)

中国百强企业; (逾百家)

港澳台大型知名企业; (逾千家)

国内大型企业; (逾千家)

各政府企事业单位; (逾千家)

(小计逾四千家)

(2)散客:

人均年收入25万元以上的家庭及个人; (超过160万个家庭) 国际、国内旅游爱好者;

南昌县周边政府、大型企业来宾;

自驾车旅行途经本地的高端消费者;

2、本酒店目标合作者

(1)国际、国内地产、汽车、游艇、飞行、高尔夫、马术、红酒、美食、雪茄、枪友俱乐部等顶尖会所;

(2)港、澳、台及大陆一线城市代表性旅行社;

(3)高端消费品杂志;

(4)金融、通讯、航空、汽车、地产VIP服务中心;

(5)国际知名旅行社;

3、本酒店主要服务形态

(1)高端酒店配套服务:

在酒店内,按照四星级标准配置商场、酒吧、中西餐厅,影视娱乐、医疗健身、桑拿、游泳、球类、棋牌室等内部设施及服务项目;

(2)专业房车服务:

配备具四星级水平的移动居住、餐饮、卫生服务条件和配套设施;满足来宾个性化的野外体验观赏路线,让来宾在原生态环境下充分享受房车旅行的快乐旅程;

4、酒店管理模式

委托知名专业酒店管理公司经营管理。

4.4 xx大饭店的建设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30亩,其中建设用地25亩,其他配套用地5亩。建设用地采用征地形式获取,农用地采用租赁形式获取。

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

5.1 建设规范及原则

项目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标准:

1、《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2、《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4、《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7、《旅游建筑建筑设计规范》

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建设原则:

1.建筑主题鲜明,外观造型独具一格,有助于项目建立民俗旅游、休闲旅游形象。

2.内部功能布局及装修装饰能与当地历史、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相结合,恰到好处的表现和烘托其主题氛围。

3.各类设施设备配置齐全,品质一流,其中酒店整体配备绿色环保中央空调。

4.有位置合理、功能齐全、品位高雅、装饰华丽的行政楼层专用服务区,并配有24小时的管家式服务。

5.2 工程方案

5.2.1 土建方案

1、建筑工程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2001)

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9)《江西省民用建筑标准》(DB/2200,D33001-89)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

1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1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023-95)

2、概述

工程建筑类别为二类,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Ⅶ度。

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三级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框架三级,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道路及停车场铺装形式拟采用混凝土沥青路面。

5.2.2 公共设施方案

一、电气设计

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95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98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87(2001年版)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

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2003年版)

2、设计范围

强电: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

弱电: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门禁对讲系统、周界防范及巡更系统和紧急广播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供电系统

(1)电源

项目拟新建变电所,用于项目照明及机器设备用电。电源采用三相四线制。

(2)电力负荷

本项目用电主要是照明用电和电梯、厨房等设备用电,根据项目用电负荷的要求,项目所有用电负荷均按Ⅲ级负荷供电,消防水泵按二级负荷供电。在配电室附近设一座200kw柴油发电机做为消防水

泵的第二电源。

本项目采取双路供电系统,供消防、控制室、计算机房、公共通道照明、电路机房、电梯等重要负荷。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均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方式。

照明系统:各类正常照明采用插接母线树干式供电至各照明总箱。各走廊、前室等公共场所设应急照明灯,应急照明灯采用应急电源箱供电方式。在各层楼道及出口设安全出口指示灯。

二、给排水设计

1、采用的设计规范、标准

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1997版)

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4)《建筑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 1997版 )

5)《建筑排水聚氯乙烯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

2、给水

本项目建成后,用水主要包括客房和职工生活用水、餐饮用水、洗衣房用水、洗浴用水、锅炉用水、温泉池用水等。供水水源由项目所建的自流温泉提供,在项目区设一水泵房配置DN100给水管线,可引入供本项目使用。项目拟建600m3蓄水池一座,可供缺水时使用。

项目供水系统包括冷水系统(生活给水)和热水系统。

冷水系统:给水采用微机变频控制供水,不设生活高位水箱,减

少水污染环节。

热水系统:本项目自供式热水供水系统,主要由蒸汽锅炉、热交还器、热水管网和回水泵构成,设客房、公用部分和洗衣房三个热水系统,按照各自温度要求设置专门加热的管网。例如:客房热水系统主要供应洗澡、洗漱用热水,水温一般控制在55℃~60℃,而公用部分热水系统主要供应厨房用热水,温度一般控制在70℃~80℃。热水与冷水供水系统分区一般要保持一致。

3、消防措施

本项目构建物按丙类生产类别、一级建筑耐火等级设置消防设施,设计消防用水量为:

室内消火栓 10 L/s

室外消火栓 40 L/s

自动喷水灭火 30 L/s

室外消火栓由蓄水池供水,设专用的消防水泵、消防供水管网及自动控制设施。

4、排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客房和职工生活废水、餐饮废水、洗衣房废水、洗浴废水、锅炉废水、温泉池废水以及其它未预见排污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氨氮等。拟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经下水管网排入市政管网,能够满足(GB898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要求。

三、暖通空调设计

本项目拟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保证客房冬季温度在20℃~24℃、夏季温度在23℃~25℃之间。冷源由设置在设备间内的中央空调提供。

餐厅、厨房、中央空调等设备用房,公用卫生间、客房卫生间、会议室产生污浊空气的房间设置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通风系统常年提供过滤调节清洁、舒适新鲜空气,系统温度自动调节、自动控制,即采用直接数字监控(DDC系统)。

四、通信信息

本期工程通信信息专业设计内容包括:通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广播系统、安防系统。

1、通信

项目拟从南昌市通信公司引出60对通信电缆一根,用于项目在楼内等相关部位安装程控电话和网络工程。在设备间设置60门程控电话,以满足整个酒店的通讯、数据传输和传真业务。在广播室设业务广播和火灾事故广播两套系统,需消防报警时,可将业务广播切换到火灾事故广播。

2、火灾自动报警

本工程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值班室设办公区。系统主要报警控制设备有: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器、消防专用电话主机、火灾应急广播装置、电源设备等。

现场设备有各种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接口模块。系统可联动

控制消火栓系统、自喷系统、防排烟系统、空调送风系统、切断非消防电源、应急广播及警报装置。

3、广播系统

广播系统既作为火灾时的事故广播,又兼作平时的一般广播,火警广播优先。广播系统的前端播放设备设在消防值班室,采用定电压传输方式。

4、安防系统

安防系统包括电视监控系统及门禁系统。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大门出入口、重要的场所设置摄像机;在大门设置门禁系统。安防系统的显示及控制设备设在消防值班室。

5.3 节能方案

5.3.1 节能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3、《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版)》

4、《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5、《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6、《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

7、《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8、《河北省节约能源管理实施细则》

9、《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

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1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13、其他有关条例、规定、政策法规等。

5.3.2 节能原则

1、根据国家有关能源政策和法规,因地制宜选择能源种类、品种与质量,优先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2、充分挖掘潜力,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尽可能做到能源综合利用。

3、积极宣传节能减排,号召顾客节电节水,保护环境。xx大饭店内交通工具均为电动车。

5.3.3 节能方案

一、建筑结构专业的节能方案

1、建筑物强化自然采光设计,屋顶设有条形采光带,维护墙体上采用高、低双层采光窗,节约电能。

2、本项目采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VC塑钢门窗》等标准进行建设,采取缩小房屋体型系数,在墙体拐角处做好保温,防止产生热桥等保温措施;

3、建筑物墙体选用符合节能保温要求的新型复合墙体材料,如: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聚苯乙烯复合墙体等,其节能效果显著,可以达到建筑节能65%以上的要求。

二、暖通空调动力专业节能方案

暖通、空调、通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国家标准)。

1、外维护结构墙体采用符合国家节能标准的新型复合墙体,用GRC聚氯乙烯做复合墙体,其节能效果显著,耗热量指标可较非节能型建筑物耗热量指标降低65%以上,这一构造措施消除了热桥,能实现墙体的全面保温。

2、采暖:热能来源以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为主,供热系统采用低能耗的设备系统,管道保温材料采用聚氨脂发泡保护壳以利节约热能。

3、在供热管网各环路的建筑路口处安装采暖平衡阀,以利于管道的水力平衡,达到节能目的。

4、加强管网保温,减少能量损失。本项目采暖供热系统按连续供热进行设计,采暖供热管道厚度要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8175)中经济厚度的计算公式确定。

5、采暖系统采用三通调节阀,防止过热,以利节能。

三、给排水专业的节能方案

根据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选取给水用水定额。

1、供水系统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推荐使用充气水嘴、真空排

水系统的等先进的节水技术。卫生器具管件、洗碗机等采用节水型设备,各独立单位的给水、总入口处均设水表。采取防渗漏措施,杜绝水量流失。

2、项目的供水系统采用节水型设备,采用PVC管材热融连接,无结垢和漏水之虑;室内排水采用夹芯发泡塑料管以防漏水及噪音。卫生器具采用节能型设备,以节约水资源。

3、建议建筑屋顶雨水设集中收集系统,并设置降雨初期弃流装置。在设有雨水收集的屋顶不得采用污染雨水水质的防水材料。

4、除交通干道外,硬质地、路面将采用渗水材料,同时设置渗漏沟,以补充地下水。

四、电气及智能化专业节能方案

1、配电系统的节能措施

1)将变压器(变电所)设置在负荷中心,可以减少低压侧线路长度,降低线路损耗。

2)选用高效低耗干式变压器。力求使变压器的实际负荷接近设计的最佳负荷,提高变压器的技术经济效益,减少变压器能耗。

3)优化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方式,即最小损耗的运行方式。

4)减少线路上的能量损耗;线路上的电流是不能改变的,要减少线路损耗,只有减小线路电阻。采用的措施是,减小导线长度;低压线路走直线,应不走或少走回头线,以减少来回线路上的电能损失;按经济电流选择导线截面,降低电阻。

5)配电系统合理分配与平衡负荷,单项负荷分配尽量做到三相

负荷平衡。

6)变配电间设置集中式自动调节的功率因数补偿装置。

7)变配电所加强通风降温条件,以控制变压器的工作温度,减少变压器损耗。

2、照明系统的节能措施

1)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要求,满足不同场所的照度、照明功率密度、视觉要求等规定,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高光效光源。

2)选择用灯具效率高及开启式直接照明灯具,效率不低于70%,并且灯具反射罩具有较高的反射比。

3)在满足灯具最低允许安装高度及美观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灯具的安装高度,以节约电能。

4)照明配电系统选用电阻率较小的线缆,减少线缆长度,适当加大线缆截面积以降低线路阻抗来减少配电线路中的电能损耗。

5)主照明电源线路采用三相供电,以减少电压损失,并应尽量使三相照明负荷平衡,以免影响光源的发光效率。

6)设置具有光控、时控、人体感应等功能的智能照明控制装置。照明纳入DDC系统。

7)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光照明等。在大堂和地下一层餐厅设置光导管导光系统。

3、电量计量措施

所有计量表计的计量范围、参数内容、计量精度等应满足法定要

求。其功能如数据采集方式、通迅接口形式、通迅协议等应满足能量计量管理系统的要求。

高压计量:每路10kV电源进线的计量表设在10kV计量柜内,一般由供电局的供电方案决定。

低压计量:为有效进线能量计量和管理,在变电所和有特殊要求的部位设置计量表,空调冷热源等设备动力负荷、照明负荷分别供电,分别计量。各配电系统设计考虑利用电资源管理的需要,按经济核算单位装表计量。

4、无功补偿

1)通过合理选择用电设备的容量及照明灯具的启动器等,降低线路感抗等措施,提高用电单位的自然功率因数。

2)尽量在用电设备处就地实施无功补偿,并在变配电室内低压侧设集中无功补偿装置。

5.4 环保方案

5.4.1 设计依据

项目建设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污水排放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标准;废气排放执行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一级标准;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国家《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 3096—1993)规定的0类标准。

所依据的标准有: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3、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GB 3096—1993)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85)

5.4.2 施工期的生态环境保护

一、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将动用一些施工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噪声影响。此外,施工过程中如不合理安排交通,有可能发生局部的交通阻塞,从而引起相应区域的交通噪声提高。

2、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应合理布局,将施工中的固定噪声源相对集中摆放。如遇夜间施工,应该符合当地政府的相关规定。保持施工车辆进出通道的畅通,并加强附近区域的交通管理,以避免较大的施工运输量影响交通秩序,产生车辆鸣笛噪声污染。

二、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项目在施工中由于挖沟、埋管时破坏了地表结构,会造成地面扬尘污染环境,其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应采取以下对策:

1)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在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

2)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

3)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减少产尘量。

三、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

1、固体废弃物污染源

项目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生产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废弃物。

生产性废弃物包括:土方施工阶段开挖出的渣土;土方施工阶段物料运送时的遗洒、损耗,包括沙石、混凝土、钢管、木板及线材等;铺路阶段的石料、灰渣等;上述各阶段施工器材、建材和装饰材料的包装物等。

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主要包括用餐饮垃圾和施工工作面生活垃圾。

2、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

项目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主要有生产性废弃物影响和生活垃圾废弃物的影响。突出的问题是施工期土方施工阶段渣土堆积的影响。

渣土堆积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占用土地和渣土堆积引起的扬尘。

3、固体废弃物不利影响的减缓措施

1)每个工区工作面必须设立指定的渣土堆放点,堆放点要设专人管理,避免渣土随意堆弃;

2)倒土过程中,工作面须设置洒水、喷淋实施,并压实渣土;

3)土方、铺路和休整等阶段,遗弃的沙石、建材、钢材、包装物等应由专人管理回收,即时清洁工作面。

四、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由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土方阶段降水和排水、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以及各种运输车俩冲洗水等)组成。项目建设过程中将严格控制水污染,不产生渗井、渗坑,不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

五、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占地对原有植被的破坏、地表的扰动、土壤生物生境的干扰,对区域自然环境,特别是对土地利用格局都有一定影响。但本工程建筑永久占地不多,不至于改变到整个区域生态功能,因此也就不会引发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5.4.3 建成后的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主要有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其中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防治是主要的。

1.大气污染防治

餐厅排放的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即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为2mg/m3,净化设施的最低去除效率为85%(大型餐饮业标准)。

2.水污染防治

本项目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J3082-1999)中二级排放标准要求,拟投资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厨房含油污水先经过隔油池处理,之后与生活污水一起经污水处理站进行接触氧化法处理后,排至市政管网。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图 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本项目污水经过治理后,CODcr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浓度将低于排放标准。生活给水采用微机变频控制供水,不设生活高位水箱,减少水污染环节。给水管采用PPC给水管材,避免产生水锈,提高供水水质。给水泵等采取隔振措施,生活给水管适当减小流速,把噪音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3.固体废弃物治理

生活垃圾经卫生清洁工收集后,由垃圾专用车统一外运处理。

4.声环境治理

各类设备、专用机房以及吊顶内的风机等均采用隔声隔振措施,机房的围护墙及门窗的隔声量不小于30dB(A),所有连接转动设备的各种管道均采用柔性连接,空调通风系统上均设置消声器,使噪声振动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交通噪音通过在场区周围种植1.0m宽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