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务工作计划

昌北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体思想,以全面和谐的发

展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目标,确立“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研究,优化教学服务”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的观念,积极开展高效课堂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发展,强化教学工作全程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赢得“双高普九”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落实“轻负担 高质量”的教学理念,完善各种教学管

理制度,抓实常规工作,保持我校良好的教风学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鼓励特色备课,创立特色课堂,促特色老师的成长。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进行有效地监管,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学生成长档案,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学生个性化,学校特色化”的办学目标。

三、具体措施:

(一)注重实效,优化教学过程管理。

切实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严格检查、监管。一如既往抓

好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备、教、批、考、研、评”的主要内容。重点放在备课、上课、辅优转差上,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搞好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实现“五化”目标,即:“备课特色化、课堂教学艺术化、课外作业多元化、单元训练规范化、质量分析制度化”。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管理的最优化。

1、严把课堂教学关。

(1)严格课程管理。认真执行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上足各类学科。教师要严格按学校课表上课,不准私自调课,不准私自让课占课,上课不准随意迟到早退,不准接打手机,

教务处将加大教学常规情况的检查力度。教材、教辅用书及资料的征订由教务处统一,订购并由学校图书管理人员统一管理。

(2)严格备课管理。备课要求做到“三结合”,即课程

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相结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智力开发相结合;德育渗透、知识体系、心理素质相结合。坚持定期、不定期地搞好教案的全面检查和随机抽查,由教务处、教研组长负责及时反馈信息,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和提高备课水平,鼓励教师进行特色备课。本学期将由专人负责好校内优秀教案的编辑工作。教案的备写要注重适用性,每学期备写教案时都要有适当的教后记,教后反思能对教学有促进作用,期末将进行优秀教案评比。切实提高备课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严格作业管理。对于作业设计、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力求科学、客观、有效,严禁以罚做作业来变相体罚学生,作业要在落实以“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为要求的“四精四必”上下功夫,做到位。教导处将采用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作业检查。

(4)加强随堂听课。教务处将组织对部分中、青年教师进行随堂听课、跟踪听课,对所听的课作好记录,有针对性的交换意见,摸清课堂教学情况,做好指导工作。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生“学”,不断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以学论教。督促教师重视并切实落实好平时的课堂教学,且把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使学生有更大的收益。

2、严把质量分析关。本期学校将继续对各年级进行课

堂教学质量调研。主要采用听、看、查、问等形式进行。“听”即听随堂课,“看”即看备课活动,查阅相关资料;“查”即查教师的备课、作业;“问”即问卷调查。同时对调研情况进行质量分析并及时反馈通报,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找原因订措施,达成目标,确保教学质量的

稳步提高。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既要看过程,也要看结果。全体教师应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互相协作。同科目教师之间要经常探讨,交流,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做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

3、改革评价方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从学生实

际出发,为更重视过程评价,教育评价更科学、公正,本学期起,学校将重视为每位学生的学籍档案的填写与管理,每学期认真填写学生的学籍档案,做好详实的记录工作。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档案的激励功能、评价功能、学习功能和教育功能,发掘学生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凸现个性,展示自我,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加强毕业班的管理。毕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

重点之一。学校将定期召开毕业班工作会议,了解师生思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校做好毕业班复习资料的订购工作,并安排好、组织好毕业班的模拟强化训练。在抓紧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让毕业班的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学校要重视毕业班的思想品德等级评价。

5、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按规定履行学生的转入转出休

学更名毕业等手续,做到转入有来源,转出有去处,休学有原因,更名有依据,毕业有存档。及时做好学生转进转出的登记手续。并做好有关的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管理,力争做到资料详实、手续齐全、管理规范。

6、加强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管理。进一步做好远

程教育的下载与应用,让教师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会上多媒体课,上好多媒体课,负责人要做好下载与应用的登记工作。鼓励全体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备课。坚决杜绝教师利用网络打游戏或聊天等,一但发现将按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7、加强安全教育。认真领会上级法制安全工作会议精

神,以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目标,以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出发点,以提高师生和家长的认识及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为途径,强化教学工作全程管理,关注师生安全,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将按季度定期召开安全教育讲座,将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排查,并做好安全责任的层层落实工作。

8、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定期办好校园板报和宣传专栏,搞好校园广播工作,开展朗诵比赛,书画作品展评,体育竞技比赛,师生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生活,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9、加强爱国教育。认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国防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增强国防观念,加强组织性、纪律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研促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科研工作是兴校之策、强校之路。本学期学校将立足课堂,以研促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教研活动要在“实”字上下工夫,在“研”字上求实效,在“新”字上求突破。教研组要根据工作灵活安排,鼓励教师多上研究课、汇报课、示范课、随堂课、指导课、跟踪课和观摩课。各教研组要针对本学科在课改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在实践中研究课堂教学,在实践中“磨”出好课。解决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困惑,立足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2、加强校本研究,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

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将校本教研落实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各教研组本学期要求分年段开出教研课。每节教研课要有明确的研究主题,老师们带着问题听课,课后认真进行集体研讨,将研究活动落到实处。

本学期,我校校本教研的另一个重点是心理健康教育。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普遍加快,升学分数的压力以及家长们

对教师过高的期望,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教师同样也存在心理问题。为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学校将聘请专家从心理健康标准、心理承受能力测试、心理健康自我保健、心理困扰自我调节以及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等方面来研究师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开展相关的校本教研活动。

落实课题研究,加强各级课题的管理、指导工作。各教研组要通过自主学习、外出听课、专家讲座、主题研究、观看优秀课例光盘等形式,积极开展教学案例研究,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鼓励教师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和运用。

(三)加强培训,促进教师素质提升。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一名优秀的教师能带出一个好班,一批好的教师能造就一所好的学校。为此,学校本着培养一支觉悟高、业务精、爱心强的学者型教师为出发点,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提升教师素质关键在学习,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开展业务学习,教务处期末将对教师的业务学习笔记进行检查、评比。

2、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老师们创设更多的学习机会。邀请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派出更多的老师外出学习,拓宽视野,为老师们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3、广泛开展教师课堂教堂大练兵活动,鼓励教师上各种竞赛课、研究课,在不断磨炼中得到成长。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推荐优秀论文参加省、市评比。

4、继续加强学校“青蓝工程”建设。结成师徒对子的教师,互帮互学,取长补短,认真制定计划,深入课堂随堂听课,相互协助,促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共同成长。

5、强化提高教师基本功素质,上课教师要努力讲“普通话、写规范字”,能较熟练地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学校鼓励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学习、函授学习等。

四、主要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制订并审查本学期各类计划;

2、纪律安全教育,学校安全排查;

3、迎接上级部门开学工作检查;

4、学生学籍档案整理,并做好转出、转入学生的登记工作;

5、积极开展走访“劝学”工作;

6、远程教育课件制作;

7、新教师汇报课。

九月份:

1、检查开学教师业务情况;

2、九年级家长会;

3、师生表彰奖励大会;

4、优秀教案编辑工作;

5、文科组、理科组示范课;

6、组织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训练。

十月份:

1、书画作品展评;

2、各教研组“教研课题”研讨;

3、英语听力竞赛、朗诵比赛;

4、教师业务检查;

5、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6、组织中期质量测评、分析。

十一月份:

1、作文竞赛;

2、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3、召开学生家长会;

4、举行运动会;

5、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

6、各科知识竞赛;

7、八九年级实验技能操作比赛。

8、组织九年级模拟强化训练;

十二月份:

1、教师业务检查;

2、组织终期测试,试卷分析;

3、落实“四制”考核。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