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风力发电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第一章

1.1 风力发电机概况 概述

风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 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日趋恶化使世界各国开始重 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 且无污染的风能资源。自80年代以来, 风能利用的主要趋势是风力发 电。风力发电最初出现在边远地区, 应用的方式主要有: 1) 单独使用小型风力发电机供家 庭住宅使用; 2) 风力发电机与其它电源联用可为海上导航设备和远距离通信设备供电; 3) 并入地方孤立小电网为乡村供电。.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 风力发电迅猛发展。以机组大型化(50kW~ 2MW )、集中安装和 控制为特点的风电场(也称风力田、风田) 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20 年来, 世界上已有近30 个国家开发建设了风电场(是前期总数的3 倍) , 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1400 万kW (是前期总 数的100 倍)。目前, 德国、美国、丹麦以及亚洲的印度位居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前列, 且 未来计划投资有增无减。美国能源部预测2010 年风电至少达到国内电力消耗的10%。欧盟5 国要在2000~ 2002 年达到本国总发电量的10%左右, 丹麦甚至计划2030 年要达到40%。 中国是一个风力资源丰富的国家, 风力发电潜力巨大。据1998 年统计, 风力风电累计 装机22.36万kW , 仅占全国电网发电总装机的0.081% , 相对于可开发风能资源的开发率仅 为0.088%。

中国第一座风力发电场于1986 年在山东荣成落成, 总装机较小, 为3×55kW。到1993 年我国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达17.1MW , 1999 年底, 我国共建了24 个风力发电场, 总装机 268MW。我国风力发电场主要分布在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东南沿海、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其中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是新疆已达72.35kW。在未来2~ 3 年内, 我国计划新增风电场装 机容量将在800MW 以上, 并且将会出现300~ 400MW 的特大型风力发电场。

1.2 风力发电机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风力发电机的研制情况

美国从1974年起对风能进行系统的研究,能源部对风能项目的投资累计已达到25亿美 元。许多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参加了风能的研究开发,目前己安装了8个巨型风力发电机 组。到19%年末,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己达到170x 10 kw,所提供的电力占全美电力需求量 的10%,居世界之首位,主要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美国国会己通过了能源政策法,在能源 部的规划下, 将会改变风力发电集中于加利福尼亚的局面,在年平均风速达5.6m/s的中西部 12个州将建风力电站。据能源部预测,在未来15年内,风电将增加6倍。在今后2年内,在怀 俄明、伊阿华、明尼苏达、得克萨斯、佛蒙特、缅因州等修建大型风电场,这些风电场将使 美国风力发电能力再增加40x 10 kw, 预计到2010年, 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30x 10 kw, 可满足全美电力需求量的25%。

德国是欧洲风力发电增长最快的国家,近年风力发电量急增,尤其沿海各州,风力发电 发展迅速,己超过丹麦,成为世界第二。到1995年己建成1035座风力发电装置,装机容量 49.4x 10 kw,1996年新装机约950座,装机容量为48x 10 kw,到19%年底德国己拥有4500座

4 4 风力发电装置,总装机容量达到约160x 10 kw,1997年估计可增加5x 10 kw,可为20多万个 4 4 4 4 4

家庭提供日常用电。这些风力发电装置中的1600个是政府投资建设的。装机容量超过1OO0kW

4 4 的风电场有250个,300OkW的最大风电场已投入使用,发电能力63x 10 kw,西部5x 10 kw风

力发电计划可望在2一3年内完成,并投入运行。德国80%的风力发电装置都是安装在沿海地 区,沿海各州已拟订其风力发展规划,下萨克森州计划到2005年,将风力发电能力增至 13Ox 10 kw,斯雷苏比克一霍尔斯泰因州议会决定到2010年建设120x 10 kw风力发电设备, 要求该地区配电公司、Schleswag电力公司大力配合,该公司管辖区内的风电场装机已达

4 4 33.7x 10 kw,该公司也得到IPP(独立系统发电业者)大力协助,预定进行198x 10 kw风电场 4 4 的建设。

丹麦是风力发电先进国家之一,它将风力发电作为国策,已有风力发电站近4000座,总 装机容量73x 10 kw,发电总量达到634x 10 w,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核电站发电量,占全 国能源总消耗量的3.7%。丹麦政府在“能源2000计划”中规定,到2005年,风力发电目标为 150x 10 kw,相当于国内电力消费量的10%,到2020年,风力+PV+波力确保电力需要的25%, 现在计划有减缓的倾向。环境厅对各自治体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单独提出风力发电装置建设 计划,预计未来10年风力发电量将达到1500 ´ 10 w。

荷兰1986年开始实施风力发电研究,开发5年计划NOW和引入风力发电5年计划IPW。目标 为1991年末总装机容量达到5´ 10 kw,但计划没达到预定目标,只达到4.9x 10 kw,318座,

4 4 发电总量5.5x 10 kw·h,其后决定实施1991一1996年目标为40x 10 kw的TWI五年计划。计划

4 4 4 4 6 4 4 6 目标是1994年末风力发电能力达到14.4x 10 kw,629座,发电量为24.7x 10 kw.h,为荷兰总

4 4 发电量的1.2%。到1996年末,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己达到3zx 10 kw,2000年为50x 10 kw。

英国英伦三岛的风力资源相当丰富,特别是苏格兰是世界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英政府历来重视风能等非化石燃料的开发,目前英国己有20多个风电场投入运行,到19%年 总装机容量己达到26.4x 10 kw,2000年达到80x 10 kw。

瑞典从七十年代开始风力发电的开发, 经过20多年的努力, 己成为该领域的领先者之一,

4 到19%年底,装机容量己达到9.5x 10 kw。220多座风力发电站,大部分位于南部地区和波罗 4 4

的海的厄兰岛及哥德兰岛上,哥德兰岛的风力发电量可保证全岛68%的能源需求。为了更充 分地利用风力资源,瑞典成立了包括一系列电力供应公司的专门财团,目标是在近几年内使 风力发电量增加4倍。瑞典由于场地问题,致力于海洋风力发电。由于建设费和与输电的连 接费用高,所以规模有大型化的倾向。

1.2.2 国内风力发电机的研制情况

1.2.2.1 我国风力发电概况

中国利用风能己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甲骨文字中就有“帆”字存在,1800年前东汉刘 熙著作里有“随风张慢曰帆”的叙述,说明我国是利用风能最早的国家之一。1637年明崇帧 十年《天工开物》书里有“扬郡以风帆数页,侯风转车,风息则止”的记载,表明在明代以 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制作将线运动转变为风轮旋转运动的风车, 在风能利用上前进了一大 步。

我国东南沿海向来有风力提水的使用习惯,江苏省1959年曾有多达20余万台提水风车, 后来大部分风车被柴油、电力所取代,但部分地区一直使用风力提水。50年代中期曾研制小 型现代化风力提水装置,50 年代后期开始研究小型风力发电机组, 但限于当时技术经济条件, 小型机组在试验中受挫而停顿。至70年代,先后试制了1、2、10、12、18、20千瓦样机,其 中18千瓦机组于1972年7月安装在浙江省绍兴县雄鹅峰上,1976年11月迁装到底泅县菜园镇 运转发电,一直运行到1986年8月。1978年将研制风电设备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后,进展 加快,先后研制生产了微型和1一200千瓦风电机组,其中以户用微型机组技术最为成熟,己 有100、150、200、300和500瓦微型机组系列定型和批量生产,产品质量良好,不但可满足 国内需要,还远销国外。1998年底,全国安装微型机组178574台,约计1.7万千瓦,还有独 立供电机组,已有1.2、2.5、5、7.5和10千瓦机组,以销定产小批量生产。在网外无电地区, 推广微型、小型风电机组,是解决无电农牧民用电的有效途径,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也是中 国发展微型、小型风电机组的特色。在网外地区利用风柴蓄联合发电系统,能获得稳定的电 力,又有明显的节油效果,发展该系统,将促进风力从为生活服务转向为生产提供电力,从 而跨上一个新水平。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能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在我国很多地区,冬半 年风大,太阳辐射强度小;夏半年风小,太阳辐射强度大,两种能源的分布季节正好相反, 互补利用可满足用户用电需求。

在国际上,80年代中期,商品机组以55一150千瓦为主,山东荣成进口3´55千瓦机组, 1986年并网发电,新疆达阪城和广东南澳进口90千瓦、100千瓦和150千瓦机组计17台,装机 容量4490千瓦, 均于1989年并网发电。90 年代初期国外商品机组单机容量200一300千瓦,1992  一1996年我国进口风电机组以200一300千瓦机组为主,1996年建成17个风电场,装机合计 57700千瓦。90年代中期500一600千瓦商品机组推向市场,批量生产,标志着商品机组技术 日臻成熟,造价相应下降。1996年,国家在“双加”工程中,按照扶强扶优的原则,选择了 达阪城二厂、辉腾锡勒、括苍山和张北四个风电场进行重点改造,进口133x600千瓦、13x300 千瓦机组,合计83700千瓦,分别于1997一1998年竣工验收。同年,国家计委又制定乘风计 划” ,旨在以技贸结合形式,与国外组建合资企业,在建设24万千瓦风电场的同时,引进技 术,消化吸收,达到自主开发、自行设计制造大型风电机组的能力。1996年采用招标评议方 式确定“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集团)公司”和“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为大型风电 机组总装厂;1998年上述中标公司分别同外商合资成立 “洛阳美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和 “西 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标志着中国风力发电事业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国风电的利用大体上采用三种方式,一是户用式,可独立运行,用蓄电池,直流输 出或逆变交流输出;单机容量为100一300W,可基本满足照明、电视等家用电器的生活用电 需要。其次是孤立的小居民区用,独立运行,有蓄电池、直流输出或逆变交流输出,统一向 各家各户供电或每天为其更换蓄电池,单机容量为1一5kw。这种方式也可供无电风区边防 哨所、气象台站、雷达站、电视差转台以及无电区小火车站使用。三是建立风电场,联网后 输出,有的与柴油发电机组或太阳能电站联合,有稳定的输出。目前己有14座稍具规模的风 电场,他们是新疆达坂城、广东南澳岛、内蒙呼和浩特辉腾锡勒、内蒙朱日和、内蒙商都大 山湾、辽宁瓦房店东岗、瓦房店横山、福建平潭、浙江嗓泅、浙江大陈岛、山东荣成马兰、 山东长岛、海南东方、浙江苍南鹤顶山。正在筹建中的还有浙江临海括苍山、浙江舟山、内 蒙锡林、广东海陵岛等。

风电的特点是一次性投资高,每千瓦约需1000一1200美元,再加上进口关税12%、进口 环节增值税17%,使设备成本提高31%。据内蒙古电管局反映,不含税风电价为0.63元kw.h, 比火电价高出0.35元。目前主要是小规模的开发,如果要进一步发展,已遇到资金短缺、设 备不过关、进口关税过重等三大困难。

1.2.2.2 我国风力机械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3年底,全国生产风电机组、风力提水机组及配套件的工厂共39 家,其中主机27家;职工近4000人,工程技术人员400余人;从事科研开发有35家院校,科技 人员250人。商品化风电机组有9种,从100w到5kw,年生产能力3万台,累计出口近1000台 小型风电机。1995年全国生产风电机组8190台,风力提水机组50台。目前全国小型风电机组 保有量巧万台,居世界首位。近几年来己建立14处规模不等的大中型风电场,至1995年共安 装55kw以上机组186台,总装机容量为37Mw。预测到2000年,需要小型风电机(1okw以下)22 万台;大中型风电机组(20kw以上)4000台;风力提水机组6000台。

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l)产品品种不全目前虽然我国己能大批量生产小型风电机组,1995年并出口印尼100W 及300W小型风电机各250台,价值340余万元,但还停留在研究开发55kw、250kW的风电机 阶段。国外现在已做到600kW机组商品化,正在准备批量生产750kw、1MW机组。

(2)科研生产能力薄弱风力机械行业归口于畜牧机械,稍具规模的企业只有内蒙商都牧 机厂和内蒙动力机厂,缺少先进设备,影响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随着风电事业的发 展,已有不少实力雄厚的单位加入,并取得初步成果。例如200kW风电机组的研制由浙江机 电研究院、杭州发电设备厂、上海玻璃钢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清华 大学等8个单位联合承担。样机于1995年9月在浙江苍南风电场完成2000小时运行考核,1997 年4月19日通过国家科委的鉴定,不久将实施中试生产。又如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集团704 分厂承担了250kw风电机组的研制及组装任务,保定550厂协作生产叶片,该项目属于一拖 与德国胡苏姆造船厂合作生产协议,总框架为200台,首批10台得到了德国政府补贴,1995 年12月4台电风机己在内蒙锡林浩特风电场并网发电。 再如1996年2月9日北京万电公司(隶属 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奥地利比尔公司签订引进风力发电技术,专门从事500kw以 上风电机的生产。1996年10月还签订3项合同,内容为:由新疆电力局与丹麦维斯塔思公司, 内蒙古电管局、浙江省电力局与丹麦麦康公司合作,除引进122台600kw风电机之外,还将 在国内组装生产600kw风电机组。

今后风力发电机发展趋势如何?一是增加风轮的直径和塔架的高度,向超大型风力发电 机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建立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兰岭山上,发电功率是两 千瓦,年发电量是330万度,相当3300吨煤发出的电量;另一方面是向新型立体式风力发电 机发展。立体式风力发电机即风力发电机的轴和风的方向垂直。它克服了一般风力发电机叶 片需要不断增长和提高塔架以及在材料和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困难。 这样来自任何方向的风都 可以充分利用,提高了风能利用率。又可以降低高大的支撑铁塔,结果造价低,重量也轻了 许多。

1.3 研究风力发电机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利用以煤炭为主。 在当前以石化能源为 主体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3.8%,石油占18.6%,天然气占2%,其余为水电等其它资源。 在电力的能源消费中,也是以煤炭为主,燃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但是,能为人类所 用的石化资源是有限的,据第二届环太平洋煤炭会议资料介绍,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采掘速 度计算,全球煤炭资源还可开采200年。此外,石油探明储量预测仅能开采34年,天然气约 能开采60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供需矛盾加剧,如果不趁早调整以石化能 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 势必形成对数亿年来地球积累的生物石化遗产更大规模的挖掘、 消耗, 由此将导致有限的石化能源趋于枯竭,人类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不利于经济、能 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电力部己制定“大力发展水电,继续发展火电,适当发展核电,积极 发展新能源发电”的基本原则,把风力发电作为优化我国电力工业结构跨世纪的战略发展目 标。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 出“积极发展风能、海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发电”的指导方针,为我国发展多能互补的能

源结构新格局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

风能是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最小的能源。除此之外,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据统计,太阳向地球辐射的巨大能量中,约有1%转化为风能。这些能量相当于全 球每年消耗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能量的总和,可见风能的潜力是非常大的。随着风力发电 技术日趋成熟,风力发电规模也不断扩大,美国加州由数家风能公司提供给电网的电量,足 以供应旧金山这样的大城市的居民需求。 我国风电事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已有16万台微型风 力发电机用于边远山区、牧区、海岛,初步解决了地处边远,居住分散,电网难以到达地区 的居民用电问题。同时也遏制了微型汽油发电机的发展,在节约石化燃料的同时,避免了各 种有害气体的排放。国家“九五”新能源发展计划提出, “九五”期间全国风力发电的总装 机容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量要突破40万千瓦。为此,国家从宏观规划角度出发,制定 了“乘风计划” ,面向国内外市场发展风力发电。 “乘风计划”不仅会大大促进我国风电事业 的发展,而且对减排有害污染物,促进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风力发电近几年发展如此之快,是因为它有许多优点:1.设备简单,投资少,成本低, 风力发电机的整个设备成本不足功率相当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电站成本的1/4,在二、 三年内就可以收回全产投资;2.节省燃料和运输费用。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风力是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就地建立风力发电站,就地用电,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输电设备和 能源。许多燃料是十分重要的化学原料,把它白白的燃掉是十分可惜的。我国资源并不十分 丰富,充分利用风力资源意义就更重大了;3.利用风力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保护我们人 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化学燃料不断向大气中排放对生物有害物质, 严重的威胁人们健康, 而风力能源则没有任何影响人类健康的有害物质。

由于它是清洁能源,对环境无污染,又由于我们国家地形复杂,人口又多,居住分散, 对于电网涉及不到的地区,特殊行业,可以补充大电网的缺陷,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可以 利用小型风机风力发电的地方主要有:

(l)航运系统我们有长江等水系几条大河流,如长江航运中的拖船,一般在100一200吨, 经常被搁置在江中间的锚地上, 用电主要靠蓄电池。 使用风力发电机对蓄电池补充充电效果 很好,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国有运输企业的不景气,影响了市场。

另外,我们大小河流湖泊上的船舶数量惊人,用小型风力发电机解决它们的照明、收视 电视、听广播,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市场。

(2)森林防火高山观察站据林业部防火指挥部介绍,东北约有400个观察站,西南也有几 百个高山观察站,各省市都有一些森林高山防火观察站,站上的工作人员,在防火期从10 月到第二年4、5月期间昼夜在站上值勤,解决他们的照明及听广播、看电视颇为费神。由于 山高、道路狭窄歧岖、运输困难,又不能使用明火,使用小型风力发电机可以基本解决观察 站的照明及娱乐用电。90年代初,个别观察站曾使用过小型风力发电机。由于风力发电机的 某些技术问题及使用人员的素质因素,没有得到推广。

(3)无人值守的差转台和微波站。

(4)东南沿海各孤立的岛屿。

(5)围网养殖系统。

(6)农牧区。

(7)国际市场。

1.4 我国的风能资源及其分布

风能是地球表面空气移动时产生的动能。由于风速是一个随机性很大的量,必须通过 长时间的观测才能算出平均风功率密度。

根据风的气候特点,一般选取10年风速资料中年平均风速最大、最小和中间的3个年份 为代表年份,分别计算该3个年份的风功率密度然后加以平均,其数值可以作为当地长年风

功率密度平均值。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计算了全国900余个气象站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值, 该值反映出全国风能资源分布状况,以及各个地区风能资源潜力。

中国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GW,这个储量称作风能“理论可开发总量”。实际 可供开发的量按上述总量的1/lO估计,并考虑风能转换装置风轮的实际扫掠面积,再乘以面 积系数O.785(即直径为lm的圆面积是边长为lm的正方形面积的0.785),得到中国10m高度层 实际可开发的风能储量为253GW。这个数量比1996年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还大,说明中国风 能资源丰富,但是可供经济开发的风能储量数据尚需进一步查明。

中国风能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草原或戈壁,以及东部和东南沿 海及岛屿, 这些地区一般都缺少煤炭等常规能源。 中国风力大小的出现规律是冬、 春季风大, 降雨量少;夏季风小,降雨量大。这一特点恰与水电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有着较好的互补性。 图1-1示出了中国有效风能密度分布状况。

由于我国地形复杂,风的地区性差异很大,有必要将我国的风能资源的大体分布列出, 以便于人们了解哪些地区有开发利用风能的潜力。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省区于表1一l。

一般风能资源的潜力和特征用有效风能密度和可利用年积累小时数两个指标表示。根 据有关气象资料,我国可利用风能地区有三个,即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列表

1一2如下:

图1-1 中国有效风能密度分布状况

表1一1 中国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表1-2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第二章

2.1 基本公式

2.1.1 风能利用系数 风力机理论

风力机从自然风能中吸收的能量大小程度用风能利用系数 C p 表示。横截面积为s( m )

的气流的动能为 2

2.1.2 风压强

如图2-1a,根据伯努力方程,风中物体受到的风压Q为

2.1.3 阻力式风力机的最大效率

建立简单的理想模型,一个平板在风的气动压力作用下沿着风速方向运动,如图2-lb, 并规定平板上游一定距离上的风速为 V 平板的运动速度为v,那么平板吸收的功率可以表

f ,

示为

图2-1 平板模型

对给定的上游风速玲, 可以写出以平板的运动速度V为函数的功率变化关系式,对v进行

微分得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阻力式风力机的效率是比较低的,提高效率的唯一办法是设法提高 风的阻力系数C。

2.2 工作风速与输出功率

2.2.1 风力发电机的输出效率

最理想的风力机也不可能吸收全部的风能, 而只能吸收部分风能。 如上一节推导的那样, 有一个最大风能利用系数 C pmax 。但是,风力机在制做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做不到完全理想的形状。因此实际的风力机和理想的风力机之间也有差异。 实际风力机吸收 的功率与理想风力机吸收的功率的比值叫做风力机的效率。用h  1 表示。另外还有传动机构 的效率甲h  2 和发电机的效率h

3 等,所以实际风力发电机输出的效率,可以表示为

2.2.2 工作风速与输出功率

风力机启动时,为了克服其内部的摩擦阻力而需要一定的力矩。这一最低力矩值叫做风 力机的启动力矩。启动力矩主要与风力机本身的传动机构摩擦阻力有关·因此风力机有一最 低工作风速称 V fmin ,只有风速大于 V fmin 时风力机才能工作。

当风速超过某一值的时候,基于安全上的考虑(主要是塔架和桨叶强度),风力机应该停 止运转,所以每一台风力机都规定有最高风速 V fmax ,最高风速 V fmin 与风力机的设计强度 有关,是设计时给定的参数。

最小风速称 V fmin ,和最大风速 V fmax 之间的风速叫做风力机的工作风速,相应于工作 风速风力机有功率输出。 当风力机的输出功率达到标称功率时的工作风速叫做该风力机的额 定风速。

2.2.3 启动风速和额定风速的选定

如何根据风能资源来选用风力机,使风力机的运行状态最佳,确定起动风速和额定风速 是关键。

2.2.3.1 双参数威布尔分布 风能就是流动空气具有的动能。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空气流的 单位面积的空气流所具有的动能叫风能密度,设r 为空气密度,v为风速,则风能密度 p=0.5 r v ,r 随v的立方增大,变化非常快,故知道风速的变化情况是利用风能的先决条 件。

风速V是随机变量,经研究专家们多认为用双参数威布尔概率密度函数拟合风速频率分

布最好脚。威布尔分布函数形如下式 3

其中K为形状参数,无量纲,C为尺度参数,量纲为m s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参数K、C 是不同的, 可根据某地连续30年的风资料算出该地的K、 C参数, 威布尔分布函数曲线见图2-2。

参数K、C影响曲线形状,K大C大曲线陡峻,峰右移,反之亦然。- 1

图2-2 威布尔分布函数曲线

上式满足

2.2.3.2 起动风速 启动风速为风力机风轮由静止开始转动并能连续运转的最小风速:风力 机分水平轴和垂直轴两大类,每一类又有多种形式,同一形式还有若干种规格,只有科学地 选择适合当地风能资源的风力机,才能以较少的投资获取较多的风能。

根据国内外100多种风力机,起动风速的范围是2m s ,至6m s ,这一范围能满足风能 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的不同需要。

双参数威布尔分布函数曲线峰值对应的凡就是起动风速(图2-2)。对上式求一阶导数且

令其等于O有

- 1 - 1

解得

证明气是出现概率最大的风速。 使用起动力风速大于上式计算的气的风力机会损失小风 速这一区段的风能,使用起动风速小于上式计算的咋的风力机是否更好呢?表面看低风速的 风能得到更多的利用, 深入研究可知在之气的较高风速区风能利用率下降, 总体上是得不偿 失,故选用尽可能接近上式结果的风力机最为理想。

2.2.3.3 额定风速 额定风速的选定直接影响风能利用系统整体的效率和经济性,是风力发 电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3 己知风能密度p=12 r v ,对一台效率为h ,桨叶半径为厂的风力机,输出功率w(V)的威

布尔分布函数为

w(V)峰值对应之风速 v p 应是额定风速,此时风力机提取的风能最多。

2.2.3.4 风力机的工作风速、输出功率与风能的关系 风力机的工作风速、输出功率与风能 的关系可以简单地如图2一3来表示(注:图中纵坐标表示输出功率,单位为:w/ m ;横坐标表

示风能,单位为:m/s) 2

A一理论风能曲线B一扣除空气动力损失后的风力机吸收的功率

C一计算传动损失和机械能转换损失后的功率曲线

D一发电机实际输出功率曲线

图2一3 功率与风速的关系

2.3 风能利用与气象

2.3.1 风的观测对风能利用的意义

在前面已经讲述过,风能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当风速测量有10%的误差时, 风力机输出功率的误差将扩大到33%。在风力机的设计中,输出功率出现30%以上的误差,将 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风速随时间变化很大,而且地区性差异也很大,正确把握风况并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风力机设计计划中,对风的观测非常受重视。

2.3.2 风能利用中需要的气象调查

在风能利用中,需要进行四项气象调查:

(l)风能密度调查 结合风能的地区分布和可设立风力机地区面积的调查, 在全国范围内 对可利用的风能量进行估算。

(2)选定适合地点 在一年中,对通过强风场所的调查。

(3)风速的频率分布调查 在风力机的设计中,为了估算平均出力和运转时间等量,必须 了解风力机轴高处的风况。

(4)为了风力机设计强度和安全系数的气象调查 异常的强风出现的概率、 风的不定向性 以及突风程度,冰暴、盐害等的调查。

2.4 风的观测

风的观测,因其目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点。对于风能利用,通过对风的观测,可以估算 出该地区可利用的风能大小,为风力机的设计和性能研究以及开发的经济性等提供条件。

风速的测量包括风向和风速的测量。因为风速随时间变化很大,而且变化不定,所以测 量时取一定时间内的风速大小的平均值和最长时间的风向。 我国现行的风速观测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每日定时4次两分钟平均风速观测;一种是一日24次自记10分钟平均风速观测。 实际测 量结果表明, 前一种方法的误差比较大,因此在风力发电机的设计中采用后一种测量方法得 到的数据。

第三章 风力发电机方案和结构设计

3.1 小型垂直式风力发电机方案设计

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虽然太阳能一直是新能源商业化的首选, 因为太阳能的设置地点较灵活,不会产生噪音,可以和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但是风力发电 较太阳能而言, 它的成本优势明显。 传统的风力发电机启动风速要求较高, 发电噪音也很大, 所以只能将风力发电机放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或风力较大的地方。 设备也是往大型风力发电机 发展, 专门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 这样, 小型风力发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未得到较好的发展。 所以,如何使风力发电和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降低小型风力发电机噪音,使其安装在建筑 周围而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各个国家研究的焦点!

我设计的是一种新型的立式垂直轴小型风力发电机,由风机叶轮、立柱、横梁、变速机 构、离合装置和发电机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 3-1 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框图

该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原理为:在风的吹动下,风轮转动起来,使空气动力能 转变成了机械能(转速+扭矩)。通过增速系统和离合器使转矩和扭矩传递到风力发电机轴

上,带动发电机轴旋转,从而使永磁三相发电机发出三相交流电。风速的不断变化、忽大忽 小,发电机发出的电流和电压也随着变化。发出的电经过控制器的整流,由交流电变成了具 有一定电压的直流电,并向蓄电池进行充电。从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后变成 了 220 伏的交流电,供给用户的家用电器。应用范围:

提供 220 伏交流电或24 伏、36 伏或 48伏直流电

照明: 灯泡,节能灯

家用电器:电视机、收音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

该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特点为:

1.额定功率(w):300

2.输出电压(v):24

3.启动风速(m/s):2

4.额定风速(m/s):6

5.最大使用风速(m/s):20

发电机为额定功率 300w,输出电压 24v。

该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优点为:

1. 结构简单

2. 易维护

3. 运行平稳安全

4. 抗强风能力强

5. 操作简单

6. 价格低廉

3.2 风叶

采用帆翼式风叶,帆翼式是英国发展的一种立轴帆翼式风力机,结构简单、性能较高。

帆翼的形状如下图所示。由于其制造简单,成本低,性能好,所以适于推广使用。

图 3-2 帆翼式

3.3 行星齿轮加速器设计计算

3.3.1 设计要求

设计寿命 5年,单班,一年 360天,中等传动,传动逆转,齿轮对称布置,不允许点蚀, 无严重过载,闭式传动。齿轮精度 8­7­7,齿轮材料:20CrNiMoH,碳氮共渗处理,硬度为 Hv740 以上。 轴材料:20NiCrMoH 或 20CrMnMo。 齿圈材料:42CrMo, 氮化处理, 硬度为Hv40O 以上。

3.3.2 选加速器类型

小型风力发电机是安装在楼顶或屋顶上的,所以尽量选择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的 设备。在选择行星齿轮时,我选择 NGW型星形齿轮加速器,因为这个型号的齿轮传动效率 高,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传递功率范围大,轴向尺寸小,可用于各种工 作条件的特点。

图 3-3 NGW 型行星齿轮加速器

3.3.3 确定行星轮数和齿数

在行星齿轮加速器中选择行星轮数: N w =3

通过查表法确定了齿轮的齿数(机械手册):

总传动比 i  =5.4

太阳轮齿数 Z s =20

内齿轮齿数 Z r =88

行星轮齿数 Z P =34

3.3.4 压力角( a )的选择

° 20我们国家和许多国家都把齿轮的标准压力角规定为  ,因此,本次设计的变速箱采用

20° 压力角,以提高加工刀具的通用性。

3.3.5 齿宽系数的选择

对于硬齿面齿轮的齿宽系数应小于软齿面的齿宽系数。一般情况下, 硬齿面值齿轮可取 F d

3.3.6 模数选择

齿轮的模数是决定齿轮大小和几何参数的主要参数,它直接影响齿轮的抗弯曲疲劳强 度。设计变速箱选取模数的大小,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齿轮上受力的大小,作用力大,模数也大。

2.与材料、加工质量、热处理质量好坏有关。

对于模数(m)的确定,可以根据同类变速箱的统计,参考选择。

下列为行星传动变速箱模数统计表:

通过以上比较,我确定本次设计变速箱的模数为:2.5mm。

3.3.7 预设啮合角 a sP = 2030 ' o ' ' o a Pr =19

3.3.8 太阳轮与行星轮之间的传动计算

(1)计算未变位时的中心距 a dsP

m 2.5 adsp  (zs+ z p ) (20+ 34) =67.5 2 2

(2)初算中心距变动系数 y sp ,

y s,

sp o z+ z p cos a20+ 34cos20 (- 1) (-1)= 0.817 , o ' 2cos a sp 2cos2430

(3)计算中心距并取圆整值 zs+ z p

2 ' + y sp )= 2.5(20+ 34 +0.817) =70 2

(4) 实际中心距变动系数 y sp

y sp =a- a dsp

m =0.75

' (5)计算啮合角 a sp

cos a dsp '

sp a

a cos a 67 o ' o''' cos20 =0.912323, a ac = 241018 70

(6) 计算总变位系数 x sp

' o invasp - inv a inv24o10'18''- inv 20 x =(20+34)=0.827 sp = (zs+ z p 2tan a 2tan20o

(7)校核

x sp 介于 p7 及 p8 之间,有利于接触强度及抗弯强度,所以可用

(8)分配变位系数

x s =0.437 x p =0.39

3.3.9 行星轮与内齿轮之间的传动计算

(1)计算未变位时的中心距 a dcr

m 2.5 adpr  (zr- z p ) (88- 34) =67.5 2 2

(2) 计算中心距变动系数 y pr

y pr =a- a drp

m =­0.25

' (3)计算啮合角 a rp

cos a rp ' a drp

a cos a 67 o ' '' cos20 =0.9488, a 18o 24'39 r1c 1 = 70

(4) 计算总变位系数 x rp

' o invarp - inv a inv24o10'18''- inv 20 x =(88­34)=­0.241 rp = (zr- z p 2tan a 2tan20o

(5)分配变位系数

x r = x rp + x p =­0.241 +0.39=0.149

3.3.10 行星排各零件转速及扭矩的计算

因效率对强度校核的扭矩影响比较小,因而在下面的扭矩计算中不考虑效率的影响。 对 行星排各零件的扭矩进行计算。

M S : M R : M C = 1:a :(1+a )=1:2.4545:-3.4545

因通过太阳轮输出扭矩,风力发电机发电时发电机的转矩为 2168(Nm),故反方向计算, 故太阳轮为输入扭矩:

M i = M S =2168(Nm)

风力发电机正常工作时的转速为 n i =1175(rpm)

太阳轮转速 n s =1175(rpm)

行星轮转速 n p =2 a (nr- nc  ) =1148(rpm) a - 1

3.3.11 行星排上各零件受力分析及计算

1.太阳轮S 受力如下

圆周力 F ts

根据公式 Fts  1000 M S

CSr s

式中 M S 一作用在太阳轮上的扭矩 M S =2168 (N·m)

C C S 一行星轮数目 S =3

r  =74.25 (mm) s 一太阳轮分度圆直径 rs

径向力 F rs

根据公式 Frs  = F ts tg a tg b

° 式中 ¶ 一齿轮压力角¶ =20

b 一分度圆上螺旋角b =0°

Frs  1 =9733Xtg20o=3543(N)

2.行星轮 P 受力分析如下:

圆周力 Ftp  = Fts  =9733(N)

径向力 Frp  = Frs  =3543(N)

3.行星架 C 受力如下:

圆周力 Ftc  =2 Fts  =2´9733=19466(N)

径向力 Frc  =0(N)

4.齿圈 R 受力如下:

圆周力 FtR  1 = Fts  1 =9733(N)

径向力 FrR  1 = Frs  1 =3543(N)

3.3.12 行星齿轮传动的强度校核计算

行星齿轮传动中的齿轮计算方法主要是按照 GB3480“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 法”计算,并考虑行星传动的特点进行计算校核。

(l)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a.分度圆上的圆周力 Ft

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行星轮和齿圈上受力在前进二档时最大,所受的圆周力均为 Ft=13360(N)

b.齿宽计算

太阳轮与行星轮的齿宽分别为48mm、46mm;齿圈的齿宽为 54mm

c.使用系数 K A

d.动载系数 K V

太阳轮分度圆上的圆周速度,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查手册得 K A =1.25

p d(n- nc  ) V c 1 s

60´ 1000

式中 V 一太阳轮相对于行星架的圆周速度(m/s)

ds 一太阳轮分度圆直径(mm) d s =148.5(mm) c

n s 一太阳轮转数(rpm) ns  =733(rpm)

c n p =­716(rpm) c n p 一行星轮相对行星架的转数(rpm)

n c 一行星架转数(rpm)

代入公式 所以 Vs  c nc  =212(rpm) p ´148.5´(733- 212) =4.05(m/s) 60´ 1000

K 1 K +

K 2 (m/s) V =1+(K A t b

同理可得 行星轮 P V p 计算得

齿圈 R

计算得 c p ´108´(- 716) =4.06(m/s) 60´ 1000 K V =1.10 Vr  c p ´364.5´(0- 212) 60´ 1000 K V =1.114

e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k F a 、 k H a

因为 KAFT  /b=3N/mm³100N/mm 且为表面硬化的直齿轮。

所以 KHa= K F a =1.2

f.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K F b

对于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它们的齿轮宽度和行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比都小于 1,则

kHb=k 1 F b =

g. 复合齿形系数 YFs  = 4 h. 重合度系数

因为 e a sp =1.47

YFs  = 3.95 YFs  = 4.06

e a pr =1.583

0.75

Ye  e a

太阳轮与行星轮Ye  =0.76 i.螺旋角系数

因为b =0 j.弯曲应力

行星轮与齿圈Ye  =0.724

Yb  =1­ e b

b

120°

所以 YbA=YbC =Yb = 1

s F

Ft

kAkVkFakFbYFsYeb k c

bm n

由公式: s F =13360

´1.25´1.1´1.2´1´4.0´0.76´ 1´ 1.15=356.78(MPa)

46´ 4.5 13360 s Fp ´1.25´1.1´1.2´1´3.9´0.724´ 1´ 1.15=367.6(MPa)

46´ 4.5 13360 s FR ´1.25´1.1´1.2´1´4.0´0.724´ 1´ 1.15=364.6(MPa)

46´ 4.5

s Fs k. 弯曲疲劳强度的寿命系数 Y N

6

N e =60rnt>3´ 10

所以 YNs  = Y YNR  =1 Np = 取 s F lim =380M Pa

l. Y Yd relT ST 相对齿根的圆角敏感系数

查表得 太阳轮、行星轮、齿圈的敏感系数均为 Yd  relT =1 m. 相对齿根表面状况系数 YRrelT

查表得 YRrelT  =0.9 n.应力修正系数 YST  =2

,

o.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 s F lim

由公式 s F lim = s F lim YNYSTYXYRrelTYd  relT

,

s Flim s =460´1´2´1´1´0.9=828(M P a ) , s Flim p =322´1´2´1´1´0.9=579.6(M P a ) , s Flim R =380´1´2´1´1´0.9=684(M P a )

,

安全系数 S

,

s F828 lim s S =2.32 s

s FS 356.78 , s F579.6 S P lim P =1.57

s PC 357.6 , s F684 S R lim R =1.87

s FR 364.6

按具有高可靠性要求取最小安全系数 S F lim =1.5 从而可看出:

S s 〉 S F min S P 〉 S F min S R 〉 S F min

所以弯曲强度校核通过。 (2) 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a. 接触强度的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K H a

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时总重合度 eg=e a =1.47 齿圈与行星轮啮合时的总重合度 eg=e a =1.583 b.节点区域系数 Z H

计算 Z

H 查表得 k H a =1.2 查表得 k H a =1.2

得 Z H =2.3186 c.弹性系数Z e

可由公式Z e

=0.918 得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时Z e

齿圈与行星轮啮合时Z e

d.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s H lim

太阳轮与行星轮是合金钢渗碳处理, 齿圈是合金钢氮化处理, e.寿命系数 Z N

7

N e =60rnt>5´ 10

s H lim 取 1500M P a

s H lim 取 1200M Pa

所以 Z Ns = Z Np = Z NR =1

2

f.润膜影响系数 Z LVR 太阳轮和行星轮为 8级精度,齿圈为9 级精度,选用 v 40 =115 mm /s 的

矿物油,则查表得:太阳轮和行星轮为 Z LVR =0.9,齿圈为 Z LVR =0.8 g.齿面工作硬化系数 Z w =1 h.尺寸系数 Z x =1

i.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 s H lim

, 由公式 s Hs H lim Z N Z LVR Z  lim = W Z X

,

s H lim S =1500´1´0.9´1´1=1350M Pa , s H lim p =1500´1´0.9´1´1=1350M Pa , s H lim R =1500´1´0.8´1´1=9600M Pa

,

j.安全系数 S

,

s H1350 lim s S =1.05 s

s Hs 1286.2 , s H1350 S p lim p =1.05

s pc 1286.2

, s H960 S R lim R =1.47

s RB 651.56

按具有高可靠性要求取最小安全系数 S H lim =1.0 从而看出齿轮满足使用要求。

3.4 电磁离合器设计计算

3.4.1 选型

为满足风力发电机工作环境的需要,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我选择牙嵌式电磁离合器,因为 牙嵌式电磁离合器有外形尺寸小,传递转矩大,无空转转矩,无摩擦发热,无磨损,不需调 节,传动比恒定无滑差,使用寿命长,脱开快,干、湿两用的特点。 (电源为 12v直流电) 3.4.2 牙嵌式电磁离合器的动作特性

如图所示,通电后,当激磁电流按指数曲线上升时,由于衔铁被吸引,线圈中电感增大, 引起电流第一次短时间下降, 以后还会由于衔铁吸引后尚不能起动负载转矩, 出现牙间嵌合、 脱开和再嵌合的滑跳现象,致使电流发生多次跳动,直到能带动负载转矩时才趋向稳定。对 于静态接合,起动时间的长短主要与衔铁吸引时间有关,而对动态起动,则与相对转速、负 载特性、负载的增加情况以及牙的相对位置等因素有关。离合器的脱开时间就是从切断激磁 电流开始到牙完全脱开嵌合,传递力矩消失所经历的时间,此时电流也按指数曲线衰减。 3.4.3 离合器的计算转矩

TC = KT

式中 T­离合器传递的理论转矩,它包括工作转矩和起动的惯性转矩 T=2168(Nm);

K­工作情况系数 K=1.5 所以

3.4.4 离合器的外径

D==133

TC  = 1.5 ´2168=3252(Nm)

3.4.5 离合器牙间的压紧力

Q ³

2 Tc

tan ( a- r ) Dm

式中

o

a ­牙形角, a =30

o

r ­摩擦角, r =8

Dm  ­牙的平均直径

m1  ­衔铁摩擦面的摩擦系数

d1  ­衔铁导向孔直径 Fd  ­弹簧推力, Fd  =40

3.4.6 线圈槽高度

h =20mm n 式中

b ­线圈槽高度比, b =5 a s ­传热系数, a s =11

f H ­填充系数, f H =0.6

r ­电阻系数,r =0.017W mm2 / m

3.4.7 磁轭底部厚度

h2  A

=4mm 2p  d

3.4.8 衔铁厚度

bx =h2  +V =8mm

一般取余量 V =4

第四章 限速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4.1 设计限速控制系统的目的

功率调节是风力发电机的关键技术之一, 我设计限速电磁离合器就是为了尽可能提高风 力机风能转换效率和保证风力机输出功率平稳,并且防止因瞬时电量过大而毁坏发电机和电 力设施的现象出现。

4.2 限速控制系统方案分析

本课题设计的限速控制系统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 从控制观点来看,整个系统可分为 六部分:电磁离合器机构、电路、单片机、程序、编码器、环境,其中的电路、单片机、程 序、编码器等部分构成了控制系统。目前风力发电机中投入运行的机组主要有两类功率调节 方式:一类是定浆距失速控制;另一类是变浆距控制。 定浆距失速控制是指大功率高转速的发 动机工作于高风速区,小功率低转速的发动机工作于低风速区, 通过叶片的失速或偏航控制 来追求最高的发电效率。实际上难以做到功率恒定,通常有些下降, 变浆距控制是指通过改 变与叶片相匹配的叶片攻角来调节风力机发电效率。 这两种公路调节方式都存在反应慢而造 成瞬时过载的缺点。我设计的电磁离合器控制系统是通过程序对电磁离合控制,当风力发电 机转速超过额定转速时,控制系统会使电磁离合器分离,当速度降低到额定转速时电磁离合 器将闭合,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个系统有反应速度快、准确、成本低的特点。

4.3 单片机

本课题模型采用的单片机是 AT89C51, 单片机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 系统。尽管他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块小芯片上,但是它具有一个完整计算机所需要的大 部分部件:CPU、内存、内部和外部总线系统,目前大部分还会具有外存。同时集成诸如通 讯接口、定时器,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而现在最强大的单片机系统甚至可以将声音、图 像、网络、复杂的输入输出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4.4 信号采集

本课题模型用编码器来采集信号,把编码器高低电平的变化的信号传入单片机,单片 机对信号进行分析,判断电磁离合器通电还是断电。

4.5 电路

本模型的电路包括单片机最小电路和上电复位电路, 这个装置可以用汇编语言来指导自 动化运作与电脑差不多,读入数据后,依据半导体进行逻辑运算,并把结果输出。从而达到 根据转速控制电磁离合器的目的。

图4-1 电磁离合器控制系统电路图

4.6 限速控制程序

4.6.1 定时器周期

本模型设计 50ms 为一个周期,所以定时器必须工作于方式 1。 定时器初值为:

16

TC=M-T/T = 2- 50ms/1m s =15536=3CB0H 计数

4.6.2 程序流程图

图4-2 程序流程图

4.6.3 限速控制程序 4.6.3.1 主程序

ORG LJMP ORG LJMP SuduH SuduL MOV MOV MOV MOV SETB

0000H START 000BH Dingshi DATA 20H DATA 21H TMOD, #51H TH0, #3CH TL0, #0B0H IE, #82H TRO

Chushi:

START:

MOV CJNE

Xiangdeng1: MOV

CJNE

Xiangdeng2: LJMP Buxiangdeng1:JC

Ljmp

Buxiangdeng2:JC

Ljmp

A, #00H A, SuduH, Buxiangdeng1 A, #02H A, SuduL, Buxiangdeng2 Miedeng Liangdeng Miedeng Liangdeng Miedeng

Liangdeng: MOV

P1.0, LJMP

START

Miedeng: MOV

P1.0, LJMP START

4.6.3.2 中断服务程序: Dingshi: MOV SuduH,

MOV SuduL, CLR TH1 CLR TL1 MOV TH0, MOV TL0, RETI END

#00H #0FFH TH1 TL1

#3CH #0B0H

第五章 实验和模型设计

5.1 实验和模型设计的目的

实验和模型设计的目的是检验小型垂直式风力发电机中限速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在实践 中的效果,并且验证程序是否正确,以及电路的设计是否合理。为了达到验证程序并且降低 成本的目的,对小型垂直式风力发电机进行了改进设计。

5.2 模型设计

5.2.1 设计技术指标

在本课题中给出了下列技术指标: 1.额定功率(w):300 2.输出电压(v):24 3.启动风速(m/s):2 4.额定风速(m/s):6

5.最大使用风速(m/s):20

由于本模型验证的是控制电磁离合器限制发电机转速的程序, 所以在达到检验控制系统 设计方案目的同时降低成本的原则下,我用电动机取代了风力发电机中行星齿轮加速器,也 就是电动机轴的转速模拟了风力发电机系统中行星齿轮加速器输出轴的转速。 5.2.2 模型设计器件 5.2.2.1 电机

本模型选择的电动机最高转速是 800r/min,所以我假设 200r/min为额定转速,当电机 转速高于额定转速时电磁离合器就断开,当电机转速在额定转速之内时点戏离合器就闭合。 5.2.2.2 程序

本模型设计 50ms 为一个周期,定时器必须工作于方式 1。这样控制系统的反应就很快, 可以及时使电磁离合器分离,避免危险发生。 5.2.2.3 电路

本模型采用上电复位电路作为初始化电路。只要电路一通电控制系统就自动开始工作, 在实践中不用工人去开启,这样可以提高安全性,避免因工人失误而造成危害。 5.2.2.4 编码器

编码器属于传感器,用于感知电机的转数,从而得到机构各连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

o 360/N 在模型中我购买的是无锡市瑞普编码器, 脉冲周期: (N 为每转输出脉冲数 N=1)电

源:12v 直流电,输出信号与单片机相连。

5.2.2.5 单片机

模型中采用的单片机是 AT89C51。 5.2.2.6 电磁离合器

本模型选择的电磁离合器有传动和制动两个功能, 在模型中我用绿色灯泡代表传动, 绿 灯泡亮时代表传动边的离合器闭合。黄色灯泡代表制动,黄灯亮时代表制动离合闭合并且传 动离合断开。 5.2.2.7 电源

本模型采用的是可同时提供 12V2A 和 5V3A 直流电的电源。12V2A 电源为编码器供电, 5V3A 为电路板提供电源。

5.3 电路板

图5-1 电路板

5.4 限速控制程序装置

图5-2 电路

5.5 实验模型结果分析

完成了方案设计的限速控制系统模型制作。制作的模型中电路、程序以及各元器件工作 正常,并且很好的验证了程序,程序可以完成预设的任务。

当电机转速在额定值200r/min之内时,电路板中绿灯亮。

当电机转速大于额定值200r/min时,电路板中绿灯灭。

当按下制动开关时,电路板上绿灯灭,并且黄灯亮。

综上所述,模型设计和制作成功,装置的限速控制程序正确。

第六章 结束语

本课题设计的小型立式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是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的风力发电机, 它的限速 控制系统是集电磁离合器、单片机、编码器、汇编程序在一起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本论文对 其结构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制作了模型对限速控制系统进行了验证,得到了如下的结 论:

(1) 本课题设计的限速控制系统电路合理、可用;

(2) 程序正确;

(3) 机构简单;

(4) 反应灵敏;

(5) 安全系数高;

(6) 重量轻、容易拆卸,并且成本低。

(7) 本课题设计的小型风力发电机适用性好,可以在楼房、平房顶使用。弥补了由

风力资源城市风力发电的空缺。

本论文在理论方面通过模型论证了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可靠性,为该类型风力发电机的 设计和商品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在机械部件方面没有模型,没有进行实践验证,所 以这个设计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希望以后做出机械模型,进行测量、计算从而逐步完善 该型风力发电机。

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许宝杰教授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完成的。 在接受许老师指导的 近半年的时间里,他那渊博的知识,缜密的逻辑,活跃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 治学态度以及民主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学识,并将 受益终身。至此论文完成之际,对许老师曾经给予的学术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关心和帮 助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同学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最后,衷心感谢机电工程系全体老师的辛勤培养和教诲!

参考文献

[1]世界能源理事会.新的可再生能源一未来发展指南.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2]中国国家科委一欧盟能源总司.中国一欧洲联盟能源合作大会文集,199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基础产业发展司编.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1999 白皮书.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4]国家经贸委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热利用研究项目组.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评价.中国环境科 学出版社,1999

[5]胡蛟抨.取之不尽的风力发电.生态经济,2001

[6]黄素逸.能源科学导论.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7]国家经贸委可再生能源发展经济激励政策研究组中国可再生经济激励政策研究.中国环 境科学出版社,1998

[8]张焕芬.喜文华.先进国家的风力发电现状及其前景.甘肃科学学报,1998

[9]江文.政府的支持推动新能源快速发展.能源政策研究,1997

[10]张广盛.风能的利用.青海科技,1997

[11]郭继高.风能发电一小型风能发电及其发电机(1).微特机,1999

[12]NREL.Renewable Data Overview.Renewable Energy Annual,1997

[13]Energy Policies of IEA Countries. 1997 Review.OECD,1997

[14]ENEL.Renewable energy Soure in the Intemal EuroPean Proeeding Milan Conferenee.1996

[15]姚兴佳,依雪峰.风力发电在跨世纪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节能,1997

[16]中国能源情报网主编.中国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出版社1996

[17]胡成春,刘鹤守,张国成著.新能源利用.重庆能源出版社,1997

[18]陈宗器.风力发电综述与我国的开发设想.电机与控制学报,1999

[19]倪受元.风力发电机的讲座一第一讲.风力机的类型与结构.太阳能,2000

[20] (日)牛山泉,三野正洋著.小型风车手册.汪淑贞译.机械工社,1987

[21]呼和浩特牧机所编.国外风能利用机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22]郭继高.小型风能发电及其发电机(1).风能发电,1999

[23]Maleolm,D.J.Dynamieally soft Darrleus rotors.Wind Engineering,1992

[24]张广盛.风能的利用.青海科技,1997

[25]梁水林.风能资源的评估及风电场场址的选择.电力勘测,1997

[26]王锦侠.车茂隆.风能利用装置的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1986

[27]张鹏举.风电场空气密度对风电机输出功率的影响.电力勘测,1999

[28]张照煌.刘衍平,李林.关于风力发电技术的几点思考.电力情报1998

[29]吴望一.流体力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0]朱兆瑞.风压计算的研究.科学出版社,1976

[31]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院主编.中国风力机图册,1983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