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病的防治

猪常见病的防治

1、仔猪单纯性拉稀(淡黄、绿色、灰白色、黄白色)

原因:母猪乳汁过浓消化不良、过 稀营养不良、饲料单纯,气候变化剧烈、温度过低等。

处理办法:⑴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的营养和品质;

⑵适当投喂酶制剂(复合胃蛋白酶、乳酶生等),促进消化; ⑶注意保温措施的落实,温度在22—30℃。

分A\B\C三种情况

A寒湿性白痢:主要是由于气候的突变,寒冷侵袭,栏内阴暗潮湿,仔猪肚子受凉而发生下痢,粪便淡黄或绿色,稀薄无臭味。 预防措施:保持栏内干燥,做到冬暖(22--30℃)夏凉。 治疗方法:Ⅰ清凉油擦仔猪肚脐,每日2至3次;

Ⅱ用鲜马尾松叶0.5千克切细煎水分2次喂母猪。

Ⅲ鲜艾叶炒焦研末,按每头5~8克的用量,用红糖水调成糊状,用药匙送入仔猪舌根部,每日1~2次。

B贫血性白痢:由于母猪体弱,泌乳量不足,使仔猪因营养不良发生下痢。患此类型病的仔猪,皮肤及可视粘膜呈苍白色,粪便呈灰白色。

预防措施:加强体弱母猪怀孕期的饲养管理,实行精、青、粗料的合理搭配,到母猪怀孕后期,补喂含钙量高的饲料。同时对仔猪提早补料,可用少量食盐加骨粉炒米让仔猪自食。

治疗方法:Ⅰ用10%葡萄糖注射仔猪交巢穴,每日1~2次,每次2毫升,连续注射2~3天;

Ⅱ陈荞麦炒熟,让仔猪自食;

Ⅲ用野生鲫鱼煮熟喂母猪,每次0.5千克,连续3~4次。

C脂肪性白痢:由于母猪乳汁过浓,乳内脂肪含量过高,仔猪食后消化不良而发生白痢。粪便呈糊状,粘稠,带黄白色,有腥臭味。

预防措施:减少母猪精料,适当增加青饲料的比例,控制仔猪吃乳次数,用浓泔米水煮开待凉后喂仔猪。

治疗方法;山渣、麦皮、陈皮、六曲、龙胆草按每头仔猪各服10克的总量,共研细末过筛,分3次调成糊状,日服1次。 以上各种方法在治疗仔猪白痢好转的情况下,须继续用药2~

2、仔猪黄痢

病因:主要是场内环境卫生差致使仔猪出生后或在母体中被感4天以巩固疗效。 染致病性大肠杆菌而发病。

流行特点:仔猪黄痢多发于1~3日龄仔猪,7天以后较少发生;同窝发病率在9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100%。

临床症状:以仔猪突然剧烈腹泻,拉黄色水样或糊状,有腥味和气泡的稀粪,很快脱水,衰竭而死。主要病变为急性肠炎和败血症。

预防:⑴抓好消毒卫生措施的落实,平时母猪圈内要搞好卫生,定期严格消毒;

⑵在母 猪临产前15-20天接种大肠杆菌疫苗或仔猪红黄痢二联疫苗,

⑶在临产前10 天内分两次对母猪肌注长效抗菌素,临产前7天~10天内即在母猪饲料中添加磺 胺嘧啶或四环素等药物预防。

⑷母猪生产后要立即将仔猪防入干净的保温舍内,打扫、清除污染物,并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拭母猪乳房和体躯两侧,然后才让仔猪吃乳;

⑸尽早给仔猪吃饱,吃好初乳;

⑹增强仔猪抵抗力。仔猪出生后,给仔猪口服生物 制剂,如调痢生、胃蛋白酶、乳酶生等可调理胃肠功能,增强抵抗力。

⑺注射铁剂硒剂。仔猪出生后3天,肌注 牺血素、亚硒酸钠等,可防治仔猪贫血,增强仔猪抵抗力,进而预防仔猪黄痢病。

治疗:

⑴原则是早预防、早发现、早投药(治疗)、早 补液,一旦发病全窝用药;

⑵ 仔猪颈部一侧用Vc、VB2、VB12按3:2:1的比例混合,肌注3 毫升~5毫升;对仔猪颈部的另一侧用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新霉素、杆菌肽、痢菌净等抗菌药物。

⑶对于仔猪拉水泻样的严重黄痢病,立即静脉补液或喂服葡萄糖(添 加少量食盐)液剂。对脱水严重的仔猪除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外还应用痢菌净 3毫升、庆大霉素8万单位稀释于5%的糖盐水中20毫升腹腔注射,连续2天,每天2次。

3、仔猪白痢

病因:主要是场内环境卫生差,致使仔猪出生后或在母体中被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而发病。

流行特点:仔猪白痢发于7-30日龄仔猪,多发7-10日龄,;同窝发病率在9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10-30%。

临床症状:病初排乳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带腥臭糊状稀粪,继而水样下痢。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如处理不及时,影响患猪发育,可能形成僵猪。

预防、治疗同仔猪黄痢。

4、仔猪水肿病

病因:主要是场内环境卫生差,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发

病。

流行特点:断乳前后、膘肥体健者多发,散发性疾病,发病率较低,死亡率较高。

临床症状:突然发病,精神沉郁、不食;头部水肿、口流泡沫、叫声嘶哑,眼结膜、颌下严重水肿;共济失调,后躯无力、行走时四肢不协调、盲目走动或转圈、触之尖叫、震颤、麻痹;剖检可见胃壁、肠系膜水肿明显,呈透明胶状浸润。

预防:同仔猪黄痢,饲料蛋白含量不能过高。

治疗:⑴氧氟沙星注射液0.5mg/kg体重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2ml/头,分别肌肉注射,同时口服速尿片2mg/kg体重,2次/d,连用3d;

⑵用环丙沙星注射液0.5mg/kg体重+50%葡萄糖40ml,静脉注射,肌注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2ml/头,2次/d,连用3d。同时口服速尿片2mg/kg体重,2次/d,连用3d;

⑶水肿快克。

5、猪痢疾

发病特点: 在自然情况下,只有猪发病,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但主要侵害的是2-3月龄的仔猪;小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大猪高;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带菌猪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常不发病,当有降低猪体抵抗力的不利因素如饲养不足、缺乏维生素和应激因素时,便可促进引起发病。

临诊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程度不同的腹泻。一般是先拉软粪,渐变为黄色稀粪,内混粘液或带血。病情严重时所排粪使呈红色糊状,内有大量粘液、出血块及脓性分泌物。有的拉灰色、褐色甚至绿色糊状粪,有时带有很多小气泡,并混有粘液及纤维伪膜。病猪精神不振、厌食及喜饮水、拱背、脱水、腹部卷缩、行走

摇摆、用后肢踢腹,被毛粗乱无光,迅速消瘦,后期排粪失禁。肛门周围及尾根被粪便沾污,起立无力,极度衰弱死亡。大部分病猪体温正常。慢性病倒,症状轻,粪中含较多粘液和坏死组织碎片,病期较长,进行性消瘦,生长停滞。

病理剖检: 主要病变局限于大肠(结肠、盲肠)。急性病猪为大肠粘液性和出血性炎症,粘膜肿胀、充血和出血,肠腔充满粘液和血液;病例稍长的病例,主要为坏死性大肠炎,粘膜上有点状、片状或弥漫性坏死,坏死常限于粘膜表面,肠内混有多量粘液和坏死组织碎片。其它脏器常无明显变化。

防治:⑴自繁自养,不从疫区买带菌种猪;如果引入,猪只须隔离观察和检疫;

⑵治疗药物可用呋喃唑酮,每千克体重5—10毫克,分2次口服,连服3—5天。土霉素、氯霉素、甲硝基咪啶、硫酸新霉素、痢特灵、林肯霉素等抗生素都可选用。连续多日在每10升水中加入泰乐菌素2克,接着在每吨干饲料中加入泰乐菌素115克,连喂1周;然后每吨饲料加40克,再喂3周。

⑶该病治后易复发,须坚持疗程和改善饲养管理相结合,方能收到好的效果,最好是第一次发生本病,就采取果断措施,将病猪全部淘汰,消除隐患。

6、僵猪

僵猪是养猪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是由于仔猪先天发育不足或后天营养不良或由于疾病所致的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的一种综合症。 病因:产生僵猪的原因很多,通常有胎僵、乳僵、食僵和病僵等。其中胎僵占6.3%,乳僵占12%,食僵占44.9%,病僵占36.8%。 ⑴胎僵:主要由母猪引起,如近亲繁殖或母猪年龄过大,或后备母猪过早配种,妊娠母猪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足;与公猪也有一

定关系,公猪配种过早或公猪年龄过大,精血不旺,精血过弱,使仔猪造成先天不足,生长发育缓慢,形成胎僵。

⑵乳僵:泌乳母猪饲养管理不当,或产后没几天生病死去,而使仔猪无乳或少乳,致使不能满足仔猪营养需要,生长停滞,或仔猪生后护理不当,没有给仔猪合理固定乳头,弱小仔猪得不到足够的母乳,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形成乳僵。在同一窝仔猪中,最小猪只有一部分成为僵猪就是这一原因引起。

⑶食僵:仔猪补饲晚,日粮品质差,或断奶后,仔猪大群饲养,弱小仔猪得不到充足的饲料,造成生长缓慢,形成食僵。

⑷病僵:是仔猪多次或反复患病,如营养性贫血,仔猪副伤寒、喘气病、体内外寄生虫等疾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形成僵猪。 临床表现:饮食正常,被毛粗乱,体格瘦小,圆肚,尖屁股,大脑袋,弓背缩腰,腹部大,精神不振,光吃不长,有的6个月才长到20kg,有的一年也出不了栏。由于它的存在,增大成本,而使生产效益大大降低,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很大损失。 预防:⑴应加强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供给充足、合理的营养,使仔猪在胚胎阶段发育良好,生后能吃到充足的初乳与乳汁; ⑵避免近亲繁殖,合理使用母猪与公猪,不过早配种,一般猪场,母猪用至3—5年,散养户最长使用7—8年,以保证和提高其后代的生活力和质量。

⑶搞好仔猪的养育和护理,适时补饲,产后7天可开始补饲,保证开始料的质量,满足仔猪生后迅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⑷搞好仔猪的圈舍卫生和消毒工作,使舍内环境温暖、干燥、清洁,减少疾病的发生机会,对病猪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产生重复或交叉感染,对疾病治疗应合理、轮换使用各种药物,避免二重感染。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免疫管理制度。

治疗: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驱虫(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等)、洗胃、健胃(大黄苏打片、酵母粉),调整日粮结构,保证营养全价,前期半个月,在日粮标准上,可额外加倍添加赖氨酸、VE、复合VB、VC等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中药:黄芪、槟榔、枳实、朴硝、大黄、陈皮、青皮、白术、神曲、山楂、茯苓、枸杞、牡蛎、龙骨、甘草等份为末,每头猪每日25—50g,可连续喂一个月。

也可采取以下方法:在治疗前3天进行常规驱虫。

第一天,用维生素B12500微克,肌苷100微克,维生素B650毫克,混合肌肉注射。

第二天,用维钉胶性钙注射液2毫升,肌肉注射。

第三天,同第一天用药。

第四天,用维生素B12500微克,肌苷100微克,三磷酸腺苷20毫克,一次肌肉注射。

第五天,与第一天用药相同。

第六天,与第二天用药相同。

第七天,与第四天用药相同。

治疗结束后,应加强对僵猪的饲养管理工作。经一个疗程治疗后的僵猪,食欲开始旺盛,精神好转,1个月后体重增加明显,2个月后体重大增,生长迅速。

7、亚硝酸盐中毒

病因:常作猪青绿饲料的蔬菜,如小白菜、大白菜、油菜、包菜、菠菜、萝卜等,均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过多施用氮肥的土壤中,硝酸盐含量可达1%~3%,在这种土壤上生长的蔬菜会有较高的硝酸盐含量。这些蔬菜若蒸煮不透,焖煮不搅拌,在40℃~60℃下放臵过久,在去氮菌还原酶的作用下,其所含硝酸盐将迅

速转变为亚硝酸盐;或因青绿饲料长期堆放而发霉、腐烂,发酵产热促使亚硝酸菌大量生长繁殖,而使硝酸盐大量转化为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毒性较小,但亚硝酸盐的毒性很大。猪食入的饲料中含亚硝酸盐达70~75mg/kg体重时,即可中毒死亡。

亚硝酸盐是一种血液毒,可使血液中正常的氧合血红蛋白(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和氧结合非常牢固,不易脱离。因此,血液失去运输氧的能力,以致引起全身缺氧,特别是会引起脑和心脏严重缺氧,最后导致中枢麻痹而窒息死亡。据报道,当血液内高铁血细蛋白不超过20%时,不会引起病理状态,超过20%时,会引起病理状态,达到60%~70%时,则导致死亡。

症状:猪亚硝酸盐中毒出现的时间因猪的食入量而定,一般多在猪饱食后1h左右出现症状。最急性者仅稍显不安,站立不稳,即倒地而死,一般多发生于精神状况良好,食欲旺盛者。重症者表现为发抖痉挛,后躯无力,站立困难,呼吸促迫,张口伸舌,口吐白沫,流涎呕吐,腹痛不安,体温下降,四肢、耳鼻发凉。初期黏膜苍白,后期发绀,皮肤青紫。血液褐变,色如咖啡或酱油,心跳可达120次/min以上。不久瞳孔散大,昏迷倒地,四肢痉挛挣扎,1—2小时窒息而死。症状轻者,数小时后,症状逐渐减轻,可恢复。

诊断:依据黏膜发绀,血液褐变,高度呼吸困难等主要临床症状,特别是根据短急的病程,起病的突然性,发生的群体性,与饲料调制失误的相关性,且精神好,食欲旺盛者症状严重的特征可初步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必要时,可根据试验确诊。

预防:⑴青菜类作物作猪饲料时,最好鲜喂,若贮存,应摊开敞放,不要堆积,以防止亚硝酸盐的产生。尽量避免饲喂腐烂变质的青绿饲料。

⑵青绿饲料加温时,一定要旺火快速煮熟。煮熟后要打开锅盖,并多次搅拌,以使亚硝酸盐挥发。煮完后最好现喂,不可在锅或容器中过夜,过夜的饲料易产生亚硝酸盐,引起中毒。如果将煮过的青菜再用清水洗一遍,中毒的可能性将减小。

⑶接近收割的青绿饲料,不应施硝酸类的化肥,以免增高其中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而导致猪亚硝酸盐中毒。 治疗:⑴用催吐剂(阿朴吗啡等)内服进行催吐,以排除残余的毒物,并注意病猪的护理、保温。

⑵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之后,内服盐类泻药或牛奶、蛋清等。 ⑶立即剪耳、断尾放血,随后全身泼冷水,驱赶运动。 ⑷解毒:1%美蓝溶液(美蓝1克,酒精10毫升,生理盐水90毫升),每公斤体重1毫升,肌注或静注。

⑸根据病情,可输液(可用维生素C,配合美蓝、葡萄糖等),注射呼吸兴奋剂等。

8、猪瘟

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 症状:⑴最急性型:突然发病,病势急剧,高温41℃以上,常无其他症状,突然倒地死亡。

⑵急性型:病猪体温41℃左右,持续不退,吃食减少或全废,病猪怕冷,背腰弓起,低头垂尾;眼结膜发炎并有脓性分泌物,鼻镜干燥;病初便秘,拉黑色似算盘珠状硬粪,带血或粘液,以后出现拉稀,粪恶臭;公猪包皮肿胀内有恶臭的黄色积尿,手挤有黄白色恶臭尿液流出;小猪常见磨牙、昏睡、转圈、摇头或倒地四肢抽动,眼球上翻等神经症状;病至中后期,病猪耳朵发绀,四肢内侧、腹下、会阴等毛稀皮薄处出现针尖或小米粒大小,数量不一的紫红色出出血点,指压不褪色,个别猪见干性轻咳。

⑶慢性型:病猪早期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喜饮水、便秘与腹泻交替,但以下泻为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后期病猪消瘦、贫血、弓背垂尾,行走摇晃,病程常拖延一个月以上,大多死亡。另外,妊娠母猪感染猪瘟时,常不易察觉,但病毒可侵袭子宫中的胎儿,造成死胎或弱仔。

剖检: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典型的呈大理石样周边出血;心外膜尤其是心房外膜弥漫出血;脾不肿大,有出血性梗死或滤泡梗死;肾脏苍白,表面散布出血点,犹如雀蛋颜色;膀胱粘膜,喉头粘膜出血;胃、盲结肠粘膜出血,或形成扣状肿;其它也见如胃、肠浆膜出血;胆囊浆膜出血,唇内侧及牙龈溃疡等。慢性猪瘟除见败血症外,主要病变是盲结肠的扣状肿。

防治:猪瘟以预防为主。在非疫区,育肥猪可在50-60日龄一次性预防注射猪瘟疫苗,剂量2-4头份/只;种公、母猪每年进行2次免疫注射剂量2~4头份/只。在疫区,尤其经常发病的猪场,仔猪出生后应立即注身1~2头份猪瘟单苗,2h后再吃初乳。一般情况下,仔猪初免在20日龄,2头份/只;2免在60日龄,4头份/只。当猪瘟发生时,可超剂量,紧急注射;同时辅以抗生素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9、猪口蹄疫

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兽,人也可感染,大小猪均可发病,但以哺乳仔猪死亡率高。

症状:患猪初期体温达41℃,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停食,不久在蹄冠、趾间,蹄踵出现发红、微热、触及敏感等症状,以后逐步形成黄豆大,蚕豆大充满灰白色或黄色液体的水泡,轻者仅见单个蹄,重者四蹄都发生。水泡破后,表现出血,局部形成暗红色

糜斑,患猪行走困难,如有继发感染则蹄壳脱落。有些病猪鼻镜,口腔粘膜和乳房也可见有水泡或烂斑,哺乳仔猪发病,主因严重的心肌炎和胃肠炎死亡。

剖检:病变主见于蹄冠,蹄壳下发生水泡或糜烂。仔猪心肌变性,切面外观如虎斑,俗称"虎斑心"。

防治:根据国家规定,口蹄疫患猪应一律急宰,不准治疗,严格封锁,以防扩散。

10、猪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此病传播快、潜伏期短,很快波及全群。

症状:病猪突然发热,体温达40~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扎堆,不愿走动。呼吸困难,咳嗽,眼鼻腔中流出粘液等分泌物,病猪表现肌肉和关节有痛感,触之敏感。

剖检:见鼻、喉、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表面有大量泡沫状粘液,有时杂有血丝;肺部病变呈红色如鲜牛肉状,界限明显,通常病变限于尖叶,心叶和中间叶,常为不规则对称。

防治:青霉素4~8I万U/kg体重,链霉素3~4万IU/kg体重,同时配用10%的安乃近10~20ml一次性肌注,2次/天,连用2~3天。

11、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腹泻为特征的消化道传染病。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份多发,各样龄猪均可感染,但哺乳仔猪死亡率高。

症状:⑴、哺乳仔猪:突然呕吐,随之剧烈水样腹泻,粪便乳白色或黄绿色,带有小块未消化凝乳块,有恶臭。病猪表现严重口渴,迅速脱水,消瘦,多数死亡。

⑵、肥育猪:患猪突然发生水样腹泻,食欲不振,表现无力,下痢,粪呈灰色或灰褐色,个别患猪初期偶见呕吐。

⑶、成猪:感染后常不发病或见一过性软便,无其他症状。 ⑷、母猪:哺乳母猪有的表现高度衰弱,体温升高、泌乳停止、呕吐、食欲不振、剧烈腹泻。妊娠母猪症状常不明显。

剖检:尸体失水,结膜苍白,发绀,胃肠卡他性炎症,胃内见白色凝乳块,肠内充满白色或黄绿色半液状或液状物,肠等缺乏弹性,肠壁变薄,肠管扩张,呈半透明,如蝉翼样。

防治:⑴、口服补液盐配成溶液让猪自由饮服。

⑵、磺胺脒0.5-4g,次硝酸铋1~5g,小苏达1~4g,混合、口服。

1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是由蓝耳病病毒的变异毒株引起的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疾病。 流行特征:猪是唯一的感染动物,各种年龄、品种的猪均可发病,仔猪最敏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恶劣气候条件和饲养环境下;发病与猪舍的大小、猪群的密度、空气质量、健康状况等有关,环境因素(如温度高、湿度大、日照少等)也能促进本病传播。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的皮肤等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8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死亡率因继发感染有较大差异。

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5天左右;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嗜睡;早期皮肤发红,眼结膜炎、眼睑水肿;随病程发展,耳部、腹下、臀部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呈紫红色 ;咳嗽、气喘、鼻漏等呼吸道症状;妊娠母猪不分阶段发生流产,部

分病例拉稀;部分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病理变化:

肉眼主要见肺出血、淤血、以心叶、尖叶为主的灶性暗红色实变、肝变;扁桃体发炎、化脓;脑出血、淤血、软化灶及胶冻样物质渗出;另可见心衰、心肌出血、坏死;脾、淋巴结新鲜或陈旧性出血、梗死,多未见明显肿大,个别呈萎缩状态;肾表面和切面部分可见出血点、斑等。部分猪肝可见黄白色坏死灶或出血灶,肾表面凹凸不平,肠出血等。

诊断要点:临床出现发烧(高烧可达41℃以上),皮肤出血点、斑,发绀,眼结膜炎,咳嗽、喘等呼吸道症状;俯跪卧姿、后躯晃动,瘫痪等神经症状;

大体剖检见肺从心叶近心端开始的灶性出血、淤血、实变,以及脾出血、梗(坏)死,扁桃体、淋巴结、肾出血点、灶,脑膜出血等。

治疗:

方案一:康复猪或耐过猪(一般20天后)的血清治疗新发病猪只有好的效果,每头猪 注射5毫升,2次/天,连续2天。

方案二:⑴.早期不要使用退烧、抗菌等药物,可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等。

⑵.5-7天后采取对症疗法如退烧、控制继发感染,药物可用蓝健、混感快康、贝立克或其他同类药品,连用3天,同时用瘟毒克与泰洛星拌料。

方案三:第一步:⑴、迈德.欧克注射液(单独注射)

⑵、阿莫西林类+复方板蓝根注射液(混合注射)

⑶、多维饮水

连续1-3天,1次/天。在此期间,抗体逐渐产生,可能有体温升高的现象。体温升高快的迈德.欧克用2天,体温升高慢的,欧克用3天。

第二步:⑴、少部分猪体温恢复正常

a 多维饮水

b 清瘟败毒散+阿莫西林粉+抗咳喘药伴料。

连用5-7天

⑵、体温持续升高的可用:败克+百感乐注射,连续2天。 ⑶、其他对症治疗。

第三步:病后护理至康复

清瘟败毒散+阿莫西林粉或安喘泰能散伴料,多维饮水。 方案四:1、饲料或水中添加电解多维。

2、注射干扰素、黄芪多糖等抗病毒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性药物。

3、注射氟苯尼考+林可大观霉素

注:对早、中期有一定效果。

13、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仔猪传染病,主侵害2~4月龄仔猪,6月龄以上猪少见。

症状:⑴、急性型:多见于断奶后不久的仔猪,体温41~42℃,呈稽留热。初便秘后下痢粪恶臭,有时带血,严重时肛门失紧,并常有腹痛症状,弓背尖叫,耳、腹部及四肢皮肤呈紫红色后期见青紫色斑,后期呼吸困难,体重下降,死亡。

⑵、慢性型:沉郁、食欲减退,便秘下痢交替出现,排灰白色、浅黄色或暗绿色恶臭、粥状粪便,有时见血和粘液,皮肤出现痂状湿疹,被毛无光,最后死亡或成为僵猪。

剖检:见整个胃肠道粘膜充血,肓肠、回肠、结肠壁增厚肠粘

膜表面覆有糠麸样假膜,见不规则烂斑,肝脾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可见针尖大至粟粒大的灰白色坏死灶,这是猪副伤寒的特征病变,肺充血、出血、水肿、有时见有卡他性或干酪样肺炎病灶。

防治:⑴、新霉素5g配80--100斤水或30斤料任猪采食,连用5天。

⑵、复方长效制菌磺0.2-0.3ml/kg体重肌注,1次/2天。临床上还可选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青、链霉素,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痢特灵,强力霉素,蒽诺沙星等抗菌药治疗也不错。

14、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致病性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近几年,不少地方出现了来势猛,传染快、病程短、死亡率高的败血型链球菌病,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故特将此病列出,以供参考。

症状:⑴、链球菌性淋巴结脓肿:主由E型链球菌引起,多见于颌下、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发生化脓性炎症。初坚硬有热痛,后自行破溃流脓。

⑵、链球菌性败血症:由C型兽疫链球菌引起。突然发病,体温40~42℃,沉郁、腹下有紫斑、死亡率高,尿中有血和呼吸浅快,有浆液性鼻漏,多数死亡。

⑶、链球菌性脑膜脑炎:由C型链球菌引起,体温40.5~42.5℃,见神经症状:尖叫、抽搐,共济失调,转圈、空嚼、磨牙、后肢麻痹、四肢做游泳状,甚至昏迷不醒,很快死亡。

⑷、链球菌性关节炎:见病猪单肢功多肢关节肿痛跛行,行走困难,甚至不能站立。

剖检:皮肢充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坏死、化脓、充血,胸腔浆膜可见纤维素渗出,脑膜 充血,水肿及化脓性关节炎。

防治: ⑴、青霉素4-8万IU/kg体重,链霉素3~4万IU/kg体重混合肌注,2次/天,连用4~5天。

⑵、20%的复方磺胺嘧啶钠10~20ml/次肌注,2次/天,连用4~5天。

⑶、复方长效制菌磺0.2~0.3ml/kg体重肌注,1次/2天,连用4~5天。

⑷、林可霉素50mg/kg体重肌注,1次/天,连用3~5天。

15、猪疥癣病

症状:病猪主见剧烈骚痒,通常从头部开始,以眼睛周围、耳壳颊部等部位常见,以后蔓延至颈胸、腹部及四肢,由于骚痒患猪常在硬物上擦痒,导致皮肤脱毛、出血、形成水泡和脓疮。患部皮肤粗糙肥厚或形成皱褶。

防治:⑴、灭虫丁,0.3g/kg体重皮下一次注射。

⑵、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注射、涂擦;

⑶、双甲眯洗浴。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