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苏州园林导学案含答案

13苏州园林

命制人:孟亚 审校人: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使用时间:2015年10月24号(约3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写作能力。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说明中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3、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理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一、写作背景:

这是一篇为摄影集写的“序文”。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作者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园林他都熟悉。还有,他借助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中的195幅精美的照片作参考,亲手写了这篇序文。序文写好后不知何故,这本新的《苏州园林》迟迟不出版,《百科知识》杂志的编辑部知道了,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作者就以赠陈从周教授的词《洞仙歌》中的一句——《拙政诸园寄深眷》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的时候删去了最后几句话,“拙政诸园寄深眷”这句话在第一段里,第一段也删去了,题目只好改了,改成了《苏州园林》。

二、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著名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员,当过编辑。从191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1921年,他和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了文学研究会,提出“为人生”的主张。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长篇小说有《倪焕之》等。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在语文教学和教材规范化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他原籍是江苏苏州,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三、苏州园林简介: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心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苏州比较有名的园林有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等。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

活动一:自主先学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池沼( ) 嶙峋( ) 着眼( ) 琢磨( )

丘hè( ) 轩xiè( ) 相间( ) 对称( )

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因地制宜:

②自出心裁:

③标本:

④败笔:

活动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2.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思考:

①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②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③从哪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活动三:小组讨论

(一)走近园林

学生朗读课文后,思考:

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其总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以一位游览者的身份谈谈苏州园林哪一点最美?

活动四:检测反馈 根据课文,辨析词义,选择填空。

(1)谁如果要 (鉴别 鉴赏 欣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放过

(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好 完美 美好)的图画。

(3)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依靠 依傍 依赖)的,实际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加深了景致的深度。

活动五:小结反思

这节课,我的收获有哪些呢? 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活动一:温故知新

温馨提示:自主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点,时间约5分钟。

活动二:小组讨论

(二)欣赏园林

3.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以导游的口吻介绍:(提示:注意介绍的条理,注意介绍的方法,用上重要的词语。)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堆叠:

池沼的布置:

4.作者在描绘苏州园林的美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第一段中,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6.说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作用。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5)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6)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活动三、质疑拓展

(三)探究园林

7.(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事物的?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感情怎样?

活动四、检测反馈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薇木香。

(3)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4)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5)“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6)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7)“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8)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9)“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活动五:小结反思

《苏州园林》是一篇富有艺术性的说明文。文章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认真严肃的劳动态度和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语言准确、生动、周密、精炼。

这节课,我的收获有哪些呢?

____________ 13苏州园林

[自主预习案]

1.zhǎo xún zhuó zhuó 壑 榭 jiàn chèn 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出自自己心中的构思,比喻与众不同的创新。 标本: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败笔: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3.(1)说明文(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从大处来讲: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 从细处来说:注意角落的图画美(7段)注意门窗的图案美(8段)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9段)

[课内探究案]

1.整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2.略 3.略 4.A.作比较。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村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 ③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杜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B.举例子。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都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很好 采。 C.摹状貌。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5.“标本”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6.(1)“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2)“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而“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在句中用“鉴赏”词最恰当。 (3)“务必”“无论”“总是”强调了图画美。 (4)“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5)“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 (6)“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 7.

(1)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2热爱园林建筑艺术,热爱祖国 8、略。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