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关键词】 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20―02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大学生的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这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现状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包含�^念和行为两个层次。从观念层面来说,大学生文化自信应该是一种与文化自卑、文化自负等不同的,建立在文化自觉以及对自身文化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基础上的一种正确对待自身的文化传统的态度。从实践层面来讲,大学生文化自信应该是一个通过文化认知,达成对文化的认同,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活动。但是,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状况不容乐观。   首先,大学生对于一些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不高,对待文化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在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中,文化冷漠已经成为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他们的文化意识日益淡薄,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没有文化意识。当今大学生由于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对文化不重视,认为文化没什么实际用途,文化对自己找工作没什么帮助,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普遍认为文化对他们的专业学习没什么意义,他们更加注重专业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在这些课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对于思政理论课、传统文化等课程则抱着“只要不挂科就行”的心态去学习,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他们不关心文化的发展,对一些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自然也就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其次,大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对待文化表现出一种自卑的态度。文化自卑是一种在对待自身文化价值上的轻视、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和心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不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开始对中国实行军事、政治、经济侵略,同时也开始了对我国的文化侵略。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失利,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在制度上的腐败和科技方面的落后,也加重了我们对于自己传统文化的失望与否定,产生了对自身文化的自卑心理。而这种文化自卑心理延续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具体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不高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两个方面。调查显示,有35.8%的大学生不认同传统道德文化,近20%的大学生缺乏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52.3%的大学生不能自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喜欢西方文化的人占70.9%,遥遥领先于中国文化。   最后,在文化实践方面,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程度不高,对自己在文化的传承、交流与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够。当前,有些学校根本不开设诸如大学语文或大学写作类的课程,这尤其加剧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深的现状。而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很多大学生把它当作政治来看待,根本不愿意去主动学习,以至于在大学的思政理论课和文化类课上,他们能逃则逃,很多老师不得不以点名考勤来限制学生的出勤率,但是很多大学生却是身在课堂心在外。由于大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不足,导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高,以致于他们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话中不自信,在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能力较弱。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策略   1. 家庭方面。家庭是大学生生活、成长的最基本社会单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通过言传身教,通过与孩子一起读经诵典,培养孩子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使孩子长大后能够自觉传承中华文化。为此,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当孩子对一些文化热点问题产生疑惑时,父母应与孩子积极交流沟通,帮助孩子树立科学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自信。   2. 学校方面。学校教育应该淡化文理分科和考试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积极引导大学生做个“有文化”的人。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文化和功利主义的影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认知与理解,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文化冷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通过课程的设置、课堂教学管理、考试评价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力度,使大学生在文化认知和实践过程中,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和信心。   3. 社会方面。全社会应该努力营造关注大学生、关心大学生、关爱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良好氛围。今天,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唯利、唯乐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大众文化中充斥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很多大学生甚至认为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物欲的享受与满足,进而导致他们理想信念缺失,对中华文化丧失信心。因此,全社会要形成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良好氛围,在社会大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与内涵,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接触社会大众文化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4. 学生自身方面。首先,大学生要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观念。大学生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使自己能够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古为今用”和西方文化上“洋为中用”。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以文化的认知与选择为前提的,因此,大学生应该在生活与学习中,多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多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尤其应该多了解近代中国所经历的那段痛苦的屈辱史、血泪史,多了解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史、发展史。大学生只有在对中华文化和历史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才能在今天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面对传统文化的选择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觉选择自己民族、自己国家、自己政党所宣扬的主流文化和优秀文化。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大学生除了加强专业技术和科学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格外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著名科学家杨叔子有一句名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文化,不打自垮。”可见,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对于大学生来说,与科学技术的学习一样重要,为此,大学生要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交融,两翼齐飞,不可或缺。其次,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积极开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在交流与对话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极力对我国进行文化的渗透,尤其是针对大学生推行他们所谓的先进的、现代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等,试图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殖民。大学生应该警惕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侵蚀,积极开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话,进而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大学生要树立各种文化是平等的,都具有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的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要有文化使命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对待西方文化,以吸收和改造西方文化的勇气和魄力,积极开展中西方文化的论战,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各自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合理性,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性、先进性,为自己文化自信的树立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最后,大学生要在批判和继承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文化只有在创新的过程中才能迸发出不竭的生命力,大学生青春活泼,富有知识和创造力,是文化创新的希望,因此,在文化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应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涵养源泉,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以质疑、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西方文化,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在文化创新实践中,大学生要身体力行,激活自己文化创新的热情,积极营造文化创新的氛围,努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进而创造中华文化的新奇迹。   总之,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文化实践的过程中,要克服观念上的文化冷漠和文化自卑,在实践中积极培养自己的文化认知和传承能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投身文化创新事业,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本文系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学校德育促进甘肃民族地区国家认同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YB084)   编辑:郭裕嘉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