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的解题技巧

修辞

课标内容: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真题在线:

(2010年 上海 语文试卷)

天目山

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她喃喃说,我要和你一起去。

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分)

答案: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

解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这句话的本体是母亲的眼睛,喻体沙滩,沙滩被海潮淹没了,以此来写母亲的眼睛涌出了泪水。比喻这种修辞可以让句子变得形像生动,所以这句话形像生动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泪水的样子。联系上下文,“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还有句子本身表达的意思,可以知道,这句话写出了母亲悲伤的心情。

解题技巧:

对于修辞这方面的题,学生首先要理解其基本的含义,弄清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如使用的是比喻还是拟人,是排比还是反复等。第二、要熟记修辞手法的作用,这是要考查的重点内容,不管是直接考修辞手法的作用还是赏析句子都会用到。第三、要理解句子的意思,不管使用哪种修辞手法都是为了让句子的意思表达的更好,所以在答题时一定要联系句子的意思。第四、还要考虑这个句子和主题的关系,或抒发的情感,阐述的观点等。

例句:1、露似真珠月似弓。(明喻)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暗喻)

3、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借喻)

二、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

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例句:1、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2、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拟物:

(一)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二)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三、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 1、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四、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例句: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如果说爱是三月淅沥的春风,感恩就是小草吐露的新绿;如果说爱是初夏生机的日光,感恩就是材木成长的浓绿;如果说爱是冬日洁白的雪花,感恩就是颗粒饱满的小麦;

3、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五、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六、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1)、难道他觉得自己没有错吗?

2)、人难道可以长生不老吗?

七、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 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如:这七人端的是谁? 不是别人, 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八、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2)、你在看动画片?应该不是。

九、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 臧克家

十、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十一、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1)、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2)、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 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拟的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夸张的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排比的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反复的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对偶的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对比的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借代的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经典解析:

1、说一说“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解析:首先我们要了解反复这种修辞的作用,它能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再看文章的具体内容,文章写了小伙伴们做完了风筝一起放风筝时的场面,三次重复使用“风筝”这一个词语,突出了天上的风筝很多,也表达了孩子们风筝的喜爱之情。

2、“既然想要幸福快乐,为什么只是仰望摩天轮,而不去亲身体验一番?”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解析:反问是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我们看一下这个句子,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想要快乐,不能只是仰望摩天轮,而应该亲身去体验。它是用否定形式反问表示肯定,在句子中作者已做了肯定的回答。这句话所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反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这句话是要强调去亲身体验的重要性。

3、说一说“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解析:首先明确这句话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或突出某种情感,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结合句子的意思,这句话是写人对梅开花和凋谢时的两种不同的态度。

4、“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即写出了木棉花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又句式整齐,语言优美凝练。

5、说一说“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这句话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这句话说树的枝干冲向云霄,直接写出了树的高,真实的树不可能有那么高,这里作者有意夸大,所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出了树的高,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